鼠!鼠!鼠!——中文语境下的老鼠何以摆脱灾祸之名?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25 23:32:30 作者:AmeLia_xy Language

前几天刚打通《瘟疫传说·安魂曲》,但当如潮的鼠群涌出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方语境下的老鼠和西方语境下的老鼠似乎存在相当的区别
。而结论我也照例放在开头: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方语境将“灾祸”这一象征含义分派给了“鼠”和“妖”两个部分,尤其是后者;而西方语境则是直接建立起了“灾祸”和“rat”的关系。下面详细说。
先拿游戏来举例子,我一时间能想起来的出现老鼠的游戏大概有这么几个:
《黑神话》中的鼠弩手、鼠校尉之类的小妖,主打一个灵巧而弱小。但这其实是符合中国的传统语境的。《西游记》中写及的金鼻白毛鼠精,乃是美女形象,在灵山偷喝灯油被贬下界,因早年被托塔天王所救,在人间又供着李靖父子的牌位。无论身世还是行为,都显得不那么穷凶极恶,甚至与仙佛关系匪浅。唐代的小故事集《酉阳杂俎》里也写过一个能卜人吉凶的小老鼠精。所以说中国古代的老鼠,在象征意义上占主导地位的实际是“敏捷”“灵性”这一类标签(当然并非唯一标签)。包括《黑神话》影神图中给鼠校尉写的小故事,弱小的小鼠妖为报父仇而挑战猛虎,最终在危急关头被其他鼠校尉救走,颇为有情有义。
《黑魂》里老鼠也是常客,经常出没在下水道之类的地方。三鼠也许屠不了薪,但如果是十只加上一个奇形种的宝箱怪,那大概没几个不死人能全身而退。黑魂里的老鼠有个奇妙的设定,能够爆人性(但是到了三代只能爆魂了),这个设定大概是说老鼠在下水道啃食不死人的尸体。不过或许巧合的是,日本的文化语境中老鼠确实不全是负面的象征,《仁王》里的铁鼠就是传说中招财的妖怪。
《瘟疫传说》和《巫师三》放在一起说,西方游戏中的老鼠大多是灾祸的象征,或是死亡的使者。巫师三里有一个老鼠之塔的支线,恐怖氛围营造得相当出色,而瘟疫传说就更不必说了,整个游戏都是基于鼠疫的题材。
可以看到,西方视角下的老鼠意象基本来自于中世纪的鼠疫。鼠疫带来数以亿计的死亡,自然老鼠也就成了死亡的使者或是疾病的象征,老鼠的出现意味着灾难的降临。甚至英语中特意将”mouse“和”rat“进行了区分,前者取老鼠的正面义,后者取负面义,我们熟知的米老鼠和猫和老鼠都用了”mouse“一词,而竭力避免”rat“的说法。东方则有所区别。中国的老鼠以”敏捷“作为主要象征义,日本为”财富“,甚至印度还将象首神迦内什的坐骑设置为了老鼠,沾染上神性的色彩。但问题出现了——东方古代遭受鼠疫也不可谓不严重,为什么老鼠在东方并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的象征死亡与疾病的意象?
我们可以先看中国古代谈及灾祸发生前异象的一些记载。《搜神记》载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本应昼伏夜出的老鼠白天上树筑巢,有妖异之象,“象贱人将居贵显之占”,与老鼠异象同现的还有老鹰焚巢杀子之异。《酉阳杂俎》记瘟疫之前“鼠至夜则交尾而舞,其状甚异”还有老鼠相互重叠仿佛在祭祀的异象。《汉书》里记“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有妖鼠舞门之象,妖鼠舞一日一夜,至死而休,次年天下大灾。
如此说来,中国古代记载的诸多灾害之前的“鼠妖”“鼠异”之事,
重点都放在了“妖”和“异”而没有放在“鼠”上。相应地承担了西方“鼠”含义的动物在中国更可能是“蝗”。按照中国的传统语境,天灾之前,必有妖孽,非必是老鼠,各种动物均可,即便老鼠频繁与之相关,也并没有将“带来死亡”作为其主要的象征含义,而是剥离了“鼠”和“妖”的概念,鼠是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但“妖”是负面的贬义的。西方的语境则简单地多,他们更为直接地将死亡和老鼠串联了起来,使得老鼠本身成为了瘟疫死亡的使者。这或许和语言学也有一定的关系。中文是孤立语,每个字几乎都是单一音节,所以非常容易对概念进行剥离,但英语属于屈折语,在本词上进行形态变化,相对难以像中文这样单一剥离一个词语中的一个部分。
所以说东西方对于“鼠”本身的象征义赋予在最初的时候其实是一致的,基于身形小而赋予“灵巧”的含义;基于“囤积粮食”而赋予“财富”的含义;基于印度佛教的影响沾有宗教的含义;同时也基于生存环境的肮脏赋予“疾病”“污秽”的含义,但鼠疫的流行使得西方语境中的老鼠极大地偏向了“死亡”和“疾病”的一方,而相应地在中文语境下,由于“鼠”和“妖”的剥离,老鼠的含义还大体保持原先的状态,甚至倾向褒义的一边。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