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19 21:52:34 作者:世界君777 Language

——當存在主義邂逅二次元,是謎語人還是藝術品?


省流推薦:推薦人群:  

- 哲學/文藝題材愛好者  

- 能接受“電波系”敘事的Galgame玩家  

- 莉莉絲單推人(無需理由)可愛捏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0張

在我第一次遊玩並就獲得好結局之後,我就發現這遊戲註定將玩家劃分成兩極:有人為莉莉絲的美貌與編劇的筆觸沉淪,有人則被滿屏的“謎語人”勸退。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1張

它或許是一款“寫給存在主義者的Galgame” 但其實一開始吸引我的只是莉莉絲,以及遊戲畫風的獨特。

所以,遊戲一上來就把一系列哲學灌輸進來確實出人意料:從開篇“上帝已死”的尼采式宣言,到第三章將薩特“他人即地獄”改寫為“他人即舞臺”。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2張

最出乎意料的滿屏的文藝選項,是真的讓我沒有想到的。

作者想將存在主義灌滿這款遊戲。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3張

“何為真實的存在?”玩家在選項間徘徊時,實則被引導思考自由意志、自我認知與虛無主義的邊界。  

所以,這款遊戲是場大膽的實驗,而這場實驗的代價是遊戲分敘事門檻。大量隱喻與抽象對白讓劇情顯得晦澀,即便通關“好結局”(筆者第一次通關好結局),玩家也可能僅停留在“看懂故事脈絡”的層面。當哲學概念堆砌成密不透風的牆,普通玩家難免感到疏離。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4張

莉莉絲:遊戲遊玩的動力源泉之一

——你選擇我是否因我被設計成你愛的模樣?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5張

這位銀髮紅瞳的少女,以“存在”與“重構”為核心,在遊戲內成為玩家與哲學命題對話的橋樑。(開局的“第▇章”暗示多周目循環)不僅是敘事詭計,更呼應了存在主義對“自我定義”的追問。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6張

我能感受到作者對於莉莉絲的愛,我甚至感覺遊戲是作者編撰的只能說給莉莉絲的哲學的愛。而莉莉絲的遊戲演出也緩和了文本的哲學沉重,莉莉絲與玩家共度的日常——有時中二爆表的臺詞、猝不及防的搞笑互動——構成了遊戲最鮮活的瞬間。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7張

系統與體驗: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矛盾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8張

遊戲系統中有諸多不便的地方,最首先一提的是沒有存檔,無章節跳轉。而我大膽的認為作者是刻意用“不便”隱喻存在主義的中對於"現實"深刻立意。我相信有人會認為遊戲系統單純半成品?這恐怕見仁見智。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9張

好在遊戲立繪圖畫與親民定價彌補了缺陷。

約6小時的主線配合碎片化敘事;而極具張力的美術風格——灰暗基調中突然迸發的絢麗CG,確實讓人深深被吸引。

結語:這是給特定人群玩的galgame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10張

《不/存在的你,和我》絕非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向作品”。它像一封夾帶私貨的情書:能發覺作者將對哲學的熱忱、對Galgame形式的探索。

就像莉莉絲一樣,若你願意包容她的謎語與任性,反覆多次的和她交流,或許會在多周目盡頭,你也能讀懂那份作者留下的溫柔解答。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11張

————————

好了好了!大概簡評如此!希望大家的一鍵三連!謝謝各位啦。

大家的鼓勵是我創作的一切動力!感謝大家支持!

一本哲學論文式的galgame:《不/存在的你,和我》簡評-第12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