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角色,人物,玩家在扮演什么?


3楼猫 发布时间:2023-06-23 13:52:52 作者:LD离地 Language

替身,角色,人物,玩家在扮演什么?这是我的劲敌概念设计辨析。
替身(Avatar),也叫化身,是玩家在游戏世界的载体,可以说就是玩家自身的存在,玩家自己在游戏中的延申。如《我的世界》,《反恐精英》,《旅人》,《戴森球计划》。最早的电子游戏《ping pong》,那个方条模拟的球拍,亦是玩家的替身,代替玩家在游戏中存在并行动。所以,我们通常不说扮演替身,而是操控替身。口语上,就直接用操控角色。这也是我想提出名词概念辨析的原因,口语上的混用是方便法门,却不利于我们高效精细的做设计上的沟通。
角色(Role),不但是玩家的替身,同时在游戏世界中有规定性的定位。战士,铁匠,侦探,指挥官,勇者等。游戏如《暗黑2》,《太吾绘卷》,《艾尔登法环》。角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角色一定会有与自己区别的其他角色,他们一同组成一个有机的世界。《反恐精英》的VIP模式,就让玩家从操控替身变成了扮演角色。通过角色,玩家能更快速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目标。德鲁伊能变身,侦探要破案,猎魔人要猎魔,指挥官可以下命令。然而正如角色通常都是较为概括性的定位,玩家在其中还是能很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人物(Character),不但是玩家的角色,同时作为游戏世界中一个具体的人而存在,有其自身的特征,个性与社会关系,是玩家代入其中的对象。如《巫师3》,《仙剑》,《战神》,《只狼》。人物更像是小说或影视剧中的角色,是早已被作者构思,书写和创作的个体。游戏中的NPC的C也是人物(Character),但中文中通常又称为非玩家角色。越来越流行的电影化叙事中,玩家所扮演的也越来越人物化,人物主角有自己的魅力,玩家如第三视角的观众对其进行观赏,把玩,共情代入。你的杰洛特和我的杰洛特可能装备技能不太一样,但人物内在与社会关系基本一致。在互联网时代,千人千面总不如一个具体强烈的形象更具有传播和聚集目光的效果,因而这类扮演游戏能够形成IP。然而当游戏主角这个人物不能够引发读者共情代入的时候——也就是做的不够好的时候——玩家就会觉得自己只是个过关操作员,扮演体验崩塌。
原始的RPG,是玩家把一个角色玩成人物的过程(欧美DND传统下的RPG)。现今的RPG大多已经是直接给玩家人物了(冒险化的日系RPG)。原因可能是这样做,自由度与入门门槛一同降低,有利于扩大玩家群。也因此,角色这个词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常常也覆盖了人物。这样所谓角色扮演,在日常口语中,基本就把替身和人物也都一块包裹进来了。然而作为游戏设计者,应该清楚,你在给玩家哪种程度的扮演,追求多少的自由度,并保持一致性,至少在突破的时候不要太混乱太反复。人物要行动之前,应该获得玩家的同意,否则代入感立刻消失。《美国末日2》犯的错确实就是个编剧上的技术性错误。
从替身到角色到人物,绝不是三个泾渭分明的点,而是一条连续的光谱,注意相对位置就好。《超级马里奥》基本上就是个操控替身的游戏,但水管工、桃子公主这些设定又给了他一点点角色与人物扮演,确实也更好的刺激玩家的目标感以及形成形象IP。很多不看剧情的挑战型玩家,任何RPG对他们来说,其中的主角或主角团都只是替身。理想状况下,游戏应该能够包容各类玩家类型,也就是在替身层面关卡机制好玩,在角色层面世界有机整体,在人物层面剧情演出也到位。
希望可以帮到你。用替身、角色、人物三个概念定位玩家在游戏中究竟在扮演什么。
——来自 LD离地 的思考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