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哲學丨理解《黑魂》世界觀的鑰匙——赫拉克利特(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1-23 19:50:18 作者:傳火老獵人 Language

B站視頻版

前言

1. 本文“並不是”傳統上被稱作“魂學”的純粹劇情研究。也就是說,並不完全百分百意在“探索宮崎英高的想法”,或者“確定黑魂世界裡諸多故事的真相”。
2. 簡單來說,其目的或者趣味,應該叫做“用赫拉克利特之眼看《黑暗靈魂》”——先簡略介紹、分析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再以這種思想為預設視角,去理解“如果真的以此為背景去理解,《黑暗靈魂》的世界觀會是怎樣的”。
3. 由於赫拉克利特隱晦的用詞和格言式的寫作風格(與尼采類似),對他的解讀往往也具備一定多面性。畢竟,一個人所說的話,以及使用的語詞,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的,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事物。
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魂學”,在旨趣上和閱讀尼采、赫拉克利特甚至有幾分相似。可能這才是碎片化敘事的鼻祖吧。
除了參考更熟悉古希臘語言的文本材料,我也會加入、延展一些個人解讀。
4. 這一部分,只著眼於“世界觀”本身。至於“《黑魂》系列傳達的精神與價值”,就是後續的內容了,而且也只是部分依賴於這種世界觀分析。
5. 後續赫拉克利特引文,會用數字序號標記其在《殘篇》中的位置。

火即世界

顯然,我不會把一個古希臘哲學家,和一個所謂“讓人受苦”的電子遊戲,無緣無故的放到一塊,甚至還期待這種綜合能帶來更好的理解。畢竟,只有兩者之間的“契合點”超過一定數量,才有這樣做的樂趣和價值。
不如,我們就從這些契合點中最顯而易見的開始吧:如果說有個東西,能被叫做“《黑魂》世界的核心意向”,這東西是什麼呢?
我想,大多數人會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也就是——“火”
說《黑魂》的世界,是圍繞著“火”這個概念展開的,都是非常合理的。
而赫拉克利特思想中,有一句話,可以說同樣佔據著中心地位:
殘篇30. 有序的世界(cosmos),對所有人都是同一個,不由神或者人造就。但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團持續燃燒的活火,按比例點燃,按比例熄滅。
簡而言之,“世界的本源是火”
當然,這個說法在結構上,並不能完全和泰勒斯的“世界的本源是水”等同。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由淺到深的,採用以下解讀中的一種或幾種,來理解“萬物的本源是火”。
1. 將“火”理解為“火”這種東西本身。
由於萬物的基質都是火,實際上就不存在跟火對立的概念——所謂的冷、暗等屬性,僅僅是相對缺乏火的狀態。一切事物的內涵都是火,都由火轉化而來。
殘篇90.事物的全部,是火的交換物,火又是所有事物的交換物。正如物品之於黃金,黃金之於物品。
世界是從火中來,然後按預定的過程回到火中去,再重生為多樣化的世界。
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燃燒的部分將再一次燃盡,而現在燃盡的部分又會重新點燃,如此直到永遠。
2. 將火理解為“燃燒”,即“變化、鬥爭、生成”的象徵。
需要注意的是,殘篇中指出,這種“燃燒”是“按比例”的,它代表著這種驅力不是完全混沌的,而是理性並且神聖的控制著、組織著一個要素到另一要素的自然變化。保證這種變化,遵循一種連貫的、可以預期的方式。
簡單說,這些變化是“遵循某種(自然)法則”的持續變化。
也就是說,這能接洽到赫拉克利特另一個著名的觀點——“萬物流變”。一切事物不過是變化與鬥爭的過程本身。這世上唯一恆久的,就是“永遠在變化和鬥爭”。
當然,這些變化的規則和尺度,也都暗含在這些鬥爭中。
除了生成,我別無所見。不要讓你們自己受騙!如果你們相信在生成和消逝之海上看到了某塊堅固的陸地,那麼,它只是在你們倉促的目光中,而不是在事物的本質中。——尼采《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3. 把火理解為一種整體意向,“在變化與對立中統一”的象徵。
這種“在對立中統一”、“在鬥爭中和諧”的意味,是赫拉克利特重點強調的,也是我們往往更加熟悉的。
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恰恰是這一點的完美象徵:它無止境的消耗著燃料、無止境的散發出煙和熱。而這團火看上去,自身卻永遠保持原樣(作為所謂的“這一團火”)。一團火在無盡的變化中,反而展現出某種穩定性。
而這一點,正是黑格爾對赫拉克利特大加讚揚的主要原因。
4. 如果我們代入現代人的科學視角,當然也可以將“火”理解為“能量”。
這就似乎是在說,“一切物質的本質也都是能量”。一定程度上,這會造成一種印象,彷彿“古希臘的智者早就看穿了幾千年後的物理研究”。
個人覺得,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價值,倒不必太依賴於這種合理性。所以,關於“物理”這一層面,今天就不再繼續展開了。
實際上,我們說到的前三層理解,都在黑魂的世界觀中有所體現。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逐級深入,一邊展示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一邊把它和黑魂世界綜合起來。

元素流變

既然說,“世界是從火中來,然後按預定的過程回到火中去,再重生為多樣化的世界”,那麼其他元素——也就是,“氣”、“水”、“土”,它們的本質,就依然都是火。而這種元素向其他元素轉化的過程,都可以統稱為“燃燒”
這裡“燃燒”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分離開溼的、渾濁的,與輕的、精純的”
也就是說,氣在燃燒、水在燃燒、土也在燃燒。
殘篇76.火經歷土之死,空氣經歷火之死;水經歷空氣之死,土經歷水之死。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示來概括這種流變:
就像圖裡展示出的這樣,我們以“水”為例。
  • 水在鬥爭和變化中,轉化為更精純的,就是上升而成為氣;轉化成更渾濁的,就是下降而成為土。
換用赫拉克利特的話來說,“空氣之死是為了水之誕生”
而黑魂的時代變遷,正是從“濃霧時代”(土)到“火之時代”(火),再轉化為“深海時代”(水)。然後,根據元素轉化的歷程,會再復歸濃霧時代。
沒錯,我是說,世界在深海時代之後,會再轉化為濃霧時代。
如果基於赫拉克利特的理論,這樣的斷言是十分自然的。但黑魂世界對這種事態的暗示,卻是非常零散、側面的,只能在後面的敘述中,一點點滲透出來。
另外,如果我們回顧時代變遷的過程和赫拉克利特的元素流變過程,就會發現,這中間似乎少了個以“氣”元素為代表的時代。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
殘篇36. 對靈魂而言,變成水就是死亡,而水之死是變成土。水從土而生,靈魂從水而生。
如果我們代入元素流變的圖示中,就可以知道,依據殘篇36的描述,“靈魂”在變化中佔據的位置,和“氣”是完全等同的。當然,靈魂並不僅僅是氣本身,而是強調了其中的“變化趨向與過程”。
這個我們就留到“靈魂”與“人性”的部分再說吧。
從“火之時代”到“深海時代”的過程,正是遊戲劇情中所展示的。我們不如先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展開聊聊一代片頭的“濃霧時代”。

濃霧時代

雖然遊戲中用了“大霧”這樣的詞來形容,但實際上,在濃霧時代中最廣泛的意向,是參天的大樹和接近石質的古龍——都展現出固態物質的表象。
所以,這裡的“霧”,可以有兩種理解:
  1. 這其實是“煙”(固態)。只是怕人誤會成“火燃燒產生的煙”,才改用了更不容易被誤解的“霧”來形容。
  2. 另一種角度,也可以把這些“霧”,看作尚且還未死去的水。
不論認為霧的本質是哪一種,也只是同一過程的不同階段而已。不論更偏向哪種理解,都可以把“濃霧時代”理解成“土元素佔據上風的”、“更固化的”、“分化與差異更不顯著的”時代。
當然, 我們還是有一些問題要思考。
第一個問題是,濃霧時代是完全未分化的、靜態的、不變的嗎?
實際上也並不是的,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來如此。
殘篇7. 如果現存一切事物都變成煙,鼻孔仍能辨別他們。
如同科爾克對這一條的解讀,人們總是會在事物的差別性中錯失同一性、在同一性中錯失差別性——即使回到濃霧,人們也會四處用鼻子聞,來尋找差別。
對眼睛來說,“煙”是大同小異的,但對鼻子來說,煙確實有很多差別。如果接受一方的證據,世界就是統一體,接受另一方,世界又是千差萬別。
然而,世界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說,即便在這個濃霧、大樹、古龍的時代,也不是萬物完全無差異且靜態的。只是這種變化和差異“極其不易察覺”。
當然,就連“大樹”和“古龍”這兩者,本身就已經構成一種差異了。後面我們會再提到這種差異。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是,“火”又是如何從中突現的?
答案是,這正是自然元素流變的規律。
殘篇66.火,突然降臨,審判萬物併為其定罪。
當然,這種規定性為何如此,就是非常底層的問題了,但並非沒有回答。
在系列最後,我們可以從尼采的解讀中切入,去嘗試給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答案。
先回到殘篇66。
也就是說,火這種變化的驅力,會突然出現,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那麼,《魂1》的片頭,是一個世界的開始嗎?是的,沒錯。但又不僅僅是。
實際上,它也是一個世界的終結,上一個世界,被火所終結。這個濃霧時代到火之時代的變革,即是這個世界的開端,也是上個世界的結尾。
畢竟:
殘篇103.在一個圓周那裡,開始和結束沒有差別。
所以說,《黑魂》故事裡的“世界終結”的畫面,並不僅僅出現在“薪火熄滅,火之時代結束”,甚至出現在一代最初的片頭CG——我們看到的,即是世界末日,又是新世界的誕生。
當然,另一個意味上,不死人之證是黑暗之“環”,按照發售順序,我們經歷的最後一個場景是“環”印城,也都與這種輪迴性,有些隱隱的契合吧。
另外,非常關鍵的是,濃霧時代的終結與火之時代的開始,也折射出了“火”的一種本質。
殘篇65.他稱火為,“需要和滿足”。
火是“需要”燃料的,當它自我燃盡時,也就是說,當一個多樣化的、可辨識的宇宙“再次”出現時,也許可以被稱作
“滿足的”(κόρου)
用《黑魂》世界的語言來說,當火之時代以最輝煌的姿態徹底展開時,“火”得到了滿足。而在希臘人眼中,κόρου(滿足)和hybris(傲慢、憤怒,或者...驕傲自滿?)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也和災難的降臨相連。也就是說,宇宙最終將被火(再度)毀滅。
這意味著,當輝煌的火之時代徹底到來時,就已經註定了沉降到深海時代、濃霧時代(然後再次被火毀滅)的命運。
接下來,我們還是先回到火之時代,從神開始,再一步步走到“靈魂”和“人性”。

葛溫

如果說到《黑魂》世界中的“神明”或者“英雄”,我們最先想到的,必定是“葛溫”。
而葛溫及其力量的代表意向,正是“雷電”。
殘篇118.閃電是乾燥的靈魂,最有智慧、最優秀,也最高貴。 殘篇64.霹靂統領萬物。
雷電作為宙斯的武器當然是老生常談了,這並不難理解。最磅礴的宙斯的力量,會自然的,由它之中猛烈噴發的東西——也就是“雷電”,作為體現。
而《黑魂》世界的最高“神明”葛溫,也恰好與之相合。
但同時,赫拉克利特又說過一句很難理解的話。
殘篇32.有件事,唯一智慧的一件事,是“不願又情願的”,被稱作宙斯。
參照其他殘篇,這裡的“一件事”,指的應該是“事物與其他事物分離、鬥爭,並在鬥爭中趨向和諧”。讓濃霧世界中的萬物開始分離,使事物間產生差異,恰恰就是葛溫所做的事情。
“不願又情願”是什麼意思呢?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這唯一的智慧既然只是一件“事”,而不是單獨的“某個人”或“某個人格化的神”,它當然“不情願”被稱作宙斯。
然而同時,這種“分離、鬥爭”也是非常“有智性”的,是人也同樣具備的一種共同特點。如此一來,它會忍受關於它的擬人化表述,而“情願”被稱作宙斯。
就像剛才提到的,他稱火為“需要和滿足”,人也可以貼切的這樣形容。
而葛溫等人作為智慧與霹靂的代表,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正是“戰爭”。
殘篇53.戰爭是一切之父,一切之王。他使有的成神,有的為人;他讓有的淪為奴隸,有的獲得自由。 殘篇80.人必須意識到鬥爭是平常事。一切事物都通過鬥爭而存在,並被註定。
我想,這兩句話和《黑魂》一代片頭記述的故事有多麼相合,已經不用我過多解釋了。
分化的世界,正是通過古龍戰爭而得以展開的。戰爭帶來了火之時代。
殘篇100.太陽,和主神一同做的工作是設立界限……為變化,和帶來一切的季節。
但這裡依然有一個小問題:葛溫,就是《黑魂》世界的“宙斯”嗎?
他們是真正的神明,還是,只是階段性的成為了那個“被稱作宙斯的事物”的代言人呢?或許殘篇102和78能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
殘篇102.對於神而言,一切事情都是公平、正義的。然而人類卻假設,有些事是不公正的,其他事是公正的。 殘篇78.人性無法達成正確的理解,神性則可。
這裡的“正義”或者“公正”,應該理解為“對立面中以和諧為基礎的張力”
赫拉克利特考察一切生成和消逝的真正歷程。他在兩極性的形式中把握這個歷程,即一種力量分化成為兩種異質的、相反的、力求重歸統一的活動。一種質不斷地把自己一分為二,分裂為它的對立面,而兩個對立面又不斷地力求重新併合。...確定的、在我們看來似乎持久的質,僅僅表明鬥爭的一方暫時佔據上風,但鬥爭並不會因此而結束,它將永遠持續下去。萬物都依照這種鬥爭而發生,正是這種鬥爭揭示了永恆的公義。 ——尼采《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在宇宙這個更廣闊的背景下,一切事物都在持續不斷的戰爭,通過戰爭產生了宇宙性的平衡,這種平衡是神的視野中的對象,等同於“更高的正義”。
或者你也可以簡單點,用“底層規則”、“宇宙的法則”這樣的詞來理解。
我們繼續代入到《黑魂》世界中。
開闢火之時代時,葛溫等人無疑代表著這種“更高的正義”被展現出來。但當輝煌的火之時代徹底展開時,世界也不會一直保持這種樣態,由於火被滿足了,世界必然會整體沉降下去。
而葛溫作為薪王傳火的行為,正是認定“火之時代”為“正義”,而向下的變化和沉降,則是“非正義的”。此時,他們也不再代表著“唯一的智慧”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有個比較難以理解的邏輯:
這並不意味著,“傳火”這種行為由於大方向上忤逆了宇宙的時代趨勢,就變成了“在神明眼中非正義的”。因為對抗世界趨向的努力,依然是一種鬥爭、掙扎、對立,依然不過是物質世界內部遵循法則而鬥爭著的一部分。
所謂“唯一的智慧”,也可以理解成“世界的理性”。那麼,簡單點說,世界的一切在神明看來,都是合乎這種理性的——其實非常接近黑格爾所說的,“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如果還是難以理解,我不妨舉個例子。要明白這一點,只需要把“神明”和“人”一起降低一個維度就可以了。
這就像……“一個初中生把碳酸鈉溶液倒進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裡”
他認為一共會發生兩個反應,先是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然後是氯化鈣反應產生沉澱。如果你已經忘記了方程式也沒關係,總之記住“先產生氣泡,鹽酸耗盡之後再產生沉澱”就行了。
什麼職業病比喻...

什麼職業病比喻...

讓我們代入“鹽酸”的視角。
在鹽酸眼中,這個“溶液世界”一直由自己保持著純淨,並在鬥爭中不斷有“更精純”的氣泡升騰起來,似乎世界的正常樣態就是如此。
但鹽酸終究有耗盡的時候,“溶液世界”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墮落、沉澱、渾濁——鹽酸可能會覺得,這是非正義的、令人心痛的。
但在更高層次的觀察者(一個初中生)眼中,一切都非常符合世界運行的規律(正義)——先產生氣泡後生成沉澱的實驗現象,本就該如此。
——葛溫就是鹽酸,只是在某一階段中,恰好代表著世界理性運行的方向。
所以,基於這一點,我們最好不要把葛溫等人,看做《黑魂》世界的“神明”,而是有所不同的“人”。或者進一步說,“靈魂更加精純”的人——他們只是作為開闢多樣化世界的驅動者,而被黑魂世界的大部分人認作了“神明”。
說到這,我們似乎該嘗試解讀作為“葛溫戰友”的尼特等人了。
但為了方便之後的分析和敘述,在進入這一部分之前,我們不得不先看看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對立統一”。

對立統一

我相信,作為從小學習唯物辯證法的我們,對“對立統一”這個詞都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很早就接受過訓練,學習如何“運動的”又“辯證的”看待事物。
而最早明確而深入的展示出這種思辨性的,正是赫拉克利特。
或許,你聽過這句話的可能性,要高於認識赫拉克利特的可能性:“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當然,這句話本身更多是出現在轉述中。我們還是從殘篇中更完整的表述開始。
殘篇12. 當他們踏入同一條河流,不同的水接著不同的水從其足上滑過。 殘篇49a.我們踏入又並非踏入同樣的河流;我們是亦不是。
實際上,赫拉克利特強調的是變化中的統一性,而不是單純的變化。
一條河流,準確的代表了“既保持結構性的特徵和統一,同時又時刻發生著不間斷的、可預見的內容變化”。事物在對立和鬥爭中,不斷變化,但又呈現出和諧統一的特徵。
類似的例子,也常常會被人們提到:比如清華大學具體的學生,是每年都在變化的,但清華大學始終還是清華大學。人每天都在新陳代謝,但是第二天,你仍然認為你是你自己。
而河流的隱喻,也在殘篇49a中,被引申到“人的存在”。
我們在相繼性上是真實存在的,但在絕對的意義上,即宇宙自身永不停止變化的意義上,是不真實的。這條河流可以理解為“存在之河”:我們在不同時刻踏入的,是又不是同一條河。
作為一個統一體,我們踏入的是同一條存在之河;而作為一個多樣體,既然世界的物質在持續的流變中,它又不是同一條河。
我們不是“to be or not to be”,我們是“to be and not to be”。
而他的另一句話,更好的為對立統一做出了隱喻:
殘篇60.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條路。
“上坡路”和“下坡路”無疑是一組反義詞,但實際上,它們又彙集在一個完全同一的概念上——存在高低差的一段路。即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另一則具有比喻特徵的表達,能幫我們更進一步。
殘篇51.他們不理解,為何它在與自身一致的同時,又不相一致。就像弓或豎琴那樣,存在一種“反彈式的”關聯。
正如例子中的“弓和豎琴”,這種能夠“射出箭矢”或者“彈奏出音樂”的和諧,恰恰來自於弓身和弓弦的對立、琴身和琴絃的對立。它們在那種相互抗爭的“彈力”中起作用,正具備了宇宙平衡、協調、和諧運作的特徵。
實際上,赫拉克利特在原文中並沒有用“回伸的”或者“張力之中的”這樣的詞來來描述他的平衡世界,而用了“反彈式的”(παλίντροπος)
這個詞的含義包含著一種意味:“弓弦和琴絃”在使用之後會“回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就暗合了我們之前提到的,“秩序化的循環變化過程”——宇宙在一種“穿越時間的”平衡自身的持續狀態當中。
它會進入鬥爭與對立最猛烈的“火之時代”,也會復歸看似鬆弛平穩的“濃霧時代”,而這種循環,也是平衡過程本身——是一種在流變中持存的平衡過程。
而在《黑魂》世界中,鮮明的展現這一隱喻的,正是“太陽長男”,或者說“無名王者”。
被冠以“獵龍戰神”之名的無名,正是和“古龍”最激烈的對立者。而故事最後,他卻在餘生與龍為戰友,正如赫拉克利特在第八殘篇所說:
殘篇8. 極致的和諧來自方向相悖之物,萬物皆從爭鬥中出。
武藝與鬥爭的極致,當然就是戰爭之神無名之王。而他與龍為伴,又似乎就代表了最極致的和諧。
但同時,他又被稱為“愚昧”的。
關於這一點,我們之後還會採用更接近《黑魂》劇情意義上的解讀。
在那種意義上,實際上無名並不愚昧,反而是某種意志的集中體現(只是不同於葛溫展現出的意志)。甚至,從某種視角上看,說他兼職了智慧之神都不為過。
但如果單純從“象徵意義”上看,這種“愚昧”在於,一方面,他意識到了“極致的和諧來自最猛烈的對立”,但另一方面,卻把這種“和諧”理解為了一種表象上的“和諧”、“和平”。
實際上,所謂的“和諧”,是寓於鬥爭中的,和諧生髮於鬥爭本身,而非鬥爭停止。
從這一點來說,無名的思辨之路確實只走了半程,於是顯得有些“愚昧”了。
理解了赫拉克利特思想中“對立與統一”、“變化與持存”、“對抗與和諧”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看代表著“生與死”的尼特,和代表著“朽與不朽”的希斯了。

尼特

尼特被稱為“最初的死者”。
死宅 死亡這個意象給人的第一感受,似乎與葛溫那種輝煌、光明的意向並不一致。
為什麼在開創火之時代時,尼特是作為葛溫戰友而出現呢?為什麼“最初的死者”,同樣能成為“火”的代表呢?
其實,如果深刻的理解了前面講述的內容,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回答的問題。
如果沒有“死者”出現,又如何定義“生者”呢?“死與生”作為一組對立統一的概念,依然代表著“分化與爭鬥”——從“無生無死”到“有生有死”。這和“火”的深層含義是完全一致的。
在這個意義上,尼特不僅代表了“死”,當然也代表了“生”。
殘篇20. 一旦出生,他們就同意活著並面對他們的命運;還留下後代,後者也變得順應其命運。(因此,新的死得以出生)
這裡的“命運”,指的就是“走向死亡”、“終將有一死”。顯然,這種命運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
而對於人類留下後代的事態,赫拉克利特則用了“新的死亡得以出生”來形容。從中也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強調著生與死的伴生性和一體性:一個人死亡的可能性與必然性,伴隨著他的出生一併到來。
殘篇88.還有,作為同一回事,存在著生與死、醒與睡、年輕與衰老。後者經過一輪變化成為前者,前者經過一輪變化,再成為後者。
就像整個世界元素流變的循環一樣,人的種種事態,也被嵌入了這種循環當中。
從這種表達的時間性上看,說不定尼采的“永恆輪迴”,正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啟發。

希斯

與尼特類似,白龍希斯身為“古龍”,卻沒有使之不朽的“龍鱗”。
這顯然是集中體現著另一種對立統一,也就是“朽與不朽”。
希斯的設定,套娃一般圍繞著這組對立概念:
  • 他的種族本是不朽的古龍,卻因為自身無鱗的缺陷,是有朽的;
  • 因為這種“有朽與不朽”的對立與分化,他站在了代表對立分化的葛溫陣營;
  • 而身為事實上有朽的他,在火之時代,又畢生試圖通過研究結晶讓自己不朽。
殘篇62.不朽即朽,朽即不朽,此生於彼之死,彼死於此之生。或者,朽即不朽,不朽即朽,此生於彼之死,彼死於此之生。
這句話原本,大概率是在表達“神”和“英雄”共同具備了某一個完全一致的真子集。由於比較複雜,這裡就不再展開敘述了。
另外,“結晶”其實是個非常有趣的意象,我們姑且放到後面再把它的內涵串聯進去。
到這裡,似乎最初的王,只剩“魔女”的內涵還不清楚。老實說,魔女和她的女兒們,確實是相對最難理解、處理的。
既然說,魔女試圖從“靈魂”創造出初始之火,反倒產生了災禍。
那麼……“靈魂”,到底是什麼呢?

靈魂與人性

先回顧一下我們前面提到的殘篇36:
殘篇36. 對靈魂而言,變成水就是死亡,而水之死是變成土。水從土而生,靈魂從水而生。
可以看到,如果代入“元素轉化”的模型,靈魂佔據的正是“氣”的位置。
那麼,靈魂是否就是“氣”?
實際上在遊戲中,殺死敵人得到“靈魂”時,被吸引到角色身上的,確實看起來是某種氣態的物質。
但赫拉克利特所指的,似乎又不僅僅如此。
他確實曾描述靈魂的狀態可以是“乾燥的”或“潮溼的”,這恰好可以用於形容空氣的不同狀態。或者,我們可以採用亞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更廣義的解釋,認為靈魂是一種“散發物”——“靈魂從溼氣中散發而出”。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靈魂分解為水,最終化入土中。而另一方面,那些英雄的靈魂,會從從潮溼的空氣,轉變為乾燥、清潔的空氣,再經過以太轉變為純粹的火(從而化作神的靈魂)。
所以,赫拉克利特眼中靈魂的本質,也不能僅僅描述為“空氣”或者“火”。
也可以說的再簡單些:“靈魂”,更接近一種“氣的轉化過程之物”。
而遊戲中作為物品存在的“靈魂”,當然也呈現出“氣”的姿態,這種姿態中也暗含著變化。越是高階的靈魂,似乎越能從中看出些許火焰的顏色——也就是,更加精純、有更大可能性上升為火。
殘篇49.十分出色的人以一抵萬。
這話的意思是,一個人被賦予和一個群體等同的尊重或服從,他就相當於“數不清的其他人”。當然,前提是他“非常卓越”。
而這種“卓越”和“可抵萬人”,在遊戲中就直觀的具現化成“更強大的靈魂”、“更多的靈魂量”。
此時,不妨回顧一下“氣”的燃燒過程,也就是它的轉化趨勢。
根據上面提到的元素轉化過程,氣上升而變得更精純,就能變為“火”,這是一種“屬於英雄與卓越之人的”,人變得更加接近“神明”的趨向。剛剛看到的圖中,似乎也確實包含了這樣的含義。
換個方式表達,靈魂可以由“氣”變成“產生火焰之物”。而“產生火焰之物”,在字面上,其實就是“柴薪”。
相應的,我們在遊戲中所能得到的BOSS級別的“靈魂”,幾乎都呈現出火焰的形態。在黑魂世界中,這代表靈魂之氣有上升並且“柴薪化”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氣燃燒的過程,不只是向上轉化為火,也是向下轉化為水——也就是,變得“濡溼”,甚至再向下產生“沉澱物”。
別忘了,“火”不僅僅是一種實際指稱,也代表著“永恆的變化”。而如果接洽到黑魂的世界觀上,實際上這裡還存在著一個和“成為柴薪”恰好相反的變化過程,那就是——“人性”。
為什麼說,“人性”代表著和“成為柴薪”相反的趨向?
圖中可以看到,這些是遊戲中代表“人性”的存在物。
但如果把圖像倒轉過來,其意向就顯而易見了。
沒錯,我們又看到了“火焰"。
這其實正暗含著一種意味:這作為一種變化趨勢,和轉化為火的方向,“剛好相反”。也就是說,靈魂包含著氣的兩種變化趨勢:可能變得更精純,更接近讓火誕生的柴薪;也可能變得更濡溼,向下沉降直至沉澱。
而人的靈魂,是二者兼有,而且不斷鬥爭、變化著。
不管是幽邃教堂,還是更接近火之時代終末的環印城附近,都呈現出“泥漿”一樣的地面,這就是所謂“濡溼”然後再“沉澱”的表現。所謂的深海時代,所指的應該就是這種現象再度擴散、發展的境況。
另外,在“人心沉澱物”的物品說明中,最後一句正是“也傳說總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的枷鎖”。
所謂的"枷鎖”,其實正是讓世界復歸以土元素為代表的“濃霧時代”——也正是(代表變化與衝突的)火最虛弱的時代。“枷鎖”禁錮的是“變化與差異”,使它再次微小到不易察覺。
這與我們前面提到的時代變遷順序,也有所對應。
但似乎,這僅僅是靈魂和人性如何從“元素轉化”的角度理解。
既然如此,“人性”究竟又代表了什麼呢?
“人性”如何與“世界變化的趨向性”相連?
為什麼人這種“擁有人性的存在者”如此特殊?
就像前面提到的,世界是火,火是“需要和滿足”。而人和所謂的人性,是與世界同構的——他們同樣是“需要和滿足”。
下一期,我們就從人性和世界的同構性開始,講述這種視角下,《黑魂》世界觀解讀的後半部分。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