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原石,一種稀有礦物,產自M-H-Y星系Y-S星區T-W-T系行星。該礦石外形成四星狀,稜角分明,整體較為扁平,其核心處時常散發出藍紫色光芒,光彩耀眼。此種礦物質地十分堅硬,根據M-H-Y星系大廈向外界公佈的數據,原石的硬度是目前銀河系已知最高硬度"鉻"的2的14次方(按照M-H-Y星系64算力倍數則為8次方)。
巨高的硬度也給此種礦物帶來了新特性,在自然界中,該礦物總是以2的14次方個原分子聚集,不可聚合也不可再分,而且忽隱忽現,沒有人知道是怎麼形成的。
據M-H-Y星系大廈研究中心透露,可能是因為原分子內部組成和整個行星的七個力場相互感應相關,和七種元素力量產生的原理類似,不同力場相互疊加,導致原分子忽變為一種活躍狀態,在疊加點出現了熵減現象,當力場的疊加點出現轉移,該處的原分子又恢復穩定,在其熵增過程中會釋放不同表現的能量,至於能量為何如此表現,以及七種力場如何控制,尚未得出有效結論。能量的表現可能和周圍的原分子狀態有關,而力場的控制還要繼續對神之眼的工作原理進行研究。
關於原石,M-H-Y星系大廈研究中心還透露,在未來的28個行星日內,有望實現差分子原石。通過對原石高速碰撞產生的原分子流,進行區塊限制性引力場疊加,將每個區塊原分子個數控制在2的14次方之下,再對其冷凝壓縮,使其聚合成差分子原石。差分子原石如若實現量產,將會彌補T-W-T行星自然原石稀少的現狀,雖然通過銀河系中的R-M-B芯片、U-S-D芯片等轉化的人工原石可以滿足T-W-T行星基本的萃取率,但無論在原石的轉化效率,還是萃取頻率,都有所欠缺。
轉化效率上,銀河系中產生這些芯片是比較困難的,大多數高等生物需要工作30個行星日才能獲取少量的有效芯片,而且需要先兌換為創世結晶(一種Y-S星區通用貨幣晶體),然後通過結晶的擬化效應轉化原石,這種轉化是不可逆的,轉化後的結晶不在再具有對萃取產物的擬化能力。
萃取頻率上,由於Y-S星區的T-W-T系列行星基數龐大,萃取頻率參差不齊,導致萃取結果差距太大,給未來開放萃取礦區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目前M-H-Y星系大廈將萃取礦區開放時間延長28個行星日左右,讓沒有取得純化產物的高等生物有機會獲得,讓取得的有機會獲得高純化產物。(據M-H-Y星系大廈通告稱由於T-W-T模擬行星被B-D星系X-G星區的恐怖組織躍遷襲擊導致數據同步延期)
如果M-H-Y星系大廈研究中心真的實現差分子原石技術,相信不久的將來原石可以像摩拉一樣在T-W-T行星廣泛使用。
編不動了.jpg.p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