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書單|短篇小說集|隨筆雜談
------

短篇小說集大概很適合在旅途中閱讀。動車高速運行時電機聲嗡嗡地從前至後在夾板下流動,人也因此昏昏欲睡,醒來時就讀幾篇短故事打發時間。
讀完《卡波蒂短篇小說全集》([美]杜魯門·卡波蒂,馮濤譯,譯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對卡波蒂的作家形象有些幻滅。這並不是一本值得來回反覆研讀幾遍的集子,有些故事像刻意臨摹下的文本實驗品,有散漫的意識流、乏味的哥特風以及若干擰巴的地方(《無頭鷹》)。有些故事倒挺喜歡的,故事結構充滿張力,結尾又戛然而止意猶未盡,具備優秀短篇小說該有的一切特質(《米里亞姆》《夜樹》)。
——總體而言,就像在看一位天賦並不是太高的男人努力捧著“講故事”這個飯碗。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對卡波蒂帶有莫名的好感,要歸咎於毛姆的評價。毛姆說,卡波蒂是“第一流的文體家”。當然還有那部經典的好萊塢愛情片的緣故——《蒂凡尼的早餐》。這讓我一度相信,只要努力去寫些有的沒的東西,就可以娶到像奧黛麗·赫本這樣的女神。 在《蒂凡尼的早餐》裡,卡波蒂輕鬆愜意的從美國上流交際圈外繞了一會兒,並沒有真正買票進場。
《卡波蒂短篇小說全集》收錄卡波蒂短篇小說17篇,存目3篇,遍及他寫作生涯的各個時期,所以文體風格上各有不同。這裡面,《銀瓶》寫了一個美國鄉間小鎮的故事,雜貨店老闆為了做生意搞了猜獎活動,救助了一位外鄉人。《關上最後一道門》裡,男主人公像極了莫泊桑《漂亮朋友》裡的杜洛瓦,是十足的交際“花”,欺騙感情專家。《米麗亞姆》與《夜樹》,都寫到與陌生人的相遇,帶給人怪誕驚悚的閱讀體驗。《屬於自己的貂皮大衣》和《便宜貨》,幾乎像孿生姐妹般的故事,講了兩個家庭婦女之間貂皮大衣的交易。
這本集子裡,真正叩美國上流交際圈而入的是最後一篇《莫哈維》,卡波蒂極為精準地展現了美國富人階級的幾個生活片段。
——卡波蒂同志假如真的像馬賽爾·普魯斯特寫《追憶似水年華》那樣寫出一部關於美國上流社會生活圖景的傑作,也許今天對他的文學評價就不會如此缺憾了。
(完)
------

碼字不易,盒電請X5
我——雜食玩家,我手寫我心,主要分享一些主觀且充滿個人偏見的日常與小結。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
最近沉迷工作,無心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