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格羅安薩?
格羅安薩(Glorantha)是格雷格·斯塔福德於1966年開始創作的架空奇幻世界,與主流設置在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奇幻不同,格羅安薩充斥著更為古老的青銅器時代氣息。正如托爾金在撰寫中土世界時融入了深厚的語言學積澱,比較宗教學出身的斯塔福德將大量現實神話元素融入創作之中。在七十年代的TRPG熱潮中,以格羅安薩為背景的TRPG《符文巡旅(RuneQuest)》以其獨特的魅力脫穎而出,它的規則成為了日後COC的原型。該系列還衍生出了《龍隘之王(King of the Drangon Pass)》,《六個時代(Six Ages)》等電子遊戲。
格羅安薩的世界是一個長寬約5000英里的巨型立方體,被廣袤的海洋包裹。其上是以極星為軸點的天穹。與現實薩滿教中以宇宙山為軸的天界-大地-下界的世界觀類似。地上居民八成為人類,生活水平主要在青銅器時代。其餘的上古種族(Elder Races)包含了重新詮釋的“精靈”“矮人”“巨魔”等奇幻常見概念。
線性的“時間”概念誕生不過一千六百餘年,在此之前漫長的神代(Godtime)變成了某種類似裡世界、獨立於現實時間之外的存在——有點像神話學家伊利亞德對“世俗時間”與“神聖時間”的區分,後者是 “被顯現出的原初神話時間” 。而人的儀式作為一種標誌性的節點式動作,被認為能夠重現、加速或倒轉“神聖時間”。
時間誕生後的歷史可劃分為有第一紀元(黎明時代)、第二紀元(帝國時代)與第三紀元(現代)。根據預言,第三紀元會在由奧蘭斯人與月之帝國的衝突引發,席捲世界的英雄戰爭(Hero Wars)中結束。
在格羅安薩,凡人可以通過名為“英雄巡旅(Heroquest)”的儀式進入時間模糊的神代或其他彼岸世界,復現諸神與英雄的偉跡,從而帶回力量/影響現實。有沒有什麼既視感?沒錯,宮崎英高在採訪中專門提到過RuneQuest帶來的啟發。
另一個核心概念是“符文(Rune)”,它們不僅是經由符號表達的概念,更是力量的原型,是構成宇宙的元素、權能、狀態與形式。 在世界觀中的各文化中皆有繪製符文傳達力量的習俗,其中的一致性被提取歸納為一套範式。這套抽象符號也是格羅安薩美術風格的特色之一。
格羅安薩有趣的一點是“允許矛盾”。正如現實中不同時間和地域流傳著不同版本的神話,但是在這裡,它們(某種角度上)都是真的,這是理解世界觀非常重要的一點。由此衍生的推理、劇情理論和解讀也是社區經久不衰的話題。
官方對粉絲創作和二次設定也很開放,甚至誕生了一眾“半官方”性質的出版物。跑團中加入二設是被鼓勵的,引用格雷格的一句話:“你的格羅安薩會有所不同。(Your Glorantha will vary)”
如果想了解這個世界觀,可以從半官方站點Well of Daliath、Glorantha Wiki等站點入手,通過官方出版物深入瞭解。由於冷門屬性,基本上只有英語資料。我會在下文大致介紹一些方便了解的背景,因為涉獵不深、英語水平受限和本人非文科生,一些譯名與簡述僅代表個人,不成熟之處還請讀者見諒。
奧蘭斯人Orlanthi
暴力始終是一種選項。
——奧蘭斯人俗語
奧蘭斯人的稱呼來自於他們信奉的主神:風暴神奧蘭斯(Orlanth),大地女神愛納達(Ernalda)的配偶。奧蘭斯人的民系遍佈傑內泰拉大陸,社會組織以氏族(基於實際或聲稱的共同血緣)為基本單位,由多個氏族結成解決內部矛盾、提供共同保護的部落(人口4500-13000左右)。奧蘭斯人從事農耕-畜牧的混合農業,土地和畜群通常由氏族公社所有。具有風格獨特的青銅器與陶器工藝。他們生性豪邁不羈,文化中推崇英雄,重視榮譽與家族血脈,同時允許謀殺和血親復仇。
風暴/天空神與太陽神的結構性衝突是格羅安薩核心的神話母題之一:很顯然,他們與崇拜太陽的佩羅瑞亞人不太對付,也被社會架構更復雜的後者視為“野蠻人”。
從官方給出的參考來說:他們類似於哈爾施塔特凱爾特人 (Hallstatt Celts),加上崇尚英雄的邁錫尼希臘以及前羅馬意大利氣質,甚至有點赫梯和“梨俱吠陀”。奧蘭斯人的社會結構可以大致類比愛爾蘭部落(Irish Túath)以及易洛魁聯盟。
佩羅瑞亞人Pelorian
……而後,皇帝(耶姆)從他的腳凳站起,命名了大地的四角與四方。
——達拉哈帕神話
佩羅瑞亞(Peloria)位於傑內泰拉大陸的中央,其本土居民相信自己是世間最古老、最偉大的文明,統治者的世系甚至可上溯至時間概念之前。他們萬神殿的核心是完美而不朽的太陽皇帝耶姆(Yelm),嚴格來說,這片太陽文化主導的地區可劃分為佩羅瑞亞、達拉哈帕與卡曼尼亞三個區域。大部分地區為乾燥的大陸性氣候,季節溫差較大,冷空氣從西北的白海與封裡亞而來,降水量偏少並集中在火季(即夏季)。佩羅瑞亞人的文明依河建立:先民開墾河流途經的草原與沼澤,種植大麥、水稻和玉米,逐步形成了城邦文明。與達拉哈帕建國神話中開國皇帝斬殺巨蛇,沿蛇身建立十城的敘述映襯。
達拉哈帕(Dara Happa)無疑是太陽文化的代表:達拉哈帕帝國位於奧斯利爾河沿岸富饒的谷地,文明以城市為基礎,擁有寬闊的街道與金字神塔(Ziggurat,相當於兩河流域神廟)。皇帝作為太陽神耶姆的直系後裔施行政教合一的集權統治,其下有貴族、半公民與奴隸三個階層,有一套與社會階級聯繫的服飾制度。
達拉哈帕的風格很兩河流域,外加阿契美尼德波斯和一點希臘/迦太基。
WE ARE ALL US
——月之帝國信條
在達拉哈帕被北方的卡曼尼亞(Carmania,由西方洛斯卡米人Loskalmi流亡者建立)佔領後,有七位不同出身的英雄(被後世稱為七母)舉行了一次英雄巡禮:他們發現並重組了隕落的女神碎片。自此,紅月女神席德尼婭(Sedenya)藉由凡軀登神,女神之子紅帝所領導的月之帝國(Lunar Empire)隨後崛起——一個繼承了達拉哈帕法統的多民族帝國,以佩羅瑞亞人為主體民族,文化與信仰上更加寬容(奧蘭斯崇拜除外)。紅帝被視為帝國象徵與不朽的半神,沒有姓名,只有頭銜,自開國以來作為十四任轉世者連續統治,他們被通稱為“紅帝的面具”。月帝國的視覺風格在達拉哈帕的基礎上加入了強烈的羅馬元素。
上左:Yanafal Tarnils(七母之一),上中:席德尼婭,上右:Irripi Ontor(七母之一)
紅月女神意味著什麼?月之帝國的教士會說她是世界的治癒者與拯救象徵,是重生的耶姆之女。與帝國接壤的薩塔爾人會說這是侵略者崇拜的混沌邪物,意圖於毀滅世界。秉持理性的馬基爾奧尼學者認為紅月擢升是一場凡人的造神運動。神秘主義者稱她的不確定性包含了創造與破壞的雙重概念。她可能是時間之初的個體,獲得不朽的凡人,又或許是不同古老神祇的形象融合。
至於哪種說法正確——如果存在非黑即白的定論,就未免無趣了。
普拉克斯人Praxians
……太陽離開了天空,大地陷入沉睡,沃土淪為荒原。大神瓦哈決意停止這場災難,於是開始了他的偉業。
——普拉克斯傳說
普拉克斯人位於傑內泰拉東部氣候惡劣的半乾旱平原中。社會為新石器時代遊牧部落,不具備金屬冶煉能力。部落以牧群區分:野牛、高羊駝、斑羚與黑貂等等(但馬被視為一種忌諱)。普拉克斯人的生活與產業與畜牧緊密相連。他們的服飾由皮革與毛皮製成,使用磨製石器矛、斧與箭頭等武器,也有少量由貿易或掠奪得到的金屬武備。普拉克斯人的主神是瓦哈(Waha),據說曾親自教導群龍無首的先民,與凡人誕下了半神酋長,開墾運河以淨化惡土、還訂立了牧者與牲畜各居其位以確保生存的神聖契約。
有一支由貘人(Morocanth)組成的普拉克斯部落格外特別:他們的語言文化與其他普拉克斯人無異,但馴養的牧群是心智退化的人類。
馬爾基奧尼人Malkioni
無象之主乃唯一真神。
——馬爾基奧尼教義
馬爾基奧尼人生活在傑內泰拉大陸西側,也被稱為西方人。這一民族以他們的先知馬爾基奧(Malkion)命名,擁有人文與理性主義的文化傳統:認為世界是一種自然進程,可在歸納規律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由此發展出了高度體系化的魔法理論。傳統馬爾基奧尼社會有四個種姓:貴族、巫師、戰士與農民,在一些地區為嚴格的血緣傳承,一些地區則為模糊的階層或人生隱喻。
與格羅安薩主流的多神宗教不同,馬爾基奧尼人總體傾向於一神論:無象之主是造物主與一切善的根源,是世界的第一推動力,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神。馬爾基奧尼人的信仰有的呈現為嚴格的一神宗教,有的承認其他神祇存在(但不使用“神”的概念),有的更像是純粹的哲學信念。但基本上都承認人在世俗世界的中心地位,以及現實的物質性基礎,還有普遍的祖先崇拜思想。
在第二紀元,泛馬爾基奧尼文化的中海帝國(起源於茹斯特拉次大陸Jrustela)曾出現 “神知者(God Learner)”學術思潮:學者認為他們接觸的不同民族的神話具有同一套原型,即「元神話(Monomyth)」,他們將“諸神”視為純粹的抽象化力量,在對元神話的研究中獲得從概念層面修改神話/現實的能力,並因此招致災難(想象一下利用遊戲bug作弊被封)。另一方面,神知者的研究成果也奠定了符文等領域的現代共識。
西方文化的影響範圍很大,例如與奧蘭斯人的文化交融中誕生了“雷霆戰車派”,宣稱風暴之主奧蘭斯是唯一神的化身,頗有俄爾普斯派宙斯的既視感。
馬爾基奧尼的現實參考複雜,主流社會類似馬其頓征服後的希臘化巴克特里亞/印度和早期拜占庭,西海岸偏向希臘城邦,北方則更接近波羅的海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馬爾基奧尼的風格發生過一次變遷:在部分早期出版物中一度有著非常“中世紀歐洲”的印象(設定集註水導致),由於跟世界觀過於不符被修改成了時代更早的風格。
以上只是傑內泰拉大陸幾個人類群體的粗略介紹,還有許多未涵蓋的民族與國家。在此之外還有帕馬提拉(Pamaltela)大陸、東群島(East Isles)等地區,由於涉獵太淺無法一一說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詢。
上古種族Elder Races
對非人類種族的統稱,實際上包含了一些“沒那麼古老”的種群。限於篇幅也只介紹其中一部分。
精靈/艾德亞密Elf/Aldryami
格羅安薩的“精靈”是一種具有類人外觀的智慧植物。他們是森林女神艾德亞(Aldrya)的子民,在遠古的綠之時代曾極度繁盛。種群與針葉林、落葉林、雨林等森林特徵相關,也有蕨類/孢子植物特徵的遠親(不屬於Aldryami,但仍被稱為精靈)。精靈從經過體內受精、並植入土地的種子中誕生,在漫長的生命中植物特徵會越發明顯:直到壽終時徹底成為森林的一部分。
矮人/莫斯塔利Dwarf/Mostali
與一般印象的“矮人”不同,他們是無機生命,可劃分為黏土、岩石、鉛、銅、錫、鐵、銀、金八個亞種,維持著各司其職的嚴密秩序,目前絕大部分是“量產型”黏土莫斯塔利,矮人致力於修復他們的造物主“世界機器(World Machine/Mostal)”,他們掌握格羅安薩其餘文明都不具備的古老秘密(以及黑科技)。
巨魔/烏茲Troll/Uz
巨魔生活在母系氏族主導的奴隸制社會,總是處於巨大的飢餓之中(什麼都吃,包括石頭、金屬以及精靈矮人),他們由黑暗女神凱格爾·利托(Kyger Litor)創造,起初在下界生活。但隨著耶姆的隕落,太陽的可怖光芒給下界造成了巨大破壞,巨魔不得不向地表遷徙,被人類稱為“小黑暗期”。而在其後“大黑暗期”的混沌入侵中,以巨魔為首的黑暗勢力戰鬥在抗擊外敵的一線上。黎明時代末期的日夜之戰中,凱格爾·利托受傷,這一事件同時為她的子民帶來了詛咒,許多巨魔開始誕下發育不良的劣巨魔(Trollkin),後者成為了巨魔社會最底層的奴工、炮灰與儲備糧。
順便一提,人類可以通過某種儀式轉變為巨魔,黎明時代的人類英雄阿卡特(Arkat)就有巨魔形象。而巨魔放棄凱格爾·利托信仰(並倖存)會導致與黑暗符文的鏈接隨代際減弱,後裔可能變成人類。
龍螈Dragonewt
可能是最神秘的上古種族,他們的行為方式在外人看起來矛盾而瘋狂。當龍螈死亡時,他們會從出生時的蛋中重生並恢復記憶,有著四個大相徑庭、社會職責不同的生命階段:冠螈(Crested Dragonewts)、喙螈(Beaked Dragonewts)、尾祭司(Tail Priests)與全祭司(Full Priest)。龍螈會在不斷的重生中追求生命階段的升格,每次晉升前都會報償這一階段所有的恩怨,以徹底平衡在世俗內的關係。龍螈是真龍的子嗣,也渴望著成為龍。
一些得以晉升的全祭司不選擇升格為龍,而是作為次龍(Dragonet)留在世間,這些半神般的存在成為了龍螈國家的統治者,又稱“銜尾蛇的嘶鳴之舌”,人類稱之為“非人王(Inhuman king)”。
格羅安薩“真龍”的概念也很怪異:不受宇宙法則束縛、同時存在於多個世界、具有塑造現實的能力。在世間活動的有物理實體的“龍”大多是真龍的夢,受無意識的貪婪或善意行事。
杜爾努茲Dulurz
沒錯,他們是鴨人。杜爾努茲某種程度上來自斯塔福德對唐老鴨的喜愛。咋一看有點滑稽,但這個外表卡通化的種族有著相當沉重的歷史。
尚不清楚杜爾努茲是受詛咒的人類或是被剝奪飛行能力的智慧鳥類。他們稱曾在過去稱霸世界,直到自身的罪惡使他們屈於其他種族。人類歷史鮮有對他們的記載,杜爾努茲普遍信仰奧蘭斯神系的變體,但一直遭奧蘭斯人排斥。後來又隨龍隘的薩塔爾王國起義抵抗月之帝國。其後月帝國頒佈了“狩鴨令”大肆追殺,今日數量僅剩約8600名。由於歷經苦難,杜爾努茲形成了悲憫、深沉和恐懼外界的民族心理。
後記
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觀就是四十二老師的《海豹十日談》,順著鏈接看到了伊露瓦塔的禮物大佬的格羅安薩相關文章(可惜由於退坑刪除)。一直有圍繞這個系列寫點東西的意願,直到最近才開始梳理。憑藉三分鐘熱度斷斷續續的寫了一陣,在最近一次電臺講上古卷軸提及格羅安薩時突然想起這篇,這幾天趕完了。
這次也是第一回發機核的文章區。我寫的這篇沒法跟前輩媲美,只能算是一點個人表達了。
之後可能會翻譯一點格羅安薩文本,希望本文可以提供一個大致理解的語境。
窩在家裡的每日遊戲推薦 海豹十日談 第二日:星海AI、神話之戰和一些其他的玩意兒 | 機核 GC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