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文極度主觀,無客觀想法,你覺得不對那就是你對。畢竟人各有愛,反正鈴芽戶締這一部電影,尤其是他作為新海誠三年之約的最新作品,也是災難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他的表現也是災難級的。
首先先疊個甲,我算是新海誠的半個粉絲,也並不是什麼硬核老粉,就是從當初《你的名字》開始知道的新海誠。從《君名》知道新海誠開始,他最早從《秒五》,《言葉》到後面的《君名》《天氣》我是能支持電影票就支持了電影票,而且原作小說和電影幕後畫冊我也買了不少。不能算什麼新海誠大火之前就入坑的核心老粉,多少也算對他有些瞭解了。
而這次呢,我最開始只是買得普通2D票,也是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有些拿到點映資格的博主發的文章,文章內容基本上都是降低期待云云。聽他們說杜比影廳效果要更好,這次鈴芽的畫面也進步了許多,我還專門把我最開始預定的普通2D票退了,專門換了一家距離我一個小時車程的杜比影廳,就為了能帶給我更好的體驗。哪怕是周圍都覺得《天氣》都算不太行的,我看得都能算比較開心,可能也是我真的喜歡新海誠這種風格的,我自我感覺要求已經很低了,但是《鈴芽》還是從各個方面刷新了我對應新海誠的認識。
以下內容全篇涉及劇透,如果還有觀看電影打算的就不要看了。(由於《鈴芽》現在還處在院線放映狀態,所以此次文字與配圖內容無關)
首先,先來說一說《鈴芽》的優點吧,畢竟不可能真的有東西一點優點都是沒有的。《鈴芽》作為三年之約的最新力作,畫面表現力依舊展現出了相應的統治力,對比《天氣》又有了一段不大不小的提升,各種細節的刻畫,人物自然的動作,山野中撲面而來的清新感,這些陪伴新海誠從最開始就貫徹的風格化的東西,在這一次的《鈴芽》中也更進一步,如果只說畫面黨,那這次確實可以算得上是新海誠的集大成之作,可以給你帶來非常優秀的觀影體驗。但是隻可惜我是一個劇情黨......
然後就是配樂,其實從配樂開始就已經能聊出一些比較大的問題了,起碼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當然,我對於音樂樂理也不甚瞭解,如果我其中有什麼說錯的地方,也請在評論區指出,也算給我解個惑。《鈴芽》的配樂如果單獨拉出來,其實也算是比較優秀的配樂,但是最核心的問題在於,我絲毫聽不出他這些配樂與劇情有什麼關係,配樂與劇情基本上是脫軌的,在其中有幾處配樂,我甚至以為我穿越到《尼爾機械紀元》的片場了。
在電影中,看似配樂呼應著劇情起伏,但是完全感受不到配樂與劇情之間的呼應,要我來說就是貌合神離。就像在同一條街上有兩個人都在笑,但是實際上他們笑的可能完全就不是同一個東西,之間也鮮有聯繫。你不可能說他們都在笑,所以他們就是有聯繫的吧。
如果只是有以上這一點點問題,完全不足以讓我對《鈴芽》產生如此失望的感覺,最重要的還是他劇情編排上出現了讓我覺得甚至是災難性的問題。
愛情不夠愛
讓我們來仔細回顧一下男女主是怎麼相遇的。女主在上學路上偶遇一不知名帥哥問路,然後上學路上就一直心心念念,以至於直接丟下同學和學校,直接一路俯衝進了深山上的一處廢墟中。不是,姐妹,我們知道番劇主角是可以不上課的,但是你能不能別顏控戀愛腦到這種離譜的程度啊,而且根據後面女主的表現,她竟然真的就這麼一見鍾情了,而且一直持續到了最後?我當時在電影院滿腦子盤旋的全是問號。
不是,這電影竟然和《言葉》那種細膩情感是同一個編劇寫出來的嗎?新海誠寫劇本的時候是被綁架了嗎?而且男主你要是說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角色,那讓女主一見傾心我也能理解,但是這個男主的人設真的單薄到令人髮指。在電影前半程,也就是從女主所在的家鄉出發一路到東京的過程中,男主都是全程跟著的,雖然只是以一個凳子的形態。那他們在幹什麼呢,女主邊閒逛刷推特,男主則就像一個指引小助手一樣。
“鈴芽,這門開了!”念一通咒語。“奉還!”
然後繼續下一個循環。就算看完全片,我們也沒比女主多瞭解多少。男主是閉門師,之前想考教資然後因為變成了椅子沒去成,有一個不靠譜損友,有一個深不可測的爺爺,在樓下便利店很受歡迎。然後呢,男主本身呢?不知道,我們基本上是一無所知。以至於女主闖入往門去拔男主這個冰封王座的時候我甚至被逗樂了,因為我完全無法體會,也無法共情。而且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我周圍看過電影基本上一致覺得這個感情線爛得不能再爛了。我這兩天還看很多看過的人在自己騙自己:“我就不是去看愛情片的,我是去看共同克服困難的勇氣的”云云。對此我只想說,騙哥們可以,別把自己也騙了。
公路不夠路
還有人說《鈴芽》不應該當愛情片來看,應該當一部公路片來看。那好,我們來想一下公路片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是在一個大背景下,主角一個人或者一行人在這個大背景下各處旅遊以及其中發生的故事與碰撞。比如往高了看有《綠皮書》,如果只是想在日漫裡找個同類,那我覺得《魔女之旅》也很不錯,起碼我個人也很喜歡。那我們來看看他們兩部作品的大背景分別是什麼。
《綠皮書》的大背景就是當時國外的種族問題,而男主一行人其中遇到的問題也是由此展開的,《魔女之旅》的大背景則是經典日漫異世界背景下,魔女的旅途與故事(其實就在標題上)。而《鈴芽》呢,大背景是架空日本里的閉門師一派,那按理來說此時我們經歷的應該也是和閉門師有關的內容吧。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主角的經歷竟然全都是真實的日本風土民俗,而這群人和閉門師的關係可以微弱地算是沒有。
如果你非要說他們也是蚯厄的受害者,但是他們也完全沒表現出來對應的內容,就算當地那個引門曾經給他們帶來過非常大的痛苦,但是在現在才來公路的主角來說基本上已經微弱到無法察覺了,這裡面唯一直接提到引門地區的,也就是一個在其中學校上過學的小孩。就算是他,引門對他的傷害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就不存在什麼感動與治癒的橋段了,因為本人可能都對這件事沒多少感覺了。
這也就導致了作品風格來回斷層式切換,沒看見引門就是悠閒日常,看見引門瞬間變成奇幻動作。而且兩段還非常割裂,從日常你以及感受不到引門的曾經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傷害了,從引門聽到的日常歡聲笑語,也是很多年留下的餘波,現在的他們可能早就長大成人,物是人非了。
奇幻不夠奇
其實這一點並不是《鈴芽》一部才有的問題,新海誠之前的作品也有類似的問題。比如說一部劇情就完結不再續的電影,各種設定沒講完或者沒講清楚,其實只要電影本身夠抓人,觀眾少有專門抓著你的一些設定漏洞不放的。但是《鈴芽》的問題是,內容也不抓人,設定問題也非常多,作為單部作品,你直到完結,劇情才說明白了20%左右,你這寫的又不是什麼克蘇魯或者其他類似題材。比如關於往門,他這個門是隨機出現的還是定點出現的?比如一百年前有閉門師在這個地方閉門過,那一百年後他是不是還在同一個位置呢?這是設定上的問題,如果你覺得我問這些算是在挑刺,那我問點劇情上的。
比如在東京那個最大的蚓厄爆發是因為有人拔出了第二塊要石,以至於不得不讓男主變成要石鎮守這裡的蚓厄,那麼到底是誰拔出了第二塊要石呢?第一要石變成的貓貓,也就是大臣,實際上和男主的爺爺是互相認識的,那麼大臣曾經也是男主爺爺紮下去的一個朋友嗎?還有,大臣為什麼那麼看重女主的態度,按理來說要石實際上已經接近於半個神靈的存在了,那為什麼這一大一小兩個要石都對女主這麼言聽計從。
還有困惑,甚至可以說欺騙了我一整部電影的椅子。電影一開場就在著重強調椅子只有三條腿,而且還是女主媽媽留下的遺物,在中間還穿插了一段女主媽媽製作這個椅子的場景,以至於我直到最後都以為這是女主媽媽給他留下的重要線索,也一直等著講椅子為什麼只有三條腿。結果,結果結尾直接給我循環起來了,椅子是不是三條腿完全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或者乾脆就是圓不回來了,直接循環就不想說了,強行給結了一個尾,我著實是有點崩潰的。
如果他最後解釋好了再做好一點,那可能還能算低開高走,連這個都不想講,他整部電影基本上可以算是什麼都沒講了。甚至如果我陰謀論一點,我還能構思出一個特別陰暗的故事,以下是我剛看完電影,和群友腦洞大開的原話。
“你看這個劇情像不像女主被網戀渣男騙到各種地方幫自己幹活的事。你看先開始真身出場讓女主一見鍾情,然後就變椅子了,為了一個男主虛構出來的目標幫他東奔西走,還差點把家人牽扯進來。最後全部都搞完之後(相當於女主差點幫男主擋槍以後),才真身出現給女主一個抱抱,絲毫不提責任,抱完瞬間開潤。最後又在外面浪了一圈以後,閒得沒事幹,又回來霍霍女主了,然後女主還對她一廂情願。”
我甚至覺得我這種腦洞版本都比原本電影劇情有意思,我本來是還有另一個更黑暗的版本的,但是發出來文章沒辦法過審,所以就不發了。
總結
《鈴芽戶締》對於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失望的一部電影,我真的覺得新海誠的水平不應該是這樣的,或者是我有個朋友猜測的,是被資本裹挾了。但是無論如何,三年之約交出這種答卷我都是非常失望的,如果新海誠下一次三年之約再做出這種等級的,我可能就要正式和新海誠說再見了,只是可惜了我曾經還這麼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