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元辰还是六丁六甲?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9-22 11:34:23 作者:Tcho_Tcho Language

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
,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 ——南宋王契真编《上清灵宝大法》 十二元辰,寅生属虎,功曹元辰。卯生属兔,太冲元辰。辰生属龙,天罡元辰。巳生属蛇,太乙元辰。午生属马,胜光元辰。未生属羊,小吉元辰。申生属猴,传送元辰。酉生属鸡,从魁元辰。戍生属犬,河魁元辰。亥生属猪,登明元辰。子生属鼠,神后元辰。丑生属牛,大吉元辰。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

零 文章缘起

“我去,申猴十二元辰也被贬啦,还是专程下凡帮忙?” “嗯,影神图里有四个,四个辅助角色,还行还行。” “这村子怎么叫‘六六村’?倒确实比‘十二村’顺口。” “六丁六甲,从不吃素!” “啊?你不是叫寅虎吗。十二元辰当挺好,怎么向下对齐啊。” 然后被暴打了四小时,虎哥说他是白虎星君我都信。 再看寅虎影神图(图1-2), “元辰殿内” 。六丁六甲怎么又在元辰殿上班了?”查资料。。。 “没记错,是六甲的话应该是甲戌甲申甲辰甲寅,而且六丁六甲神
都有名字的。” (六丁六甲是可能在元辰殿上班的,这里纯是我孤陋寡闻、半瓶水瞎晃荡,后文会详述。) 通关第三章看画卷 “嗯,六丁六甲画了十个。”(图1-1) “虎哥和龙大爷是人外申猴戌狗人形。 六丁是六个女将! 怎么轮到六丁就知道六丁玉女了?”
游戏全成就以后,我对“十二元辰还是六丁六甲?”这个问题始终无法释怀,所以查了查资料写了这篇文章。虽然想尽力得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但奈何能力不足,资料查的越多,问题得就越多,多次尝试后只得到一个比较模糊的结论。 PS:这结论甚至能被我自己的邪道论证法推翻。
这周三的录音笔里,四十二说,“伟大的文本都不只有一个结论” ,可能西游记就是这种吧。
所以如果您点开这篇文章是想看铁证如山——全成就玩家怒批游科乱编西游,那应该要失望了。如果您是打完游戏,和我有类似的困惑,又或是更多了解一些“六丁六甲”和“十二元辰”的相关内容,那这篇文章应该能为您解答一些疑惑,再不济也能指明一些资料查证的方向。

图0-2 寅虎影神图(截取自哔哩哔哩悟空wiki)

图0-1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图0-2 寅虎影神图(截取自哔哩哔哩悟空wiki)

图0-1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图0-2 寅虎影神图(截取自哔哩哔哩悟空wiki)

1 / 2
游戏内不太方便截取整张影神图,所以本文中的影神图都来自哔哩哔哩的悟空WIKI,特别感谢天命编辑部和所有参与WIKI内容编辑的网友。

从天干地支开始

要聊十二元辰和六丁六甲,天干地支是绕不开的。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为什么是十?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 这里列举三种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
  1. 来自于“十月太阳历”[1.1],《山海经》里的日出日入之山各有六座就是证明;
  2. 来自于一日十时的十进制计时制度[1.2],考古实证是 1897 年内蒙古托克托县出土的汉代日晷,该日晷将一天划分为十时百刻;
  3. 来自于十日一旬的纪日法[1.3],但这种纪日法过于简单,容易出错,“羿射十日”这一神话就是这种纪日法被取代的映照。
但无论如何,天干的诞生都离不开太阳十进制计数法,而它的诞生时间最起码可以追溯到商代以前。 至于天干的十个字,其都来自于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自然有其取像于现实的地方。但取像于何处,说法很多,像与不像又见仁见智,这里就不多谈了。
十二地支为什么是十二? 这和月亮有很大关系。
  • 地球绕太阳转,月亮绕地球转,每过大约 29.5 天,就会有一天晚上几乎无法看到月亮。因为此时月亮正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未被太阳光照亮的黑暗半球正对着我们,这个时间点被称为“朔”
  • 而当月亮被完全照亮的半球正对我们时,地上的人会看到天上的一轮满月,这个时间点被称为“望”
  • 一次完整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两次“朔”或两次“望”之间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朔望月的长度并不固定,但差不多是一年十二次
农历每月初三新月出现叫做“朏 fěi ”,在人类还没有学会推算“朔”以前,“朏 fěi ”就是每月的月首。周代的金文,把“朏”叫做“初吉”,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周人对月亮的欢迎[1.4]。 我们可以想象,在残月已过、新月将至的一个傍晚,古人引颈西望,仔细观察天边是否会有一丝月牙。而这一刻,新月所在天区的星象,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5]。 根据郑文光先生的推算,公元前2100年,即传说中的夏初,那段时间,月的朏日,新月始现的位置正好在狮子座头部,其周围的星象
极似早期甲骨文中的“”字。而子、丑、辰、巳、未、酉等月,其相应位置的星象也都与甲骨文字形极为肖像。其余五支,也都有逻辑上合乎情理的形象推衍[1.6]。因展开太费篇幅,这里不多叙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郑文光先生的大作《中国天文学源流》P120-P132

图1-7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1 / 7
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P120-132.
十二个朔望月看了十二片星象,提炼出十二个甲骨文十二地支由此而生。
作为知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也有在机核网首部院线电影《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中出现。我 12号刚啃完《中国天文学源流》,13 号就在电影院中看到了作者,真的是意料之外的彩蛋。 另外电影非常好看,有机会看的一定要去!附近没排片可以给电影院打个电话催一下什么的。 看完出了电影院,旁边一个陌生老哥问我,“你看过《霍比特人》的纪录片吗?”。 我说没。“那你一定要看!和这片子一样,牛!”
十二元辰到底是哪十二颗星星?
这是一个常见的疑问?但“辰”是方位,并非星辰。
《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故以配日。” 杜注:“一岁日月十二会,所会谓之辰。” 疏:“辰为日月所会,一岁十二会,从子至亥也。”
这里的引文很好理解,“太阳和月亮遇到一起的地方叫“辰”,它们一年有十二次相遇,这十二次,就叫从子到亥的十二支”。 那古人如何知道太阳跟月亮相遇了呢? 答案是上文提到的“朔”,这一天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对于地上的人来说,日月的位置重叠,月球没被照亮的黑暗面朝向大地,所以几乎看不到月亮。
图1-8 日月之会示意图

图1-8 日月之会示意图


上文也讲了,古人一年观测了十二处不同方位的星象,刚好间隔一个朔望月,所以每处星象之间相差30度左右[1.6]。如此,天空被划分成十二等分,用于分割的十二方位被称为十二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天和地在哪里交汇?又该如何划分为十二个部分? ——屈原《天问》
十二辰正是《天问》这一问的答案,“十二支应用于天空区划,就是十二辰,即沿着地平线的大圆,以正北方为子,向东、向南、向西依次为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1.5]
后来,十二辰被道教尊为神明,在道教文献中有很多别名,“十二辰神”、“ 十二神”、“ 十二值”等。当然还有“十二元辰”,也即是《西游记》中“十二元辰”神名的由来。
PS:因为本文涉及到的文献比较多,就在每节文章后面的隐藏内容里放了相应的注释,这样注释不至于过长,找起来也方便些。文末会再放一份整体的。
[1.1]陈久金.(1988).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02),P119-127. [1.2]刘宗迪.(2010).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第二章第二节 [1.3]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P22-23. [1.4]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P24. [1.5]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P109. [1.6]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P120-132.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

十二元辰”有点苗头了,我们再来看看“六丁六甲”
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
《白虎通》里的这句话解释了“干”和“支”的含义。天干为主干,地支为枝叶,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相配,便能以最小公倍数 60 完成一个计数周期。
依现在获得的考古证据,可以证明天干地支殷商时就已得到广泛应用。甲骨上的“卜辞”,占卜日期大都以干支纪日起头的,比如“癸酉卜”、“己卯卜”,像图2-1(《甲骨文合集》编号 24913)中间一行写的是:“戊戌卜,鼎(貞):今夕𢼄(啟)。八月。[2.1]”。十天干也常出现在商朝君王和王后的名字中,比如盘庚、武丁、帝辛 (纣王),又如历史课本上的的后母戊鼎
出土的商代甲骨中更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表,如图2-2(《甲骨文合集》编号 037986 片)。

图2-2 《甲骨文合集》编号 37986

图2-1 《甲骨文合集》编号 24913

图2-2 《甲骨文合集》编号 37986

图2-1 《甲骨文合集》编号 24913

图2-2 《甲骨文合集》编号 37986

1 / 2
(图2-2)在 Excel 里面简单做了一个表,表中文字跟拓片上的甲骨文可一一对应。
上表(图2-2)一共包含 60 个组合,甲子排第一,因此,一循环常被称作一甲子。武侠小说里常见的“一粒朱果下肚,便抵得上一甲子苦修”,这里就是用“一甲子”来代指六十年时光。
商代
,天干地支用于纪日,但随着后世的发展,甲子计数也被用于纪月、纪年、纪时。我们现代人最熟悉的就是纪年和纪时,比如一天十二时辰,又比如 2024 年是甲辰龙年,正好是六甲之甲辰。所以游科做了辰龙,还挺应时应景的。
从方仙道到道教神明
方仙道形成于战国时期,至秦汉大盛,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方士集团。他们尊奉黄帝为始祖,精通天文、医学、占卜、相术、堪舆等技艺,时称“方士”[2.2]
六十甲子从诞生之初就与天文历法脱不开干系,而占星择日之术几乎是与天文历法并生的。所以六十甲子很快就被运用到方术之中,主要有四个应用方向:
  • 其一,是择日之术 尹湾六号汉墓出土的 《六甲占雨》(木牍编号九正)和《行道吉凶》(木牍编号九〇-一一三),都以六十甲子为根据进行占卜,占卜某天是否下雨、行道吉凶[2.3] 《六甲占雨》更是特别突出了“六甲”,黄儒宣先生据此认为放马滩秦简中的《六十甲子》可能也是用来占雨择日(两者构图极为相似)[2.4]
  • 其二,是军事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的 《稷辰》篇、孔家坡汉简 《日书》 “彻日”条,都有 “六甲相逆,利以战伐”的记载。[2.5] 《汉志》“五行家”分类中列有 《风鼓六甲》二十四卷、 《文解六甲》十八卷,同属 “五行家”的其他诸书题名为 “刑德” “用兵”来看,类似的书可能已与兵学有关。 《汉志·兵书略》阴阳类小序写到: “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2.6]
  • 其三,是遁甲 《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李贤注: “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今书 《七志》有 《遁甲经》。”甲为阳,六甲之阴为六丁,刚好组成六丁六甲。后世所谓“奇门遁甲”就发轫于此,在各种文献中,“奇门遁甲”常常与军事联系在一起。
  • 其四,是役使鬼神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李贤注: “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役使之法,先斋戒,然后其神至,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 葛洪的 《神仙传》对于六甲之神也有记述,葛洪说左慈 “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
随着时代发展,大量来自于方仙道的方术被纳入道教,各种版本的六丁六甲被道教诸派吸收。 到了汉晋六丁六甲的神明信仰已经基本成型。魏晋时存在大量喜好道教的士族群体,他们交游广泛,与各大道教团体关系良好,这种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六丁六甲术的交相授受。比如,“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的王徽之就曾从许迈处学过六甲阴阳符[2.7] 及至南北朝,道教灵宝上清两派都已在使用六甲符箓[2.8],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记录当时有一套十卷本的《六甲通灵符》。

六丁六甲,从不一样!

这一段会很长,我们按时间顺序梳理一遍宋代以前的六丁六甲形象:
东晋道经中的六丁六甲
东晋上清派的《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中说上清琼宫有灵飞六甲玉女六十人,她们作为“六甲之神,时乘六龙,以宴庆云,盻看六合,回降服符者寝房也。” 按这套经文的描述,此时的六丁六甲都是女性形象,并且是六十甲子的一部分。但经文中已经展现出些许六丁六甲的特殊地位,首先,六甲直接用来代指这六十位玉女,其次经文中还有“侍我六丁”的句子,但没有提过六乙、六丙等其他组合。 这部《灵飞经》没错,小楷人都知道的钟绍京《灵飞经》写本(图2-3)和这部经同出一源[2.9])中详细描写了六十位玉女的名、字和形象(图2-4),我们这里举游戏里那四位的例子(如无特殊说明,后文也只举这4个例子):
甲戌,黄素玉女,名神光,字非廉。玉女青绿黄销帔,红销服,紫裙,执白符。 甲申,太素玉女,名真元,字琼石。玉女白帔,红销服,红裙,执浅红符。 甲辰,拜精玉女,名龙源,字灵素。玉女紫帔,皂缘青裙,黄销服,浅红符。 甲寅,青要玉女,名启元,字惠精。玉女紫帔,皂缘红销服,青裙,黄销符。
这部经中的六丁六甲主要起辅助修炼的作用,同时也是修炼进度的标尺。 首先,修炼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经文的描述,在心中存思六甲玉女的形象,然后念相应咒语,之后吞掉对应的。 按着经文流程坚持吞符六年后,你就能看到六甲玉女了,没看到说明修炼不到家。六甲玉女会跟你说话,传你真经,之后就能长生于天地之间了。

图2-4 灵飞经中的玉女形象(明代刻本) 引自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

图2-3 唐 钟绍京 《灵飞经》墨迹四十三行版局部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2-4 灵飞经中的玉女形象(明代刻本) 引自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

图2-3 唐 钟绍京 《灵飞经》墨迹四十三行版局部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2-4 灵飞经中的玉女形象(明代刻本) 引自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

1 / 2
南朝道经中的六丁六甲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是道教历史上的第一部神谱。陶弘景将人间的朝廷结构移用到神仙世界中,依据天界在上,人界在中、地狱在下的顺序将天仙、地仙、鬼仙按照位分的尊卑加以甄别后组织为道教神谱[2.10]。 在这一部神谱中,也有六丁的位置,而且地位还不低。《真灵位业图》一共有七阶,六丁六甲位于第四阶——“太清”,在右位一百九仙真之中。《真灵位业图》是这样称呼他们的:“六丁使者”(图2-5),同一阶层中有“六戊玉女”,所以这里的“六丁使者”应为男性形象。 另外,《真灵位业图》中有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壬、六癸,但就是没有六甲,不知道是陶弘景故意为之,还是流传过程中出现了错漏。
图2-5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正统道藏 05.洞真谱录类.明正统十年内府刊本

图2-5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正统道藏 05.洞真谱录类.明正统十年内府刊本

唐及五代道经中的六丁六甲
先谈六甲
《金锁流珠引》是一部 29 卷的道经,经中自叙此经是张道陵所授,中华仙人李淳风注。“张道陵所授”明显是假,而“李淳风(602-670)注”大概率也是假的,因为经中很多地方都与初唐的道教发展状况相违背。据英国学者巴雷特考证,《金锁流珠引》成书年代大概在八世纪末到九世纪初,差不多是唐代宗在位的时候[2.11]。 《金锁流珠引》卷十六到卷十九,都是在讲六甲阴功,主旨跟之前的《灵飞经》差不多,都是在教你怎么通过服符来得道飞升,只不过《灵飞经》是六丁符,这个是六甲符。 但这套道书对六甲的描述很有意思:
老君六甲符序云:天地万神,皆六甲之部使也。
六甲有大将军十一人,从官千二百人,玉童玉女符吏等九百七十人,兵兽使等足可一十二万人,为上等。太上老君置为天地六甲,军有六营,营有四处。
书中的六甲,俨然是一支神灵军队,不是几个有名有姓的神灵那么简单。这或许也是六丁六甲形象复杂多变的一个原因,十几万人呢。 “是,名牌上写的是甲辰。但我是甲辰01894,上回那个是甲辰75232。工号都念不对!也好意思召神?” 所以,注者在里面写了,“六甲神多有重名重姓,不能一一记得。以竹木为小牌子,书其神名,将吏玉女名,一一记之……出牌子,便呼之,立应验也。”
同为唐代道书的《洞玄灵宝真人修行延年益筭法》,就记载了另一套六甲神的姓名:甲子神名王文卿,甲戍神名展子江,甲申神名扈文长,甲午神名卫上卿,甲辰神名孟非卿,甲寅神名明文章。据说经常念诵这些神名可以消灾辟邪、益寿延年
黄庭遁甲缘身经》中的六丁六甲,基本上是随叫随到的贴身保镖,保护范围比保镖还广。入疾病家、死生家,入山林避难者,辟除恶神鬼者,入军阵辟兵,欲辟火者,欲辟水难者,都可以呼叫六甲神。 甚至连官司都可以避开,“若官司口舌,书六庚六辛符,并呼其神姓名,又呼甲辰神官符,口舌相向,悉皆和解。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中的六丁六甲更为特别,他们被元始天尊派下界来,为凡间饱受生育苦难的妇女保胎护命。后世说怀孕的妇人“身怀六甲”可能就来自于此。 经文虽说是“六甲直符”,但却列举了六十甲子神的全部名姓:
甲戌展子江直符,从官十四人,持符降下,定三魂,安七魄,保胎护命。 甲申扈文卿直符,从官十六人,持符降下,定三魂,安七魄,保胎护命。 甲辰孟非卿直符,从官十四人,持符降下,定三魂,安七魄,保胎护命。 甲寅明文章直符,从官十六人,持符降下,定三魂,安七魄,保胎护命。 注:太占篇幅了,就只列了游戏里的四个
经中亦有神咒:“六甲直符驱魇魅,六丁玉女护我身。”,能明显看出六丁六甲的分工倾向。
再讲六丁
灵宝六丁秘法》,作者不详,大致成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开头讲了个小故事,说黄帝打不过蚩尤,于是“仰告上玄,感降九天玄女,受此真诀,令却去凶害,济物利人。” 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水浒传》第 42 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的原型,九天玄女、六丁玉女、遁甲之术在道经中往往是高度绑定的,相关书籍大多都要讲一个“玄女授书→玉女传诀→黄帝修之→藏诸名山→后人得法”的小故事。
图2-6 九天玄女印 引自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

图2-6 九天玄女印 引自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

灵宝六丁秘法》里描述了六丁玉女的名、字和形象:
丁卯玉女名文伯,字仁高。神戴冠着礼衣,手把莲华,上朱衣下青衣,以子丑日下在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丑玉女名文公字仁贵其神两手把莲华、上朱衣下黄衣,以寅卯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亥玉女名文通,字仁和。右手把镜自照揜心,左手把莲华,上朱衣下紫衣,以
辰巳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间之。 丁未玉女名叔通,字仁粲。左手把镜照,右手执莲华,上朱衣下黄衣,以午未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巳玉女名庭卿,字仁叔。神左手把莲华,右执白叠布巾,上锦衣下赤衣,以申酉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酉玉女名文卿,字仁通。神领一小儿在仙手,抚头把白叠布巾,上朱衣下白衣,以戌亥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六丁玉女各有值班的日期,对应的日期叫对应的神明。除开“要知吉凶,召而问之!”外,六丁玉女还常与隐身术相关联,应当是方术在道经中的遗留。 《灵宝六丁秘法》有六丁隐遁法局,在这个隐身术里,六丁负责隐藏人的不同部分,即所谓“丁卯隐人身,丁巳隐人命,丁亥隐人禄,丁酉隐人魂,丁未隐人魄,丁丑隐人精神”。
六丁六甲与生肖形象的第一次交汇
唐代的《上清黄庭养神经》中的六甲,每一甲都各有一个玉女、一个神将,姓名也和其他版本不同。比如:
甲戌旬,玉女名登姑,上绛下紫衣。甲戌旬,神将天内吏,张不临,天一子也。 甲申旬,玉女名开明,上白下红衣。甲申旬,神将天冲,吏程子恩,天一子也。 甲辰旬,玉女名婴台,上黄下青衣。甲辰旬,神将天禽、吏公孙大君,天一子也。 甲寅旬,玉女名登赴,上绛下红衣。甲寅旬,神将天心,吏徐君望,天一子也。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六甲,有一批特别的从神——六甲兽士。
六甲兽士十二人。 子兽士,鼠头人身,持镶黑衣。丑兽士,牛头人身,持矛黄衣。寅兽士,虎头人身,持戟青衣。卯兽士,兔头人身,持戟青衣。 辰兽士,龙头人身,持戟黄衣。巳兽士,蛇头人身,持戟赤衣。午兽士,马头人身,持戟赤衣。未兽士,羊头人身,执戟黄衣。 申兽士,猴头人身,执戟白衣。酉兽士,鸡头人身,持弩白衣。戌兽士,狗头人身,持弩黄衣。亥兽士,猪头人身,持镶黑衣。
看经文的描述,这“六甲兽士十二人”明显出自十二生肖,而且形象很接近游戏里的申猴、戌狗、辰龙、寅虎。只不过这时,他们还不是六丁六甲的主官。
五代《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经中也有六丁玉女法,还说孙武、吴起、韩信、白起都练过,那“西蜀宰相诸葛武侯,施七擒七纵之术,提此蛮王贼将,亦此法”。 这卷经中,六丁同时有玉女神将,并列出了六丁神将的姓名、衣冠、兵刃、能力:
第一,丁卯神将门者,徐仪户名公孙齐,神着道服裙,冠中有兔头,右手持戈,有兴云致雨破阵之力。 第二,丁丑神将门者,徐可户成子,其神着黄衣裙,冠中有牛头,左右手持钨,名子林,入海取异宝。 第三,神将门者,司马光户石戟。其神着皂服裙,冠中有猪头,右手持𬭚,名凌成,陆飞行万里,取世上好物。 第四,丁酉神将门者,石众户干可。其神着白衣裙,冠中有鸡头,左手持弩天女曰驱使鬼神飞走雷电,有兴云致雨之力。 第五,神将门者,公孙借户司马胜。其神着黄衣道服裙,冠中有羊头,左手持戟,有变昼为夜之力。 第六,丁巳神将门者,公孙光户司马卿。其神冠中有蛇头,着绯衣服裙,左手持𨩎,有移山覆海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六丁神将的描述,强调了“冠中有兔头”,其后的牛猪鸡羊蛇,分别对应了六丁地支的生肖动物,这里的形象跟游戏中六丁玉女申猴戌狗头上的冠很相似。
注意角色头上的冠(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注意角色头上的冠(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根据高中正先生的考证,六丁六甲与十二生肖形象上的关联应该可以上溯到南梁[2.6]。 《梁书·王僧辩传》记载侯景之乱时,提到侯景 “遣五千兔头肉薄苦攻”。“肉薄” 是指两军迫近,以徒手或短兵器搏斗。那这里的“兔头”就很奇怪了,总不可能是侯景手下有兔头人身的福瑞兵吧。 结合刚才丁卯神将冠中有兔头的描述,以及六丁六甲自古以来与军事的强关联性,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用于军事的厌胜之术,通过让士兵头戴兔头冠或兔首面甲,来祈求神助、获得战斗胜利。 “兔头”也刚好能合上“丁卯神将有兴云致雨破阵之力”的描述。
六丁六甲最早的图像材料
四川剑阁鹤鸣山唐代道教摩崖造像,位于剑阁县城东约一公里的鹤鸣山山巅,这批造像一共有六座龛窟。其中,第二号龛和第五号龛外壁的两侧,有两组浮雕神像,像高 90 厘米左右,头戴盔、身披甲,都做武士打扮[2.13]。两组浮雕神像各有 12 位神将,都是六六分列龛窟外壁两侧,两组神像极为相似,应该是指代同一组神明。 对于这十二位神将的身份,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六丁六甲[2.13][2.15]; 二、十二时神,也即十二元辰[2.14][2.16]我个人比较赞同母学勇老师的观点,这里应该是六丁六甲,因为在左右两侧的浮雕中,各有一神,分别手持黑鱼和白鱼,这明显是在反映两侧神明的阴阳属性[2.13]。 更有区分阴阳之必要的,无疑是以丁甲划分阴阳的六丁六甲十二元辰虽然也有阴阳之分,但道经往往并不强调其阴阳属性。

持黑鱼的六丁神将(5号龛右壁)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

持白鱼的六甲神将(2号龛左壁)《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

持黑鱼的六丁神将(5号龛右壁)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

持白鱼的六甲神将(2号龛左壁)《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

持黑鱼的六丁神将(5号龛右壁) 《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

1 / 2
注:《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对造像龛与常规编号不同,请以图片下的说明为准
简单总结下宋以前的六丁六甲形象
  1. 形象千变万化 宋以前的六丁、六甲神不仅是纷繁复杂的道教神,而且没有固定的宗派立场,还被各个宗派赋予了不同特点[2.12]。
  2. 有明显的方术色彩 六丁六甲本就来自于方术,其相关法术与预测吉凶、消灾避祸、遁甲隐身、战场破阵有着极强的关联性。
  3. 注重阴阳之分 相关文献几乎都在强调六丁六甲的阴阳属性 。六甲为阳,大多数时候以神将称呼;六丁为阴玉女的形象要更多些。但这不是绝对的,六丁六甲都可为神将或玉女。
  4. 从南梁开始与生肖形象有一定关联 六甲从神中出现了兽头人身的六甲兽士,六丁六甲的形貌描述中,出现了带对应生肖头冠的表述。
[2.1]郭沫若、胡厚轩.(1982).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编号24913. [2.2]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22. [2.3]连云港市博物馆.(1997).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P20 和 P69-70. [2.4]黄儒宣.(2013).《日书》图像研究.中西书局.P145-149. [2.5]王子今.(2003)睡虎地秦简 《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P118. [2.6]高中正.(2016).《梁书》“兔头”发微——兼论南北朝时方术与兵学的关系.中国史研究(04),61-73. [2.7]吉川忠夫.(1998).六朝道教の研究.春秋社.P3 [2.8]刘仲宇.(2013).符箓平话.宗教文化出版社.P70-77. [2.9]許蔚.(2016).唐人寫本《靈飛經》與《上清素奏丹符靈飛六甲》的復原.新国学(01),154-176. [2.10]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二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572. [2.11]巴雷特著 吕鹏志译.(2006).《金锁流珠引》年代考.宗教学研究(02),24-25+222. [2.12]井上丰.(1992).六丁·六甲神の変容———初期道教と経典を中心にして.东方宗教(80),15-32. [2.13]母学勇.(1994).剑阁鹤鸣山石刻道教图谱的内涵初论.四川文物(02),36-39. [2.14]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60. [2.15]曾德仁,李良,金普军.(2004).四川剑阁鹤鸣山道教摩崖造像.四川文物(06),10-15. [2.16]胡文和.(2004).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P3.

三 六丁六甲 逐渐定型

宋代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道教的神灵体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跟晚唐以后诸多新的道法派别兴起有很大关系。不同道派,各有各信奉的神灵体系,各有各供职的天庭机构[3.1]天庭越来越复杂,神灵在天庭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也越来越固定。就好像公司只有七八个人的时候,人人都是“多面手”,等公司做大,自然就“专人专职”了。
护法神将
六丁六甲的基本职能,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固定,确定为道教的护法神将,经常在禳灾中被道士召请,历行风雷,制伏鬼神。普通人也能借六丁六甲的神力(配符或念咒)趋吉避凶,延寿护生。 南宋王契真编的《上清灵宝大法》中提到了六丁六甲秘讳,从中可以看出六丁六甲各自的神职。
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
图3.1 六丁六甲秘讳《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

图3.1 六丁六甲秘讳《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念完六丁六甲秘讳之后,需要“掐十二宫诀,取十二宫气”。 十二宫诀又名十二辰诀地支十二辰与手指上的十二个部位配合进行掐诀。从这个举动能明显看出六丁六甲十二辰存在比较强的关联。
再来看基本职能定型后六丁六甲的形象。 南宋道经《上清六甲祈祷秘法》里,六丁六甲被拿出来单独描述,可见他们的十二神小团体已经成型。书中列举了六甲阳神六丁阴神的名字和形貌,这时的形貌更有神怪特色:平均身高“二丈有一”,肤色也有白有黄有红,眼睛数量也有“三目”、“五目”
甲戌神,字林齐,名虚逸。甲戌林齐逸虚真君,着绿袍,马皮吊,䪃,系束带、身长二丈有一,五目,面如傅粉。 甲申神,字权衡,名节略。甲申权衡节略真君,着白葵花战袍,青皮吊䪃,身长二丈有一,三目,面黄色。 甲辰神,字衮昌,名通元。 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 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贤。 丁亥神,名仁通,字仁和。 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 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 丁巳神,名卿,字仁敬。
注:1.《上清六甲祈祷秘法》在流传过程中有散佚,明代《正统道藏》[3.2]里只剩下甲子、甲戌、甲申的外貌描述。 2.六丁的名和字能与灵宝六丁秘法》基本对上,可见其传承关系。
对六丁六甲在不同经典中的不同形象,《上清六甲祈祷秘法》打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补丁:“六甲神像,可千变万化。或独头,或三头,或一头身披金甲,或锦袍来降。” 一句“可千变万化”消灭了所有争论,不管游科把六丁六甲的形象做成福瑞分级图上的哪个阶段,都可以说:
此事在《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中亦有记载。
但这么讲未免有点太耍赖,而且我文章不就白写了嘛。 所以我们再往后看看。
疑似出于代的《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中有一套六丁六甲符,符印的旁边写着咒曰:
丁卯之阴,兔首人身,姓孔名林。吾呼降神,助吾习化,威摄万兵。藏吾藏吾,出入幽冥。急急如律令! 丁巳之阴,蛇首人身,姓盛名叔。吾呼降神,助吾习化,威摄万兵。藏吾藏吾,视吾皆盲。急急如律令! 丁未之阴,羊首人身,姓屈名旺。吾呼降神,助吾习化,威摄万兵。藏吾藏吾,出入幽冥。急急如律令! 丁酉之阴,鸡首人身,姓杨名清。吾呼降神,助吾习化,出入万兵,隐藏吾形,视吾者盲。急急如律令! 丁亥之阴,豕首人身,姓石名靖。吾呼降神,助吾习化,隐迹藏形,出入万军,如游无人。急急如律令! 丁丑之阴,牛首人身,姓费名陵。吾呼降神,助吾习化,隐迹藏形,出入万军,如瞽如盲。急急如律令! 甲子阳神,鼠首人身。黑龙为甲,龙韬虎巾。助吾习化,隐藏吾形。万卒千骑,视吾皆盲。急急如律令! 甲寅阳神,虎首人身。青龙为甲,取吾藏形。使吾威摄,万寇皆惊。或见或隐,人神不闻。急急如律令! 甲辰阳神,龙首人身。黄龙为甲,助吾威灵。藏吾元化,吾化吾形。出入万众,如入无人。急急如律令! 甲午阳神,马首人身。赤龙为甲,红袍绛巾。助吾威摄,万寇伏惊。藏吾现吾,逐物化形。急急如律令! 甲申阳神,猿首人身。白龙为甲,手执神锋。助吾习化,随物成形。威摄万惧,隐藏吾形。急急如律令! 甲戌阳神,狗首人身。黄龙为甲,威伏寇兵。助吾行化,随物化形。藏形隐体,人神不闻。急急如律令!
这套咒文里的六丁六甲都是兽首人身的形象,六甲阳神还专门强调了身上的甲胄,但没有强调六丁阴神的甲胄,这可能与早期六丁玉女的形象有关系。可惜《太上六壬鉴符阴经》的断代时间不明确,只能说是疑似宋代,实际时间可能会推迟到元代。 另外,这套咒文也很好的展现了六丁六甲与军事的强关联性。 《太上六壬鉴符阴经》里面说,孙膑求师于鬼谷子时,负责看鬼谷子家的果园。有一天,有一只白猿翻墙进来偷果子,被孙膑给逮住了,于是白猿传给孙膑一套“玄文”。 经里记载的六丁六甲符,就来自于这套“玄文”,传法小故事里的孙膑、鬼谷子、白猿在历史上和传说中都和军事有很大关系,所以咒文里这套符的主要功能就是入阵避兵
这类兵书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点,就是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能“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答案是这些猛将、兵圣之类的人物都练过战场法术。 实际中古战锤,震旦龙裔Desu。
天庭螺丝钉
作为护法神将,六丁六甲太好用了,所以在不同道经里往往供职于不同的天庭机构,宋以后的文献给他们编了很多起源故事。 不过,就像机核内部有“头派”一样,六丁六甲虽然起源故事不一,但基本可以说是“北派”,即北极紫薇大帝的从属。 最开始,在北帝派(创建于唐玄宗时期)的“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六丁六甲为“北极天蓬元帅”麾下神将,排名最末[3.3]
六甲神将,青帻头盔,金甲,仗剑。六丁神将,赤帻,头盔,金甲,仗剑。
这里的“北极天蓬元帅”是北帝坐下北极四圣之首,唐宋之间,他的信仰极为流行,位格最高的时候,被尊为“
苍天上帝”。的确,他是猪八戒的原型之一,但比西游记里的天蓬元帅要厉害多了[3.4]。《云笈七签》中说他是“北帝上将,制服一切鬼神”。
等到了南宋,北帝信仰越发普及,奉行雷法的其他道派也开始信奉北帝,在《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北极紫薇大帝获得了一个新的职权——“掌握五雷”,六丁六甲也随之转为北帝直属,“成了节度雷霆之使”[3.5]
等到了明代,北极四圣之一的真武元帅已经渐渐升格成了北极玄天上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真武大帝。这时的真武大帝,信仰隆盛之极,六丁六甲就成了真武大帝的部将[3.6]。《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曰:“仰启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金阙真尊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真武……六丁玉女左右随,八杀将军前后卫。”,又曰,“真武神将,敬奉天尊教敕。乃披发跷足,踏螣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
明代的六丁六甲
《西游记》成书于明代,明代的六丁六甲理应更贴近西游记中的六丁六甲

图3-4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图3-2 明初《真武灵应图册》(佛山市博物馆藏) 15降魔洞阴 引自《真武图像研究》肖海明

图3-3 六甲铜像 武当元和观藏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P587

图3-4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图3-2 明初《真武灵应图册》(佛山市博物馆藏) 15降魔洞阴 引自《真武图像研究》肖海明

图3-3 六甲铜像 武当元和观藏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P587

图3-4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1 / 3
上赐 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 帝敬奉 教勅,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虬狮子,毒龙猛兽,下降凡界。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帝就以神威摄于足下。
图3-2来自《真武灵应图册》,据王育成先生考证,这套图册出于永乐后期武当山道士之手[3.6]图3-3 则为武当元和观中陈列的六甲鎏金铜像,这六尊铜像原本都供奉于玄岳门前的庵堂内,后因殿宇破败才迁至元和宫大殿。这六尊六甲神将,皆是鎏金铜铸而成,身披铠甲,做武将打扮,神态威严又各有情貌[3.7]。 作为真武大帝道场,以及明以后真武信仰的核心地代,出自“非真武不足当之”的武当山的图像材料,应该最能为我们说明真武部将六丁六甲的应有形象。 图3-2中在地上追着打人的六女六男,就是六丁六甲。有很明显的男女之分,六丁玉女和六甲神将[3.7]。 而被打的那个人(六天魔王),口中吐出了坎离二炁,化作苍龟巨蛇,想要偷袭天上的真武大帝。结果龟和蛇被真武一脚踩中,顷刻炼化(呃…顷刻降服。 游戏里的龟蛇二将,正是这里的苍龟巨蛇,不过龟蛇二将的来源有很多版本,这只是其中一种。
PS:这里的六天魔王不是之前织田信长那个佛教的第六天魔王,而是道教里的六天大魔王,道教故事里的老反派了,谁都要打一遍。
上图3-3 中的六甲鎏金铜像,形象也与《真武灵应图册》中的六甲神将接近。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认定:永乐后期的武当山道士,他们心中的六丁六甲应该就是上面两张图里的样子。
———————————————————————————
那明代的非道教人士,心中的六丁六甲又是什么形象呢?
我们之前提过很多次,六丁六甲军事有很深的关联,很多兵书里都会有遁甲奇门、六丁六甲的相关内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面就记载了一套六丁六甲的军旗,其上不但绘制了兽头人身的六丁六甲,还配有符箓,用以役使这十二位神将。

《练兵实记》(戚继光)杂集卷三 将官到任宝鉴

《纪效新书》(戚继光)卷十六“旌旗金谷图说篇”中的“六丁六甲旗”

《纪效新书》(戚继光)卷十六“旌旗金谷图说篇”中的“六丁六甲旗”

《练兵实记》(戚继光)杂集卷三 将官到任宝鉴

《纪效新书》(戚继光)卷十六“旌旗金谷图说篇”中的“六丁六甲旗”

《纪效新书》(戚继光)卷十六“旌旗金谷图说篇”中的“六丁六甲旗”

《练兵实记》(戚继光)杂集卷三 将官到任宝鉴

1 / 3
《纪效新书》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刊本
客观来讲,戚继光这个人是比较迷信的,他算是前两天【这题我会#1】电台里聊的那种老板,招人必须看星座,什么上升星座、太阳星座、月亮星座都要看。 他写的《练兵实记》杂集卷三是“将官到任宝鉴”,讲军队人事安排的。 而戚将军给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凡上官赴任,移居入宅,嫁娶出行修作一应等事,先看作主之人,本命无犯冲克,然后选用。今人但求日吉,而不知本命冲克所犯,是宜详察。 ” 强调了本命冲克的重要性之后,戚将军还顺便吐槽:“现在大部分人都不懂这个啦,只知道看黄道吉日。不知道啊,这人的本命元辰也很重要”。 作为传统命理信奉者和作为明朝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戚继光对于六丁六甲形象的认识颇具参考性
————————————————————————
对明代普通文人来说,六丁六甲又是什么样的?
我们来看明代大百科《三才图会》,这是由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书成于明万历 35 年,共 106 卷,分十四类: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文史、人事、仪器、珍宝、衣服、鸟兽、草木[3.9]

甲寅神将与寅虎影神图

申猴戌狗影神图

辰龙影神图

甲寅神将与寅虎影神图

申猴戌狗影神图

辰龙影神图

1 / 9
《三才图会》人物卷 卷十 六丁六甲值日神将图,明万历37年(1609)原刊本
三才图会》里的六丁六甲跟《纪效新书》里的几乎一模一样,除了甲胄有出入,六丁六甲手中的兵器竟都能一一对应。可见两个版本的图像存在一个共同的范本,也就是说当时的明朝人已对六丁六甲有一个共通的基本印象:
十二神将,兽头人身,披坚执锐。
而这种形象,可以上述到代的《上清黄庭养神经》,“六甲兽士十二人。 子兽士,鼠头人身,持镶黑衣。丑兽士,牛头人身,持矛黄衣。寅兽士,虎头人身,持戟青衣……”,这里的六甲兽士还只是六丁六甲的从神。这极有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两种形象发生了融合,毕竟明代的六丁六甲基本只有十二神将,没人记得他们的部属了。
[3.1]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33-34. [3.2]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上清六甲祈祷秘法.明正统十年内府刊本. [3.3]邢飞.(2006).上清天蓬伏魔大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56. [3.4]李远国,王家祐.(1997).天蓬元帅考辨.四川文物(03),51-56. [3.5]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196-197. [3.6]肖海明.(2007).真武图像研究.文物出版社.P16. [3.7]王福谆.(2011).“我国古代大型铸铜文物”系列文章之三古代大型铜人像和铜神像(续完).铸造设备与工艺(03),53-58. [3.8]肖海明.(2007).真武图像研究.文物出版社.P367. [3.9]王秋菊.故宫博物院官网-《三才图会》词条.

四 从十二生肖到十二本命元辰

鉴于前面讲六丁六甲的流水账实在是又臭又长(捏鼻,所以我们接下来尽量删繁就简,少说屁话多放图,尽快地把十二元辰的时间也拉到明代。
十二生肖的形成
十二生肖(十二支兽)具体何时诞生,我们无从得知。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系统性相配的文物证据,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7年的秦简[4.1]放马滩秦简《十二支占盗》、睡虎地秦简《盗者》及孔家坡汉简《盗日》等篇中皆见一种以十二禽配合十二支占卜盗贼的方术。
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睡虎地秦简《日书 • 盗者》
图4-1 引自《放马滩秦简及岳麓秦简《梦书》研究》 孙占宇、鲁家亮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4-1 引自《放马滩秦简及岳麓秦简《梦书》研究》 孙占宇、鲁家亮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此时的十二禽虽然与后世十二生肖有一定差异,但已经很接近了,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这时的,是鸟兽的合称)。
到了东汉初年,十二支配禽的名称开始始与后世十二生肖完全一致,见于王充《论衡》:
,木也,其禽也。,土也,其禽也。、未亦土也,丑禽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水也,其禽也。,火也,其禽虵(蛇)也。亦水也,其禽也。亦火也,其禽也。水胜火,故豕食虵(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 也。也。也。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虵(蛇)也。申,猴也。 ——《论衡 • 物势》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螯,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 ——《论衡 • 言毒》
但在《论衡》中,我们仍找不到以十二禽纪年或作为属相的记述。到东汉中期,干支纪年被普遍使用,同时期的道教文献中开始出现单纯以十二支记述生年,配合十二禽卜算命运的记载。
寅申之岁,其人似虎,日月相直,殊不得相比。所以然者,寅为文章,在木之乡,山林猛兽,自不可当。但宜清洁,天遣令狩,不宜数见,多畏之者,名之为虎。年在寅中,命亦复长,三寅合生,乃可久长。 申为其冲,了不相亡,多恶畏夜,但能缘木上下,所畏众多。其命在金,行害伤人。故令小寿,是为可知。 ——《太平经》之《有德人禄命诀》
这时我们可以说,十二生肖在东汉初期已经初步形成了[4.1]
长叹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妇也……” (指管的弟弟管辰)问其故,辂曰:“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此皆不寿之验。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天有常数,不可得讳,但人不知耳。 ——《三国志 • 魏书 • 管辂传》
管辂传里的这段话,是说:管辂觉得自己只能活个四十七八岁,他弟弟问他为啥。他给的解释里包含一句“吾本命在寅”,说明在他看来属虎也是短寿之命的一个原因[4.2]
这种把出生年份和个人命运结合起来的说法,随着时代演变,逐渐发展成了本命元辰信仰。
本命元辰
文章开头时,我们简单提了一下十二地支是如何划分的,顺便讲了“辰”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那“元辰”呢?
岁复当生次,星临本命辰。 ——宋范成大《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
元辰来自于本命元辰,也即是范成大诗中的“本命辰”
本命元辰,基本上就是根据人出生年的地支或者干支,按照一定规则得出这个人对应的本命元辰。其有两种计算方法[4.2]
  1. 十二年周期法,即仅以生年之地支循环一周来计本命。 上文提到的管辂说吾本命在寅”,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 六十年周期法,即合天干与地支一起,以生年之干支循环一周来计本命。范成大的“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他活到61岁,刚好过了一甲子。
确定依据以后,本命还可以继续深化,以十二地支为依据,可以按《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将自己的本命分配给北斗七星;以六十甲子为依据,可以按五行方位,将自己的本命分配给五岳。比如《旧唐书·礼仪志》,“玄宗乙酉岁生,以华岳当本命。”[4.3] 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因为到了明代,本命的计算方法趋于简单,要么根据十二地支对应十二元辰,要么根据六十甲子对应六十甲子太岁神。
十二元辰,寅生属虎,功曹元辰。卯生属兔,太冲元辰。辰生属龙,天罡元辰。巳生属蛇,太乙元辰。午生属马,胜光元辰。未生属羊,小吉元辰。申生属猴,传送元辰。酉生属鸡,从魁元辰。戍生属犬,河魁元辰。亥生属猪,登明元辰。子生属鼠,神后元辰。丑生属牛,大吉元辰。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
上面的引文,算是把十二元辰十二生肖的关系作了个总结,两者并不能直接等价,但都是一对一的锁死关系。
元辰殿
元辰殿内,寅虎立在砧台前,敲敲打打。 ——寅虎影神图
随着本命信仰的兴起和广泛传播,从唐代开始,就有皇帝在宫观寺庙里设立本命道场,以求消灾避祸、延年益寿[4.3]。到了宋代,这种设立道场来护佑本命的行为被发扬光大,几乎每一个宋代皇帝都曾经设立道场,修建本命元辰殿供奉自己的本命[4.5]。 也有皇帝下令修建十二元辰殿的例子,《翊圣保德传》里面说,宋太祖建隆初年(960),有神仙显灵于陕西周至县道士张守真家,自称为玉帝辅臣,奉玉帝之命降世辅佐大宋皇朝。宋太祖对此 “未甚信异”。等到宋太宗嗣位,才开始是信这位“黑煞将军”,太宗下令在终南山建了一座上清太平宫。
中正之位列四大殿,前则玉皇通明殿,次紫微殿,次七元殿,次则真君(指黑煞将军)殿,东庑之外,有天蓬、 九曜、 东斗、 天地水三官四殿;西庑之外,有真武、 十二元辰、 西斗、 天曹四殿。 ——《翊圣保德传
翊圣保德传》 里记述了太平宫的神像设置,十二元辰在西庑之外,只是配祀,但也有专门的一方殿宇。
后来为本命元辰祈福的风气影响到民间,很多道观寺庙都会修建元辰殿,方便香客们上香祈福[4.2][4.5]。 根据当地本命元辰计算方式元辰殿里供奉的元辰各不相同。晋城玉皇庙元辰殿里的是十二元辰,北京白云观元辰殿里的是六十甲子太岁。据说北京人小时候会去白云观里给自己的甲子太岁上香,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习俗。
六丁六甲最早就出自于六十甲子,而且五代道经《太上宣慈助化章》里有“除灾解厄六甲元辰度厄君”的神名。 元代道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里又提到“甲子日”归“关会六甲元辰将”管辖,需要他们下界保胎,并“预定当生日时吉凶事”。这也是本命元辰信仰的一个侧面 所以寅虎不管是六丁六甲还是十二元辰,都可以在元辰殿上班。

神仙赴会图西壁十二元辰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晋城玉皇庙的十二元辰 引自《晋城玉皇庙 元》金维诺 中国彩塑精华精赏丛书,2001

山西芮城县三清殿东壁朝元图十二元神 引自《永乐宫壁画》萧军 文物出版社

十二辰像菩萨两种 引自《山西高平清代十二辰像菩萨图像辨析》 谷东方

神仙赴会图西壁十二元辰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晋城玉皇庙的十二元辰 引自《晋城玉皇庙 元》金维诺 中国彩塑精华精赏丛书,2001

山西芮城县三清殿东壁朝元图十二元神 引自《永乐宫壁画》萧军 文物出版社

十二辰像菩萨两种 引自《山西高平清代十二辰像菩萨图像辨析》 谷东方

神仙赴会图西壁十二元辰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1 / 4
最近看到晋城玉皇庙元辰殿开放了,打算去看二十八宿的有福了,可以顺便把十二元辰也看了
[4.1]孙占宇、鲁家亮.(2017).放马滩秦简及岳麓秦简《梦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P83 [4.2]刘长东.本命信仰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54-64. [4.3]上师文.(2012).本命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P39. [4.4]汪圣铎 & 王德领.(2008).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本命殿.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86-92. [4.5]谷东方.(2016).山西高平清代十二辰相菩萨图像辨析.敦煌研究(03),26-34.

五 十二元辰的形象依据

十二元辰的图像材料有很多,起码比六甲六丁多,所以我们直接从图像开始。
北朝开始,墓葬出土文物中开始普遍出现十二支兽(十二生肖)相关的文物,有壁画、陶瓷俑、铜像、石刻等多种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古人的墓葬制度有关。 如《唐会要》卷三八《葬》载:“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五品以上,明器六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九品以上,明器四十,四神十二时在内。”[5.1]十二时”在五代宋初的墓石中称为“十二神”。北宋建隆二年(961) 六月二日太祖之母太后杜氏崩薨,其墓葬中使用的石作称“十二时神”。乾德三年(965) 六月孟昶薨卒,赵宋朝廷依礼诏许其墓中使用“十二时神”等六类石作,说明从宋太祖时期开始合称“十二时”与“十二神”为“十二时神”[5.2]。 元代堪舆家张景文著有阴阳地理书《大汉原陵秘葬经》,以东汉光武帝原陵为依托,记述了唐宋时期的墓葬制度。此书的《盟器神煞篇》写道:“天子山陵用盟器神煞法·····十二元辰,本相,长三尺,合三才”,“大夫以下至庶人墓中的明器…·….十二元辰,长一尺二寸”[5.3]。 另外,据《永乐大典》残卷摘录,自天子到庶人,随葬明器品目中都有十二元辰[5.1]
没错,此事在永乐大典中亦有记载。
根据谢明良的研究,墓葬里的十二生肖大概可以分为四类[5.4]
  • 兽首兽身[图5-1、图5-2]
  • 人身兽首(见生肖头部结合人化的身躯)[图5-3、图5-4、图5-5、图5-6]

图5-6 江西遂川宋代郭知章墓十二生肖砖雕 引自《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庄程恒

图5-1 北齐娄睿墓墓室第二层十二辰残图 引自《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5-2 北朝崔氏墓出土的四件生肖兽俑 来自《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

图5-3 北魏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图5-4 唐天宝三年史思礼墓出土十二时俑 引自《古代十二生肖图像研究》周沐心

图5-5 维山古墓生肖壁画 引自《岳麓书院藏新化维山古墓壁画服饰研究》周艺芳

图5-6 江西遂川宋代郭知章墓十二生肖砖雕 引自《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庄程恒

图5-1 北齐娄睿墓墓室第二层十二辰残图 引自《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5-2 北朝崔氏墓出土的四件生肖兽俑 来自《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

图5-3 北魏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图5-4 唐天宝三年史思礼墓出土十二时俑 引自《古代十二生肖图像研究》周沐心

图5-5 维山古墓生肖壁画 引自《岳麓书院藏新化维山古墓壁画服饰研究》周艺芳

图5-6 江西遂川宋代郭知章墓十二生肖砖雕 引自《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庄程恒

1 / 6
图5-3 有3D版本可以下载,点下面的超链接就好
注:图5-3 的 3D 模型链接在这里,点上传者头像找到单个生肖俑的模型
  • 人身人首怀捧生肖,生肖均为兽首兽身[图5-7、图5-8]
  • 人身人首部或部置生肖,生肖均为兽首兽身[图5-9、图5-10]。此类还有更简化的版本,即在冠上陶俑底部写墨字“子丑寅卯”[5.5][图5-11、图5-12]

图5-12 江西抚州临川朱济南墓(1199 年)出土十二生肖俑及底部墨书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7 江西景德镇毛蓬店宋墓出土十二生肖瓷俑 引自[5.6]《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庄程恒

图5-8 江西进贤吴愿墓出土十二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9 江西南丰青岗山宋墓(1118 年)出土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10 桑田宋墓出土陶俑“子”“巳”“午” 引自《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陈定荣

图5-11 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陶俑“子”“酉”“亥” 引自《浙江宋墓》(2009)科学出版社

图5-12 江西抚州临川朱济南墓(1199 年)出土十二生肖俑及底部墨书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7 江西景德镇毛蓬店宋墓出土十二生肖瓷俑 引自[5.6]《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庄程恒

图5-8 江西进贤吴愿墓出土十二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9 江西南丰青岗山宋墓(1118 年)出土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5-10 桑田宋墓出土陶俑“子”“巳”“午” 引自《江西南丰县桑田宋墓》陈定荣

图5-11 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陶俑“子”“酉”“亥” 引自《浙江宋墓》(2009)科学出版社

图5-12 江西抚州临川朱济南墓(1199 年)出土十二生肖俑及底部墨书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1 / 6
后两种生肖俑的表现形式经常被运用在宫观寺庙的造像和水陆画中,即用人身人首+关联动物/符号来提示造像身份。像大家看了很多遍的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雕像,就同时用了这两种方法。

图5-16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东段尾火虎

图5-13 晋城玉皇庙 娄金狗

图5-14 晋城玉皇庙 昴日鸡

图5-15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西段局部

图5-16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东段尾火虎

图5-13 晋城玉皇庙 娄金狗

图5-14 晋城玉皇庙 昴日鸡

图5-15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西段局部

图5-16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东段尾火虎

1 / 4
分别引自《晋城玉皇庙 元》金维诺 和《永乐宫壁画》萧军
娄金狗带了条白狗,是用对应的动物形象展现身份[图5-13]昴日鸡把鸡藏在手中的太阳里,是用符号化的动物来展现身份[图5-14]。同样是二十八星宿,到了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上,画师就转而用头冠来表现人物身份了,绝大部分星宿头上顶了一个圆盘,通过圆盘里的动物形象来判断身份[图5-15]。但也有更生动立体的头冠,比如尾火虎,他的头冠跟“尾火虎”三字简直完美契合[图5-16]
掌握了基本方法,我们来看十二元辰。 晋城玉皇庙的十二元辰塑像[图5-17]是用头顶上的红色圆盘来表示身份的,圆盘里用白色颜料画出生肖形象,通过十二生肖与十二元辰的对应关系,来判断身份。永乐宫壁画里的十二元神(十二元辰)[图5-19]也是同样的方法,头顶的圆盘是白色,圆盘中的动物形象为彩色。只是大都模糊不清,无从判断身份,同出三清殿的二十八宿壁画[图5-20]或许能帮助我们想象十二元神曾经的样子[]。
注:因为用的是老照片,所以十二元辰塑像头顶上的圆盘大多残破。近期玉皇庙十二元辰殿重新开放,很多游客都拍照分享到了社交媒体上(版权问题没有引用),这些图片里的圆盘都已修复完整,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看看。

图5-25 《道子墨宝》画册“十二月将” 页局部(子丑寅卯辰巳)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图5-17 晋城玉皇庙十二元辰像

图5-18 晋城玉皇庙十二元辰之 头顶圆盘已残

图5-19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东壁朝元图十二元神(部分) 引自《永乐宫壁画全集》 金维诺

图5-20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图5-15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西段二十八宿(部分) 引自《永乐宫壁画全集》 金维诺

图5-21 神仙赴会图西壁十二元辰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2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牛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3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鼠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4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鼠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5 《道子墨宝》画册“十二月将” 页局部(子丑寅卯辰巳)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图5-17 晋城玉皇庙十二元辰像

图5-18 晋城玉皇庙十二元辰之 头顶圆盘已残

图5-19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东壁朝元图十二元神(部分) 引自《永乐宫壁画全集》 金维诺

图5-20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图5-15 永乐宫三清殿北壁西段二十八宿(部分) 引自《永乐宫壁画全集》 金维诺

图5-21 神仙赴会图西壁十二元辰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2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牛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3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鼠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4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鼠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5-25 《道子墨宝》画册“十二月将” 页局部(子丑寅卯辰巳)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1 / 9
注:玉皇庙塑像引自《晋城玉皇庙 元》金维诺
现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神仙赴会图》,据考证大概来自于山西平阳,和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应当出于同一批画师之手,即朱好古和他的门人。这幅壁画大约于 1928 年被日本人田中盗走,不当保存八年多后,纽约山中商会经理田中将其出售给了安大略博物馆(交易于 1937 年 3 月达成)。不幸中的万幸,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修复工作做得很好,在流落海外的大型壁画中,《神仙赴会图》目前的保存状况最为良好。 这幅画中也有十二元辰[图5-21],大部分和三清殿十二元神一样,在头顶圆盘中绘制生肖形象。但也有例外,比如牛和鼠 [图5-22、图5-23] 是在头冠上做了一个立体动物装饰。 狗和兔 [图5-24] ,则是用身边伴随生肖动物的方式。尤其是卯辰背对观众,用怀中白兔昭示自己的身份,非常高明的手法。 这种利用身边动物展现身份的方法,在《道子墨宝》画册“十二月将” [图5-23] 一页中也有展现。
[5.1]王元林.(2013).东亚地区墓葬壁画十二辰图像的起源与流变.考古学报(03),325-346. [5.2]肖红兵.(2020).“葬仪”与“信俗”:文献所见宋代墓葬石作中的“十二时神”.史林(03),49-58+167+220. [5.3]刘凤君.(1987).隋唐墓葬石刻十二属神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63-69. [5.4]谢明良.(2019).六朝陶瓷论集-出土文物所见中国十二支兽的形态变迁——北朝至五代.三联书店.P48 [5.5]邓菲.(2015).形式与意涵的多元化——论两宋考古资料中的十二生肖像.民族艺术(06),90-100. [5.6]庄程恒.(2020).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中国美术研究(02),27-40.

六 结算画面

我们先从前文中拿一些接下来要用到的结论:
  1. 六丁六甲在某些版本中会戴生肖头冠《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十二元辰更是经常戴,有时也会直接用写在身上的地支文字的代表身份。
  2. 六丁六甲和十二元辰既可以是兽首人身,也可以是人首人身
  3. 六丁六甲的形象存在明显的性别倾向,如果存在女性,那六丁大概率全是女性。
  4. 六丁六甲和十二元辰并不一样,两者之间画不了等号。
论据准备好了,我们把《黑神话:悟空》里的形象[图6-1]拿出来,一起对比一下。
图6-1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图6-1 六丁四甲(原作者微博@墨湫龍)

第三章通关画卷里,六丁以“六丁玉女”的形象[图6-2]出现,这没问题。但当她们以这种姿态出现,说明游戏科学角色设计的底本是“六丁六甲”,而不是“十二元辰”。

图6-8 江西南丰青岗山宋墓(1118 年)出土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6-2 明初《真武灵应图册》(佛山市博物馆藏) 15降魔洞阴 引自《真武图像研究》肖海明

图6-3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牛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6-4 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陶俑“子”“酉”“亥” 引自《浙江宋墓》(2009)科学出版社

图6-5 角星神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传为唐 梁令瓒绘

图6-6 甲寅神将与寅虎影神图 《三才图会》人物卷 卷十 六丁六甲值日神将图,明万历37年(1609)原刊本

图6-7 史思礼墓生肖龙陶俑 引自《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

图6-8 江西南丰青岗山宋墓(1118 年)出土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图6-2 明初《真武灵应图册》(佛山市博物馆藏) 15降魔洞阴 引自《真武图像研究》肖海明

图6-3 《神仙赴会图》十二元辰之牛 引自《元代壁画 神仙赴会图》第二版 景安宁著

图6-4 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陶俑“子”“酉”“亥” 引自《浙江宋墓》(2009)科学出版社

图6-5 角星神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局部 传为唐 梁令瓒绘

图6-6 甲寅神将与寅虎影神图 《三才图会》人物卷 卷十 六丁六甲值日神将图,明万历37年(1609)原刊本

图6-7 史思礼墓生肖龙陶俑 引自《陕西省出土唐俑选集》

图6-8 江西南丰青岗山宋墓(1118 年)出土生肖俑 引自《江西宋代纪年墓与青白瓷》(2016)文物出版社

1 / 7
其中五个头上戴了对应的生肖头冠[图6-3]丁未玉女和其他人不同,头顶一个有角头骨,虽然大概率是羊头骨,但羊的特征并不明显,所以在抹额上写了一个“未”字[图6-4]。这也没问题。 (另外,头顶骷髅、身上有花的元素。这让人想起《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里角星神的形象[图6-5]——作花神打扮、头戴骷髅。不知道是不是游科有意为之,在这藏了什么东西。)
而图中的四甲,寅虎辰龙是人外,兽头兽身,但是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这和明代通行的另一个版本的六丁六甲能对上[图6-6](《三才图会》《纪效新书》)。另外,辰龙在游戏里的形象,其实和出土的生肖俑非常接近[图6-7]申猴戴猴头冠、作神将打扮,和《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里的形象几乎一致,这种人首人身的神将形象[图6-2]也在道经描述和图像中出现过。 戌狗戴着狗头冠、作文士打扮,这种形象和墓葬中的十二时神陶瓷俑很接近,但需要注意,那更偏向十二元辰。 不过作为六甲也可解释:一来,早期的六甲使者并不强调神将的形象;二来,“六甲神像,可千变万化。……或锦袍来降。” ;三来,游戏里的申猴也换衣服了,都当神仙了还不准人换衣服吗?
另外,申猴戌狗在游戏和影神图里是直立行走的兽头兽身形象,在第三章通关画卷里是人形,说明《黑悟空》里的六丁六甲大概率都有两个形态。
此事在《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中亦有记载。 “六甲神像,可千变万化。或独头,或三头,或一头身披金甲,或锦袍来降。”
最后,寅虎影神图提到,他们几人在元辰殿上班,这个前面也有解释。如果是十二元辰,自然在十二元辰殿;如果是六丁六甲,则可以去六十甲子元辰殿上班。
《六十甲子神仙图》卷,引用自“北京保利拍卖”公众号

《六十甲子神仙图》卷,引用自“北京保利拍卖”公众号

这么看下来,只剩下两个问题了
  1. 直立行走的兽头兽身兽头人身,虽然接近,但并不一样。不过这只是小改动,而且改得很好、很合理。真做成兽头人身,这四位角色应该很难像现在这么讨喜了。
  2. 如果是六丁六甲,就不该叫他们申猴戌狗辰龙寅虎,这是对十二生肖的称呼,拿来叫十二元辰倒还可以。
要想解开第二个问题,我们必须转换思路: 现实的信仰体系里,六丁六甲是不等于十二元辰。但《西游记》的神魔世界观,也不能等同于现实的信仰体系。《西游记》里有很多跟现实神话传说体系对不上的地方,说不定,《西游记》里的“六丁六甲”和“十二元辰”就是同一波人,这两个词只是互为别称。
那现在让我们回到西游记,西游记版本众多,这里选择了三版作为参考:《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批本)、以及中华书局 2014 年 10 月出版的《西游记 上下2册 中华书局经典小说原文注释系列 吴承恩著 李天飞校注》
简单说下理由:
  • 世德堂本是现存刻本中时间最早(1592 年刊行)、影响力最大的版本。那张图,改编自1592年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jpg,指的就是这个 1592
  • 现代出版的西游记一般以世德堂本为底本,然后用其他的版本补一下世德堂本的缺漏。李批本是最常被拿来补漏的,所以这个也绕不开。
  • 李天飞老师校注的版本是我认为近年来最好的一个版本,校勘态度认真,原则清晰明了、有理有据,注释多且靠谱。因此借这篇文章顺便推荐一下。
PS:李老师也玩黑神话了,B 站有两期他聊黑神话悟空的视频,请点这里这里
如何判断西游记里的“十二元辰”“六丁六甲”是不是同一拨人,我们逆练“同一人论证法”,直接看他们两拨人有没有同时出现过“十二元辰”“六丁六甲”这两个词在同一时间、地点出现的只有一处,且三个版本在这一处的描述完全一样(其实上面选了三版,只是为了显得很严谨):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众神即时兴师,离了天宫。这一去,但见那: 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 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 四大天王,五方揭谛: 四大天王权总制,五方揭谛调多兵。 李托塔中军掌号,恶哪吒前部先锋。 罗睺星为头检点,计都星随后峥嵘。 太阴星精神抖擞,太阳星照耀分明。 五行星偏能豪杰,九曜星最喜相争。 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 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 四渎龙神分上下,二十八宿密层层。 角亢氐房为总领,奎娄胃昴惯翻腾。 斗牛女虚危室壁,心尾箕星个个能。 井鬼柳星张翼轸,轮枪舞剑显威灵。 停云降雾临凡世,花果山前扎下营。
话说那齐天大圣搅乱蟠桃会,又盗老君九转金丹。玉帝派纠察灵官(王灵官)出殿遍访,查究事实,得知确是齐天大圣所为,于是有了上面这一幕——十万天兵围困花果山。
描述列阵扎营的韵文里有“ 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 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 ” 这句话讲了四个神仙组合,十二元辰、五瘟、五岳、六丁六甲,假如西游记里十二元辰真的等于六丁六甲。 那对他们的描述,就算没一句话讲完,也应该连着说才对,没必要中间隔着五瘟五岳。 所以,论证完毕:《黑悟空》里关于六丁六甲的内容,大体上是对的,但称呼是错的,游戏里出现的四甲应该叫甲申、甲戌、甲辰、甲寅
—————————————————————————————————————

强行解读!

这游戏要做出来,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所以这错误肯定不是不小心犯的。绝对是故意选择用十二生肖名字的,最好想的理由——拉近角色与玩家之间的距离。比起六丁六甲,现代中国人肯定更熟悉十二生肖。事实也证明了,用这四个名字做辅助角色,效果非常好。
但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看似是搞错了的名字,但游戏科学在背后藏了东西。只是现在信息不足,我们无从知晓。
所以接下来我会尽量发散思维,给出一个勉强能通的解释。 注意:这篇文章之前的内容,虽然结构非常散乱,但涉及到的观点和图片我都尽量找到了来源和出处,自认还是比较有根据的。 可接下来的论证我自己都觉得很牵强,写出来只是图一乐,享受一下过度解读、浪费脑力的感觉,千万别信!
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 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
反转结论的关键,又是这句韵文。“大力天丁”这个词看起来只是对天兵天将的一种形容,不过是个常见的夸词。 “大力天丁”虽然在道藏中频频出现,但绝大部分时候都出现在两部道经里:《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和《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刚好,这两部经都是宋代天心派的根本道经。 宋代天心派有一部分神仙谱系来自于我们之前提到的北帝派,但他们创设了一套全新的神灵系统——北极驱邪院。 北极驱邪院是一个由众多神灵组成的天庭的官僚机构,之所以名为“院”,是受了宋代官僚机构中的宣徽院、枢密院等“院”的影响[6.1]
所谓北极驱邪院者,乃三界纠察之司万邪总摄之所。行其法者,则上通章奏,下达文移,救死度生,珍妖灭怪,考治鬼祟,難勘妖邪,是其职也。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七十八邙八,正统道藏本
简单来说,北极驱邪院主要职能有两个:一是考校三界功过,所谓“三界纠察之司”;二是批断鬼神罪过、处理妖魔祸害之事,所谓“万邪总摄之所[6.2]
而为了保证北极驱邪院能够顺利行使自己的职能,天心派道士给北极驱邪院安排了大量的从属将帅。而其中很多神明的头衔,都是“大力天丁”,比如:
大力天丁都元帅,大力天丁都使者,大力天丁勾力士民子,大力天丁捉鬼将崔舒宣,大力天丁缚鬼将卢机权,大力天丁枷鬼将邓文行,大力天丁拷鬼将窦杨尧,大力天丁崔舒宣,大力天丁卢机权,大力天丁邓阳光,大力天丁窦行文。
天心派还另有一套“大力天丁追捉邪魔恶鬼法”,招来的神将是“大力天丁四位神将”:
东方大力天丁追鬼神将温玉,著青衣大袖,戴青帻赤面,手持双刀。 南方大力天丁捉鬼神将李公达,披赤文大袖,头戴赤帻,面色赤黄,手执铁棒。 西方大力天丁缚鬼神将吴天安,身著金甲,头冠素㥽,面色黄白,手把铁索。 北方大力天丁考鬼神将刘武真,身著皂衣大袖,头冠黑帻,面目青黑,执戟。
如此高频率地作为头衔出现,还都是有名有姓的神灵的头衔,这种情况跟其他道经中出现的“大力天丁”完全不一样。
其他道经中的“大力天丁”,大多是虚指,指某一类天兵天将,后面不会跟“大力天丁”的名姓。比如《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中有“双龙御车,力士捧节。前呵后卫,大力天丁。玉童玉女,执绶执印。”,这里的“大力天丁”明显就只是气氛组。
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北极驱邪院的体制内,“大力天丁”是个固定头衔/职位。 现在通行的《西游记》,虽然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版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套书肯定经过一个很懂道教的人的手,这个人大概率还是全真教背景,书中大量的内丹术语就是明证,四大天师的非主流人选、部分道教文本的挪用可作旁证[6.3]
这样说的话,“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可能就是故意这么写的。利用“大力天丁”一词与北极驱邪院的强关联性,暗示十二元辰的身份。
刚巧,天心派的神灵体系中还真有相似的形象:
元妙宗 著《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之二对二 《识法中圣像》,正统道藏本

元妙宗 著《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之二对二 《识法中圣像》,正统道藏本


子日直符,鼠头人身,黑衣,执镶。 丑日直符,牛头人身,黄衣,执镶。 寅日直符,虎头人身,著青,持矛。 卯日直符,兔头人身,著青,持矛。 辰日直符,龙头人身,黄衣,持矛。 巳日直符,蛇头人身,赤衣,持戟,有绋。 午日直符,马头人身,赤衣,持戟。 未日直符,羊头人身,黄衣,持戟。 申日直符,猴头人身,白衣,持枪。 酉日直符,鸡头人身,白衣,持枪。 戌日直符,狗头人身,黄衣,持枪。 亥日直符,猪头人身,黑衣,持镶。 注:矛应该为“ 钅矛”,“钅矛者,戟上有赤芾”。 ——(北宋)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之二对二 《识法中圣像》
“直符”是宋元道教科仪文献中比较常见的神祗官职名称。他们通常充任某些高位阶大神的护法官将,主要从事辅助性的工作,或遵照指令前去执行任务。 但“直符”有很多,“十二支直符”却并不多见。历代道书只有两处,另一处在北帝派的“上清天蓬伏魔大法”里,形象与上文几乎完全一致,只是从兽头人身换成了人戴着兽头冠[6.4]
十二支直符: 子日直符,鼠头冠、黑衣,持枪。丑日直符,牛头冠、黄衣,持枪。寅日直符,虎头冠、青衣,执矛。卯日直符,兔头冠、青衣,执矛。辰日直符,龙头冠、黄衣,执矛。巳日直符,蛇头冠、赤衣,执戟,有拂。午日直符,马头冠、赤衣,持戟。未日直符,羊头冠,黄衣,持戟。申日直符,猴头冠、白衣,执枪。酉日直符,鸡头冠、白衣,执枪。戌日直符,狗头冠、黄衣,执枪。亥日直符,猪头冠、黑衣,执枪。 六甲神将,青帻头盔,金甲仗剑。六丁神将,赤帻头盔,金甲仗剑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六“上清天蓬伏魔大法”
(明) 佚名 著《道法会元》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六京一“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正统道藏本

(明) 佚名 著《道法会元》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六京一“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正统道藏本

请看图,六丁六甲和上面的十二个直符,都在“十二支直符”的分类下面。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6.5]: 一,他们都是十二支直符,十二支直符一共有 24 个神将; 二,这是同一拨人的不同称呼,或者说同一拨神灵的不同显化。
好像快能圆回来了,再看唐代的《金锁流珠引》,里面对十二支神有如下记载:
子上神鼠头人身,黑衣,左手持钩镶。 丑上神牛头人身,黑衣,左手持钩镶。 寅上神虎头人身,青衣,左手执𫓴。 卯上神兔头人身,青衣,左手执𫓴。 辰上神龙头人身青衣,左手持𫓴。 己上神蛇头人身赤衣,左手持戟。 午上神马头人身赤衣,左手持戟。 未上神羊头人身赤衣,左手持戟。 申上神是猴头人身,白衣,左手捉箭,右手持弩。 酉上神鸡头人身,白衣,左手捉箭,右手持弩。 戌上神狗头人身,白衣,左手捉箭,右手持弩。 亥上神猪头人身,黑衣,左手持钩镶。
对比发现,这三份描述十分相似,“𫓴”变成“ 钅矛”应该是抄写失误。也就是说,宋代的十二支直符,形象来自于唐代的十二支神十二支神又与十二元辰极为接近,某些叙述情境下几乎等同。
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御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北极驱邪院是其正掌也。 《道法会元》卷二百六十五
根据上面这句话可知,北极驱邪院归北极紫薇大帝掌管。这下逻辑链完整了:
北帝派供奉北极紫薇大帝 ⇓ 北极紫薇大帝掌管北极驱邪院 ⇓ 北极驱邪院有形象来自十二支神十二支直符 北极驱邪院的“北帝系”神灵传承自北帝派 在北帝派记载中十二支直符六丁六甲有可能等同 ⇓ “大力天丁”在西游记中被用来指代十二元辰 ⇓ 北极驱邪院有“大力天丁”这一职衔 ⇓ 西游记中的十二元辰有可能供职于北极驱邪院 ⇓ 西游记中的十二元辰有可能和六丁六甲等同
论证结束,当然,叠加了两次“有可能”,最后得到的这个“有可能”可能性也不大了,但有和没有还是不一样的嘛。
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众神即时兴师,离了天宫。这一去,但见那: 元辰星子午卯酉,一个个都是大力天丁五瘟五岳东西摆,六丁六甲左右行。
而且围困花果山之前,李天王点兵没点六丁六甲,只点了十二元辰,六丁六甲也不属于“普天星相”的范畴。或许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是一拨人,不需要重复点。(当然,更大可能是六丁六甲被省略了,毕竟五瘟使者也被省略了)
所以按这个邪道思路论证下来,《黑神话悟空》里的六丁六甲可以等于十二元辰。 我狗哥是叫甲戌,也叫戌狗,没叫错人!
[6.1]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453. [6.2]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196-197. [6.3]陈洪,陈宏.(2003).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6.4]姜守诚.(2022).宋元道教科仪中的“直符”神.中国本土宗教研究(00),161-177. [6.5]邢飞.(2006).上清天蓬伏魔大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后记

总之压榨了自己十来天,终于把这文章写完了。 结尾的强行论证,可能会有些机友看着会觉得:“啥呀这是?硬编出来好几个‘有可能’,论证一点都不严谨,沟子文学都不如。”
确实,虽然我挺乐在其中的,但这种把设定硬凹回来的论证的确没考虑读者的感受,非常抱歉!
但过度解读是真的爽,疯狂殴打文本,直到它承认你的观点,暴力解谜吧大概。 所以如果最近有时间的话,可能会再写一篇阴谋论纯享版的文章,尝试证明游戏里的二郎神没那么重男(阴谋论的世界没有感情,只有利益!口桀口桀口桀……
参考汇总
[1.1]陈久金.(1988).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02),P119-127. [1.2]刘宗迪.(2010).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第二章第二节. [1.3]郑文光.(1979).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 [2.1]郭沫若、胡厚轩.(1982).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编号24913. [2.2]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一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22. [2.3]连云港市博物馆.(1997).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P20 和 P69-70. [2.4]黄儒宣.(2013).《日书》图像研究.中西书局.P145-149. [2.5]王子今.(2003)睡虎地秦简 《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P118. [2.6]高中正.(2016).《梁书》“兔头”发微——兼论南北朝时方术与兵学的关系.中国史研究(04),61-73. [2.7]吉川忠夫.(1998).六朝道教の研究.春秋社.P3 [2.8]刘仲宇.(2013).符箓平话.宗教文化出版社.P70-77. [2.9]許蔚.(2016).唐人寫本《靈飛經》與《上清素奏丹符靈飛六甲》的復原.新国学(01),154-176. [2.10]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二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572. [2.11]巴雷特著 吕鹏志译.(2006).《金锁流珠引》年代考.宗教学研究(02),24-25+222. [2.12]井上丰.(1992).六丁·六甲神の変容———初期道教と経典を中心にして.东方宗教(80),15-32. [2.13]母学勇.(1994).剑阁鹤鸣山石刻道教图谱的内涵初论.四川文物(02),36-39. [2.14]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60. [2.15]曾德仁,李良,金普军.(2004).四川剑阁鹤鸣山道教摩崖造像.四川文物(06),10-15. [2.16]胡文和.(2004).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 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P3. [3.1]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33-34. [3.2]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上清六甲祈祷秘法.明正统十年内府刊本. [3.3]邢飞.(2006).上清天蓬伏魔大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56. [3.4]李远国,王家祐.(1997).天蓬元帅考辨.四川文物(03),51-56. [3.5]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196-197. [3.6]肖海明.(2007).真武图像研究.文物出版社.P16. [3.7]王福谆.(2011).“我国古代大型铸铜文物”系列文章之三古代大型铜人像和铜神像(续完).铸造设备与工艺(03),53-58. [3.8]肖海明.(2007).真武图像研究.文物出版社.P367. [3.9]王秋菊.故宫博物院官网《三才图会》词条. [4.1]孙占宇、鲁家亮.(2017).放马滩秦简及岳麓秦简《梦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P83 [4.2]刘长东.本命信仰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54-64. [4.3]上师文.(2012).本命信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P39. [4.4]汪圣铎 & 王德领.(2008).宋代寺院宫观中的御书阁、本命殿.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86-92. [4.5]谷东方.(2016).山西高平清代十二辰相菩萨图像辨析.敦煌研究(03),26-34. [5.1]王元林.(2013).东亚地区墓葬壁画十二辰图像的起源与流变.考古学报(03),325-346. [5.2]肖红兵.(2020).“葬仪”与“信俗”:文献所见宋代墓葬石作中的“十二时神”.史林(03),49-58+167+220. [5.3]刘凤君.(1987).隋唐墓葬石刻十二属神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63-69. [5.4]谢明良.(2019).六朝陶瓷论集-出土文物所见中国十二支兽的形态变迁——北朝至五代.三联书店.P48 [5.5]邓菲.(2015).形式与意涵的多元化——论两宋考古资料中的十二生肖像.民族艺术(06),90-100. [5.6]庄程恒.(2020).墓中明堂:十二生肖与南方宋墓的空间意涵.中国美术研究(02),27-40. [6.1]李远国.(2022).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第三卷).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P453. [6.2]刘莉.(2016).道教天心派北极驱邪院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P196-197. [6.3]陈洪,陈宏.(2003).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 [6.4]姜守诚.(2022).宋元道教科仪中的“直符”神.中国本土宗教研究(00),161-177. [6.5]邢飞.(2006).上清天蓬伏魔大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6.6]吴承恩著 李天飞校注.(2014).西游记 上下2册.中华书局经典小说原文注释系列 另外,感谢游戏中通关画卷的原作者 @墨湫龍 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分享的高清大图,也要感谢《黑神话:悟空》WIKI 站 各位贡献者的奉献,不用启动游戏就能看影神图,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而且游戏内不太方便截取整张影神图的文本,所以本文中的影神图都来自哔哩哔哩的悟空WIKI,特别感谢天命编辑部和所有参与WIKI内容编辑的网友。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