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交互软件
“游戏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娱乐性质的交互软件”——Jason
Jason 《超级幻影猫》制作人Veewo Games CEO
Jason做过很多职业,最开始在电脑城做电脑销售。
2007年的时候到北京,学习Maya和AE,在“干片头”(行业名称)做设计师。
Jason在当时就可以拿到8000到1万的月薪。
在“干片头”待了一年多一点的时候,正好智能手机爆发。
他身边做电视包装的朋友也去做游戏,才发现游戏这个行业与“干片头”靠的非常近。
他当时对游戏的理解,就是一个具有娱乐性质的交互软件。
所以他当时觉得做过表现力很强的交互,认为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就是游戏。
于是,Jason就开始进入到游戏行业。
《超级幻影猫》
Jason和他的合伙人是在网上相识的。
由于都玩同一款游戏《时空幻境》,聊得特别投机,最后一拍即合做游戏。
Jason作为美术,合伙人是程序。
但是两个初出茅庐的游戏新人对游戏设计没有概念,甚至不知道游戏机制是需要设计的。
并且他俩不愿意抄其他游戏,所以做出的游戏不受市场欢迎。
运气不错的是,由于当时投融资环境好,他们一直靠融资的钱不停的做游戏。
Jason说他俩大概有三四年的时候,一直在摸索如何做游戏。
直到开始做《超级幻影猫》,他们觉得前面做了那么多项目都没有起色,就孤注一掷做最后一个游戏,再不赌一把就歇菜了。
然后他们发现市场上没有类似于《Super Mario》的游戏,并且他们也都喜欢玩这款游戏,所以决定做一个类似的。
他们的预算和时间都很有限,需要在6个月内做完所有的内容。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退路已经不多了,他们决定最后玩的大一些,游戏内容设计的大胆一些。
最后就有了《超级幻影猫》一代。
在2016年,这款游戏斩获了苹果商店的年度游戏推荐,登上了google play 2016年度最佳独立制作游戏。
参加GDC
“展位的钱比看展的钱便宜”——Jason
当时《超级幻影猫》在国际平台上拿到了一些认可,Jason觉得可以拿这款游戏拓展一下市场,所以就有了参展的想法。
当时GDC的展位只有七八百块钱,甚至比门票还便宜,他们作为一个小团队可以完全承担参展的费用。
Jason回忆他们参展的物料都是从国内自己背过去的,有海报还有自己做的周边。
他觉得参展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在会展当天就收到很多关注,认识很多行业内的人。
Jason说2016年的时候,他们做了一款《超级幻影猫》的周边——小猫耳朵。
在展会当天,很多人排队领取小猫耳朵。受欢迎到每个人头上都在戴着一个小猫耳朵,然后会有人根据这个小猫耳朵专门跑到他们的展台。
Jason发现参展是一个认识人的非常好的方式。
在后续参加的GDC中,Jason认识了《霓虹深渊》的发行商,还结识了索尼的副总裁。
挣了多少钱
“(经济)改善到我能出来留个学”——Jason
《超级幻影猫》属于纯内容向的游戏,在手游平台缺少变现手段,所以他们没有赚很多钱。
在这个契机,他们从手游转向steam平台。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擅长做变现,而是擅长做内容。
他们也从数据平台发现一类核心用户的需求,也就是平台跳跃+射击+Rougelike,这一类用户会不断复购这个品类下的游戏。
所以他们在成本和预估销量的比较下,觉得不仅可以做出这么一款游戏还能做得更好。
在慎重的思量,立项半年后,2020年7月Veewo Games发布了他们的新作《霓虹深渊》。上线后收获好评如潮,迄今为止卖出150万份。
Jason说《霓虹深渊》之后,经济改善了很多,改善到他可以出国留学。
GDC的收获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不那么会做游戏”——Jason
他在GDC发现还可以认识一些留学生。
从这些留学生上,他才发现留学生在海外学习游戏设计、游戏开发的各个方面都是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他才知道国外的游戏教育体系非常的发达,也非常严谨。
和以前做游戏相比,他们都是纯靠爱好做游戏。
在疫情期间,他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不那么会做游戏。
他们在不断更新游戏的时候,不断做内容的时候,想要给玩家更好的东西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一些乏力感。
他们没有一套精准的方法支撑他们,无法让所有的努力都有效果。这些都让他感到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如果有条件,他觉得非科班的游戏人去科班进修是有必要的。
GDC的变化
“以前每一次参展的时候,星巴克排着大老长队……(现在)星巴克排队的也没有以前那么多”——Jason
Jason说,14年他们来旧金山的时候很放心,觉得是一个发达的城市。但是现在不敢来了,晚上上街跟冒险一样。
他觉得旧金山这个城市,相比起14年15年,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GDC的参展建议
第一,做出自己的特色。
GDC会给到一个官方的展台模版,但是存在不显眼的问题。所以需要做一些很吸引人的站台装饰,让观众可以注意到。
第二,做KV板。
在KV板上,写清楚目的,到GDC是做什么,清晰的表达参展的诉求。
导演BK
专注游戏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