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劉叔文章有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26 21:49:56 作者:和以為 Language

今天刷小黑盒,偶然間刷到 @有一個老劉同學 ,質樸平和的文字裡流淌的如水一般的情感,讓我跟發現了寶藏一樣,點進主頁看文章,感觸許多,直到看到這 看劉叔文章有感-第0張不止死亡,更兼來生 一篇,想起爺爺,一轉眼一年過去了,劉叔文章裡寫道:

所以死亡是如此突兀,如此輕微,就像院子裡飄下來的樹葉子一樣。

在最後一刻,

也依舊保持著生長。

老爺子走的那天,的確是突兀,我似乎還能出門那他告別時爺爺用力說出“去吧”的聲音。收到信後,知道趕不回去,依舊照常上班,下班後走在路上,也是莫名的沉靜,直到晚上在屋子裡寫點文字,雙手才告訴我,我很難受。

也看到有盒友評論和我一樣畏懼生死離別,把這點文字分享出來,是那一晚寫的,願盒友們都能看著春花秋葉,不止前行。

年底的時候,老爺子病了,病得挺重,徹底躺床上了,直不起身子,沒有了自理能力,四肢肉眼可見的虛弱了下去,瘦得不成樣子了,需要家人同照顧嬰兒一樣照料。

爺爺向來是個豁達的人,在我心裡合適的形容詞也就只有豁達了。

年輕時的爺爺在父親、叔叔和奶奶口中形象並不好,是個不怎麼著家的浪子,到現在,父親和叔叔都會調侃爺爺年輕時的不著家。我對爺爺有印象的時候,老爺子基本就沒自己出過門了,已經是一位時不時和奶奶犟句嘴,沒啥大脾氣的老人了。我自小隨爸爸在麗江生活,大多數時候都是奶奶來照顧我,爺爺來基本都在老家,在綿延大山裡日復一日的看著沉寂如死水的村莊裡一如往常的炊煙消散在璀璨的星空裡。

爺爺出生的時代,正是新中國這頭東方巨龍煥然一新的時代,不過,這對於一個地主的兒子而言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據爺爺說,那天自己正在和自己家裡的長工一起在山腳下放牛,就傳來了曾祖父被抓走消息,自那以後,爺爺便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直到今天,父子二人也算可以團聚了。

爺爺的青年時期乏善可陳,在特殊時期,地主的階級身份讓他受盡了辛勞,睡無所片席,食無所可味,就在這樣的窮苦下和奶奶結了婚。結婚後,隨著文革的結束,家裡爸爸、姑姑和叔叔的相繼出生,精明能幹的奶奶主持起家裡,爺爺因此有了在外浪的時間,在家人的口中,也就是老爺子最不著調的時期。

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改革的春風也吹到了大山深處,在分田的時候,村中有人以階級身份為由,試圖把差田分給家裡,爺爺鋤頭一橫,以命相搏,為家裡保下了幾畝良田,家裡的孩子,從爸爸一輩,到我這一輩,近十口人,都是這幾畝土地上長起來的。

爸爸外出麗江打拼後,家中日子逐漸好了一些,叔叔主持村裡,爸爸在外打拼,家中的戶主爺爺,早早的就開始的老年人的日子。小時候的印象裡,爺爺是個慢條斯理,不急不躁的人,我從未見過爺爺著急的樣子,永遠是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驚的樣子。

爺爺對於孫輩,向來喜愛,其中我和妹妹是家裡四個孫輩中和爺爺相處時間最長的。我小時候跟著爺爺去山上砍柴,爺爺在前面牽著馬,讓我騎著,他就走在前面,一步步牽著馬,也牽著小小的我。他砍下一匹木柴,裝在馬上,便一手牽著馬,一手牽著我,慢慢的走回家去;雨季的時候,爺爺便會帶著我去山上找菌子,爺爺熟知許多菌子的生長地,我就跟著爺爺,走過每一個地方,但由於我倆起不來這麼早,許多時候已經被人先採一步,爺爺就會說,你看,這裡就會長,可惜咱倆來晚了,最後,摘一袋子雜菌回家;隨著長大,回村的時間越來越短,爺爺知道我喜歡喝酸梅湯,每年都會把家裡最好的梅子熟透後摘下來曬好給我,讓我泡著喝;……

爺爺在我的記憶裡,是大桃的香味,他跟我炫耀他新嫁接的大桃枝,就在老的桃樹上;是兩個人的火鍋,在我撒潑打滾想吃後給我煮的;是一鍋只放得下三個的長條饅頭,說一個就能吃飽飽;是每年都會說的,出門在外,把自己照顧好,不用擔心我,就算死了,也不用回來,大老遠的跑啥……

我是幸運的,似乎是天意,去年上半年我一直覺得自己必須帶爺爺奶奶出去一趟,那種緊迫感不知從何而來,但卻真真切切。於是我和姐姐在爺爺尚能行走的時候,在家人的支持下帶著爺爺奶奶去了一趟北京,我牽著爺爺的手,帶著這個與現代文明幾乎沒有交集的老人,走在中國的心臟,看著車水馬龍,感慨外面的飯菜真不好吃。

在爺爺最後的日子裡,兩個兒子一直守在床邊,全家一起度過了春節,一起走進了龍年,而他打算待在了龍年,待在奶奶的本命年裡。

寫著寫著,思緒混亂,想表達的似乎還有好多話沒說,但鍵盤上的雙手戰戰,沒有寫下去的氣力了,就這樣吧。

寫於2024.3.5

看劉叔文章有感-第1張

大學時和爺爺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