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叔文章有感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3-26 21:49:56 作者:和以为 Language

今天刷小黑盒,偶然间刷到 @有一个老刘同学 ,质朴平和的文字里流淌的如水一般的情感,让我跟发现了宝藏一样,点进主页看文章,感触许多,直到看到这 看刘叔文章有感-第0张不止死亡,更兼来生 一篇,想起爷爷,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刘叔文章里写道:

所以死亡是如此突兀,如此轻微,就像院子里飘下来的树叶子一样。

在最后一刻,

也依旧保持着生长。

老爷子走的那天,的确是突兀,我似乎还能出门那他告别时爷爷用力说出“去吧”的声音。收到信后,知道赶不回去,依旧照常上班,下班后走在路上,也是莫名的沉静,直到晚上在屋子里写点文字,双手才告诉我,我很难受。

也看到有盒友评论和我一样畏惧生死离别,把这点文字分享出来,是那一晚写的,愿盒友们都能看着春花秋叶,不止前行。

年底的时候,老爷子病了,病得挺重,彻底躺床上了,直不起身子,没有了自理能力,四肢肉眼可见的虚弱了下去,瘦得不成样子了,需要家人同照顾婴儿一样照料。

爷爷向来是个豁达的人,在我心里合适的形容词也就只有豁达了。

年轻时的爷爷在父亲、叔叔和奶奶口中形象并不好,是个不怎么着家的浪子,到现在,父亲和叔叔都会调侃爷爷年轻时的不着家。我对爷爷有印象的时候,老爷子基本就没自己出过门了,已经是一位时不时和奶奶犟句嘴,没啥大脾气的老人了。我自小随爸爸在丽江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奶奶来照顾我,爷爷来基本都在老家,在绵延大山里日复一日的看着沉寂如死水的村庄里一如往常的炊烟消散在璀璨的星空里。

爷爷出生的时代,正是新中国这头东方巨龙焕然一新的时代,不过,这对于一个地主的儿子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据爷爷说,那天自己正在和自己家里的长工一起在山脚下放牛,就传来了曾祖父被抓走消息,自那以后,爷爷便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直到今天,父子二人也算可以团聚了。

爷爷的青年时期乏善可陈,在特殊时期,地主的阶级身份让他受尽了辛劳,睡无所片席,食无所可味,就在这样的穷苦下和奶奶结了婚。结婚后,随着文革的结束,家里爸爸、姑姑和叔叔的相继出生,精明能干的奶奶主持起家里,爷爷因此有了在外浪的时间,在家人的口中,也就是老爷子最不着调的时期。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改革的春风也吹到了大山深处,在分田的时候,村中有人以阶级身份为由,试图把差田分给家里,爷爷锄头一横,以命相搏,为家里保下了几亩良田,家里的孩子,从爸爸一辈,到我这一辈,近十口人,都是这几亩土地上长起来的。

爸爸外出丽江打拼后,家中日子逐渐好了一些,叔叔主持村里,爸爸在外打拼,家中的户主爷爷,早早的就开始的老年人的日子。小时候的印象里,爷爷是个慢条斯理,不急不躁的人,我从未见过爷爷着急的样子,永远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惊的样子。

爷爷对于孙辈,向来喜爱,其中我和妹妹是家里四个孙辈中和爷爷相处时间最长的。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去山上砍柴,爷爷在前面牵着马,让我骑着,他就走在前面,一步步牵着马,也牵着小小的我。他砍下一匹木柴,装在马上,便一手牵着马,一手牵着我,慢慢的走回家去;雨季的时候,爷爷便会带着我去山上找菌子,爷爷熟知许多菌子的生长地,我就跟着爷爷,走过每一个地方,但由于我俩起不来这么早,许多时候已经被人先采一步,爷爷就会说,你看,这里就会长,可惜咱俩来晚了,最后,摘一袋子杂菌回家;随着长大,回村的时间越来越短,爷爷知道我喜欢喝酸梅汤,每年都会把家里最好的梅子熟透后摘下来晒好给我,让我泡着喝;……

爷爷在我的记忆里,是大桃的香味,他跟我炫耀他新嫁接的大桃枝,就在老的桃树上;是两个人的火锅,在我撒泼打滚想吃后给我煮的;是一锅只放得下三个的长条馒头,说一个就能吃饱饱;是每年都会说的,出门在外,把自己照顾好,不用担心我,就算死了,也不用回来,大老远的跑啥……

我是幸运的,似乎是天意,去年上半年我一直觉得自己必须带爷爷奶奶出去一趟,那种紧迫感不知从何而来,但却真真切切。于是我和姐姐在爷爷尚能行走的时候,在家人的支持下带着爷爷奶奶去了一趟北京,我牵着爷爷的手,带着这个与现代文明几乎没有交集的老人,走在中国的心脏,看着车水马龙,感慨外面的饭菜真不好吃。

在爷爷最后的日子里,两个儿子一直守在床边,全家一起度过了春节,一起走进了龙年,而他打算待在了龙年,待在奶奶的本命年里。

写着写着,思绪混乱,想表达的似乎还有好多话没说,但键盘上的双手战战,没有写下去的气力了,就这样吧。

写于2024.3.5

看刘叔文章有感-第1张

大学时和爷爷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