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雙魚星皇家飛機場# 評測員 鹹魚王 撰寫
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人應該多少對阿加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有些許瞭解,這一案的故事設計可謂經典,光是電影就已經翻拍過四版,以這樣經典的故事為主題,不得不說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
花了十幾個小時玩下來之後,我的評價則是“略顯平庸”。
【本文有涉及較多劇情信息,但也不是非常影響遊戲體驗,可選擇性觀看】
遊戲共13章,對於原著劇情的還原其實到第8章就結束了,後面5章則是製作組在原劇情基礎上新增的故事,遊戲主要以赫爾克里-波洛的視角來體驗整個故事,流程也不算長,20h以內就能完成所有章節。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每個章節都有隱藏的“金鬍子”可以收集,那可能就得多花一點時間了。
(到了後面全都藏在一些很奇怪的角落裡,喜歡收集的玩家有夠受得)
先講講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首先改編方面,遊戲對於時代背景做了非常大膽的改動,用2023年的現代背景去重新演繹了這個經典案件,而這一改動除了能讓瞭解原著的玩家有更多的新鮮感以外,還與遊戲裡的原創角色有關聯。
就如上文所說,遊戲相對於設置推理難題,其實更注重的是“演繹效果”。為了增強總體的敘事性以及完整性,遊戲中添加了許多原創角色,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一名警探——洛克小姐。在原著和電影中,與案件息息相關的“阿姆斯特朗綁架案”都是通過個人的口頭闡述來表現,而遊戲的處理方式則是將“阿姆斯特朗綁架案”描繪的更為具體,專門設立多個章節讓玩家帶入到洛克小姐的回憶裡親身體驗綁架案的具體過程,從而使整個故事結構變為雙星環繞的模式,這一改動不僅讓玩家能更清晰的瞭解故事全貌,也能增強玩家對於整個故事的代入感。而其中出現了許多現代科技產物,2023年的時代背景就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雖然故事中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但劇情的大致走向還是十分還原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遊戲中也都有提到,整體的改編非常完善,沒有什麼明顯的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其次是任務引導,這一點於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的,遊戲在每一次劇情推進後都會自動建立一個簡潔明瞭思維導圖,這也是遊戲的主要玩法之一,玩家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了解接下來的行動以及完成一些線索推導,並以此衍生出了大量的玩法,例如證詞對峙、場景重現、線索比對等。
遊戲的整體難度偏低,玩家只需要跟著引導就可以高效推進遊戲進度,而且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遊戲也貼心的提供了無限制“提示”,基本上所有問題都能解決。這款遊戲為數不多能讓我感到舒適的一點,就是面臨選擇時你可以無限試錯,不會有“game over”的情況,其實這也是為了補足玩家體驗和整體演繹的一種方式。
接下來講一講遊戲較為平庸的部分。
第一個要說的必須是畫面的問題。當我打開遊戲之後,那令人昏厥的建模實在讓我難以想象這是2023年10月剛發佈的遊戲……我的朋友看到這畫面,還以為是2010年以前的遊戲。
(每次看到這個恭喜畫面真的讓我很無語)
別的不說,人物面部除了嘴唇和眼皮會動以外,真的就只能用僵硬來形容,整個人物特寫放在屏幕裡我還以為所有人都學了腹語。
最重要的是!
這個遊戲它不能快進對話!!!
這一點我是難以忍受的,遊戲中頻繁觸發的互動動畫我就已經忍的夠多了,竟然連一些不重要的對話都不允許快進!遊玩的過程屬實有些心累……
然後是前面說過的,遊戲難度並不高,這其實也是我在剛開始玩的時候最無語的地方。並不是說難度低就不好,而是其中的大量推理環節感覺就像是在哄小孩一般,例如角色分析的環節,要是誇張點都可以用“簡陋”來形容,製作組可能也知道自己在這一部分做的並不好,所以只好再加入大量的解謎元素用來填充內容。雖然這些謎題確實要比推理部分更具有挑戰性,但很多謎題都是那種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去拼湊整理的類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回憶中操控洛克小姐調查阿姆斯特朗後院的地下室,玩家要在黑暗的地下室裡根據每根電線的走向找到對應的開關,這個過程就如同你要在晚上關燈時解開纏在一起的有線耳機一般痛苦,只能說這些謎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會影響劇情的體驗節奏。
(光從以上兩點來看,只能說瞧一瞧隔壁福爾摩斯系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最後關於情緒和氛圍的部分,雖說遊戲的整個重心是放在演繹效果上的,但實際上它的情緒遞進和氛圍營造並不算好,我這麼說首先就是因為這個建模實在讓我難以入戲(我必須狠狠地痛批這一點!),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遊戲為了保證玩家在遊玩過程中的互動性,這就導致大量的時間都無法使畫面達到一氣呵成的效果,讓我感受最明顯的是在第8章的指認部分,其實在這一段遊戲完全可以參照2010版的電影進行演繹,但也不排除製作組更希望臺詞更加貼合小說的可能性。
關於遊戲本身就沒有太多需要講的內容了,後5章的原創內容作為原劇情的續寫我認為也算達到了合格線,但也不至於專門為了這段續寫而買這款遊戲。在玩遊戲之前我也是簡單的過了一遍小說以及看了電影,阿加莎對整個案件每一處細節的安排都非常細膩且完美,就如同故事中的兇手所做的,這是一場作者專門為讀者而做的一場戲,而戲後所想要表達的則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要思考的終極命題。
【以下為個人對於結局的思考,對於遊戲的總結可跳至結尾】
故事的最後,波洛戳破十幾人的謊言並將真相的選擇權交予布克和醫生,這一結局讓我聯想到了斯維因的那句話:“萬事都有選擇,哪怕真相也不例外”。在公佈真相後,包括波洛在內,所有人心中那個法制與道德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所有人似乎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後者,可這真的是正義嗎?其實這一感受在10版電影裡體現的更為徹底,我個人認為這一版的安排可能在某些表現上超越了原著,下面是10版電影中波洛與兇手們對峙的臺詞:
你們這些人......
你們私設公堂,褻瀆公正!
你們無權置法律於鼓掌之中!
(那個小女孩被謀殺時才三歲!)
但你們這樣的處置,豈不成了街頭的野蠻人......
你們既當陪審團卻又當了劊子手!
這豈不是回到了中世紀!
法制的精神必須高於一切!
即使有時它有失公允,你們也應當重拾並使它更好!
因為法制一旦被破壞!那整個社會......整個社會都將無處棲身!
(有一種正義它高於法制,先生.......)(打斷)
那你讓上帝來處置不行嗎!
……
即使是看重真相的波洛也對此產生了動搖,從以上對話可以明顯看出,波洛最後也已無言以對,電影的結尾和原著一樣,選擇告知警察大家所選擇的真相,這場靈魂的博弈也最終以道德取勝而終結。
關於法律與道德的平衡,一直是我們人民群眾所追求的,但現實中卻很難實現。因為道德並不僅僅來源人們的內心,它是根據社會關係和風俗習慣隨之變化的,而法律的本質大家都清楚,它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為了保證國家社會的生產力,想要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規範關係,就必須利用法律來把道德量化。可法律與道德的衝突是必然的,前者只能估量道德的底線,可它不能決定道德的限度,相對於道德的動態發展,法律是滯後的,也正因為這樣,法律法制能做到的公開正義也是有限的。
那我們應該有個人執行正義的權力嗎?似乎很多題材都會涉及到這一問題。在《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故事裡,12人組成的陪審團,12刀完成的正義處決,列車上的所有人都認可了這場私刑,因為對方是萬惡不赦的壞人,而執行之人是受害者,我們的道德和同情心理所應當的認可了這場12人的復仇。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即使是12人的正義,即使是在場所有人認可的正義,這次復仇的本質依然是謀殺,傷害過他人的人,靈魂將是不完整的。
在場的人若換成你我,又會選擇怎樣的真相呢?
做個小小的總結
我個人是抱著對《東方快車謀殺案》這一經典案件的興趣去玩的,但遊戲本身實在較為平庸,如果你是非常喜歡《東方快車謀殺案》這一作品,那80元的價格還是物有所值的。但這是一款2023年的遊戲,就連翻譯都不完善,確實是有些讓人失望。
最後,感謝能全部看完的朋友,希望文章能對有興趣的兄弟們有一定幫助。
( (・_・) :恭喜您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