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在齐国混得怎么样?
按照春秋时候的国际惯例,别管是国君还是贵族,如果在政治斗争失败后逃到了外国,那这个国家就有接纳的义务。
孔子的祖先,也就是这么从宋国逃到鲁国安家的。因为当时列国的贵族社会是一个整体,他们当然有义务互相帮助。
鲁昭公这次逃亡的目的地是齐国,这时候齐国的国君是 【齐景公】。他得到鲁国动乱的消息,连忙派人到边境上接待昭公一伙人,不仅提供食宿,还派军队保护他们抵抗 【三桓】 的追兵。
齐景公的这些表现,可以说是严格遵循了春秋国际惯例,非常仗义。安顿好了以后,齐景公干脆自己派军队去进攻鲁国,试图打垮 【三桓】 势力。护送鲁昭公回国。
但很可惜。并没能打进鲁国去。既然一时半会无法用战争解决问题,齐景公就决定在齐国跟鲁国交界的地方划出一小块地方,把鲁昭公跟他的流亡小朝廷就安置在那里。
如果这时候,35岁的没权没势的小贵族孔丘,来到流亡朝廷自称要给国君效力,这些流亡高层肯定是把他看成半路杀来的竞争对手,不会给他任何机会。你在孟孙家当着家庭教师,不是混的挺好的吗?如今跑到这里来趟浑水,究竟想干什么?当卧底吗?
孔子还真没法澄清这些质疑。进不了流亡政府的话,就意味着孔子之前的构想全都落空了,得抓紧时间另谋生路。他运气还不错,很快就在一个齐国大贵族家里找了份工作。这个大贵族叫【高昭子】。
这次在齐国,孔子生活了好几年。他还认识了齐国的国君齐景公、丞相晏婴等等。对30多岁的孔子来说,这是很难得的经历,《论语》和《史记》对此都有记录。
齐景公之前听说过孔子,知道这个年轻的鲁国小贵族很有学问。于是他问孔子:搞政治搞到什么样才能算成功呢?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国君要有当国君的样子,臣下要有当臣下的样子,父亲儿子行为也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齐景公这么问,其实也是想吸取鲁昭公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孔子的回答呢,也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来总结的。这段对话其实是非常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齐景公听到孔子的回答后,很是赞同。说:当臣子的要是不像个臣子,那农民收的粮食还轮得着我吃吗?
《史记》里说:齐景公这次和孔子聊得很开心,想赏赐给孔子一块封邑。这就意味着孔子有机会成为齐国大夫。但是齐国丞相晏婴出于妒忌,说了孔子的坏话,搞黄了这件事。
这件事第一次出现在史书里是在《史记》更早的文献,像《论语》跟《礼记》里都没有写。根据史料来看,这时候孔子的身份并没有多重要。封邑的这个传闻,很可能是后人出于猎奇心态创造的故事。然后被司马迁贸然写到《史记》里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