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不怎么想蹭黑猴热度的,以我的游戏阅历,恐怕很难输出比较有深度的游戏相关的内容。但最近恰好有这么一部片子《逆行人生》,上映前各种“记录在案”、“爆”、“广电局冲晕了”等声音不绝于耳;结果一看,嘿,不能拍的东西没咋拍,能拍的东西又拍得一言难尽,有种小鞋未至先削足适履的幽默感,甚至把“唉美团”当口头禅的品客,都给干沉默了。此情此景,我不得不联想到黑猴过审那天,国产游戏圈的狂热。黑猴作为第一个在审核上特事特办的游戏,其价值和意义值得探讨。
在讨论文化作品的审查与分级之前,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谁最需要审查制度?或者说审查制度服务于谁?
从宏观来看,答案是文化产业本身。在前工业化时期,由于社会阶层和财富不同,文化产品不同受众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壁垒,可以参考炸鸡的历史与黑人的关系。进入工业时代,文化产品借助信息科技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必然会导致不同受众人群的对文化产品的诉求呈现多样化。为了在海量的诉求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现代的影视、游戏等文化产业通常会自发建立一套行业内统一的审查制度,让创作者明白什么内容能做,以及对不同年龄、种族都适合展示哪些内容。可以说,自发且统一的审查制度,是文化产业的基石之一。
在微观角度看,上述的审查制度下,一个不太懂游戏的消费者,也能根据分级来为他的孩子购买相应的游戏产品,而不太需要担心孩子会看到不适宜的内容。分级制度多为年龄导向,因为保护未成年人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能达成共识的议题。对于开发者而言,健康的审查与分级制度不但不会扼杀创意,反而会减少创意的“后顾之忧”。看过王小波的一句话,大意为:“当一位作家为了艺术表达而使用露骨的性描写时,他无法阻止这些文字成为一个十几岁青少年的性唤起素材。”。分级制度可以尽可能地确保文化作品被“合适的人”欣赏到,从而避免好作品带来坏影响的尴尬,创作者就不必有王小波的担心。
然而,目前国内的审查制度,似乎与上面提及的所有优点一个不沾。
抛开部门职责不明,送审流程繁琐等不谈。国内的审查制度所服务的首要对象并非文化产业,甚至并非玩家和开发者,而是政治需求。这倒并不是说类似北方邻国“将军的恩情来世也还不完”的刻意为之。而是没有选择。中国的主流观念长期处于“红色且保守”的状态,文化娱乐行业也长期处于与“艰苦奋斗”语义相悖的困境中。马克思有言:“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就不太需要繁荣的文化产业,和拥有创意和话语权的开发者,因为文化多元化往往能推动社会意识的演进,这是与目前保守主义的大背景是不和的。
同时,东亚特有的强势传统家庭观念,也不欢迎健康的审查制度。在B站许多讨论审查制度的视频中,频频有弹幕指出“家长”是万恶之源。东亚家庭的强势具体表现为:他们要随时确保自己是孩子的全职审核员,而不会把审核的职责部分让渡给社会。许多家长对孩子是否能看电影、玩游戏,具有一票否决权,并且还不需要为否决做出任何解释。因为家庭的强势,国内年龄分级的萌芽“适龄提示”往往形同虚设,孩子们能玩什么游戏,通常不取决于制度,而是“家规”。
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的审查制度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古怪特性,要么一刀切,要么不清不楚。前者,例如未成年人游玩时间限制,符合了强势家庭的诉求,毕竟他们对待两性关系也是一样,从谈之色变到后代焦虑只需要短短几年。模糊的界限也正是政治导向的审查乐于看到的:清晰的规定缺乏解释的空间,对于开发者和玩家都是公开透明的;而在模糊的界限下,开发者们不太知道雷区在哪,为了过审大有可能选择自我审查,形成“审查共识”。这种“审查共识”对游戏多样性是有害的,因为地图炮没有射程,大家躲着躲着最后发现都聚到一块了。而趋同的产品和审美又可以力保社会主流思想维持现状。更进一步,官方甚至可以将其包装成“弹性审查”,在舆论上占据优势。
黑猴对于审查制度进步的意义非常鲜明,它可以说是首个既没有核心价值观叠甲内容,也没有大厂可以背靠,就能让审核特事特办开绿灯的游戏。同时,黑猴无论游戏本身,还是舆论支持,都可以说相当过硬。买断制的模式使得黑猴在推广上先天就弱于二游,但是,不会有一个测评人把黑猴和抽卡二游正儿八经放一起严肃地对比优劣吧?
黑猴的过审,极有可能说明内部还有这么一批人,他们高频上网冲浪,没有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健康的审查制度。我不想扯什么宏大叙事,但游科对于审查制度进步,一定起到了从未有过的作用。在互联网上,很多年轻人把审核制度的进步寄托于“等我们当了父母”或者“等新一代掌权”。然而,人生的长度相对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极其短暂,如果不立刻跑起来,乌云不会从头顶自己飘走。你可以是开发者,去打造游戏性与思想性兼得的佳作,你也可以是玩家,在社区为自己的喜好和诉求发声。黑猴之后,审查制度如果能取得些许进步,那一定不是等出来的,而是真正热爱游戏的人们跑出来的。
漆黑的雨夜中,我看到一只手臂高举着忽明忽暗的火把。虽为星星之火,未必不可燎原。
——分割线——
审核卡两次,发布10分钟即退稿,这是个不允许谈论游戏相关社会学话题的地方吗?难道一定要全篇抽象+黑话,隐晦到大多数人看不懂到程度才能发出来吗?
我非常理解平台为了保护自身,选择比较严格的审核策略。但是游戏本质是一种可传播的媒体作品,任何有影响力的游戏,都无法避免止于游戏,甚至可以说越出名的游戏就越容易和那些“碰不得的话题”扯上关系。
作为国内很成熟且声量较大的玩家社区,如果机核的原创内容仅停留于讨论游戏本身,我觉得会是一个遗憾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