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材漫畫本身受眾就不多,而以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為主題的漫畫更是小眾中的小眾。我一直想向各位盒友介紹這樣一部以拿破崙生平為主要內容的冷門歷史題材漫畫,只是苦於尚未連載完,不便貿然推薦,不然爛尾了可不好交代。
幾個月前,我終於等到了完結的消息。恰好前幾天又是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取勝以及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的週年紀念日(12月2日),因此今天我就給盒友們介紹這部個人很喜歡的《拿破崙:獅子的時代》。

作者及作品簡介
漫畫的作者是日本畫家長谷川哲也,他曾是《北斗神拳》畫師原哲夫的助手,這就是為什麼漫畫前期的人物畫風總有一股《北斗神拳》的味道。
漫畫以黑白為主,只有封面和每卷頭幾頁是彩頁。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是《獅子的時代》,共15卷,主線劇情是“拿破崙崛起”,採取倒敘手段,以拿破崙生平的最高光時刻——奧斯特利茨會戰作為開頭,以吸引讀者的興趣,抓住他們的眼球。

奧斯特利茨會戰

隨後,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從科西嘉島反抗法國統治講起,再到拿破崙的出生和成長,然後是法國大革命與土倫戰役和葡月暴動,再到拿破崙的意大利遠征和埃及遠征,以拿破崙與盟友發動霧月政變併成為法國第一執政作為結尾。
拿破崙出生
土倫戰役
意大利遠征中帶頭衝鋒
埃及遠征
霧月政變
第二部是《霸道進擊》,共27卷,主要講述的是拿破崙成為第一執政到病死在聖赫勒拿島的故事。但聖赫勒拿島並非是落幕,長谷川這哲也還描繪了拿破崙靈柩返回巴黎的場景並交代了其主要元帥和大臣的結局。
平安夜爆炸案
此事於刺客教條大革命多人任務中亦有記載
拿破崙加冕
特拉法加海戰
莫斯科大火
滑鐵盧的騎兵衝鋒
病逝聖赫勒拿島
由此可見,《獅子的時代》基本囊括了拿破崙波瀾壯闊的一生。長谷川哲也從2004年畫到今年,整整畫了二十年,劇情還是量大管飽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編輯來找作者時,他本是不願意畫這個題材的。因為長谷川感興趣的是古代史,對像《凡爾賽玫瑰》一樣用華麗的感覺畫波旁王朝或拿破崙帝國,他是有抗拒感的。無奈抵抗不住稿費的誘惑,他只好著手畫。
可一旦接觸這個題材,長谷川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因為這個時代有完全不同於現代人的強韌的男子漢們。有的是為了野心、有的是為了保護祖國、即使害怕著死亡也依舊用身體抵擋槍彈,拿著槍劍互殺。帝國的繁華是在著如地獄繪圖之中冒泡浮出的油膜上閃閃發光——這就是男子漢所見到的夢。
為了拯救同伴,24小時不眠不休地行軍,然後直接進入無數的戰鬥之中,獲得勝利。而那些被機械化的現代軍隊,即使想要做也做不到這樣的事。
史實性與藝術性的均衡
歷史題材漫畫的一個特點就是劇情以史實為原型,因此不用擔心劇透的問題,就像我看到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歸來後壓根不會指望他在滑鐵盧反殺威靈頓。我們主要關注的,是畫家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描繪我們已經熟知的歷史,是娛樂性多一點,還是還原性多一點?
在看完了四十二卷漫畫後,我的結論是,這部漫畫的劇情走向總體上是符合史實的,出場的大部分人物都有史料考證,而且很多方面相當考究,比雷導那部《拿破崙》電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比方說,雷導大作的開頭,市民朝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身上丟菜葉子,拿破崙則在人群中觀看。第一,這在鬧饑荒和物價的巴黎壓根不可能(連刺客教條大革命都再現了饑荒的場景),第二,拿破崙那時候在土倫。
《獅子的時代》裡,拿破崙本人就幾乎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這部漫畫連拿破崙在土倫期間寫的支持雅各賓派的小冊子和後來寫的三流情感小說《克里松和歐仁妮》都提到了,就連拿破崙可能是科西嘉獨立運動領袖保利的私生子的傳聞都不放過,可謂充滿細節。
又如雷導電影裡,拿破崙從埃及回國竟然是出於為了約瑟芬這樣荒謬的理由。而漫畫裡交代的就很清楚了:拿破崙進攻阿卡城失利,坐困埃及,難以持久;巴黎督政府腐敗無能,第二次反法聯盟在各個戰線取勝,他本人前一年意大利遠征成果化為泡影;剛剛取得阿布基爾戰役(對抗土耳其的陸戰,不是同名的尼羅河戰役)勝利,可以攜勝利之威歸國。
再比如雷導電影裡出場的元帥數來數去就那幾個(很可能雷導只認識禿頭達武),但《獅子的時代》裡,幾乎每個元帥都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線。
馬塞納元帥的童年
絮歇元帥的外傳
當然,漫畫的部分地方出於藝術效果考慮或者為了便於讀者理解而進行了誇張或者改寫。
比方說,畫家雖然是以拿破崙和他的元帥為主視角來描繪法革與拿戰,但也塑造了一個名為比庫多魯的原創角色,讓他參與了土倫戰役、意大利遠征、埃及遠征、奧斯特利茨會戰、遠征俄國、滑鐵盧戰役等絕大多數拿破崙知名戰役,從而以一個士兵的眼光來描繪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慘烈。
洛迪戰役中比庫多魯的戰友都死在奧軍的炮火下
又如法國大革命期間各派勢力角鬥,異常複雜,為了便於讀者理解,長谷川做了一些簡化和改寫。像羅伯斯庇爾在歷史上只是救國委員會十二人中的一員,在國民公會和救國委員會中都有很多掣肘勢力,從未大權獨攬過。但長谷川哲也卻為了強調矛盾衝突,擴大了他的勢力。
再比如長谷川喜歡在漫畫裡亂點鴛鴦譜,讓拿破崙的副官朱諾追求拿破崙的妹妹波麗娜,讓拉納追求拿破崙的另一個妹妹卡洛琳。歷史上,拿破崙在埃及遠征時為了報復約瑟芬,找了一個部下的妻子(和他妹妹波麗娜同名)作為情人。
興許是覺得找一個和妹妹同名的情人太過分了,長谷川修改了這位情人的名字,並把她的身份修改為德賽將軍失寵的情人。
最為重大的改編是熱月政變那一段。歷史上羅伯斯庇爾、聖鞠斯特和庫東這三位雅各賓山嶽派核心人物是同一天上斷頭臺。
也許是同情雅各賓派的理想,漫畫裡聖鞠斯特在熱月政變中躲過了巴拉斯的追捕,並從此踏上覆仇之路,化作雅各賓派的亡靈在人間遊蕩,先後追殺巴拉斯和富歇等熱月黨人。
此外,長谷川也常在漫畫裡使用回憶、插敘、預言、對照、夢境、幻覺等藝術手法,增強漫畫的可讀性與趣味性,比如納爾遜能幻視到一隻與他對話的北極熊,拿破崙在馬倫哥之戰後看到了陣亡的德賽的幻像等。
另外,長谷川還在漫畫裡附上了拿破崙戰爭研究學者兒玉源次郎的“大陸軍戰報”,以供讀者參考。每一卷的結尾還有作者與比庫多魯的對話錄,以幫助我們瞭解更多漫畫裡外的故事。
對歐洲歷史的日式闡述
《獅子的時代》的內容是歐洲史,形式卻是日漫,因此長谷川在創作中是用日本畫家的眼光來闡述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的波瀾壯闊歷史的,比方說,漫畫裡的男人誇別人或者激勵別人時動不動就會說別人是“男子漢”,這顯然是受了日本文化裡“男子漢(Otoko)文化”的影響。
波麗娜對朱諾說想要見她就得成為像拿破崙那樣的男子漢
繆拉把自願留下來看護傷兵的醫生稱作男子漢並
再比如,拿破崙的大軍團在布倫大營駐紮,準備進攻英國時,有一位反法同盟的間諜潛入了軍營中並暗殺了許多巡邏士兵,搞得軍營里人心惶惶,士兵們都說出現了“殺人鬼”。看到從法軍士兵口中說出這個日式詞彙,確實難繃。
相對客觀的創作態度
長谷川哲也對拿破崙等人物及法國大革命的態度總體而言是客觀的。就法國大革命而言,畫家既肯定了它的歷史進步意義,也對革命中的混亂與災難直言不諱,比如慘烈的旺代戰爭,以及巴黎對里昂和土倫等地的殘酷鎮壓。
作者對法國大革命裡的人物都儘可能“不虛美,不隱惡”。對米拉波,作者肯定了他對大革命的引領作用,也指出了他與法國王室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對於丹東,作者肯定了他的寬容思想,但對於他的貪財也直言不諱。
對於羅伯斯庇爾、聖鞠斯特等雅各賓山嶽派,作者肯定了他們的革命理想與貢獻,以及“不可腐蝕者”的私德,也展現了他們在恐怖統治期間冷酷無情的一面。對於巴拉斯等熱月黨人,以及塔列朗這樣的投機者,作者也是寄寓褒貶於漫畫本身中。
對於主人公拿破崙,長谷川哲也也不雙標。一方面,他肯定了拿破崙傑出的軍事才能與強大的人格魅力,並指出了他對於法國大革命和世界歷史的貢獻,比如建立法蘭西銀行,制定民法典,建立公立教育等。
埃及遠征時冒著生命危險探望得黑死病的士兵
使用空心方陣大敗馬穆魯克
結束旺代叛亂,穩定法國局勢
另一方面,對於拿破崙的黑點,例如在縱容士兵在意大利北部的劫掠,在雅法殺死放下武器的戰俘,處決無辜的當甘公爵,為滿足個人慾望而不惜犧牲法國國力,將革命戰爭變為對外侵略戰爭等。
總的而言,作者對拿破崙持褒大於貶的態度。與一種“拿破崙背離了法國大革命”的觀點不同,漫畫裡,拿破崙接過了羅伯斯庇爾的墨鏡,這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自己的觀點:拿破崙是羅伯斯庇爾的繼承者,他繼承了並鞏固了大革命的遺產。
畫風的轉變與誇張的人物形象
之前說過,長谷川哲也是《北斗神拳》作者原哲夫助手,所以漫畫剛連載時女性人物的臉部線條比男性還粗獷。不過隨著漫畫的連載,他的畫風也變得柔和多了。
早期畫風,連瑪麗王后的樣貌和神態都像《北斗神拳》裡的猛男
中期畫風,特點是女角色變得好看了
晚期畫風,人物造型變得卡通化了,連頭身比都變了
另外,由於作者本人認為歐洲人長得都差不多,只有畫誇張點才能畫出角色的區分度,所以他筆下不少人物的造型都誇張得失真了,尤其是拿破崙的敵人們。
奧地利老將伯利厄
庫圖佐夫
威靈頓
納爾遜
蘇沃洛夫
至於拿破崙的友人、情人、親人和部下,則和歷史油畫的重合度很高,一眼能看出原型。
羅伯斯庇爾與拿破崙
聖鞠斯特
輪椅戰神庫東
丹東與德穆蘭
巴拉斯
富歇
塔列朗
西哀士
約瑟芬
達武
繆拉
馬塞納
奧熱羅
貝爾蒂埃
拉納
內伊
不足
漫畫本身倒是沒什麼不足,畢竟定位就是歷史題材的青少年熱血漫畫,作者辛苦畫了二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我所認為的不足是,繁中版本的翻譯實在太爛了,把拉納翻譯成藍奴,達武翻譯成達格,蘇爾特翻譯成史爾泰,迦太基翻譯成卡爾果,搞得我每次看新的人名地名都像在猜謎語。
最離譜的翻譯錯誤是把拿破崙遠征埃及前的英國遠征軍司令翻譯成意大利軍團司令。拿破崙剛從意大利回來,怎麼可能又被督政府任命為意大利軍團司令。後來我看了日文原作才發現譯者把“英格利斯”和“意大利亞”的片假名搞錯了。
當然,比翻譯爛更糟糕的是沒翻譯。目前《獅子的時代》全15卷都有繁中翻譯,《霸道進擊》只有前五卷有繁中翻譯,後面二十二卷全是日語,想看的畫只能自己啃生肉了。
寫在最後:最近國考、省考和碩士論文答辯湊一塊了,時間比較緊。等閒下來了,就結合我在歐洲的見聞、《刺客教條大革命》、這部漫畫以及其他資料開一個法革與拿戰的專欄,算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