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波特蘭型海圖問世之前,在歐洲盛行的是一種名為T-O地圖的世界古地圖,這種地圖特徵非常明顯,都是以耶路撒冷為地圖的中心,以伊甸園所在的東方為地圖的上方。陸地則分為歐亞非三大洲,分隔三者的河流或海洋呈『T』字形,外圈則被『O』字形的大海所包圍。




《比薩航海圖》大約在公元13世紀出現,在這之前人類根本沒有專業的航海圖,即便要繪製海圖,能夠參考的也不過是一些海員日記之類的資料。
但波特蘭型海圖卻是相當精準的,哪怕是與今天的地圖相比,地形的偏差也非常小,尤其是涉及當時航路繁茂的地中海、紅海等區域,所繪製的海岸線、港口的數量和形狀與現代航拍出來的照片也相差無幾。

波特蘭型海圖主要的使用時期航海還是以近海為主,像是哥倫布那種敢一頭扎進深海的猛男還是極少的。所以這類海圖的內容主要以當時歐洲航路相對繁忙的大陸沿岸為主,尤其是港口、海岸線以及距離海岸較近的島嶼都有相當細緻的描繪。

最神奇的是,這種航海圖被使用了長達4個世紀貫穿整個大航海時代,但是最初的製作者是誰?不知道;航海圖被如何製作出來的?也不知道。就連圖上的網格線到底有什麼用,至今都沒有結論。


後來,隨著造船技術以及海上航行工具的發展,人類開始越來越頻繁的開展遠洋航行。僅僅能滿足近海航行的波特蘭型海圖就被逐漸拋棄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墨卡託型世界地圖。

到了大航海時代末期,跨越半個地球的航行已經算不得什麼大事。所以海圖也開始真正進化為世界地圖。這時候荷蘭製圖學家墨卡託發明了“正軸等角圓柱投影(又名墨卡託投影)”,並在1568年繪製了真正的現代世界地圖。

航海者藉助墨卡託投影繪製的海圖,終於可以上用直線導航了!因為地球是個球形,過去的海圖比如波特蘭型海圖都未考慮曲率,所以一旦航行距離稍遠,直線導航的終點就會和目的地有較大的偏差。
我們今天看到的絕大部分世界地圖,都是採用的墨卡託投影。當然這種世界地圖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地圖地形和真是地形大小會有較大的差距,越靠近兩極的地區,在地圖上呈現出來的面積就越來。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黎明之海手遊
官方微博:@黎明之海手遊
【官方QQ群】
加入官方玩家交流群,掌握最新測試情報,交流經驗,還有策劃解答各種問題,不定期發放遊戲福利,冒險之路不再孤單,期待您的加入!
黎明之海官方1群:775805228(推薦)
還沒預約的小夥伴抓緊預約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