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波特兰型海图问世之前,在欧洲盛行的是一种名为T-O地图的世界古地图,这种地图特征非常明显,都是以耶路撒冷为地图的中心,以伊甸园所在的东方为地图的上方。陆地则分为欧亚非三大洲,分隔三者的河流或海洋呈『T』字形,外圈则被『O』字形的大海所包围。




《比萨航海图》大约在公元13世纪出现,在这之前人类根本没有专业的航海图,即便要绘制海图,能够参考的也不过是一些海员日记之类的资料。
但波特兰型海图却是相当精准的,哪怕是与今天的地图相比,地形的偏差也非常小,尤其是涉及当时航路繁茂的地中海、红海等区域,所绘制的海岸线、港口的数量和形状与现代航拍出来的照片也相差无几。

波特兰型海图主要的使用时期航海还是以近海为主,像是哥伦布那种敢一头扎进深海的猛男还是极少的。所以这类海图的内容主要以当时欧洲航路相对繁忙的大陆沿岸为主,尤其是港口、海岸线以及距离海岸较近的岛屿都有相当细致的描绘。

最神奇的是,这种航海图被使用了长达4个世纪贯穿整个大航海时代,但是最初的制作者是谁?不知道;航海图被如何制作出来的?也不知道。就连图上的网格线到底有什么用,至今都没有结论。


后来,随着造船技术以及海上航行工具的发展,人类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开展远洋航行。仅仅能满足近海航行的波特兰型海图就被逐渐抛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墨卡托型世界地图。

到了大航海时代末期,跨越半个地球的航行已经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海图也开始真正进化为世界地图。这时候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发明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又名墨卡托投影)”,并在1568年绘制了真正的现代世界地图。

航海者借助墨卡托投影绘制的海图,终于可以上用直线导航了!因为地球是个球形,过去的海图比如波特兰型海图都未考虑曲率,所以一旦航行距离稍远,直线导航的终点就会和目的地有较大的偏差。
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部分世界地图,都是采用的墨卡托投影。当然这种世界地图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地图地形和真是地形大小会有较大的差距,越靠近两极的地区,在地图上呈现出来的面积就越来。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黎明之海手游
官方微博:@黎明之海手游
【官方QQ群】
加入官方玩家交流群,掌握最新测试情报,交流经验,还有策划解答各种问题,不定期发放游戏福利,冒险之路不再孤单,期待您的加入!
黎明之海官方1群:775805228(推荐)
还没预约的小伙伴抓紧预约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