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時常感到心情低落、對事情提不起興趣、悲觀消極?你是否正在經歷不順心的事情?你是否想改正壞習慣?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好,對吧?
本篇詳細介紹了催眠的原理,準備,與考量,旨在讓每個人都有催眠“武器”
當人,不少人內心強大,認為自己熬一熬就過去了。還有人認為壞習慣改不掉就隨他去吧,強行改正反而費時費力。

催眠師在進行催眠
不妨試試自我催眠吧。
催眠不是玄學、偽科學,他是一門科學
電影、電視中對催眠的描繪常誇張失實,致使大眾誤解。實際上,催眠術是科學,催眠師藉此謀取私利是違反職業道德的。
人潛意識有堅定信念守護自身。即便處於催眠態,潛意識也像衛士般,不讓人做其不認同之事。如被問銀行卡密碼,潛意識察覺危險會拒絕,以此保護自己。
有人錯以為催眠會使人全然不知,然後神奇改變,其實不然。催眠並非剝奪心理活動能力,催眠時意識活動雖降低,但潛意識更活躍。被催眠者可能迷糊只聞催眠師聲,也可能自覺清醒,這些感覺均不影響催眠進程與療效。

1.自我催眠的原理與作用
自我催眠時,意識雖受抑卻仍清醒,能引動潛意識活動,潛意識會接收意識的暗示指引高效反應。
人可憑藉自我意識和意象能力進行自我強化、教育與治療,自我催眠便是藉此進行積極自我暗示,達身心自控。
催眠暗示作用大,在催眠狀態下進入潛意識,比清醒時威力更強更持久,能改變身心各方面,甚至影響內臟功能。腦科學研究顯示,大腦前額葉與下丘腦有纖維聯繫,或是意識調節內臟功能的物質基礎。研究表明,自我催眠後人體代謝率會降 15% - 20%,可見潛意識對人體諸多方面有重要調節作用。
在自我催眠中強化積極情感、觀念等,使其在意識和潛意識中佔優,就能調控身心行為。

自我催眠可:
1. 減壓、助眠、提升適應力與免疫力;
2. 增記憶、集中注意力與學習效率;
3. 矯正不良行為習慣;
4. 抑痛;
5. 實現新目標。
相比於他人催眠優點:
自我催眠優點眾多,如隨時可做、能自定目標、自行實施、可改善身心、安全無成本、重複性與主動性強;缺點是難以進入深度催眠態,易失控睡去,無法根治心理問題。他人催眠能深入催眠,催眠師可掌控狀態、深度解決心理問題,但安全性低、有隱私洩露風險、需催眠師參與致成本增加,且受時空限制。
自我催眠準備事項:
1. 環境選擇:應挑選安靜、光線柔和暗淡之地,避免外界干擾。
2. 飲食禁忌:催眠前勿服用含興奮成分的藥物、食物及飲料,如咖啡。
3. 時間安排:飯後一小時為宜;若身體極度疲勞或情緒處於憤怒、悲哀、恐怖狀態,需休息兩小時,待情緒平復後再進行。
4. 清潔放鬆:催眠前洗手洗臉或沐浴,沐浴為佳,可使身體深度放鬆,更易進入催眠狀態。
自我催眠前的關鍵考量
明確問題:需確認是否存在真正待改善的問題,梳理出問題數量,並區分主次。例如,長期失眠可能是主要問題,而偶爾的注意力不集中則相對次要。
規劃路徑:確定從哪個問題開始解決,規劃好逐步解決所有問題的步驟。比如,若想提升工作效率,可先從改善睡眠質量入手。
方法與時間:思考採用何種方法進行自我催眠,如深呼吸放鬆法等,並安排好催眠時間,包括每天次數及每次時長。例如,每天進行 2 次,每次 30 分鐘。
決心與展望:審視自己是否有堅持下去的決心,以及問題改善後能否讓生活更美好。比如,改善人際關係後是否會使心情更愉悅,工作更順利。
對這些問題進行審慎、細緻的思索後,自我催眠目標將更為清晰,進程會更順暢,潛意識也會給予積極反饋,助力個體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