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生于沛县一户普通农家,父亲靠种地为生,刘邦年轻时就喜欢和一些狐朋狗友鬼混。到而立之年才考取了一个泗水亭长(乡镇派出所所长)的职务,这是刘邦前半生做的最大的官。在此后十多年里一直在任上混吃等死,纵情美色,甚至戏弄长官,快四十岁才娶吕雉成家。当时刘邦是个满嘴跑火车,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名声差的在县里都出了名。
项羽出生于前232年,比刘邦小了二十多岁,出身于楚国军事贵族世家,其祖父项燕是战国末期名将。项羽从小生活在优渥的家庭里,让他有着非凡的眼界和高傲的气质,青年时期的项羽不仅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体魄强健,武功卓越。据传其力能扛鼎,吴中子弟没一个不怕他,如果说刘邦反秦起义具有一定偶然性,那项羽在秦始皇在位时就已胸怀反秦大志。
那为何一方霸王会打不过一个街边的混混呢?
前209年,年近五十岁的刘邦终于反秦创业了,不过他的军事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开始趁乱拿下几座城池,打了几场胜仗,但只要是遇到秦朝正规军就只有挨打的份,后来没办法南逃,抱了项梁的大腿,在这之后,刘邦认识了项羽,两人合兵一处,攻城掠地,打了不少胜仗,当然主要是项羽的功劳。
前208年,刘邦和项羽一个西征,一个北上,项羽在巨鹿与章邯率领的四十万秦军主力血战,由于关中守备薄弱,刘邦捡了个大便宜,得以长驱直入。但即便如此,刘邦打到洛阳一带也是连续吃瘪,差点被堵死在关中大门外,后来还是当地豪族郦食其给他指了一条偏路,才得以顺利西行,攻取咸阳。
秦亡以后,刘邦与项羽开战,前206年五月,刘邦出巴蜀,还定三秦,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向项羽所在的彭城杀去,结果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打的大败。此后楚汉在荥阳一带对峙近两年,双方在此反复争夺,在项羽腹背受敌,粮草不继的情况下,刘邦竟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和被撵着跑的状态。与此同时,韩信率军北上进行战略大迂回,拿下大片领土,成功实现对项羽的包围,按说刘邦已经稳赢了,结果在固陵会战中,再次被项羽打败。直到刘邦与韩信、彭越、英布等各路诸侯汇合后,以四十万大军对阵十万楚军的绝对优势,在韩信的指挥下才有了垓下之围,逼的项羽乌江自刎。
而且,从反秦斗争到楚汉之争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张良、萧何、陈平等谋士提出的,几乎没有一个是刘邦的独立决策。可以说,不管是决策能力还是作战指挥,刘邦都不在中等之上,比陈胜要强,但弱于秦末名将章邯,否则“如之奈何”也不会成为他面临困难的口头禅。
项羽有三个错误,刘邦有三个优势,最终导致命运逆转。在比较刘邦与项羽时,刘邦比项羽强的地方有三个,一是决策正确,二是用人得当,三是共情力强,其中善于用人是核心优势。
先说“决策对头”,刘邦在攻进咸阳后,自认为大局已定,整日在宫里宴饮睡觉,后来在张良和樊哙的提醒下才恍然大悟,赶紧约法三章,还军灞上,刘邦这一行为迅速赢得关中百姓的好感,在几个月后的还定三秦之战中,刘邦毫不费力占领关中,与其深得民心有很大关系。
楚汉战争中类似的决策也有很多,当韩信攻下齐地,请求封其为假齐王,当时的刘邦被困荥阳,焦急万分,面对韩信挟功自重,不觉破口大骂,拒绝这一要求。张良在其背后踢他一脚,刘邦缓过神来,马上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假的。后来项羽想笼络韩信,果然未成。
当鸿沟议和划界后,刘邦的老毛病又犯了,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回长安休息,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仗,累的不行不行的。这时候又是张良站出来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赶紧进攻,趁他病要他命,他立刻发兵追击项羽,围于垓下,一网打尽。
此外,当时韩信提出北上分兵战略迂回,与汉军主力合并包围项羽,刘邦也听从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四面楚歌和垓下之围。
关于“用人得当”,刘邦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比如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叔孙通是秦朝博士,萧何、曹参是沛县官吏,陈平是穷书生,彭越以前是打渔的,英布为骊山囚徒,樊哙是卖狗肉的,灌婴是布贩子,至于韩信,在年轻时受胯下之辱,吃不饱饭到处乞讨,就是这样一介草民,刘邦慧眼识得千里马,将他推举到大将军的位置上,最后在刘邦夺取天下过程中,韩信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当然,除了韩信,这些各有神通的文臣武将发挥所能,为刘邦的帝业追求插上了无数高飞的翅膀。
刘邦的第三个优势是熟悉基层,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平民出身的他深知民间疾苦,入主关中便约法三章,废黜秦朝苛法,赢得关中士绅百姓民心。刘邦是个自来熟,跟谁都能打成一片,人缘非常好。这种上下兼容的性格使他获得超强的亲近感和共情力。刘邦也凭借海纳百川的气度,强大的感召能力和不怕杀头、敢任事的作风,脱颖而出成为领导者,所以看似大老粗的刘邦实则是一名高明的政治家。
项王武力冠绝群雄,却非政治家
项羽比较大的失误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鸿门宴放走刘邦。
刘邦处于弱势时懂得韬光养晦,能屈能伸,以卑微言辞麻痹对手,而项羽不听范增的话,被表面现象迷惑,表现出妇人之仁,以至丧失除掉刘邦的机会。
第二个是建都彭城(徐州),舍弃关中。
关中地区地势便利,沃野千里,有山河防御之险,函谷关是唯一东出要道,进可攻退可守,有“秦中自古帝王都”的美誉,而彭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是一片四战之地,项羽不懂山川地理,犯了兵家大忌,曾有儒生建议他建都咸阳,但遭拒绝,在项羽看来,只有衣锦还乡才能体现自己的成就,真可谓鼠目寸光,见识狭隘。
第三个是鸿沟议和,无条件遵守。
项羽出身贵族,习惯了优越的生活和安逸的氛围,不懂得平民玩家刘邦的心理,以为议和了就万事大吉,共享天下了,孰不知刘邦已经磨刀霍霍,最终落得腹背受敌,方寸大乱。而项羽的这一系列错误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刘邦的优点恰恰是项羽的不足。
项羽最大的问题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去不同意见,不会用人,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最后还中了离间计,把人家赶跑了。韩信一开始是他手下,倒是给他提出不少建议,但都不用,最后实在没出路,只能去投奔刘邦,同时项羽还不善于团结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各自为战,最终导致魏、代、赵国相继灭亡。项羽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嗜杀残暴,在打天下过程中,以雪国仇家恨为快,不注重团结百姓,笼络人心。巨鹿之战后他坑杀20万秦兵,进入咸阳大肆劫掠纵火屠杀,给关中百姓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为战争失败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