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13 03:53:34 作者:LLFLLFF Language

博物馆的“新语言”:从展柜到游戏界面

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载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使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他们渴望更加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0张

在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上,38件国宝级文物化作璀璨花灯,《双龙贺春》灯组以春秋时期“人首蛇身玉佩”为灵感,《饮中八仙》灯组复刻唐代酒器,让沉睡千年的文物以光影形态重获新生。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1张

在数字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创新与融合。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而电子游戏正是提供这种体验的最佳载体。这种“文物活化”的尝试,作为新时代的娱乐方式,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可玩性深受年轻人喜爱。当这两者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即将于2月10日正式发售的《九号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2张

博物馆的转型早已超越简单的数字化扫描。在《九号博物馆》中,玩家需通过“碎片收集-拼合修复-故事解锁”的流程还原文物全貌,这恰与现实中的考古修复形成镜像:西安城墙的琉璃套兽、垂兽等构件,正是通过持续的保护修缮工程,才得以维持其600年前的色彩与工艺。游戏将这一过程转化为互动体验,让玩家在拖动鼠标拼合缺口时,感受到文物修复者“与时间赛跑”的使命感。

虚实交织的文化实验室

《九号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构建了“双重文明”的叙事框架:玩家既要在魔法文明中经营博物馆,又需深入“旧界”遗址探险。这种设定暗合当下博物馆的跨界实践——西安城墙灯会将唐诗意境融入灯组设计,打造“一步一诗”的沉浸式空间;而游戏则通过“咒术开启文物副本”的奇幻设定,让青铜手柄与巴雷特等反差文物共处一室,以荒诞解构严肃。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3张

从“保护”到“共生”的范式革新

博物馆与游戏的合作绝非简单IP授权。《九号博物馆》与西安城墙的深度联动,将三件典型文物植入游戏宇宙:

1.浮雕鹿首纹空心砖,这是西汉时期的独特建筑材料,其空心设计和榫卯结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鹿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这件空心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4张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5张

2.琉璃套兽,这是古建筑上的防水构件,安装在翼角或窝角梁梁头上,兼有防水和装饰作用。西安城墙上的琉璃套兽,以其清新的蓝色和精美的龙头形状,成为了城墙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6张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7张

3.垂兽,它位于中国古建筑垂脊上的兽件,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同时也有装饰功能。脊兽的等级和数量都有严格限制,体现了古代建筑的严谨和庄重。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8张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9张

这种转化不仅保留文物历史价值,更赋予其游戏功能性。正如西安城墙将文物元素融入灯会、文创产品乃至地铁导视系统,游戏中的文物也成为串联玩法机制的文化符号。当玩家为获取“套兽”彻夜刷副本时,或许会在某天游览西安城墙时,对着城楼戗脊会心一笑——这正是文化记忆的跨媒介锚定。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10张

数字长河中的文明方舟

《九号博物馆》发售前夕,西安城墙正在实施保护修缮工程,游戏中的文物修复玩法恰似现实的数字预演。当玩家在虚拟世界拼合青铜碎片,现实中的文保工作者也在为古城墙加固砖石——两者共同诠释着“文明传承”的本质:不是将文物封存于时空胶囊,而是让其持续参与人类的精神建构。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11张

或许未来的博物馆将彻底模糊虚实边界:游客佩戴AR眼镜,看见古建筑构件如游戏UI般浮现说明;玩家在《九号博物馆》收集的文物数据,直接接入博物馆数字孪生系统。在这场跨越介质的对话中,每一块砖瓦、每一段代码,都在书写文明延续的新可能。

当文物在数字长河中“活”起来:博物馆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对话-第12张

那么就一起期待今天九号博物馆的发售吧!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