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不用心玩,85分钟就能全成就的游戏。但这款游戏比起那些大作的确更加触动我的神经,它造成的一些情绪波动,直接仍未能平复。
从某种角度上来,这是一款在叙事上相当完美的游戏。
而使它整体结构如此完美的,恰恰是它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
在初次打开这款游戏时,我被游戏的独特像素画风所吸引。
人物对话虽然没有配音,但2000年左右,JRPG人物说话的嘟嘟声,却让我感觉到无比怀念。
玩的是“怀旧风”啊,我心里这么想着。
然后,我很快就玩到了游戏中的游戏,一个类似《星之卡比》造型的家伙,在黑白像素风的画面,破坏砖块,建造砖块,以此达到通关的目的。
这个小游戏的趣味度,甚至比不上《大魔界村》的体验,而且这个主角造型也未免太山寨了。
游戏是有着自己的故事情节的,但是每次情节推进,都要玩上这一段恼人的小游戏——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游戏只要用完三条命就可以推进故事了。
所以就尽全力地送死,原地送死,只为了看后续的故事。
我一开始实在想不明白,为啥一款画面很精美的游戏,要用这种讨厌的小游戏打断故事的叙事节奏。
很快,第七章的剧情给了我答案。
我觉得游戏的小游戏很糟糕,发行商也一样这么觉得,甚至作者通过游戏,讲述出了曾经自己与发行商交流的内容——作者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游戏做得不咋样。
然后,发行商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这款游戏的“像素画部分很好”。
第七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奇妙,我玩游戏的所有感受,游戏的制作者都是知道的。
它不像大多数日式游戏那样,明明算着9×9=81的数学题,却偏偏有一群人围绕着你,说你是一名独一无二的天才。
这种被抓住“心理活动”的感觉,让我重新审视了这款游戏,认为前面的缺陷与优点,完全是为了叙事而服务的。
虽然游戏本身的画风十分可爱,但讲述的故事,却是踏入社会、没有天赋的普通学生,在梦想与生存之间的挣扎。
你能从简短的剧情中,感受到主角 蟹井与这个有着固定规则的社会的格格不入。
蟹井的想法,是执拗的,脱线的,不适合生存的。甚至会被大家指责为“社会的蛀虫”。
这种无形的排挤与压力,将本来就不适合这个社会的蟹井,更加向社会边缘化推去。
而“做游戏”从她的梦想,成为了她唯一逃避现实的借口。
她的助手,被她曾经的热忱打动的小画手熊手,倒是因为自己出色的绘画天赋,更早地选择了工作——迫于生活的压力。
Steam评论上有一部分玩家,吐槽这款游戏并没有什么正面意义。
认为蟹井这个作者,明明没有制作游戏的天赋,为什么还要拖着熊手,一起进行游戏制作呢?
这些吐槽,从功利角度看上去,的确很有道理。
玩家总是希望主角最后能够站起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在游戏的制作人名单上,看到主制作人是蟹井和熊手两人的时候,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还是在我胸口搅动。
两个因为现实中的压力分开的人,终于又因为梦想与友谊重新站在了一起。
我们的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奔向更能赚钱的工作,更能收获赞誉的地位。或许是“正确”的选择。
但陪伴自己信赖的伙伴,完成一个在它人眼里是普通的,没亮点的作品。
但这个作品在自己眼中是个无比珍贵的,特别的。
谁又能说,这样做是错的呢?
《Goodbye world》这部看起来,有些丧,人物有些笨笨的作品。传递的却正是一种当今社会已经缺失的宝贵信念。
勇敢一些,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