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知识小站!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学典礼一篇关于水课的致辞,让我们看看中国顶级大学如何处理水课的吧!
在开始今天的正题之前,先请大家做个小调查:
你认为大学里的通识教育课程重要吗?
在文章最后有投票哦。还有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
为什么在中国通识教育课程经常被称为“水课”?——甘阳(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
本文为甘阳教授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收入《文化归途》(甘阳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经过两年的试点,今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直接从高考经过自由选择进入新雅书院的同学们。在今天这个场合,首先我要感谢新雅书院的前两级学生,就是14、15级的学生,以及前两年在新雅书院教课的所有老师!因为正是他们在这两年的努力付出,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使得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开放新雅书院直接向高中生招生。所以我今天无意给你们讲一些激动人心的勉励的话,我只是想很平实地和2016级新生讲讲:以往两年新雅书院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我们大概达到了什么效果?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大概可以明白,新雅书院今后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对2016级新生的期待是什么?这是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的。
新雅书院在以往两年的试点当中,我们全部的努力,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消灭水课”。在大学里面,所谓“水课”通常出现在非专业课里,一般来说,专业课是相对有保证的,尤其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我们的很多专业课,相对于世界名校来说也并不逊色。绝大多数的专业课,即使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至少消灭水课是比较可能的。我们和世界名校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非专业课,亦即所谓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上。
中国的大学生现在很多在本科阶段都有机会到世界名校去交换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我们的学生一到那边立即就会发现,那边的学生对他们选择的每一门课,都同样的认真,不管它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在这里首先你们需要了解一点国外名校在课程方面和我们体制的差异。比方说以哈佛大学为例,学制和我们一样,四年八个学期本科毕业,需要多少门课才能毕业?32门课毕业。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学期只有四门课。一般来说学生是不会去选第33门课的,因为如果你要选第33门课,你是要额外再交一门课的学费的,一门课就是几千美金。而在这32门课中,按照哈佛和美国大学比较普遍的课程构架,其中1/3是专业课,1/3是通识教育的课,1/3是其他选修课。
所以学生都会按照这种课程构架去选择自己每个学期的四门课,都会认真地考虑这个学期选哪些课,一旦选定,学生就会认真对待他自己选择的所有课程,否则他会觉得对不起他交的学费。
尤其在美国大学,学生在大一大二是还没有确定专业的,这就使他们比较自然能同样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因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今后会选择哪个专业,也就是说他甚至不知道哪些是他的专业课。只有在认真上好大一大二每门课的基础上,他才最后确定他今后的专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大学,商学院法学院这些都是研究生院而没有本科,你如果今后想要进入顶尖的商学院法学院,那就必须在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都表现突出才有可能。所有这些制度都使得美国本科生会比较认真对待自己的所有课程。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最大特点是,我们学生一进来就已经有专业有院系,因此学生有非常强的这是专业课那是非专业课的概念,而院系通常也只重视本院系的专业课。因此中国大学包括清华虽然很早就设立了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但是学校和老师都经常会感到苦恼,因为这些课经常被称为“水课”。
而所谓“水课”,往往未必是课程不好,也未必是老师不好,而是我们在这方面无法建立一个正常的教和学的心态。因为在长期的唯专业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会认为“这反正不是专业课”,他首先就不重视;老师也会认为“反正你不是我自己专业的学生,你爱上不上,随便”!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非专业课上,在这些通识教育的课上,老师一般不敢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学术要求。所谓“水课”其实就是没有学术要求的课。而美国大学所谓的通识课和专业课,他们的要求是一样的,四门课都同样的tough,都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所以这就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困难所在。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基本心态问题。
清华大学建立新雅书院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我们希望用书院这种特殊的机制,能够营造一个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心态,能够克服“这个课不是专业课,这个课不重要”这种心态。所以对于新雅来说,真正重要的并不在前两年开了哪些课,清华新雅前两年最重要的成果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起来了一种教和学的良性心态,也就是,老师不会说“这个不是我的学生”——比如说李睦老师,面对着都不是美术学院的学生,都是非专业的学生,但是他并不会因为你不是美术学院学生就随便教一教。而新雅的学生,也逐渐形成了认真对待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心态。我想这就是新雅在前两年达到的最主要成就。我最欣慰的是,很多给新雅上课的老师都和我说,他们很满意新雅学生的上课表现,有些老师甚至说,这些非他们专业的学生,比他们自己专业的学生上专业课的表现还要好!
我在这里特别要表扬新雅2014级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整整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第二年能够和第一年一样,非常认真的对待新雅学院开设的通识课。我要强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清华尤其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非常的tough,占据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新雅前两届学生,都已经有自己专业方向,都有非常大的专业课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非常好的心态,认真学习新雅书院开设的非他们专业的课程并取得非常突出的学习效果,这是并不容易的。这就是我说“新雅的两年试验相当成功”的根据。同学们可能还不大能体会到这种成功来之不易。但如果去比较的话你们会知道,其实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
中国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所有学生都有通识教育的要求,但困难的是在通识课程方面很难达到一种认真教学的心态机制。导致在这些课程当中,在学校的投入、教师的投入和所达到的效果中,极不成比例。而我认为新雅前两年极为成功的一点,就是基本形成了一个教师和学生在非专业课程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了一个通识教育的学习共同体。
2016级新生与以往两届学生的不同,也是你们与所有其它清华学生的不同,在于你们进入清华是没有确定专业的,也是不归属任何专业院系,而是归属新雅书院这个学习共同体。我们希望你们能发扬光大新雅书院前两年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学风,认真对待通识教育课程,对新雅书院以及清华大学全校的通识教育作出较大的贡献。
同学们,我想要特别说一句,一个人进入大学不是来学一个专业的,而是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学一个专业,谋一门手艺,老实说大学四年是根本没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常浪费的。尤其中国有科学院系统,有社会科学院系统,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一个专业的话,大学完全可以缩短到两年就尽快进入科学院的研究系统。大学四年意味着接受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丰富的人,而不是一个贫乏的人;成为一个相对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单方面发展的人。这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所在。所以专业仅仅是一个方面,通过高等教育让你全身心得到尽可能多的发掘和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也就是新雅的目标所在。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中国大学作为一个现代教育体制,基本是从西方学习来的,但大学的真正精神,高等教育的真正精神,高等教育要达到的心态追求,我觉得非常完美地体现在中国明代书院的一副著名对联之中,我把这副对联送给2016级新生作为结束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