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2》大火後,央視新聞把餃子,《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和《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馮驥放在一起稱為80後國產文娛“三幻神”。通過他們追逐夢想的經歷得出瞭如下結論。
真正的創作者都有相似之處:都是務實的長期主義者,既有遠大的夢想,又有日復一日、腳踏實地的行動。同時鼓勵網友朋友們,用長期主義的堅持疊加有價值的事情,才能一步步實現心中所願。

但樓主認為央視新聞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是倖存者著偏差的結論。
是他們三個都有這種特質,但也有更多有這種特質的創作者褒姒在了取經路上。
他們是成功的極少數。而更多追逐夢想的堅持,沒有翻轉,也沒有逆襲。只是留下一地雞毛。
在真實的生活裡,這一地雞毛可能是一筆大額欠債,可能是親人朋友眾叛親離,也可能把身體搞壞掉,痼疾纏身。

樓主以自己為例,2014年受當時知名的紀錄片《獨立遊戲大電影》的影響決定入坑做獨立遊戲。到現在2025年,期間有全職做也有業餘做。自學了美術。一共立項了5個,做出來3個遊戲。
第一個《快樂的火車》不好玩沒敢上架,第二個《星艦頭盔》賣了不到500份,第三個《拉桿往前衝》幾乎沒有什麼關注也褒姒的路上。
《拉桿往前衝》再失敗,我也不知道我會不會在做第四個。
我想我拿的就是普通人追逐夢想的劇本。雖然堅持和努力,但能力一般,也沒啥幸運。
在我所在的獨立遊戲圈子裡,我也知道很多和我差不多的創作者,有很多也在為了夢想堅持,但堅持的結果大多數是失敗。更多的堅持是讓自己心死,自洽。
現實生活裡成功的終究是少數,更多追逐夢想的故事不會有反轉,也沒有逆襲。
入坑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