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雷霆——拆包漢化】2.36.0.16的氣動模型改動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6-10 22:17:32 作者:babaoon Language

【戰爭雷霆——拆包漢化】2.36.0.16的氣動模型改動-第0張

原作者:Reddit用戶flamewreathed

轉載與翻譯已獲得原作者允許。

若有錯誤,歡迎批評斧正。

————————————————————

有些句子因為沒調語序所以看起來會有點怪,請見諒

注意是測試服第一個版本的內容

  • 九六式四號艦戰

    • 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7

    • 添加了引擎滅火系統

  • 零戰二一型,零戰一一型,二式水戰,A6M2 mod. 22,零戰三二型

    • 更新了氣動模型代碼格式

    • 添加了引擎滅火系統

  • 試製烈風,烈風一一型,天山一一型,天山一二型,天山一二型甲,九九艦爆一一型,彗星一一型,彗星一二型,彗星三三型,雷電一一型,雷電二一型

    • 添加了引擎滅火系統

  • 波士頓 Mk I,Br.693AB2,掠奪者(所有),D.371,D.373,D.500,D.501,D.520,DB-7,IAR-81C,浩劫 Mk I,馬丁 167A-3,M.B.152C1,P.63-1

    • 引擎滅火系統現在自動啟動

  • D.521

    • 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75

    • 引擎滅火系統現在自動啟動

  • Do 17 E-1,Fw 200 C-1,H6K4,Ki-49-I(所有):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7

  • Pandora Mk.1: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71

  • Do 217 J(所有),深山,漢普登 TB Mk I,Ju-87 B-2,Ju-87 R-2,Pe-2(所有),Pe-3(所有):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65

  • Ju-87(所有):添加了座艙艙蓋控制

  • 葉-2(所有):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67

  • 波-2 夜魔女: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68

  • F4F(所有),米格-3,Night Fighter Mk. 2,P-43A-1: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75

  • 震電,拉格-3-1,拉格-3-8,拉格-3-29,XP-55: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8

  • 雅克-9P,雅克-9U,雅克-9UT: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0.73增加到M0.78

  • 復仇者 Mk II

    • 更新了氣動模型代碼格式

    • 副翼最大有效速度從360 km/h減少到300 km/h

    • 方向舵最大有效速度從360 km/h減少到220 km/h

    • 升降舵最大有效速度從303 km/h減少到220 km/h

    • 副翼舵效損失係數從3.0減少到1.2

    • 升降舵舵效損失係數從2.0增加到2.3

      • 控制面開始損失舵效的速度均更低,俯仰性能隨速度增加下降更快,滾轉性能下降更慢

    • 襟翼展開的最大速度增加

    • 飛斷速度從583 km/h增加到612 km/h

    • 飛斷速度(馬赫數)從M1.1減少為M0.63

    • 機翼斷裂過載改動,從[19.18G,-19.18G]改為[7.34G,-3.19G]在最小油量以及無掛載時

    • 燃油消耗係數50%節流閥時從0.24減少到0.23

    • 燃油消耗係數100%節流閥時從0.28增加到0.29

    • 燃油消耗係數加力時從0.3增加到0.31

    • 完全重做了螺旋槳空氣動力學特性

      • 採用新格式編寫,包含了一些以前沒有類似物的變量,因此不詳細展開

  • F-4EJ,F-4EJ Kai

    • 1號油箱不再為自封油箱

  • F-4J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7減少到0.65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整體來說 ~0.5 deg/s降低的迴轉率

  • F-8E,F-8E (FR)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8減少到0.65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0.4deg/s降低的穩盤率

    • 襟翼完全展開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8減少到0.65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F7F-1

    • 略微降低了加力系數,從1.175改為1.17

    • 冷卻速度加快

  • F7F-3

    • 略微增加了加力系數,從1.26改為1.29

    • 冷卻速度加快

  • F8F(所有)

    • 略微降低了加力系數,從1.293改為1.26

  • F7F(所有),F8F(所有)

    • 調整了發動機功率以更準確的對應圖表(現實?),調整了加力時不同增壓器檔位的進氣壓

    • 作者:我還沒有仔細研究過如何計算螺旋槳飛機的動力和推力,因為我正在研究計算他們的轉彎性能,所以現在不能給出完整的細節。

  • 添加了新的F-15C 的氣動模型,用於Improved Baz和F-15C MSIP II,與F-15A的區別有:

    • 機翼強度略微降低,為15.86 G或-5.33 G,在最小油量以及無掛載時

    • 升降舵偏轉角,在2000m:

      • 在1000-1900 km/h時,負向的升降舵偏轉角會更小

    • 基礎推力值為6140 kgf,vs 6070 kgf

      • 用繪製高度-推力圖的形式來呈現對比,相較於文字這樣或許也更直觀:(略,想看的話請移步原文,鏈接見評論區)

    • 空重重1.1t,13470 kg vs 12380 kg

    • 總油量增加了5t,到15t

  • 添加了F-15J Kai的氣動模型,與F-15J的相同

  • F-16A(所有)

    • 襟翼完全展開或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4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略微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0.1-0.2 deg/s盤旋性能最大損失,對氣動性能有微弱影響

    • 海平面處的推力:

    • 400 km/h時,從10220變為10170 kgf

    • 600 km/h時,從11550變為10870 kgf

    • 800 km/h時,從12600變為11930 kgf

  • 添加了新的比利時F-16A氣動模型,與block 15 ADF的相同

  • F-16C,F-16D Barak II:移除了引擎滅火系統

  • F-20:添加了4個外掛油箱,總油量從2t改為3.5t

  • F-5(所有):添加了4個外掛油箱,總油量從1.7t改為3.1t (F-5A,C) / 1.9t改為3.3t (F-5E)

  • Fw 190 A(所有):Added new step for cooling at 217℃,在220℃到217℃之間冷卻速度更快,但217℃到215℃之間更慢

  • 添加了殲-11A的氣動模型,與殲-11的相同

  • 殲-7II,殲-7D,米格-21(所有)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減少到0.67

        • 根據攻角不同,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添加了新的米格-21 Bison的氣動模型,與米格-21bis的相同

  • 殲-7E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5減少到0.72

        • 根據攻角不同,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導致盤旋性能降低

        • ~0.4deg/s穩盤率最大損失

  • 殲-8B,殲-8F:添加了3個可拋副油箱,共計2.4t,總油量從4.3t增加到6.7t

  • 美洲虎(所有)

    • 添加了3個可拋副油箱,共計2.9t,總油量從3.2t增加到6.1t

  • 殲轟-7A:添加了3個可拋副油箱,共計3.4t,總油量從6.5t增加到9.9t

  • Ki-100:更新了氣動模型格式

  • 米格-23,米格-27(所有,除了MLD)

    • 機翼,0%後掠程度時:

      • 展弦比從3.0增加到4.0

      • 力臂縱座標(長度?)從2.4增加到2.5

        • 略微降低滾轉速度,橫滾穩定性增加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8增加到0.87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74增加到0.085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2到Mach 0.6再到Mach 1.1:[0.015,0.01] -> [-0.0,0.15]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到Mach 1.1:[0.0,0.01] -> [0.0,0.11]

        • 零速度升力係數從0.05增加到0.08

        • 正向臨界攻角從18.5增加到19.5

        • 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1.2減少到1.0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068增加到0.01

      • 襟翼完全展開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8增加到0.85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74增加到0.098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2到Mach 0.6再到Mach 1.1:[0.015,0.01] -> [-0.0,0.15]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到Mach 1.1:[0.0,0.01] -> [0.0,0.11]

        • 零速度升力係數從0.3增加到0.22

        • 正向臨界攻角從19.5減少到17.5

        • 負向臨界攻角從-16.0減少為-14.0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8減少到0.06

    • 機翼,50%後掠程度時:

      • 翼展從11.5減少到11.0

      • 展弦比從3.0增加到4.0

      • 力臂縱座標(長度?)從2.1增加到2.25

        • 略微降低滾轉速度,橫滾穩定性增加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5減少到0.65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5增加到0.073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到Mach 1.1:[0.0,-0.05] -> [0.0,-0.0]

        • 零速度升力係數從0.05減少到0.02

        • 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1.1減少到1.0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068增加到0.01

      • 襟翼展開200%時(什麼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5減少到0.65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5增加到0.073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 到Mach 1.1:[0.0,-0.05] -> [0.0,-0.0]

        • 正向臨界攻角從22.5減少到21.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8減少到0.075

    • 機翼,100%後掠程度時:

      • 展弦比從3.0增加到4.0

      • 力臂縱座標(長度?)從1.6增加到1.9

        • 略微降低滾轉速度,橫滾穩定性增加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2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36增加到0.048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增加,從Mach 0.2到Mach 0.6再到Mach 1.1:[0.0,-0.15] -> [0.0,-0.18]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到Mach 1.1以及更高:[0.0,-0.15] -> [0.0,-0.05]

        • 正向臨界攻角從39.0減少到35.0

        • 負向臨界攻角從-21.0增加到-24.0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069增加到0.075

      • 襟翼完全展開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2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36增加到0.048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俯仰力矩減小,從Mach 0.6到Mach 1.1以及更高:[0.0,-0.15] -> [0.0,-0.05]

        • 正向臨界攻角從34.0增加到35.0

        • 負向臨界攻角從-11.0增加到-22.0

        • 正向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1.2減少到1.1

        • 負向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0.7增加到-0.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069增加到0.075

    • 相比上面的機翼,以下結構參數改動對氣動性能的影響較小

    • 機身: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94改為0.82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0.99改為1.1

        • 係數最大值從1.7改為1.6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074增加到0.011

        • 整體來說阻力增加

    • 平尾: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92改為0.82

        • 係數最大值從2.5改為1.5

    • 垂尾: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92改為0.82

        • 係數最大值從2.5改為1.8

    • 升降舵偏轉角

      • 750-900 km/h時,向上偏轉限制(即飛機向下俯,後同)從70%改為60%

      • 900-2500 km/h時,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極限下俯性能降低

一些其他的米格系列飛機的特有的改動:

  • 米格-23BN

    • 機翼,0%後掠程度時:

      • 機翼斷裂過載從13.2 G,-4.59 G減少為11.86 G,-4.51 G,在最小油量以及無掛載時

  • 米格-23M

    • 升降舵偏轉角

      • 1500-2500 km/h時,向下偏轉限制(即飛機向上仰,後同)從70%改為60%,以及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2500 km/h及以上時,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1500-2500 km/h之間的極限上仰性能降低,1500+ km/h時極限下俯性能降低

  • 米格-23ML,MLA

    • 機翼,0%後掠程度時:

      • 機翼斷裂過載從14.45 G,-5.22 G減少為12.19 G,-4.53 G,在最小油量以及無掛載時

    • 升降舵偏轉角

      • 750-900 km/h時,向上偏轉限制從70%改為60%

      • 900-1500 km/h時,向下偏轉限制從80%改為75%,以及向上偏轉限制從70%改為65%

      • 1500-2500 km/h時,向下偏轉限制從70%改為60%,以及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2500 km/h及以上時,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900-2500 km/h之間的極限上仰性能略微降低,750+ km/h時的極限下俯性能降低

  • 米格-23MLD

    • 機翼,0%後掠程度時:

    • 總翼面積從38.5 m^2減少為34.5 m^2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8增加到0.84

    • 襟翼完全展開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8增加到0.82

      • After critical angle decline coefficient 從0.01增加到0.03

      • 零速度升力係數從0.3減少到0.2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8減少到0.06

      • 機翼斷裂過載從14.45 G,-5.22 G減少為12.19 G,-4.53 G,在最小油量以及無掛載時

    • 機翼,50%後掠程度時:

      • 總翼面積從38.5 m^2減少為34.5 m^2

      • 正向臨界攻角從31.5減少到26.5

    • 機翼,100%後掠程度時:

      • 總翼面積從38.5 m^2減少為34.5 m^2

    • 升降舵偏轉角

      • 750-900 km/h時,向上偏轉限制從70%改為60%

      • 900-1500 km/h時,向下偏轉限制從80%改為75%向下偏轉程度 and 從70%改為65%向上偏轉程度

      • 1500-2500 km/h時,偏轉限制從70%改為60%向下偏轉程度 and 從80%改為70%向上偏轉程度

      • 2500 km/h及以上時,向上偏轉限制從80%改為70%

        • 900-2500 km/h時極限上仰性能略微降低,750+ km/h時極限下俯性能降低

  • 整體來說,大部分米格-23(取決於具體型號)機翼完全展開時的穩盤率減少了大約2-4 °/s,瞬盤性能也有所削弱

  • 幻影2000(所有)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4減少到0.61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6改為0.3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1.1改為0.9

        • 係數最大值從1.1改為0.72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05改為0.02

        • 阻力系數上限值從0.2改為1.2

      • 俯仰力矩減小,從M0到M0.1再到M0.3:[-0.0,-0.08] -> [-0.0,-0.06]

      • 俯仰力矩減小,從M0.3到M0.5:[-0.0,-0.08] -> [-0.0,-0.04]

      • 非常輕微的俯仰力矩增加,從M0.5到M0.95:[0.0,-0.0] -> [0.0,-0.005]

      • 非常輕微的俯仰力矩增加,從M0.95+:[0.0,-0.0] -> [0.0,-0.002]

        • 從靜止到M0.5之間的瞬盤性能弱化,而M0.5以上速度時的瞬盤性能略微強化

    • 襟翼完全展開時的機翼(我知道你們想說他沒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8減少到0.59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6改為0.3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1.1改為0.9

        • 係數最大值從1.1改為0.72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05改為0.02

        • 阻力系數上限值從0.2改為1.2

      • 俯仰力矩減小,從M0到M0.1到M0.3:[-0.0,-0.08] -> [-0.0,-0.06]

      • 俯仰力矩減小,從M0.3到M0.5:[-0.0,-0.08] -> [-0.0,-0.04]

      • 非常輕微的俯仰力矩增加,從M0.5到M0.95:[0.0,-0.0] -> [0.0,-0.005]

      • 非常輕微的俯仰力矩增加,從M0.95+:[0.0,-0.0] -> [0.0,-0.002]

        • 從靜止到M0.5之間的瞬盤性能弱化,而M0.5以上速度時的瞬盤性能略微強化

    • 相比上面的機翼,以下結構參數改動對氣動性能的影響較小

    • 平尾: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025增加到0.5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減少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係數最大值從2.0改為1.1

    • 橫滾靈敏度參數調整

      • M0.7時,靈敏度從70%改為60%

      • M0.9時,靈敏度從60%改為50%

        • 上兩個速度之間時的滾轉性能略微劣化

    • 升降舵偏轉角

      • 最大偏轉角減小,從+/-6°改為+/-5°

      • 650-1200 km/h時,偏轉限制從60%改為45%向下偏轉程度

      • 1200-1400 km/h時,從60%增加到70%向上偏轉程度

      • 2100+ km/h時,從40%增加到45%向下偏轉程度

        • 650-1400 km/h之間的上仰偏轉更受限制,(並不完全意味著機動變差),1200+ km/h時的下附偏轉限制略微減少

    • 方向舵靈敏度從0.35減少到0.27

      • 方向舵舵效弱化

  • 整體來說低速下的穩盤性能有所弱化,最大削弱了3°/s,但高速下的迴轉性能有所強化,大概1-3°/s

  • 添加了新的幻影5BA氣動模型,與幻影5的氣動模型大致相同,僅多一個外部油箱

  • 幻影5(所有):添加了1個新內部油箱,總內油量增加到2.4t

  • N1K2-J

    • 更新了氣動模型代碼格式

    • 空重增加,從2949 kg改為3125 kg

    • Changed CoG coordinates,從[-0.172016,-0.128462,0.00666832]改為[-0.02,0.0,0.0]

    • 重製了燃油分佈

  • P-38K:更新了氣動模型代碼格式

  • JA-37,AJ-37(所有)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55減少到0.48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係數最大值從0.7改為0.8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05改為0.02

    • 襟翼完全展開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整體來說穩盤性能有所弱化,大約1-1.5°/s

  • J-35(所有)

    • 襟翼收起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5減少到0.42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Coefficient of drag Mach multiplier critical Mach number changed 從0.9改為0.89

        • 零升阻力系數將會從M0.9而不是M0.89開始變化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15改為0.2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0.4改為0.6

        • 係數最大值從0.7改為0.9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1改為0.02

        • 阻力系數上限值從1.0改為2.0

    • 襟翼完全展開時的機翼: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5減少到0.42

        • 根據不同攻角,阻力系數不同的增加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CriticalMach number 從0.15改為0.2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0.4改為0.6

        • 係數最大值從0.7改為0.9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1改為0.02

        • 阻力系數上限值從1.0改為2.0

  • 整體來說穩盤性能有所弱化,最多削弱了4°/s

  • 添加了海鷂FA. 2的氣動模型,與鷂GR.7相同

  • 蘇-17(所有),蘇-22(所有)

    • 機翼,0%後掠程度時: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73減少到0.7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襟翼完全展開時:(原文這就是空的,估計是忘了寫)

    • 添加了50%後掠檔位

    • 機翼,100%後掠程度時:

      • 襟翼收起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3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襟翼完全展開時:

        • 奧斯瓦爾德效率因子數從0.65減少到0.63

        • 誘導阻力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零速度升力係數從0.02增加到0.08

        • 負向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0.65增加到-0.6

    • 相比上面的機翼,以下結構參數改動對氣動性能的影響較小

    • 平尾:

      • Critical Cl 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5改為-0.05

      • 臨界攻角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係數最大值從0.65改為0.95

        • 阻力系數的線性係數從-0.1改為-0.02

    • Elevator deflection sensitivity at M1.5 從80%增加到90%

      • M1.5時的俯仰性能略微強化

    • 1200 km/h時的加力推力增加,從13200 kgf改為13750 kgf(除了蘇-22M3)

  • 蘇-17M2

    • 機翼,100%後掠程度,襟翼收起時: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係數最大值從2.4改為2.2

    • 機身:

      • 阻力系數與馬赫數的關係曲線調整

        • 最大值時的馬赫數從0.99改為1.1

  • 蘇-22M3,蘇-22UM3K

    • 機翼,100%後掠程度時:

      • 襟翼完全展開時:

        • 正向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0.88增加到0.95

        • 零升阻力系數從0.07減少到0.069

  • 無法就轉向性能的變化給出具體數字

  • 添加了新的蘇-27SM氣動模型,除了比現有的蘇-27重400kg外沒有區別

  • Ta-154A

    • 升降舵舵效損失從470 km/h開始, at 2.2 compression power

      • 舵效會在更低的速度開始損失,隨速度增加損失略微加快

    • 機翼:

      • Spin Cd gain 從0.08增加到0.03

        • 迴轉時的阻力變大

      • Moment arm vertical coordinate從0.12改為0.11

        • 滾轉率略微上升

    • 平尾:

      • 升力係數的線性係數從0.03增加到0.06

      • 失速後的升力係數從+/-0.45增加到+/-0.85

        • 攻角大於正向臨界迎角時的升力增加,大於負向臨界迎角時的升力係數減少

      • 臨界攻角時的升力係數從+/-0.5增加到+/-0.9

        • 攻角大於正向臨界迎角時的升力增加,大於負向臨界迎角時的升力係數減少

  • 添加了狂風F.3後期型的氣動模型,除了多3個外部油箱外與狂風F.3並無不同

  • Gaijin hallucinations in changelogs:

  • P-39N changes in one of the major updates some while ago

  • NEW: Gripen nerf (please in next dev update gaijin)(沒看懂)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