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4-28 11:33:04 作者:師傅肘子 Language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0張

張子楓,許多觀眾都親切地稱她為“妹妹”,不過她最近火的一個角色,演的是一個姐姐。在去年的清明檔期,《我的姐姐》成為票房黑馬。

電影中涉及的觀念之爭與性別困境,都是觀眾們經常會觸碰到的話題。

關於重男輕女的問題,1995年吳天明導演的《變臉》曾做出一定的批判,不過《變臉》中的女主角狗娃多數時候都是以一個類似獨生女的形象存在。

《我的姐姐》中給女主角加入了“姐姐”這一身份,所探討的範疇和《變臉》並不完全重合。

在經歷生育政策變化的幾十年裡,姐姐這種身份都有些特殊。這算是我國特有的情況。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姐姐,不同地區的姐姐也會有不一樣的境遇。

本文將盤點一些影視作品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角色。她們有的乘上了風,有的卻破不了浪。可謂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高衛紅-《孔雀》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1張

高衛紅的故事發生在80年代,在家中她既是妹妹,也是姐姐,由於大哥有智力缺陷,父母對他較為偏愛,導致高衛紅與弟弟高衛強抱團。他們都不被家裡人喜歡,同時也不被工廠裡或學校裡的人喜歡。

一開始兩人都有掙脫困境的意願。在人生道路上,作為姐姐的高衛紅無形中給弟弟打了樣。她想方設法逃離家庭,拼命去考空軍,最後希望破滅。

她把降落傘綁在單車後座上,騎著車飛奔,幻想自己在空中翱翔。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2張

周圍的人,也包括她的家裡人,都當她是精神出了問題,強行為她治療。之後高衛紅以結婚的方式來逃離,可仍然掙脫不出牢籠,結果還是離了婚。

弟弟就這樣看著姐姐掙扎,然後失敗,再掙扎,再失敗,心中的希望之火漸漸熄滅,所以他很早就放棄掙扎,天天盼著瞬間變老。

姐姐對於他,是一座破落的燈塔,眼看著塔樓坍塌,他無力修復,自己也迷失了方向。

高衛紅的個體追求,在那個講究大公無私的環境裡,猶如觸犯禁忌的異教徒,為世俗所不容。

最後她看到了孔雀,但孔雀直到她走了才開屏。也許是她看得早了,又或許,是她不被孔雀所喜歡。


伊莎貝拉-《戲夢巴黎》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3張

伊莎貝拉和弟弟是雙胞胎,他們沒有明確的主次關係,兩人一直相互影響,甚至在某些時刻你會把他們合二為一。

從房間裡貼著的左派領袖海報可以看出,反叛是他們生活的一大主題。

他們迷戀電影,經常模仿電影裡面的經典橋段,試圖在藝術作品中汲取反叛的養分。

遇到來自美國的馬修後,性也成了一種反叛手段,雖然那一刻只發生在姐姐與馬修之間,但在電影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弟弟也參與其中。三人彷彿已經三位一體。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4張

可是導演貝託魯奇沒有任由他們肆意揮灑青春,他敏銳地捕捉到這種反叛的脆弱。

伊莎貝拉發現父母已經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後,彷彿夢就要醒了,於是選擇自殺。

這時街上游行的學生丟進來一塊石頭,猶如一種催眠的信號,他們立刻接收,加入遊行的隊伍繼續夢遊。

這場運動在他們身上並沒有留下太強大的信仰基因,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反叛而反叛。

海報、電影、性、遊行,是脆弱內心的一種保護裝置,貼上這個標籤,獲得了身份,膽子瞬間就壯大了。

伊莎貝拉拒絕夢醒,因為她隱約知道醒來的世界有多可怕。


喬-《小婦人》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5張

必須承認,我個人對西爾莎·羅南這個演員的喜愛多於這部電影。不過這也足以構成“印象深刻”的條件。

比較巧合的是,上一部提到的《戲夢巴黎》中弟弟的扮演者路易·加瑞爾,也同樣出演了《小婦人》,演的是喬的最終伴侶。

喬作為四姐妹中的大姐,前期的道路跟《孔雀》裡的高衛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追求個性解放,希望能一展自身的才華。

但她的故事相比高衛紅,童話感會強很多。高衛紅結婚是一種被動且無奈的選擇,而喬卻主動拒絕了勞瑞的求婚。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6張

喬的掙扎主要在於個人抉擇,畢竟她還有姨媽這個強有力的後盾,甚至還給她留了房子,令她有思考精神追求的餘地。

喬擔心世俗會泯滅她的個性,婚姻就是她眼中的世俗牢籠,所以即便她對勞瑞頗有好感,還是會害怕自己的自由被束縛。

她的妹妹梅根結婚後,生活與婚前相比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可是一旦在個人價值追求受挫,喬又會把俗世規則當作臨時避難所,還一度想要挽回勞瑞,只是當時勞瑞已經愛上三妹艾米,才沒能如願。

這種內心的搖擺,如今許多漂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也會有共鳴。


香田幸-《海街日記》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7張

由於特殊的家庭原因,香田幸除了是三個妹妹的大姐,也兼具家長的角色。

她嚴厲的性格一方面是因為身負重任,不得不把自己塑造成這個樣子。

另一方面,當年父親對母親不忠,以及母親拋棄三姐妹時,她已是懂事的年紀,對父母親長期積壓的怨恨使得她表面看上去不易靠近。

收留同父異母的鈴,則把幸內心的另一面表現了出來。雖然三姐妹性格各異,但共有一份善良。

鈴加入後,幸從她身上間接地感受到父親的另一面,到最後對父親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8張

在是枝裕和的多數電影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對現實的無力感存在。《海街日記》的開頭亦是如此,但到結尾時,這種無力被另一種輕柔化解了。

大姐的嚴厲與怨恨,就在一個個生活細節中化於無形。從人物轉變這點看來,幸也算是整部片子的核心人物,如同她在家中的地位一樣。

她串聯起兩代人,甚至是包括外婆在內的三代人,使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一些似乎已經蓋棺定論的東西。

而她自己的生活,自然也有著非常多的可能性,畢竟,“活著的東西都是很費工夫的。”

【盤點】影視作品中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姐姐-第9張

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姐姐這個身份比哥哥還要特殊,因為當中不止存在年齡的區別,還有性別的差異。

有時她們會被認為是更應該奉獻的那一個,並且會被安排到邊緣的位置。

上述的姐姐們,本身就被人性共有的弱點所困擾,再加上外部環境對她們不友好,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在奉獻之後,有些姐姐會被歌頌成偉大的形象。弱勢群體能被關注固然是好的,但仍需警惕這種歌頌。

在部分人眼中,“偉大”意味著效仿,是要求更多的姐姐變得“偉大”。如果說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是不幸的時代,那麼一個需要偉大姐姐的家庭,或許也是一個不幸的家庭。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