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但這次新海誠的《鈴芽之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還是很明確的。接下來我會通過幾個關鍵詞來先來解構一下這部動畫。*本文涉及部分劇透,強烈建議觀看完影片之後再進行閱讀。
鈴芽之旅:日本近代地震史的縮影
如果說《你的名字》的隕石和《天氣之子》的暴雨還不足以體現新海誠對自然災害的敬畏,那《鈴芽之旅》裡對地震的刻畫就相當明顯了。
日本是一個處於地震帶上的國家,地震頻發。主角鈴芽從九州的家出發,到最終自己的老家巖手縣,一路上出現“往門”的幾個地點,都是歷史上日本曾經發生過較大地震的地方,分別對應的是:
- 九州:2016年4月14日熊本地震,造成49人死亡。
- 四國:2014年3月14日伊予灘地震,未造成人員死亡。
- 神戶:1995年1月17日阪神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或失蹤。
- 東京:1923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
- 巖手: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造成15900人死亡,2523人失蹤。
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很多人無家可歸。物質和經濟上的損失其實都還好,心靈上的打擊才是最致命的。之前看過一個NHK的紀錄片《影像記錄3.11 無法忘記那一天》,是通過311東日本大地震親歷者拍攝的DV,以第一人稱視角來講述這場可怕的災難。
紀錄片一開頭就白底黑字強調,“本節目是3.11震災當天拍攝的強震及海嘯的影像記錄。其中內容可能給災民,尤其是兒童帶來痛楚。為了有助於今後的防災減災,我們製作了本節目。”
《鈴芽之旅》中的鈴芽,正是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受災兒童之一,鈴芽的母親在此次地震造成的海嘯中喪生。這次地震造成的劇烈搖晃持續了三分多鐘,已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地震造成的海嘯所產生的次生災害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一方面,地震的液化現象阻礙了有意識往高處避難的人們駕車逃離。(土地液化現象:是指地震引起的振動使飽和砂土或粉土趨於密實,導致孔隙水壓力急劇增加。在地震作用的短暫時間內,這種急劇上升的孔隙水壓力來不及消散,使有效應力減小,當有效應力完全消失時,砂土顆粒局部或全部處於懸浮狀態。此時,土體抗剪強度等於零,形成“液體”現象。)
另一方面,雖然在地震發生後,有發佈了海嘯預警,在海嘯來臨前有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間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去。但還是有很多人並沒有對於即將來臨的海嘯有著太強的危機感。還處於對於之前劇烈搖晃的後怕之中,在戶外空曠處不知道該去往何處。
另一方面,海嘯的強度也超乎了人們的想象,最初的海嘯預警海浪高度50cm,但實際襲來的海嘯有著三層樓高,慌亂逃生的人們只能就近選擇高樓房頂躲避。一念之差,一位市政府職員和同事選擇了相鄰兩個只差了一層樓高的建築逃生,而海嘯的高度剛好淹沒了同事所在的政府指定應急避難場所市民會館。
*題外話,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成都彭州的山洪事件,也是部分露營的人們不知道山洪來得有多快,認為自己可以在災害來臨前逃脫。結果山洪一旦到來,根本來不及逃掉。雖然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但對於自然,真的要有敬畏之心,預警不是開玩笑的。
雖然是自然災害導致的悲劇,但善良的人有時候會將部分過錯放在自己身上,“如果我當時……”這種想法很容易出現,《鈴芽之旅》中的鈴芽也是,影片後面在回到老家翻出日記以後,鈴芽回想起當初遭遇海嘯之後的記憶碎片,就在不斷重複“如果當時我可以做些什麼”,那之後的日記也都被塗成了黑色。不願去想起,不願去面對,但那一幕卻始終出現在自己面前。這大概也是在重大災害後倖存下來的人所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也就是經常被提起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種情況一般的心理干預很難治療,主要還是要靠受傷的人自己的意志,要有和過去說再去的勇氣和願望。通過觀看影片也可以知道,鈴芽是通過往門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讓小時候的自己平靜下來的。雖然現實中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也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要“靠自己”才能救自己,這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
三腳凳:身殘而志堅
在討論一些話題的時候,常說到要 “共情”、“感同身受”、“換位思考”,成都也有句老話說 “要想公道,打個顛倒”,很多事情,作為旁觀者發言權是很有限的。貿然勸說會讓親歷者覺得是在說教或者毫無誠意,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實際上很多事情作為旁人不可能有機會經歷過,或者說很難做到有過相同或者類似的經歷。就比如說對於地震後的受災者,沒有受到較大損失的人可能真的無法完全體會因為災害導致家園被摧毀,家人離去的這種悲痛。如果說鈴芽是以災害親歷者的角度來鼓勵受災後的大家,那草太就是以“地震造成身體殘疾”的身份來鼓勵身體殘疾的這部分人,方式就是通過將草太投射到那個三隻腳的凳子上。
和因災害失去家人不同,因災致殘的人更多的是要面對 “身體的殘缺”,缺胳膊少腿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打擊了,而對於某些特定職業來說,身體的殘缺可能是更致命的。比如作家、畫家等以手為主要創作手段的人,如果失去了手。運動員、舞者等需要手腳協調使用的人,失去手或者腳……身體的殘缺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生活的不便,還要面對可能將要一輩子和自己所喜愛的事業無緣,無法再繼續搞創作,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可能真的生不如死。當然還有可能他們不僅僅要面對身體的殘缺,也還有上面所提到的失去家人的悲痛,這就更是讓人絕望的打擊。
天無絕人之路,馬老師也教導我們“沒有人的世界毫無意義”,最近在看《人生之路》,縣委書記在抗洪時,知道人都沒事後長舒一口氣,一番講話慷慨激昂,直接促成高加林寫出《只要有人在,大災也不怕》。人只要活著,就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意義。當初512地震有個叫牛鈺的女孩不幸失去了右腿,獲救後她樂觀面對生活,裝上義肢,過著和普通人無異的生活。參加汶川馬拉松,堅持走完全程,還積極頭身公益事業,為殘疾人士發聲。
還有一位叫廖智的舞蹈老師,因為地震失去了雙腿,但她也沒有放棄生活。而是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太面對,後面有機會再次登臺跳舞,她克服種種困難,排練許久,最終登臺演出驚豔全場。
現實中必定還有很多像牛鈺和廖智這樣面對打擊堅強面對的人,正如《鈴芽之旅》中變成凳子的草太,即使行動不便,但對於履行自己使命的決心不會變。雖然在觀影過程中,三角凳草太矯健的身手有著意想不到的搞笑效果,但稍微代入一點現實世界的殘疾人士以後,就只剩下敬佩了。
標題的多重含義
本作的標題《すずめの戸締まり》直譯過來的意思是“鈴芽的鎖門”,聽起來比較怪,主要是因為“戸締まり”這個詞是個名詞,指的是“(外出前)關閉門窗並鎖上”這件事。
但看完影片後結合鈴芽的境遇再想一下,我覺得可以引申出“(開始新生活前)和過去說再見並鎖上”的意思。影片中也不止一次出現了鑰匙的特寫,除了每次關閉往門的那把鑰匙以外,還有現實中的關門,啟動車輛的鑰匙的特寫,感覺都有一種“把過去鎖在過去”,然後“開啟新生活”的意味。話說影片中的“要石”算不算鑰匙諧音梗?(扣錢)
海報中的“我出發了(いってきます)”也有開啟新生活的這個意思
那麼如何開啟新生活呢,新海誠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分別是:
- 愛情:鈴芽和草太的感情線,雖然有些突然啦。我是覺得鈴芽和草太更像是介於友情和親情之間了。
- 友情:芹澤朋也對草太和鈴芽的幫助(據說官方小說裡朋也對草太真的有……)
- 親情:鈴芽的姨媽巖戶環對鈴芽的關心,接受和理解非直系親屬的關心。
- 陌生人:鈴芽一路上遇到的神戶酒館阿姨,愛媛民宿少女的無私幫助。
鈴芽正是在這一系列人的共同幫助下,才既拯救了東京,又抱得美人歸的(草太:我不是美人?)。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自己永不言棄的精神。所以說,新海誠這部動畫想要表達的意思就很明確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既包括天災,也包括現實中的其他事情),不要放棄,必要時藉助戀人/友人/家人/陌生人的力量,靠著不服輸的精神,去擊潰困難。
接下來的部分和影片主旨沒有太大關係,是我的一些觀察和吐槽,有興趣可以繼續觀看。
吐槽部分
神道教
無論是《你的名字》裡面作為神社巫女的三葉、四葉,還是《天氣之子》中作為晴女的天野陽菜,又或者《鈴芽之旅》中作為閉門師的宗像草太,新海誠最近幾部作品中都出現了神道教元素。這跟日本人的宗教信仰分佈肯定是有一定關係的,根據日本文化廳2022年《宗教年鑑》顯示,截至2021年,日本全國總共有宗教徒約1.79億人。其中,神道教徒有約8千7百萬人、佛教徒有約8千3百萬人、基督教徒有約19萬人,其餘數十種小眾教派信徒加起來總共71萬人。
在我個人的認識裡,宗教其實就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不同的宗教對於世界、對於“我”自身有著不同的理解。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可以說科學也是一種宗教。所以,對於大部分都信神道教的日本來說,用神道教來講故事應該是更具有說服力的。我對於神道教並沒有深入的研究,不清楚新海誠作品中的這些設定是不是真的有對應的神道教傳說,據說《天氣之子》中“晴女”確實有類似的掃晴娘傳說。但這次《鈴芽之旅》中的“閉門師”則應該是完全原創出來的設定。基於神道教“萬物皆有靈”的說法,我估計應該還是會有很多日本觀眾願意相信有這麼個傳說。
前面我已經解析了這部動畫想要表達的主旨,這裡還可以再加一句,必要時也可以藉助“神明”的力量。但“我”還是占主導地位的,日漫日劇裡主角想要藉助神明力量時,一般也是說“神明助我一臂之力”,其本質還是依靠自己,只不過是靠神明給予自己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支持。
鎮魂歌
影片中每次草太和鈴芽要關閉往門的時候響起的音樂聽起來非常的有熟悉感,是那種人聲低聲吟唱的曲調,在電影院看的時候,我就給老婆說,這歌特別有《尼爾:機械紀元》的那種荒涼感。而說到311地震,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首震後專門寫的鎮魂歌《GASSHOW》,風格都很像。
看完《鈴芽之旅》後再來看這首歌的評論,果然有很多和我一樣想法的人。
朋也的昭和歌單
朋也載著鈴芽和姨媽去鄉下老家的路上,車上放的歌全是昭和年代的老歌,其中好幾首還在我歌單裡,讓我以為在放我的歌單。據不完全統計,朋也車裡面放的歌包括:
- 松任谷由実 - ルージュの伝言 (Remastered 2019)
- 松田聖子 - SWEET MEMORIES (Re-Mix Version)
- 井上陽水 - 夢の中へ (Remastered)
- 斉藤由貴 - 卒業
- 國生さゆり - バレンタイン・キッス (with おニャン子クラブ)
- 河合奈保子 - けんかをやめて
《夢の中へ》這首歌響起的時候我的DNA就動了,小學時看的動畫《他和她的故事》(彼氏彼女の事情)就是用的這首歌做的片尾曲,這動畫幾乎就是《EVA》的原班人馬做的,不過風格和《EVA》完全不同,是溫馨搞笑的校園戀愛劇,另外動畫裡的歌曲不是原唱,是男女主角的聲優演唱的。
河合奈保子這個歌手在國內不太出名,但有一首翻唱自她歌曲的粵語歌很多人應該聽過。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詞曲翻唱自河合奈保子的《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我個人感覺原唱更符合這首歌的韻味。
防波堤
在影片後半段鈴芽回到老家時,可以看到在海岸線上有一條長長的防波堤,這個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311地震後,東海岸一段修了很長的防波堤。雖然我感覺吧,這東西如果真的再遇到大海嘯時可能並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但對於災民來說,心理上的安慰可能會更重要。
日本影視動漫作品裡面類似的這種高牆倒是也不少見,就比如《進擊的巨人》中的瑪利亞之牆和《甲鐵城的卡巴內瑞》裡的城牆,甚至《環太平洋》裡的高牆,真遇到敵人想要進來的時候其實都沒太大作用。
巨人既視感
在觀影過程中,我不止一次有強烈的《進擊的巨人》既視感。首先,草太和長髮艾倫長得很像。
你就說像不像吧
然後,草太全國到處跑,就是為了把蚓厄都封印住,這和艾倫想要把巨人都驅逐出去的初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再然後,影片後半段的防波堤和巨人的瑪利亞之牆太像了。最絕的是草太在門裡面坐在海邊的場景,太像艾倫在海邊的那個場景,我都怕他手一抬,下一句就說“海的那邊,是敵人”。
話說你把椅子坐了,萊納怎麼辦?
寫在最後
雖然全篇我好像都是在誇,但其實也還是有一些我沒有看懂的地方,比如大臣心境的轉換,雖然影片中說是引導鈴芽找到最初的往門,但大臣從一開始不願變回要石,到後面主動幫助鈴芽,這個轉變來得太快了,草太爺爺和大臣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他們又說了什麼?爺爺的右手是因為之前封印而失去的嗎?這裡有太多沒有交代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鈴芽之子》算得上是新海誠目前為止的集大成之作,可以和《你的名字》分庭抗禮,故事結構和敘事節奏都算合理。之前看到有人問新海誠可以達到宮崎駿的高度嗎,如果是之前的新海誠,那肯定是完全不夠格的,但要說以後,真不好說,我個人反正是看好新海誠後續的作品的。
參考資料:
宗教年鑑 | 文化庁 (bunka.g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