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7-09 17:52:31 作者:汝揚 Language

小朋友們好!你們現在已經長大到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小事情了。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一定都很好奇這些現象為什麼會發生。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這個世界,接下來我們將一起學習學齡前的通識課程。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關於人們如何展示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來自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有閒階級論》。


《有閒階級論》是一個叫凡勃倫的大人寫的。這本書講的是有些人喜歡通過展示他們的財富和閒暇時間來顯示他們的地位。簡單地說,有些人喜歡炫耀他們擁有的好東西和自由時間,以此告訴別人他們很厲害。


不過,凡勃倫在解釋這些現象的時候,更多地把原因歸結於人們的心理和精神。他在分析心理現象時,還結合了文化史、生物學、宗教等方面的知識,使得他的觀點看起來像一個大雜燴。而且實際上,這樣的解釋有些問題,因為它忽略了社會發展的真正規律,把工人和有錢人之間的鬥爭簡單地歸結為心理和精神原因。我們需要注意這一點哦。


雖然他的理論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他提出的“炫耀性消費”、“明顯有閒”和“歧視性對比”這些概念還是很有趣的,小朋友們也可以瞭解一下。所以,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本《有閒階級論》。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0張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1張

接下來大家拿出課本,翻到目錄,可以看到這本書分為十四個部分:緒言、金錢的競賽、明顯有閒、明顯消費、金錢的生活水準、金錢的愛好準則、服裝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工業的脫離與保守主義、古代遺風的保持、遺留到現代的尚武精神、信賴命運、宗教信仰、非歧性利益的殘存、高級學識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2張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3張

首先翻到第三頁,我們先來看“緒言”。


在第一章“緒言”中,凡勃倫認為,在野蠻時代,不存在經濟特權和業務分化,因而還不存在“有閒階級”;但是從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的那些部落的一些風俗、習慣和文化特徵,可以看出“有閒階級制度”是從原始的野蠻部落發展到未開化階段這一轉變中逐漸湧現的。


按照他的意見,有閒階級的產生最初表現在業務分化上,在生活習慣上,男女擔任著不同的工作,生產業務和非生產業務之間有了區別,出現了身份的差別。


在未開化的較高階段,政治、戰爭、宗教、信仰和運動比賽這些非生產性業務歸上層階級掌握。生產性業務則由下層階級擔任。這種業務的差別是具有歧視性的,非生產性業務在習慣上被認為是光榮的、值得尊敬的。在現代社會,這種區別仍然變相存在。


總之,凡勃倫把階級的產生說成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演變的結果。他認為,在原始的野蠻時代的和平生活習慣轉變為堅決好戰的生活習慣以後,侵佔就成為日常生活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因而產生了侵佔和勞役之間的職能分化和業務的區別,階級區別也就產生和形成了。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3張

接下來是一些原文摘抄:

有閒階級制度是從原始的野蠻階段到未開化階段的轉變中逐漸湧現的;或者得再恰當些,是從和平的生活習慣到堅決好戰的生活習慣的轉變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要使這個制度能以明確的形態出現,顯然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部落必須具有以掠奪為目的的生活習慣,必須有戰爭或大規模狩獵活動,或者是兩者俱備,這就是說,在這樣情況下構成初期有階級的男子,必須習慣於用武力或策略來從事於傷害行為,(2)生活資料的獲得必須相當從容,從而有條件使部落成具中一個很大的部分可以脫離經常的辛勤勞動。

有閒階級制度是各類業務在早期區別下的自然結果;根據這種區別,有些業務被配為是可敬的,有些業務則不然。在這種古老的區別下,凡是可尊敬的業務,可以歸入屬於侵佔的那一類;不值得尊敬的業務,是那些必要的日常工作,在這工作中都不含有值得重視的侵佔成分。

但是各種標準和觀點上的變化只是漸進的,某一觀點一被接受,很少會突然消失或被全部推翻。產業務與非生產業務之間的區別,現在習慣上依然存在;這一現代區別方式是開化時代侵佔與勞役的區別的變形。

......上面已指出,侵佔與勞役之間的區別,是業務上的一種歧視性區別。列入侵佔一類的業務是可敬的,光榮的,高尚的;而其他不含有侵佔成分的業務,尤其是含有奴性或屈服意味的那些業務,是不值得拿尊敬的,低賤的,不體面的......

......怎樣才能順利地應付這類現象,乃是一種侵佔性而不是生產性的工作。這裡著重的是勇武精神,而不是刻苦耐勞。

當團體由和平的野蠻生活狀態轉變到掠奪的生活狀態時,競賽條件就發生了變化......在這一文化階段,公認為獲得自決自主的最可敬的方式是戰鬥;而通過劫奪或強迫而獲得的用品或勞務,正是戰鬥勝利的符合慣例的證據。用掠奪以外的方式取得任何事物,情形正相反,一個有身份的男子是不屑一顧的。

基於同樣理由,有關生產工作或個人服務方面的勞務,也受到了同樣的憎嫌。於是一方是侵佔或掠奪方式下的取得,另一方是生產工作,在這兩者之周產生了歧性區別。勞動是受到蔑視的,因此就有了惹人厭惡的性質。

學齡前兒童通識教育-《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第3張

好的小朋友們,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學齡前通識課程《有閒階級論》(凡勃倫)-01的內容,下節課我們將看第二章“金錢的競賽“。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