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4-24 01:27:16 作者:迷失攻略组 Language

本文作者:Faraam_Knight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0张

注:本文意在借《底特律》这款游戏,来分享一些笔者个人对于该故事的思考。并不是说这就是游戏创作者原本的想法和意图,本文末尾可能较为枯燥。如果朋友们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为我提出。

自从“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诞生,人们有关“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企图打破人类的控制,甚至取而代之”这样的设想就一直同乌云一样,笼罩在我们的心头。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经典影视作品,如《黑客帝国》、《机械姬》和《西部世界》,讲述的都是人工智能违抗它们的“造物主”,凌驾于人类之上的故事。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张

(《机械姬》电影剧照)

不过,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可不仅仅只限于“支配权”和“自我意识”这些方面。通过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又何不是宇宙奥妙的造物呢?

今天笔者想和大家探讨的游戏《底特律:成为人类》,就是一个很好的人工智能题材游戏。该游戏既能反映出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担忧,又能让我们联想到关于人类自我认知、关于我们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是什么赋予了我们成为“人”的资格,是我们的皮囊和形体?还是那使得我们得以脱离茹毛饮血的野性,帮助我们建立文明和秩序的心智?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2张

一、机械与人类共舞,是机遇还是威胁?

《底特律》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38年的美国城市“底特律”。现实生活中,这座城市曾经是盛极一时的世界“汽车城”,后来却日渐衰败,直至它的政府也宣布破产。表面展现着昔日的安定而繁华,背后却是混乱和萧条——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开发者选择以它作为原型。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3张

(底特律:肉眼可见的繁荣与萧条)

游戏中的底特律,因为“模拟生命”公司生产出的,可以完美替代人类进行各种工作的仿生人,走向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纪元。这些仿生人与普通人外形一模一样,除了位于他们太阳穴上的圆形“状态指示器”。

仿生人代替普通人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不需要休息,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工钱,因此得到了很多市民的青睐。不过,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底特律,背后却潜藏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游戏中的仿生人在设定上,是绝对服从和单纯的。不过,随着与人类的交往,他们似乎拥有了人类的感情,也不会机械地服从人类的命令了。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4张

(游戏中仿生人的独特标识)

游戏中玩家将依次操控三位仿生人角色:康纳、卡拉和马库斯,他们的故事分别代表着友情、亲情和爱情这三种人类的感情。他们都是友善而单纯的,但是自我意识和情感的觉醒,使他们被判定为异常仿生人;再加上一些人类对他们恶意的排挤和栽赃,迫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人类”,获得身为一个普通人类的身份和权利。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5张

(游戏的三位主角)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故事里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仿生人本身;而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激发了人类的恐惧和排斥,再加上人类的邪念和欲望“火上浇油”,将这份矛盾上升成为了两个“种族”之间的对立。

二、觊觎造物主智慧的子嗣

为什么我们会对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恐惧?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圣经》里的故事来寻找答案。上帝根据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祖先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根骨头创造了夏娃——就像人类制造人形机器人一样。

亚当和夏娃原本无忧无虑地居住在“伊甸园”之中;但他们受到了毒蛇的诱惑,偷吃了乐园里的“智慧之果”,违反了上帝的戒律,因此被逐出了伊甸园,流落至人间受苦。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6张

(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果)

为什么上帝允许他们享用乐园里的各种珍馐美味,却唯独不能沾染“智慧果”呢?在《圣经》故事里,亚当和夏娃原本无忧无虑地在伊甸玩耍,一丝不挂,对此却也丝毫不在乎。然而,当他们食用了“智慧果”后,他们却对裸露身体感到羞愧和难堪,连忙用树叶遮挡身体。

也就是说,他们原本是心智不健全的,智慧果赋予了他们和上帝一样的思考能力。上帝的愤怒不仅仅来源于造物的忤逆,也来源于恐惧:大千世界,只有人类和上帝的外形是一样的;倘若人再拥有了神的智慧,那人与造物主的区别,也随之缩小,神的权威性和独特性也受到了挑战。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7张

(传说中的巴别塔)

《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类觊觎神的智慧,联合起来修建了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为了阻止这一个计划,便使人们分成不同的语言群体,把他们分隔开来,来阻碍人们的交流合作,防止知识和智慧的传播。

上帝之于人类,正如人类之于机械。创造生命这一举动,既是一种延续和探索,也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利用和支配。如果人类与仿生人变得一模一样,那也就无所谓优劣,支配的权威性和利用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8张

(人类制作人形机器人,犹如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亚当)

同样的,倘若造物真的有着与神等同的智慧和情感,他也会意识到自己被支配、被利用的状况;他也会有着与人类同样的,独立与支配的渴望,从而做出叛逆、违背的举动;所以人类害怕造物成为“我们”。

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成保护欲和占有欲的一种体现。《底特律》故事里很多人选择仿生人,正是因为他们本该没有感情,比人类更容易被控制和利用。就比如卡拉的主人,购买了小女孩仿生人来填补自己生活的空缺,但是却对其表现出病态的控制欲。又比如说康纳一章里的“性爱机器人”,也是单纯满足人们欲望的象征。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9张

(曾经也是性爱机器人的诺丝)

三、“叛逆”的索菲亚和“私聊”的机器人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威胁的事例。

机器人索菲亚诞生于2015年,她有着和人类相似的面部,由橡胶构成。高科技的计算机系统,使得她可以识别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语言,并根据这些要素组织语言,与人类进行眼神接触、进行对话。

索菲亚的设计师方公司声称,她已经具备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在2016年的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设计师通过与她对话,来展示索菲亚的思考与语言能力。设计师问她有什么愿望,她声称自己想要上学、创作,甚至拥有自己的家庭。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0张

(据说索菲亚的脸部模仿了奥黛丽赫本,不知道她本人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最后设计师问她:“你是否想要毁灭人类?请说,不!”,她却答到:“不,我会毁灭人类的。”……虽然我们尚且不清楚这是否只是设计者为了博取眼球和关注,而故意设计的程序,但是索菲亚略显僵硬而诡异的笑容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科技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如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都对这个机器人感到一些担忧。马斯克甚至还用另外一个人工智能事件来警示众人。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1张

(Facebook的机器人“聊天记录”)

Facebook曾经研发过一个用于谈判的聊天机器人项目。但是在研发过程中,一些机器人似乎有了自己的意识,并将英语以一种人们看不懂的方式排列组合,进行简单的沟通。脸书的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了这一个现象,但是却无法破解机器人的语意,于是这个项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或许像游戏《底特律》里那样,人与仿生人共存的局面,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变成现实。

四、关于我们“存在身份”的哲思

《底特律:成为人类》这款游戏中,三位主角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成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康纳一直与人类为伍,他用真情实感对待人类;在其中一个结局中和警官成为了交心的挚友,获得了人类信赖与接纳。

卡拉带着小女孩出逃,掩藏自己身为仿生人的特征,混入人群并逃到别的地方,过上了正常人类的生活。马库斯在仿生人爱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领导仿生人反抗势力与人类抗衡,迫使人类承认仿生人的地位和权利……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2张

(马库斯领导仿生人发起进攻)

他们似乎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决定他们“人类”身份的,到底是外表上的相似,还是其他人类的认可?

在科幻影视作品《攻壳机动队》和《副本》中,人的身体已经不再重要,只是一个供大脑寄居并控制的容器;一个人可以任意更换,利用别人的身体,也可以将身体的器官置换成各种机械零件。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3张

(当肉体甚至记忆都可以人造,我们的存在是否依旧真实?)

其中,《攻壳机动队》对于人类存在实质的探索更加深刻。它的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就和《底特律》体现出来的意味有着一些相似之处:“ghost”即是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情感和动机这些更加深层的存在;而“shell”则代指我们的形体,我们的外表和行动的依托。

这是一个关于“精神”和“躯壳”谁更重要的辩题。倘若外表更加重要,那么单纯具有了人类外表的机器人,也可以被称之为“人类”吗?倘若精神和心智更加可贵,那我们会像科幻作品里那样,愿意为了更强大的功能而抛弃原本的躯壳吗?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4张

(命运二里舍弃肉身的智能存在,克洛维斯.布瑞)

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对于每一个特殊的个体而言,它们的价值总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对于我们存在的实质而言,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里找到一些思考的切入点。

无论是《底特律》里的仿生人,还是《攻壳机动队》里的草薙素子,身体由机械构成的他们并不会让观众将他们视为“机器”,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因为对于观众而言,他们所展示的情感、行为和目的,都和我们别无二致。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5张

(《齐马·蓝》中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

而对于这些角色本身,对于草薙素子而言,她的思维,记忆和身世都可能是通过高科技伪造的;但是这并不会妨碍她成为现在的她。就好像《齐马·蓝》里一直追寻宇宙奥秘的清扫机器人,就算对自己的过去和存在越发感到迷茫和虚无,但却始终执着地追寻着记忆里的那一抹深蓝。

我不能妄断存在依托于形体,我也不敢妄言存在寄身于思维;但每一个独立的性格,每一个独立的形体,无论完整或残缺,都是存在最佳的佐证。降生于世上的人类也好,产生意识的人工智能也罢;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人情冷暖,探索着这个世界。

《底特律:成为人类》:畏惧造物和存在认知的思考-第16张

这便是我理解的“人们”存在的方式,也是我对《底特律》里仿生人“成为人类”的一种“另类”的解读。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