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虽然,网上对华为,对问界官方的质疑声和抨击声不断,但前不久还在网上公开质疑车辆自动紧急制动在事故中“失灵”等原因,疑似导致车辆上的3位亲人全部遇难的家属,就已在4月29日深夜,匆匆地删除了相关的质疑。
相信她曾在网上跪求目击者告诉真相的声音,让她比我们更快一步知道了事故的真相。
随后,她在网上发布最新声明:
感谢网友对我和家人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相关部门提供的调查材料!
感谢好心人第一时间破窗并开门救出我的亲人,虽然已经因为车辆碰撞失去生命!
末尾,她还特别强调:
逝者已安!希望大家忽略或删除网上种种不实报道和内容,也希望大家不要再打扰我和我的家人!
为此,她还特意开启了“一键防护”功能,无法新增关注,就连网友的评论都“不可见”,且该账号及账号发布的内容无法在该平台的“发现”位置被搜索到。
也就是说,她希望能低调处理这件事,也希望这件事会随着这则声明而最终画上句号。
相信在评论区里,很多人希望她能给出真相的,不在少数。
但毕竟她才是这场车祸中受伤最大的那个人,一时间失去了三位亲人,其中还包括自己2岁的儿子。
所以保持对受害者最起码的尊重和不打扰,也是所有关心这起车祸网友们的最大善意。
02
只是,从这位事故家属的最新声明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这几点意思:
首先,不存在救援破窗不成功的说法。
当时事故发生后,从网友爆料的图片上可以看到,有两位穿着环卫工衣服的人和一位身穿黑衣短袖的男子正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救援。
并且,车头已经起火,而电车里的电池在火源的炙烤下,很可能发生爆炸从而让火势不受控制,所以当时留给他们的救援时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但几人还是不顾自身的安危,积极参与救援,而且从事故家属的声明中可以看到,破窗是成功了的,还成功救出了车里的被困人员,但可惜在碰撞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生命。
虽然没有说被救出的具体人数,但起码可以辟谣的一点就是,车内的三人没有或没有全部被大火吞噬,然后被烧碳化这种惨烈的情况出现。
综合网上各种消息,似乎对当时车祸的真相可以做一些参考:
车祸发生在4月26号下午4点34分左右,当时弟弟正驾驶着一辆事故家属刚提车3个月的,花了25万左右,入门非智驾版问界M7,以115km/h的速度撞上了正在高速路超车道上作业的洒水车。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碰撞是相当的猛烈,车头几乎被撞碎,而且还起火。
在激烈的撞击下,丈夫被甩出车外当场身亡,而弟弟和儿子则在车内陷入了昏迷状态。
就在生死一线之际,好心人连忙上前进行施救,试图把车内的人移出车外,可隐藏把手却成了“隐藏杀手”,因为整车断电后根本无法开启。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好心人只能用硬物砸开后车窗试图从里面打开把手……
可直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没有官方站出来说明事发时的相关情况,也没有媒体对当时参与救援的人进行采访,所以上述内容仅仅是综合网上各方的消息总结出的最合理的推测,最终还是以官方的通报为准。
但从事故家属的最新声明里,可以预见的是,最终车门是打开了的,而且人也是救出来的,只是可惜几人早就在猛烈的撞击中丧生了。
至此,我们还是应该为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好心人点赞。
03
其次,也是很多人不解的一点,虽然事情的经过是搞清楚了,网络上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造谣和不真实的声音,让事故家属第一时间产生怀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目前虽然事故家属已经知道了事发时的真相,毕竟她不在现场,事故发生之后很多“现场报道”也是和我们一样,看的网友爆料。
可对于当时她连发的“三问”,为何在知道事情真相后也一并删除了呢?
很多人猜测,她是被打脸了,或者被有心人利用了。
无论是哪一种,我想说的是,当时她这几点合理的怀疑也是基于对问界产品的购买卖点上。
毕竟,问界汽车的一把手,也就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曾在问界新M7的发布会上一直大夸特夸这款车所搭载的AEB自动紧急制动、GAEB异形障碍物自动紧急制动以及阻燃材料等安全措施。
相信很多毫不犹豫下单问界M7的人,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这些安全杀手锏买单。
可估计直到这次事故之后,直到这次事故的家属在网上泣血质疑,很多人才知道:
并不是所有的问界M7都是采用华为提供的AEB。
就像这次的事故车辆一样。
针对AEB自动紧急制动没有工作的质疑,问界官方早就发表了回应声明:
事故车辆是入门非智驾版,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使用的博世方案。
而博世方案AEB的工作范围是在4-85km/h,碰撞时的115km/h时速已经远超博世AEB触发范围。
很快就被博世打脸了,说事故车辆根本就不是搭载的博世方案。
直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这辆车到底有没有搭载AEB,如果搭载了又是哪家公司的。
这一点还得等子弹再飞一会。
04
但也正因为很多人像这位事故家属一样,错误地理解了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特定车型,才导致了在事故之后她愤怒地在网上发声。
这一点是她的错吗?
虽然她错怪了问界M7,但我觉得并不是她的错。
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智能车的小白,对于智能车企的一系列新技术更是知之甚少,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听发布会和销售的鼓吹。
特别实在问界相关车辆的发布会上,一把手徐大嘴曾这样宣传自家的产品:
AEB所有测试第一名,没有得过第二名,倒车想撞都难;
1000万内最好的SUV,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硬核车身,极限抗压,重型卡车前后夹击,完整成员舱保障生存空间;
AITO问界的车,没有一辆车,出现被烧掉的问题,很多车天天都在烧,他们烧了以后就基本上就自己通过他们处理掉了;
侧向主动安全,主动纠偏避险,无惧分神;
感觉咱们NCA领航智能驾驶在高速上基本达到了L3的水平,可以考虑允许用户放开始终手握方向盘的法规要求……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一次山西运城问界M7追尾事故,真是照出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不能全怪网友愤怒的情绪高涨。
因为对于做产品的来说,无论做什么产品,第一责任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充分尊重客户的知情权。
如果各个产品商在发布会上都这样介绍自己的产品,那哪里还能叫新品发布会,完全就该改名叫攀比大会。
一个比一个说得神,一个比一个会忽悠。
直到有人在错误的理解下购买了这款产品,结果不幸发生意外后才知道,原来别人说的这些高科技技术根本就没搭载在自己买的这款产品上,自己买的这款产品就只是陪跑。
不然,相信这起事故的家属也不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当众质疑。
当然,对于事故家属前期的质疑“安全气囊没有打开”,问界也第一时间辟谣了:
安全气囊是正常打开的,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
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解释为什么这位事故家属要连夜删掉之前的种种质疑?
难道她质疑的不对吗?难道她质疑的是别用用心吗?
前面说了这么多,于情于理当然都不是。
05
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很大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她质疑里的四个字“华为问界”。
起初我和大家一样,相信很多人在这次事故之前,都总有一种错觉,问界就是华为的,华为制造了问界。
特别是频频出现在问界汽车发布会上的余大嘴,还是华为的高管,所以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其实,这是一个大乌龙。
这就得从华为和问界的渊源开始说起。
余大嘴早前曾公开说过,华为是做汽车智能解决方案的,但是要想使用方案就必须造车,不造成怎么行呢?
并且,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华为汽车事业部,和王军一起,一直和比亚迪有着密切的合作,还和宁德时代,长安推出了高端智能化汽车品牌阿维塔。
但当时华为的这一举动却让特斯拉老总马斯克很不爽,甚至在华为内部要开始造车的声音也越来越沸腾。
特别是在2023年3月8日,问界汽车公号推送了一篇品牌名称调整的公告,由此前的“AITO问界”改为了“HUAWEI问界”。
这次改名换姓,无论华为还是赛力斯官方都给出了非常正面的回应,总之就是接下来双方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这也让所有消费者对问界汽车的前景充满了期望。
更让不少人觉得,问界就是正儿八经的“华为出品”。
可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就公开表态“华为不造车”,为此还再次签发了一份为期5年不造车的文件,并放出狠话“谁敢提华为造车直接调离岗位”。
虽然类似的文件在2020年签发过,这次再次签发,也算进一步表明了华为一把手的坚决态度。
同时,任正非还提出华为商标不能出现在问界车的宣传和外观设计上。
华为官方也是严厉指出,为了避免被外界错误地理解为问界汽车就是华为造车的成果,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滥用华为品牌,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将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06
这里面暗指的谁,相信当家一定猜到了。
因为任总签署文件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当年的愚人节那天,全国的问界门店就开始陆续撤除了与华为标识相关的物料,包括宣传海报、车牌等,同时销售的宣传话术不能提及“华为汽车、华为问界”等字眼。
所以,这并不是愚人节的游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划清界限”。
而这个命令正是余大嘴亲自下达的,颇有点“谁闯祸谁收拾烂摊子”的意思。
从那时开始,摆在华为展厅里的问界,就从住在豪华大平层的亲儿子变成了借助在富人家中的表亲。
这也由此能看出,任正非对华为造车的谨慎。
并且,据知情人透露,在华为内部,也是分为造车派和不造车两派的,但也许基于很多原因和企业的发展,才最终导致了目前这样的结果。
原因很可能是怕“去美化”,毕竟手机在“去美化”上都辛辛苦苦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用了多年的时间才见成效,如今面对汽车这个比手机投入更大的项目,一旦被美国卡了脖子,那后果不敢想象。
所以,问界和华为的关系,并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华为只提供汽车解决方案,是智能车灵魂的设计师,而赛里斯负责生产。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问界M7的标准叫法是“赛力斯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的问界M系列”。
就连华为要说车的时候,官方宣传口用的都是“鸿蒙智行”。
鸿蒙自己宣传汽车的时候也都绝口不提华为。
所以,最后我想说,讨论这一点并不是想帮华为推卸责任,对于这样的事故,相信不仅对于问界全系列车型来说,还是对于整个智能车行业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和触动。
任何一次悲剧的发生,也是对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说只把责任推给一方。
而我们最希望的是,通过这次事件引起各造车方的重视,给与买家最大的知情权,不要再有意无意地夸大“智能”的部分,毕竟血与泪的教训非常的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