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haKuRyu
果核文化,带你看遍游戏圈的那些事儿。
前两天杉果娘突然找我,说她想为新买的 PS5 配些设备,问我某款售价近万元的电视合不合适。
![](https://image.gcores.com/60732b9e-9b56-44bb-8c7d-9beb60716f11.jpg)
我一边感叹有钱真好,一边打开某东认真看了看,还真让我看出了一些端倪。这台电视宣称达到 HDMI 2.1 规格,但实际最高只支持 4K60FPS 的画面输出,并不支持 HDMI 2.1 理应支持的 4K120FPS、8K60FPS 画面输出。
另外,这台电视也不支持 VRR 可变刷新率(相当于 PC 的垂直同步),而这对 PS5 用户来说非常重要。索尼前段时间刚刚推送了 PS5 的固件更新,让一些跑不满 4K60FPS 的游戏支持了 VRR,大幅减轻了画面撕裂现象,改善了它们的流畅度。
![](https://image.gcores.com/a3c3e257-f836-4516-9531-057a316fbed6.jpg)
这我就纳了闷了:一台电视既不支持 VRR,又不支持 120FPS,更不支持 8K 分辨率,怎么好意思标注自己是 HDMI 2.1 的?难道这是在欺诈消费者不成?
愤怒的我上网逛了一圈,才发现商家并没有虚假宣传。因为 HDMI 2.1 接口,真的不一定需要支持上面这些功能。
![](https://image.gcores.com/db854c63-7836-42fc-8353-ebed48c77db7.jpg)
想搞清楚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就得先搞清楚 HDMI 2.1 到底是什么。
HDMI 是 HDMI 协会创造并推广的一种视频、音频传输标准。这个协会由一群电子公司在 2002 年创立,初始成员有松下、飞利浦、索尼、东芝等业内巨头。
协会以外的公司想要使用 HDMI 相关的专利技术,比如在产品中加入 HDMI 接口,或者生产 HDMI 电缆,就必须取得 HDMI 协会的认证(显然是要钱的),否则就是侵权行为。
![](https://image.gcores.com/63e7705a-9fab-4e60-a486-5a083f14c22a.jpg)
作为 HDMI 系列标准里最新的成员,HDMI 协会对 HDMI 2.1 规格作出了如下定义:
- 支持最高 48 Gbps 的传输速率。
- 支持 4K120FPS 或 8K60FPS 的图像输出。
- 支持 VRR 可变刷新率功能。
- 支持动态 HDR(Dynamic HDR)功能。
- 支持 eARC、ALLM 等新特性。
相比之下,HDMI 2.0 规格只支持 18 Gbps 带宽和 4K60FPS 画面输出,HDR 也只有静态版,其他新功能更是完全不支持。
![](https://image.gcores.com/829428a3-2458-4629-bc38-ba0dfed1779b.jpg)
按理说,技术进步是一件对用户、对芯片厂、对开发者、对下游品牌方都有利的事情。然而 HDMI 2.1 却有一个缺点,不仅影响到了自己的销量,更是连带着老前辈 HDMI 2.0 一起遭了殃:太贵。
从海外网站上看,一张普通的 HDMI 2.1 芯片哪怕批发价也要 20-40 美元,而 HDMI 2.0 芯片只需要个位数。也就是说,如果一台设备上有两个 HDMI 2.0 接口要升级到 2.1,那么光是生产成本就要增加至少 60 美元,最后在消费者那只会更贵。
除此之外,HDMI 2.1 的对 2.0 的市场推广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毕竟消费者们总是先关注商品的质量如何,然后才来关注售价,HDMI 2.0 自然在这方面吃了瘪。
![](https://image.gcores.com/e36cc4d6-5d6d-467c-b0a3-e3f5673077e2.jpg)
HDMI 协会寻思,2.1 太贵了不好卖,2.0 宣传又不好做,横竖都也不是个事儿啊。于是他们一拍脑袋,直接修订了 HDMI 2.1 的定义:
- 删除 HDMI 2.0 协议名称,以后所有新设备都不再标注 HDMI 2.0。
- HDMI 2.0 已经成为了 HDMI 2.1 的一部分。
- HDMI 2.1 的所有新功能都是可选项,并非硬性要求。
- HDMI 2.1 设备必须标注自己支持哪些新功能。
![](https://image.gcores.com/e2d44f09-f645-45f9-a913-f913411c163b.jpg)
很绕对吧?我来给大家盘一盘。
首先以后所有的新设备都会标称 HDMI 2.1,2.0 已经被合并进了 2.1,所以再也不会有 HDMI 2.0 这个名字了。然而请注意,2.1 的新增特性并不是硬性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设备只要支持 HDMI 2.0 协议,就可以宣称自己是 HDMI 2.1 规格。
哪怕这个设备不支持任何 2.1 新功能,只要进行了标注说明,那么它照样能算 HDMI 2.1。
![](https://image.gcores.com/4bb75b71-e156-4143-8261-2c2e4f468c3c.jpg)
实际上,现在有不少国内外厂家都在玩这种文字游戏。
就以文章开头杉果娘想买的那台电视为例,它宣称支持 HDMI 2.1、4K120FPS 的图像输出,但它的传输带宽只有 18 Gbps。简单的数学题,最高 4K60FPS 嘛。我甚至都没在某东的商品页里找到它的功能标注,因此也根本不知道它到底和 HDMI 2.0 有什么区别,还是看了科技博主的测试结果才知道它只支持一个 eARC。
这种行为相当于把消费者当猴耍,因为在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里,HDMI 2.1 就应该比 2.0 更好、更先进、更优秀。并非每个消费者都有闲情逸致去研究 HDMI 2.1 的具体定义,不了解这些数码产品的小白会被忽悠地团团转,最后付出更多的钱买到货不对板的产品。
![](https://image.gcores.com/401060f8-ea04-42d3-b5f5-ea57fb9f123e.jpg)
有些有良心的商家会违背 HDMI 协会的规定,拒绝将原有的 HDMI 2.0 接口重新更名为 2.1,这种做法遭到了 HDMI 协会的指责。一位 HDMI 协会的负责人亲口表示,哪怕 HDMI 2.1 确实有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扰,这些厂商的行为也是“不妥当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业内的另一个类似情况,USB-IF 协会。他们为了营销产品,把简单易懂的 USB 3.0 给改成了 USB 3.1 Gen1,后来又改成了 USB 3.2 Gen1,给消费者带来了巨量的困扰。
![](https://image.gcores.com/e5c280e2-4cc6-4c1d-a7d7-6d2ecc6aae25.jpg)
说实话,别说消费者了,就连电脑组装厂都搞不明白。戴尔、惠普、联想和宏碁的产品页里甚至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四个术语,也就是 USB 3.0、SuperSpeed USB 5 Gbps、USB 3.2 Gen1 和 USB 3.1 Gen1,但它们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 USB 3.0 协议。
为了让自己的授权能挣更多钱,不惜通过花里胡哨的文字游戏糊弄消费者,甚至连下游厂家都一起忽悠了,我愿称这种做法为“行为艺术”。
![](https://image.gcores.com/274e7aa6-98c3-43a3-8638-2f93d8630ce6.jpg)
总而言之,如果正在阅读本文的你想要购买一款高规格的电视或显示器,或者想搞清楚自己的电脑和游戏机能输出什么画面,那么请务必认真阅读产品的说明文档,确认它的 HDMI 2.1 规格到底包括哪些功能。
本周的【果核文化】到这里就结束了,各位有想看的话题也不妨发在评论区,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