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9-23 17:44:36 作者:Saligia Language

Hiii大家好!今天想圍繞著玩家為什麼對遊戲評分這麼敏感為話題,做一個比較嚴肅向的雜談內容,其中也包含我自己對於遊戲評分的一些看法。


說起遊戲評分,很多玩家第一時間可能會聯想到IGN、gamespot這樣的知名媒體,老一點的玩家可能還會想到法米通。但老實說,我不大喜歡遊戲評分。

不論是官方媒體還是如今的遊戲自媒體,絕大多數的遊戲評分,在我看來都不具備太多的參考價值。

這不是在質疑他們的水平,也不是在說他們不會打分,而是我覺得「分數」這個東西,很多時候並沒辦法去衡量一個遊戲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0張

VGtime的編輯組曾經還在世的時候,他們討論過有關於遊戲評測到底應不應該打分的問題。不想打分的編輯認為,打分很多時候會讓觀眾忽視評測的內容,而只專注於一個分數。要打分的編輯則認為,做媒體評測如果不打分就沒有流量,與其寫的東西沒人看,還不如打個分,哪怕來的人也只看個分數。

這種現象嚴格來說也不是近幾年的專利,早在10年前我就在一些論壇裡見過,某位樓主發佈了一條長篇觀後感,而下面的第一條評論往往都是,“太長不看”,放到現在就是“課代表省流”。大家本質上是需要一個精簡信息的過程,而評分就是遊戲評測裡最直觀的代表。


當然這種理念也不僅限於遊戲圈,如果你經常去影視、動畫區會發現,那邊很多的標題都是,“豆瓣評分幾點幾,懸疑片神作”,“評分幾點幾,如此美妙的開局”,你可以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評分,甚至還有顏值打分。

首先要說的是,和其他一些產品不同,遊戲是有一定感性元素在裡面的。比如AVG遊戲,很多人get不到這種視覺小說的樂趣,在他們眼裡,galgame這類遊戲估計都只能打低分。但對於那些好這口玩家而言,精美的插畫、討喜的角色、沉浸的故事以及獎勵自己,是他們遊玩的最大動力,而且galgame中也不乏一些劇情非常精彩的作品,那在他們眼中這些作品都是接近滿分的存在。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1張

再比如我當年玩《魔物獵人4G》,那一作除了滕剛要之外,怪物數量很多、動作也很流暢,再加上一些複合技能,我當年玩的很爽,但有很多玩家表示,這種3DS上的馬賽克獵人有什麼意思,這句話單看可能會比較引戰,但實際上也沒說錯,畢竟3DS畫質確實拉。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2張

每個人對於遊戲優缺點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哪怕表面上再怎麼客觀,也一定會在某些方面表露出主觀意願。在心裡測量學裡有一項叫「評分者信度」的課題,通過找多個評分者給給同一批人的答卷進行評分,而這些打分內容往往包含了投射測驗、道德判斷,以及創造性思維等多種非固定答案項目,最後觀察評分者們的一致性程度。而通過實驗證明,一般接受過訓練的評分者之間,經過相關公式計算後,平均一致性要達到0.90分以上,才能被認為這個評分是客觀的。也就是說現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媒體評分,全部都是主觀的。

 

那麼問題來了,玩家為什麼要這麼關注評分?

評分屬於評價的簡要結果。人們往往會根據分數來建立一種特殊印象。這個印象可以是對事物本身,也可以是對評測的人。

 

首先在大眾眼中,評分是具備導購性質的,比如電影評分、店鋪評分、APP評分等等,都是在向用戶傳遞一種產品的優劣性。在目前一個信息氾濫時代,面對未知的產品,很多時候大家沒有辦法去確定它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供應方與用戶之間存在著一個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評分可以有效的緩解這一情況。原因在於,供應方可以通過評分,瞭解市場對於產品的反饋,而用戶可以通過評分了解商品的優缺點,從而判斷適不適合自己。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3張

從結果來講,評分確實起到了導購的作用,但從出發點來講,「評分」比起導購更多的是打分人抒發自己對於一個作品的看法。

 

舉一個例子,假如我現在要評測一個數碼產品,我把它的功能、品牌、參數、優缺點全部詳細說一遍,最後打個分但就是不說它的價格,那麼你覺得這算是一個合格的導購嗎?恐怕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下面留言說,“告訴我一個價格讓我死心”。

我認為任何遊戲都不能完全排除它的商品屬性,但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媒體評分都僅限於遊戲質量。

 

可能會有人說,價格本來就不應該被放進遊戲評分進行考量,如果是作為鑑賞者,比起價格肯定會更注重內容表達,但鑑賞者之外還有很多的消費者,也就是臭打遊戲的,他們會更注重遊戲的性價比,如果是作為純正導購向的評分,價格肯定是要考慮進去的。

 

當然現在不少人,是根據自己信任的媒體評分來選擇遊戲,這些媒體的評分通常專注於遊戲質量,然後自己再去看價格進行評估,如果售價高了就先加個願望單等打折,這也是一種方式。不過這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對於那些不瞭解該媒體評分機制的玩家來說,這個分數沒有任何的導購意義,不如一句簡單的“博主推不推薦”。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4張

所以很多時候比起媒體,集體的評分更具有參考價值。集體評分是統計所有用戶反饋的結果,雖然大家本質上也是在主觀打分,但這些分數匯聚起來能夠反映出一種客觀事實,像MC網站的評分,就更貼近於真實玩家的感受。

當然也有例外,前面說過遊戲和影視劇一樣是蘊含感性要素的,因此它在不同的「生態」中,可能收穫的評價也不同。

 

比如我在MC網站搜galgame,基本上查無此遊,而我去一些類似「批評空間」這樣垂直網站,就能夠清楚地查看它們的評分以及排行。同一部電影或者動畫,你去豆瓣和去bangumi或者其他地方,可能得到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除此之外,一些題材和類型還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這時候作為一個路人,你很難去分辨哪個評分更有參考價值。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5張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6張

但我覺得很多人看分,也不完全是衝著導購去的。從小長輩就教育我,有分數、有評級的地方,就一定充滿了戰爭。且不談現實中的各種考試和績效,光是戰力廚和鬥獸黨,都可謂是賽博世界裡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線,遊戲評分自然也逃不過戰鬥測量儀的法眼,尤其是那些人氣作品啊,要麼一眼丁真鑑定為“四皇實力”,要麼兩眼一黑評價為小丑巴基。

對於已經體驗了遊戲的玩家來說,再去看評分,本質上是在尋找一種認同感,或者說想了解別人是怎麼看待這部作品的。因此他們更多會以鑑賞者的角度去看分數。

 

正如我前面所說,打分是絕對主觀的,哪怕是去看別人打分的玩家,自己也同樣會帶著主觀意願,每個人的喜好以及對於遊戲優缺點的接受程度不同,就代表最後的結果一定會有分歧。

如果給我喜歡的遊戲打低分,那就是審美太低不懂得欣賞,如果給我不喜歡的作品打高分,那就是飯圈。從這一點上來講,與集體相比,媒體評分則常常是分歧的重災區。

 

蘿蔔醃菜各有所愛,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它卻不能和評分相互自洽。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說,“我不喜歡《王國之淚》”,雖然這句話可能會讓一些粉絲不爽,不過本質上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如果是,“我不喜歡王國之淚,所以我要給它打1分”。那麼整句話的性質就變了。我覺得根本原因就在於:分打的太隨意了。 

在很多玩家眼中,不論是新媒體還是全職自媒體都是吃這碗飯的,如果評分很隨意的話,好一點的會說你不專業,差一點的直接說你恰爛錢。而對於個人而言,首先我要發表一個或許不大合適的暴論,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玩家,其實是不具備嚴格的評分能力的,他們可能很清楚自己喜不喜歡這款遊戲,哪裡覺得很不錯,哪裡玩的很不爽,但真要細分,八成還真整不出個所以然。

 

就拿阿B來舉例子,當年B站番劇評分剛上線那會,裡面的動畫評分要麼全是九分以上,要麼就是五六分以下,中間就沒有東西的,甚至打滿分的還會去出警打低分的,還有均衡教派看到分太高了,覺得德不配位特意打個低分制衡一下。雖然都是觀眾拿腳投票出來的結果,但對比其他同類型的評分網站來說,情緒化傾向很嚴重。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7張

在這種情況下,分數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本質上和“推不推薦”、“喜不喜歡”是一樣的。實際上在遊戲領域也有不少平臺是這麼做的,比如知乎和steam,知乎呃..........由於裡面什麼樣的人都能參與,所以完全沒有參考價值。steam則會根據推薦比,來顯示出現階段玩家對遊戲的滿意度,當然評論區也不乏一些場外整活的,但整體而言更貼合玩家。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8張

除此之外,每個人心中的評分體系各具一派。B站的番劇評分這麼滑稽,然而這麼多年過來後大家也都習慣了特色評分,知道了9.5分以上算不錯,9-9.5分之間勉強能看,9分以下都不及格。但關鍵在於,對於不瞭解B站番劇評分機制的人來說,他看完了一部動畫,然後跑來B站一看8分,心想我超?這麼高?!但其實8分在這裡已經算低的了。

很多媒體在打分的時候講究一個唯心,往往都不告訴你這分加在哪或者扣在哪,以及具體加減多少,講了一通優缺點之後直接打個分在上面,絕大多數的路人是不知道這分具體是怎麼來的,所以有時會出現一個人對遊戲一頓臭罵,最後給了個7分,或者猛誇一款遊戲,結果最後給了個8分。習慣了的粉絲可能會懂,但路人只會覺得莫名其妙。

此外,一旦分打的越來越多,就會陷入一個“戰力膨脹”的階段,比如你之前給A打了9分,現在給B打了8分,雖然評分者心裡可能不是這麼認為的,但在別人看來,你眼裡的B就是不如A的,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戰力的拉踩,逐漸引火上身,最後演變成一種表明立場的身份牌。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9張

【主機遊戲】玩家為何對評分這麼敏感?【遊戲怪文書】-第10張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評分這麼容易引發血光之災,那為什麼這麼多媒體還是喜歡打分呢?


隨著媒體公信力的增加,評分會逐漸形成一種品牌價值,比如什麼IGN、QGN、貓GN、狗GN、熊GN等等,這都是一種打造IP的方式,而且比起內容本身,評分更方便傳播,這也是VG編輯說過的,打分更有流量。

綜上所述,評分是一把雙刃劍,我個人認為普羅大眾對於遊戲評分的敏感點,比起「導購」更傾向於「認同感」。而構成這種「認同感」的要素有很多,而且很複雜,可以說超出了我們這些臭打遊戲的範疇。

 

唯一能說的是,分數只是評價的一個縮影,很多時候即使沒有評分,大家也一樣能夠塔塔開。哪怕是黃油這種上不了檯面的遊戲,也依然存在牛頭人與純愛黨之間的戰爭。大家的喜好不一樣,出發點不一樣,接受到的信息不一樣,最後得出的結果自然也會不一樣。

 

那麼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闡述自己的看法!第一期文章實屬不易~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投上一個小電池!感謝!#單人遊戲# #遊戲雜談# #pc遊戲#遊戲推薦# #盒友雜談#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