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字短文講講我對愛情的想法吧。
寫的粗糙又幼稚將就看看吧
問:遊戲對於人類是逃避現實的載體嗎?
答:你覺得詩歌和散文詩逃避現實的載體嗎?
問:遊戲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答:你覺得電影和音樂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死亡擱淺》是我玩過最為動人的遊戲之一,在遊戲中,我們不斷試著將互相間隔之人的心連在一起,我們不斷地奔波,並與不同的人產生情感羈絆。這也是很多人到了後期久久不能自拔的原因。故而,在我看來,人是孤獨的,是需要情感、需要一個與之產生聯結的伴侶,亦即人是需要愛與被愛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愛情。
可是,輿論亦或者說資本似乎是不喜歡純愛的,它說:“鑽石是愛情的象徵,一顆永流傳”、“要麵包不要愛情”、“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不要坐在自行車上笑”、“彩禮\房子是愛情的保障”、“你能為TA帶來什麼情緒價值”……換句話說,資本是不斷迫害所謂愛情的,它將愛情物質化,同時也將性單純享樂化。於是,在它的不懈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純愛戰士應聲倒地”。而其對於情感的破壞可謂是殺人誅心,先講講“情緒價值”。
在傳統意義上,享樂意味著關係的提升,是關係的標誌:同朋友一起出去遊玩,和盒友一起開黑以及情侶的性行為。對於情侶來說,當情侶的關係進入到一個這樣的程度時,他們會突破性的界限來標誌著他們關係已經進步,這是一種實在,是兩個人心靈上緊密相連的實在,而不是單純的兩具身體的合而為一。本質上,性享樂不是關鍵,情感才是關係的根源。那麼關於出軌這件事情,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個是對情侶的慾望的轉移:即移情別戀;另一個是單純的性享樂:我只是玩玩而已,我還是“慾望”著你的,此時如果你是癔症(精分的癔症與現代醫學的不同,不要混為一談)主體,那麼有可能會將之原諒:我接受你將享樂與他人共享,但你要慾望著我。也就是說享樂其實是與慾望相伴的,而將兩者分離,就是創造了個人與享樂之物的關聯,例如約炮,這是就是單純的享樂而沒有慾望。情緒價值本質上就是這樣一個東西:情緒價值把人作為情感上的享樂之物對待。在這種話術下,你需要的是評估自己併為了情侶而不斷去迎合、不斷“提升”(扭曲)自己,否則你沒有”情緒價值”,你的情侶又為何要與你在一起?那麼,拋開情緒價值,你與伴侶只剩下另外一個關係了,那就是炮友,以單純的性享樂為主導的關係。總之,你與你的伴侶的關係只是以情緒與肉體的享樂為主導的,而不是以情感為基礎的。
那麼對於資本來說,還有一個可以衡量愛情的那邊是金錢。資本腐蝕愛情,而最受資本影響的那就是資產階級:當一個富哥左擁右抱時,人們不會以情感為評判依據而是會感嘆其財力雄厚,實際上這就是以功利來衡量愛情,告訴人們不要相信愛情,從而將這一行為合理化,它告誡人們關係的本質就是金錢,要抵禦純愛。同時物質化愛情,實際上是剝削人對於愛情追求的權利。一方面,追求伴侶,你要付出大量的資本與精力,另一方面,你的伴侶也可以輕易的出軌。同時,在甚囂塵上的男女對立也促進了這樣一點:在很大一部分人眼中男性是純愛戰士,而被追求的女性則往往是物質化的,於是很大一部分男性就此被勸退。(儘管在精分中,女性是更加解放的)
就資本而言,極端往往是最利好它的。想要在一起那就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去追求,而那些成本則被資本所享有;你要單身?它又說要對自己好,於是你又在取悅自己中付出了成本,即使不對你進行刺激,單身意味著你更加輕鬆,即更加瀟灑,其中也是會產生更多的消費。
純愛已經陷入圈套之中,不斷懷念著那個物質匱乏卻精神世界豐富的年代,在那裡人們相信愛情。而現在無論是否相信純愛,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局面:愛情談到談婚論嫁那就無可避免要雙方進行價值評估,這就意味著關係在那一刻的轉變,你會陷入一種邏輯怪圈:我不想物質化我們的感情,可是拒絕物質化對方又會以此為藉口稱無法評估你的真心(無論這個觀點是伴侶的還是資本灌輸給伴侶的)。於是,感情談到最後只能是交易。但是我並不對純愛抱以悲觀,因為我見證過很多沒有被物質化的愛情。
純愛是戰鬥的姿態,真正的愛情是無產者的專利。純愛是超越性的,人是具有否定性的;純愛是對資本最有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