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先生”這個詞的意思。
“先生”這個詞的本意是: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觸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為先接觸陌生事物的人。因此古代稱別人先生有向別人學習的意思,正所謂“達者為先,師者之意”。
以詞語的本義來講,這個詞無關性別。
“先生”的由來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
《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
《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
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
其實在古代,這個詞主要是稱呼老師的,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當然,以前的老師也就是“先生”大部分為男性,漸漸的就變成了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辛亥革命後,“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
80年代後“先生”的用法更為廣泛。婦女也將自己以及別人的丈夫稱為“先生”。
千百年來,除了教師之外,人們把所有主要依靠腦力貢獻社會維持生計的人也都稱為先生——無論是對其職業還是對其本人的稱呼。如,稱醫生為郎中先生,稱會計為帳房先生,稱說書藝人為說書先生,稱畫師為畫畫先生,稱堪輿者為陰陽先生(風水先生),稱算命者為算命先生,如此等等,當面的稱呼則一律為先生。——與之相對照的主要依靠體力維持生計的人或手工業者,則沒有這樣的稱呼,對他們的職業一般稱“匠”,如木匠、鐵匠、泥瓦匠(泥水匠)、銅匠、銀匠、石匠等等,面稱則為師傅。無關性別,但多數為男性。
“女先生”的由來
而將女性稱為先生這一用法,大體上跟中國現代史同步。目前最為權威的文獻,是毛澤東給宋慶齡的兩封信。
一封寫於193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五週年紀念日,信的抬頭是“慶齡先生”,信中用了六次“先生”——
慶齡先生左右:
武漢分別,忽近十年。每從報端及外來同志口中得知先生革命救國的言論行動,引起我們無限的敬愛。一九二七年後,真能繼續孫中山先生革命救國之精神的,只有先生與我們的同志們。……尚有賴於先生利用國民黨中委之資格作具體實際之活動。茲派潘漢年同志前來面申具體組織統一戰線之意見,並與先生商酌公開活動之辦法,到時敬求接洽,予以指導。……同時請先生介紹與先生比較接近的諸國民黨中樞人員……與漢年同志一談,不勝感幸。
順問近安
毛澤東
“九一八”五週年紀念日
(《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另一封寫於1949年6月19日,信的抬頭仍是“慶齡先生”,“先生”出現了一次——
慶齡先生:
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尹家民《共和國早春的毛澤東周恩來》,《中華兒女》1995年第5期)
張純如
當然,在此之前也出現過講“女先生”的例子,例如1872年6月22日出版的《申報》,該報第一次出現“先生”一詞,就是“女先生”,但描寫的是說書先生,故不在討論範圍。
事實上,這種用法相當普遍,除了毛澤東,其他人也這樣用過,共產黨方面如周恩來(在邀請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的信中,稱她為“宋先生”),國民黨方面如沈醉(軍統要員,在其《沈醉自述》中稱宋慶齡為“宋先生”)。許多與宋慶齡同時代的知名女性,也經常被稱作先生,如何香凝(生於1878年)、許廣平(生於1898年)、冰心(生於1900年)等。除此之外,稍事檢索,我們會發現還有不少女性也常常被冠以“先生”的頭銜,如馮沅君(生於1900年)、沈祖棻(生於1909年)、楊絳(生於1911年)、張充和(生於1914年)、謝希德(生於1921年)、周與良(生於1923年)、張純如(生於1968年)等。
楊絳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被稱為“先生”的女性,一般都是在其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享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崇高的社會威望,相應的,年紀也都比較大。從已有的例子來看,女性被稱作“先生”之時,往往已到知天命之年。對年紀較輕的女性來說,“先生”這一稱呼既輪不到自己,也是不需要的。
為何稱之為“先生”?
首先,為了表達說話者的敬仰敬重之情,“女士”滿足不了這個要求,“教授”太過於強調對方的身份,“奶奶”“阿姨”只適用於年齡的差異,思來想去,“先生”是最合適、最得體的。
而在長輩那個年齡段的人心目中,“先生”這一稱呼,往往是文化修養與學術地位的體現,其來有自,歷史悠久。在男權為主導的傳統社會,女性往往受到歧視和壓迫,社會地位較低,受教育機會較少,自然也就沒有被稱為“先生”的機會。如今社會日益進步,女性地位不斷提高,知識女性層出不窮,那麼,作為通稱的“先生”向女性開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現實情況
其實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大家感覺“先生”這個詞好像可以稱呼在每一個男性身上,但這也僅僅用於口頭交流,代表的是個人的一種禮貌的態度,和“女士”這個詞一樣,只要性別符合,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稱呼,算是一種萬能表達。
而稱呼女性為“先生”更多常見於書中、演講中、典禮上,代表“達者為先,師者之意”,與洗腳城常見的“先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有網友對此評論稱 “叫先生抹殺了她的身份”,另有網友認為“稱女性為先生,表示了重男輕女的意識”。也有網友對該爭論表示“無語”,反駁稱“真正的平等不在刻意強調”,“此先生非彼先生”,“感覺有些人反應過激了,沒必要咬文嚼字”。
說幾個常見的表達,大家也能體會到不同的意思:
-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
- ”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讓我們祝願·····“
- ”歡迎光臨,先生!“
- ”有此機會與您溝通是我的榮幸,先生。“
代稱與尊稱的區別。
女性適合”先生“這個詞嗎
很多人知道 2003年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年度會議論文集收錄了《“女士”不宜稱“先生”》一文,此文作者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方案》主要創制人之一週有光。
女士不宜稱先生
周有光
晚近有一股風,對被尊敬的女性,不稱女士,而稱先生。例如,宋慶齡先生。據說,這是表示對女性的尊敬。這股風極其不妥。理由如下:
一、混淆性別。不知底細的人,可能認為宋慶齡先生是男人。
二、重男輕女。稱先生是尊敬,稱女士是不尊敬。這明明表示了重男輕女的下意識。想要尊敬,反而不尊敬了。
三、用詞混亂。“先生”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有六個義項,沒有一項表示女性。
建議:慎重使用語詞,不再稱女士為先生。
2003-01-26
(教育部語用所,100010)
漢語裡將有一定地位、聲望的女性稱之為“先生”,“這裡是比老師要高一個級別。
總的來說,”先生“指的是有學識的人,男女皆可用。
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媒體平臺上被稱為先生的女性,都是德高望重的、有閱歷、有學識、有才能、有貢獻的女性,被稱為”先生“必然是經過本人允許的,都是非常平和的接受了這個稱呼,而反對這個稱呼的大多出現在評論區,是一群新時代下有著獨立思想、有著女性力量、有著girls help girls精神的女性,急於拋開在女性身上可能出現的男性特徵,個人不覺得是種女👊行為,但此聲音還是些許不妥。
筆者認為,不必再糾結“先生”這個稱呼對女性到底適不適合,因為“先生”這個詞也用不到咱們身上,等到了適用於此稱呼的年紀與地位,也就更不在意了。但礙於很多女性對此表達反對,所以將此用於公共場合還是得經過當事人同意,當事人沒意見的話,其餘人也不必多講了。
我們將祖國喚為祖國母親,也沒人會糾結叫父還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