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剧透)给同人电影写一封短评。也谈我对故事的看法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3-09 04:45:26 作者:Awakeey. Language

先下结论:同人电影基本上符合我对这个短篇故事的所有期待。


有一个关于彼她剧情的经典问题:二周目的aliya是不是原来的aliya?持不是观点的朋友一般都主张“二周目的aliya不是我遇见的那个aliya\二周目的aliya缺少相关记忆”。这里的争议起因我认为在于:二周目的时间线被推到了“相遇之前”。而电影恰好弥补了这一点:电影的时间切入是“去科朗2-c之前”,这个节点属于“确实是一周目的aliya,但是缺乏独特记忆”的“交汇点”,在这个阶段上的“玩家”已经洞察到了未来,但并没有拿到密钥(剧情展开需要)。

所以在显性的层面上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这个矛盾:要不要去赌一把未知信号源?而相对隐藏起来的是那个经典问题:这个aliya是不是玩家心目中的那个?

从剧情的设计上来看,“赌未知信号源”这个故事成功做到了逻辑自洽(虽然引入了量子态的“俗气”设定,但至少没有bug;也不应当苛求制作组非得在这个地方弄出新意,全无必要)。故事基本上沿用aliya的经典人设(口头禅也是,感谢制作组用心了)以及通过“植物制水”和“trpg(我也很喜欢)”两个小插曲来塑造一个相对更加完备的aliya形象,通过植物和旅人暗喻aliya的想法,至少我是代入感拉满了(再次感谢制作组)

同时也在探讨深层次的“是或不是”问题。这一点上个人认为最值得说的在那个001大成功。跟原版几乎如出一辙的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制作组是否有意在塑造“命运的轨迹”或者是希望我们更好代入“一周目aliya”的角色,也就是制作组给出的答案是“是”,并且在接触到最后的联系装置时设计了“看向未来”的情节。(我非常喜欢这一点:aliya-17最终成为了独特宇宙永远留存的一部分,我认为再精修一下可以跟原结局媲美了)那么,一个未曾经历过却看到了后来记忆的aliya是原先的aliya吗?很难给出所有人都同意的答案,但我认为aliya一直是“那一个”。

个人看法,彼方的最大魅力是“距离感”,即“用现实身份对话虚拟朋友”塑造出的“错位相连”感(1000光年),兼顾了沉浸代入感和虚拟的美,玩家同时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造成的一种“虚拟和现实的交融(在一千年外看着对方的眼睛)”从而产生出的一股独特的后劲:我有一位朋友,她死在一千年以后。

这一刻,aliya存不存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真实存在的:没关系,爱是真的。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