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鴨用戶一直活躍在各大遊戲評論區,宣傳它的補幀效果,吸引了很多中端機型的玩家,但很多人對它的原理和作用一知半解。
你真的用對了嗎?
如今lossless scaling正式翻譯成無損縮放,從此可以看出這款軟件的真正用途
——縮放。
縮放和插幀這是兩個功能,一個針對畫面,一個針對視頻,共同維護你的觀看體驗。
如果可以的話,畫面和流暢大家自然是都想要的,但可能是遊戲原生不支持或者是電腦存在極限,很多時候不能讓我們滿意,需要在畫質和流暢之間做取捨。
而小黃鴨的本質——便是通過ai算法,在硬件的極限下儘可能兩者都要。
即降低分辨率,用電腦空餘性能插幀,再用算法縮放彌補分辨率。
這個算法自然不是小黃鴨獨創的,能達到同樣效果的還有號稱大力水手的DLSS,以及開源算法 AMD FSR。
但為什麼小黃鴨備受追捧?我想它最大的優點在於通用。

deep seek生成的圖標
現在你已經明白原理了,那麼開始設置吧

小黃鴨主界面

小黃鴨手冊
3D現代遊戲,選擇AMD FSR或NIS
(ps.還有一類2.5D像素遊戲樓主親測整數縮放延遲更小)

某2.5D像素遊戲
這是LSFG 3的公告。
(Lossless Scaling Frame Generation)
(翻譯:無損 縮放 幀生成)

公告
QQ截圖翻譯
刪掉廢話和彩虹屁
原生幀速率要求1080p至少需要30幀(優先考慮40幀或更高,理想情況下為60幀)。
高刷新率的屏幕可以選擇更高的倍數。
240Hz 選擇 48幀 ×5
360Hz 選擇 60幀×6
480Hz 選擇 60幀×8
如果有人問筆記本60Hz的屏幕怎麼辦?
孩子,回家吧孩子!30幀×2都需要小黃鴨才能做到,要麼是古董機,要麼是古董遊戲。
但是,30幀的遊戲確實難以遊玩,但30幀的視頻可是一抓一大把,難怪有人說看視頻才是小黃鴨的最終歸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