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28 00:54:34 作者:超古代鹿首精 Language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0張

一、前言

     作為曾經享譽全球的RTS遊戲,《帝國時代》不僅僅憑藉著其超強的博弈性與遊戲深度吸引著一批批即時戰略愛好者,它選題自世界各地古老帝國的興衰與厚重的歷史感也使其風格獨樹一幟。即使在輕量化、碎片化遊戲理念盛行,傳統RTS日漸式微的今天,《帝國時代》也在玩家社區之中保持著可觀的討論度。

     作為一個從小便對世界各地神秘古國有著鮮亮美好濾鏡的玩家,筆者從小便被《帝國》系列深深吸引,雖然實戰水平極其低劣也無法阻撓其一片赤子真心。由於個人遊戲水平實在有限,無法產出高質量攻略性內容,卻又渴望對玩家社區做出些微貢獻,遂另闢蹊徑,將目光放在遊戲對古老國家的歷史與兵種的考究中,也希望能夠為盒友們科普一些歷史小知識,在遊戲之餘聊以慰藉。

二、馬裡帝國概述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1張

馬裡鼎盛時期的版圖

     馬裡帝國(約1235年–1670年)是西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也是持續時間最久的帝國,鼎盛時期覆蓋今馬裡、塞內加爾、岡比亞、幾內亞、毛里塔尼亞及尼日爾的部分地區。其核心區域位於尼日爾河上游,以首都尼亞尼(後遷至尼亞尼和廷巴克圖)為中心。馬裡帝國盛產黃金,並控制著西蘇丹廣大的貿易網,特別是南方產金地區通往北非的貿易,國王壟斷著重要物資如馬匹和金屬等的進口,並從中積累了鉅額財富。國內外貿易已從以物易物,發展到以瑪瑙、貝為貨幣的階段。它也是AOE4中唯一一個地處非洲的帝國,黑叔叔們擁有著最獨特的兵種,最強大的經濟與最拉跨的單兵質量。

三、特色兵種之考究

     馬裡的部隊以輕量化、低廉為特點,擅長在前期建立優勢與多線經營。然而,里人在中世紀時期缺乏可靠的鍛冶技術,因此無法大量配置穿著沉重甲冑的重裝部隊,這也使得後期馬裡的正面脆弱無比,如果陷入了長時間的膠著戰中,局勢將會對馬里人越來越不利。

戰士偵察兵(Warrior Scout)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2張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偵察兵,戰士偵察兵兼具偵察與肉馬的地位。通過升級,戰士偵察兵得以獲得名為“坦巴”的長柄武器,並從偵察單位晉升為戰鬥單位。實際上,這種類似民兵轉正成正規軍隊的方式很可能參考了馬裡帝國的徵兵制度。馬裡帝國在軍事上維持半常備軍制度,在帝國的鼎盛時期結束之前,奴隸(jonow)都很少被允許服兵役,士兵由帝國控制的各個部族所提供,這些士兵都是帝國的自由民(horon)階級,被允許攜帶自己的武裝出現在戰場上。由於來自五湖四海,帝國的自由戰士並沒有統一的裝備體系,來自南方的自由戰士大多是使用毒箭的弓箭手,而來自北方的士兵則是常常使用被稱為坦巴的刺矛和使用蘆葦和獸皮製成的大盾進行戰鬥,這也解釋了為何戰士偵察兵不需要木頭,畢竟武器是自備的。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3張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名為“tamba spear“的武器,長約60英寸,前矛後鏟,易於製造的同時也保證了殺傷力

  

索法騎手(Sofa Knight)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4張

在獲得自由身之後的Sofa很多都會選擇繼續為帝國軍隊服役,這些獲得自由身的養馬人最終也擁有了自己的戰馬,在歷史記載中不乏作為騎兵進行活躍的Sofa戰士的記載

     Sofa這個詞在曼丁哥語的意思是“馬的父親”(So是馬,而Fa意味著父親),又或者可以理解成“養馬人”,這個名稱很好地詮釋了其原始功能,即作為名為法拉利(Farari)的曼丁哥騎兵的馬匹的看護人

     Sofa很多都是在戰鬥中被俘虜,或是專門購買回來的強壯奴隸,馬裡帝國的奴隸制度使得他們擁有大量通過發揮自己的力氣晉升的可能性,最早他們只能忠實地照料騎兵們的馬匹,無法直接參與到戰爭中,後來他們實際上組成了馬裡步兵和弓箭手的絕大部分,因為在馬裡的森林和沼澤地區,騎兵可以發揮的優勢可以說大大減少,因此這些跟隨在軍隊後方照料馬匹的奴隸們會替代騎兵們進行作戰,並且在戰鬥中立下戰功。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5張

而且,與許多人的第一映像不同的是,從馬裡開始的西非帝國擁有著可觀的重裝騎兵數量與先進的裝備。非洲通史第四卷中提到,在松迪亞塔時代(1212—1255馬裡帝國初任統治者),騎兵就是一支由上層精英組成的精銳部隊,馬匹大多來自塔克魯爾和喬洛夫,但在尼日爾河流域養馬業當時已相當發達。一名曼丁哥騎兵除弓箭之外,還配備長矛和馬刀,騎兵作為一支精英部隊,它直接歸馬裡統治者指揮。

當佐兵(Donso)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6張

      當佐兵是黑叔叔的特色反騎單位,取代了長矛兵的位置,但擁有正常長矛兵對騎兵造成額外傷害的性能,同時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投擲一支遠距離的標槍。Donzo一詞在西非的班巴拉語裡的意思是“獵人”,馬里社會擁有源遠流長的狩獵傳統,這詞也可以指代一群講曼德語的獵人社群成員,這些獵人通常都被認為是機警、敏捷、充滿神秘力量的象徵,他們組成馬裡的狩獵社群,並且在社群內部交流以及培訓狩獵技巧,讓馬裡的狩獵技藝得以一直流傳下去,在馬裡帝國時代,獵人也是軍隊裡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會利用自己的輕裝優勢和敵人纏鬥,善於把敵人當成獵物一樣利用周遭環境進行狩獵的戰鬥方式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7張

其圖標與模型很可能參考了祖魯族的祖魯盾與祖魯王短毛的配置。祖魯盾又稱木脊牛皮盾,祖魯人用盾牌做防禦,並在合適時機投擲出長槍刺擊目標。在祖魯戰爭中,祖魯族正是用這樣的武器,以將近8000人的死亡(包括1300多名英國士兵的生命)打敗了英國殖民者,贏得了戰爭勝利和短暫獨立。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8張

黑豹手中配置便是祖魯盾和祖魯王短矛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9張

祖魯盾也很可能是”進口護甲“圖標的原型

穆索法迪戰士(Musofadi Warrior)/ 穆索法迪火槍兵(Musofadi Gunner)

     穆索法迪戰士是馬里人獨特的輕型步兵單位,取代了武士,她們沒有武士的堅韌身板,但是傷害更高,擁有類似於弩手的反重裝能力,可以依靠自身的潛行特性發動致命的突然襲擊。女性英雄主義是馬裡說書人歌頌的史詩裡面經常出現的元素,穆索法迪在曼丁哥語裡面的意思是“意志堅強”,是馬里人用來形容擁有男性一般陽剛氣質的意志堅強的女性的稱呼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10張

     其圖標及模型所持的武器應該參考了阿散蒂砍刀(Akrafena)。它即是阿散蒂的戰爭武器,同時也是阿散蒂重要的儀式工具和紋章藝術的一部分。阿散蒂刀由三部分組成,刀身一般為青銅或鐵製,重量通常很大;球狀的刀柄起平衡配重作用,一般由木頭或金屬製成;刀鞘通常是獸皮質地。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11張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12張

阿散蒂砍刀也曾在鍛刀大賽中出現

在16世紀時,西非人的陸戰主要靠持矛的步兵、弓箭兵和少量騎馬騎兵,並配有雙手持的長刀。到了沿海森林地帶,他們的主要武器就成了長度較短的阿散蒂刀Akrafena。刀手一般裝備盾牌,使得在森林地區可以很好地進行衝擊攻擊、防禦,以及近距離作戰。隨著與歐洲人接觸的深入,軍隊也開始大量使用歐式火槍,併成為了西非地區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

投票
  帝國時代兵種科普——馬裡篇-第13張

圖片摘自知乎”冷兵器研究所“

文獻資料來源:

https://ageofempires.fandom.com/wiki/Malians_(Age_of_Empires_IV)

https://therionarms.com/antiques/therionarms_c984.html

https://seicing.com/html/index-aoeseries.html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