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出現在故事支線和片尾動畫當中,但我還是特別喜歡這個一心報恩卻遭殺害的小白狐。
今天忍不住又看了一邊動畫,發覺整個動畫包含了各朝各代民間朝野對狐狸及狐妖故事的不同態度和隨時間不斷變化的端倪啊,非常有意思。
先簡單提一下時間吧,西遊記是唐朝貞觀時期的故事,黑神話則發生在西遊記之後,那麼籠統一點,隋唐年間,或者唐朝時。
那照當時的背景來說,這時期啊,民族融合趨勢加強,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各類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宗教文化更為多元,當政者思想也較為開明。整個社會思潮呈現出兼容幷包、百花競放的盛世氣象。

先放張美腿,嘶溜嘿嘿
反映到動畫當中,便是書生黃粱一夢的兩種不同寓言故事。
一夢,夢到狐妖報恩考取功名,代表著隋唐傳統思想,即遇見祥瑞能當官;再夢,又夢到後續狐妖食子,代表著自魏晉以來,民眾對狐妖一如既往的畏懼心理(魏晉鬼怪故事中有大量講述狐妖作亂,為禍人間的故事。)
民間對狐妖態度,也體現在了書生之後的所作所為上。毫不猶豫殺狐制皮這類的行為,是魏晉時期故事的普遍走向。而之後脖圍狐皮,重新背上趕考用的書箱則暗含了隋唐時期朝廷或者說隋唐統治者對狐妖等的態度變化。為何如此說?請容我賣個關子,給大家細細講述。

首先要明確的是,祥瑞地位的失落
九尾狐曾在漢朝、魏晉時期大紅大紫,不過到了隋唐時期魅力漸失,失去了君王的青睞。不是君王不講究祥瑞之說,而是變得更為理性,不再迷信盲從。
《舊唐書·五行志》記載:
貞觀初,白鵲巢於殿庭之槐樹,其巢合歡如腰鼓,左右稱賀。太宗曰:“吾常矣,隋文帝好言祥瑞,瑞在得賢,白鵲子何益於事?”,表明唐太宗對祥瑞之說大都能持理性看待的態度。
之後雖“瑞在得賢”人獻玄狐、白狐,但次數大大減少,朝臣也不在這上面大作文章了。
《冊府元龜》記載: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十二月鄭州言玄狐見。
貞觀十二年,十月營州獻玄狐。
十七年九月鄆州獻白狐。
十八年六月辛亥鄭王府獻白狐。
我們都知道,統治者的好惡也會隨著下位者的執行而進一步扭曲和放大。皇帝的好惡會從朝廷的文武百官起,到科舉相關風向,再到考取功名的書生而一步一步的扭曲和加大,同時也會越來越浮於表面流於形式。

人狐看似一屋同睡,實則書生早已背離
書生的夢是他考取功名,獲得朝廷認可欲望的的顯化,那麼是否可以猜想,後面美夢的碎滅也有受到“皇帝或者說朝廷不喜因素”的部分影響?而殺狐制皮是不是書生對於“皇帝要求理性看待祥瑞”流於形式的執行?
“耳聽怒”,聽過狐妖報恩的故事,聽過“太宗曰:吾常矣,隋文帝好言祥瑞,瑞在得賢,白鵲子何益於事?”的要求,但只是機械照搬,喜於報恩美夢,怒於夢中狐妖,最終悔到出家為僧
書生因為慾望放棄了正事,驚醒後對自身問題視而不見,把一切問題歸咎於“它狐”,殺了狐狸不但沒解決問題,反而沾染了新的因果,看似重新拿起書箱迴歸正途,其實是走上了不歸路。

再後來作為祥瑞之兆的玄狐,在唐朝甚至變為凶兆。《宣室志·李林甫》講道,李林甫剛位居相位,在退朝時,坐到大堂的前軒,看到一隻玄狐,像牛馬一樣大,從堂中出現,奔馳到庭中,李林甫命人射之,還未及舉箭,玄狐已經跑了。這年,李林甫籍沒。(籍沒:讀音,jí mò,漢語詞語,意思是登記所有的財產,加以沒收,出自《三國志·魏志·王修傳》。)

故事中,玄狐的出現已顯示出具有了兆示不祥的意味,這與魏晉時期黑狐作為祥符的看法不同。(瞎猜一下,或許這也是為啥非要找個雪山,找個白狐狸讓書生救了。要是個其他色的狐狸,都不用做夢,當天晚上小圍脖就安排上了)

至於白狐,則作為祥瑞沒有改變。《宣室志》中記載,有個叫李揆的人,乾元初為中書舍人,有一天退朝回家看見一隻白狐在庭中搗練石上,於是命侍童逐之。來訪的客人說,這是祥符,可喜可賀。到了第二天,李揆果然被選為禮部侍郎。
(多一嘴,白狐在隋唐時期仍是一種祥瑞,我想這就是黑神話裡趕考書生毫不猶豫救白狐的重要因素了。仔細想想還挺合理的,夢中都想著考中官員的書生為求個好兆頭而救白狐,又因當時流傳狐妖故事而害怕殺狐,之後取白狐皮背書箱繼續前行,或許這才是正常“隋唐書生”該有的反應和操作)

總之,依附於政治的祥瑞之說,會隨著政治的改變而改變,而民間對狐魅的態度也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書生的簡單梁夢,或許並不簡單。
後記:講真沒想到啊,看書時突然發現這動畫挺有說法的。一個神魔故事能存在這些個社會因素,政治動機嗎?肯定是有的,書生本身自身不用多說,黑神話的故事是一隻猴子,但大大小小的故事都是圍繞人類發生的,有關於婦女兒童,有平頭百姓,也有帝王將相。甚至主角猴子也不是什麼隨便的山野猴子,往大里說,他的來源《西遊記》,不就是吳承恩先生把人類社會改頭換面變成神魔的嗎?殺狐妖有什麼社會因素?也許,大有來頭呢
最後,製作不易,求個點贊,充電,關注,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