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星鳴特攻》會失敗,除了索尼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9-04 23:32:32 作者:機核編輯部 Language

本文首發機核公眾號
作者:Nick
編輯:柏亞舟
網絡有一句梗叫“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出意外了”——具體來說,通過仔細觀察和預測後,確認了某種情況已經嚴重違反規律,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正朝著危險的邊緣滑去。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肯定會發生事故,也就是“意外”。
這樣的形容,放在遊戲《星鳴特攻》身上,就顯得更為恰如其分。
北京時間昨晚,索尼官方發佈公告稱,《星鳴特攻》將於9月6日停服,現有玩家可獲全額退款。以正式發售計算,遊戲僅僅推出了12天便夭折,頗為滑稽的是,這款遊戲開發的時間則長達8年,甚至“開發8年的遊戲”日後也可能成為一句黑話。
該遊戲的總監Ryan Ellis在聲明中表示:“雖然體驗的許多方面引起了玩家的共鳴,但我們也認識到,遊戲的其他方面以及我們的初始發佈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因此,在此時,我們決定從9月6日開始將遊戲下線,並探索各種選擇,包括那些能更好地接觸到我們玩家的選擇。
在我們確定最佳前進方向的同時,《星鳴特攻》的銷售將立即停止,我們將開始為所有玩家提供全額退款。”
對於《星鳴特攻》的暴死,可以說幾乎所有先前對這款遊戲有所耳聞的玩家都不會感到意外,因為自誕生之初,“褒姒”就是許多玩家對《星鳴特攻》從始至終的評價和期待,曾經引發的爭議背後,大公司的傲慢、不貼近玩家社區、“騙投資”的噱頭這些元素,反倒成為了遊戲暴死之外,角落裡無人問津的話題了。

一出生就註定悲劇

最早在今年5月底的時候,索尼就公佈了《星鳴特攻》的消息,這款5V5對戰遊戲將會在6月6日開放預購,8月23日全球正式發售,登陸PC和PS5平臺。
然而發售消息公佈之後,關於遊戲對“政治正確”的刻意追求,成為了熱議話題。在遊戲公佈的角色陣容名單中,共有5名黑人女性,4名外星人,3名機器人和1個白人,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長得不太符合當下主流審美。
這款看上去對標鬥陣特攻的“競品”,不被人看好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曾經的鬥陣特攻,出廠時還是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正面)的角色,但即便這些角色依然活躍,《鬥陣特攻》自己都已經江河日下,沒人會對“一眼皺眉”《星鳴特攻》有什麼把握。
即便拋卻這類爭議,遊戲本身存在的一些致命缺陷,也在預告發售之時就有聲音表示了不看好,遊戲更像是立項目拉人投資的噱頭,而不是真正有去考慮做好一款射擊對戰遊戲。
數據不會說謊,《星鳴特攻》是當天State of Play直播展示的開場首個遊戲,而《宇宙機器人》緊隨其後。《宇宙機器人》的預告片廣受好評,好評率99%,《星鳴特攻》的實機預告片卻收到了壓倒性的負面反應,好評率僅為18%。
將近五分鐘的CG預告片,讓人不禁覺得像是抄襲了《銀河護衛隊》。油嘴滑舌的外星人、科幻太空惡棍,還有一位名叫“星童”的角色,都讓人聯想到《銀河護衛隊》的星爵,讓觀眾感到困惑。該預告片很快被大量玩家點踩,被稱為是那次發佈會最大的失望。
人物角色就像山寨的銀河護衛隊,玩法沒有創新,美術方面也一點也不出挑,這幾乎是大部分玩家觀看實機演示後的心聲。
人物元素的“致敬”之外,沒有明確的遊戲模式同樣讓玩家們對遊戲到底想做什麼感到非常困惑。玩過這類型遊戲的玩家應該清楚,普遍的共識是英雄射擊遊戲應該圍繞一種模式進行平衡,而《星鳴特攻》似乎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設定的雜糅,遊戲的“山寨縫合味”過沖,怎麼看都不像是一款有望取得成功的遊戲。
如果說遊戲的設定不吸引人還只是一方面,更為要命的在於它的付費方式。
《星鳴特攻》的同類型競品《漫威爭鋒》、《鬥陣特攻2》已經在施行“免費遊玩加內購”的模式,不少人此前推測《星鳴特攻》也會採取相似的策略。不過索尼方面最終決定採用買斷制形式,定價40美元,港區標準版售價也達到了308港幣(約286元),豪華版售價468港幣(約434元)。與成為現象級遊戲的服務型射擊遊戲《絕地潛兵2》完全一致,本就爭議頗多的聲音就更為猛烈了。
當然在作死的道路上,《星鳴特攻》似乎從未停下腳步。在遊戲玩法、內容質量本就不如同平臺的《絕地潛兵2》的情況下,《絕地潛兵2》曾經爆雷的PSN賬號綁定坑,《星鳴特攻》同樣也踩了一遍。
《星鳴特攻》發售之初就確認,如果需要使用在線服務,Steam 和 Epic 商店的 PC 玩家也將必須綁定 PSN 賬號——而這是一款 5v5 的 PvP 遊戲,也就意味著不綁定就壓根無法遊玩。
可以說這是索尼在《絕地潛兵2》推行綁定政策遭到用戶反抗後,其他遊戲繼續維護綁定政策的一種方式和手段。但這樣的做法確實讓本就在遊戲內容上難以與玩家產生共鳴的《星鳴特攻》,前景更加雪上加霜。畢竟遊戲需要 PSN 賬號才能聯網遊玩(即便是 Steam 或 Epic 版本),而PSN 在全球多達 177 個國家/地區無法使用。
種種特質加持之下,遊戲上線遇冷就成為一個大概率事件。果不其然,遊戲在開啟BETA公測後,Steam同時在線峰值只有2388人。要知道當時距離正式發售也就一個月時間了,免費的BETA都沒人玩,更加昂貴的正式版命運可想而知。
比爭議流量更絕望的,顯然是一款持續運營類遊戲,壓根沒人玩。一些數據就能看得出《星鳴特攻》所遭遇的尷尬:
Steam願望單幾乎排在800名開外;在第二次開放測試版中的玩家數量比第一次搶先體驗測試版少了8.1%,在每週排名最受歡迎的40款遊戲的PlayStation排行榜中,《星鳴特攻》連續兩週排名第29位;《星鳴特攻》在Metacritic上的媒體評分為62分,用戶評分為1.9分。這款射擊遊戲在2024年發佈的所有遊戲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塵路之旅(Dustborn)》。
在退款公告發布的前夕,遊戲的在線人數一度只有33人,要知道這是一款5V5的射擊對戰遊戲,連4局比賽都湊不出來。

為何引起爭議

遊戲內容上有這麼多的爭議,在開發過程當中,《星鳴特攻》的槽點也一點也不少。
比如,遊戲自媒體博主Smash JT聲稱,《星鳴特攻》開發團隊中有一名叫Lisa Brown的開發者,自稱是“非二元性別人士”(指這類群體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並不是傳統的男性或者女性)——本來這和遊戲開發也沒啥關係,但問題在於,其在團隊中強行推行自己的理念,讓所有人稱呼自己為“教授”,如果有人不服從,就可能面臨被解僱的風險。
而諸如“與教授一同學習”這樣的口號更是其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即便Firewalk Studios 的很多人不想靠近這個人,但也覺得如果他們試圖發聲反抗就會遭到報復。
在遊戲發售迅即遇冷後,據開發商Firewalk開發者透露,他們花了8年時間開發了這個遊戲,讓人大感意外。
當時就有網友指出,不敢想象8年的時間他們推出了這麼一個遊戲:“糟糕的角色設計+沒有特色的射擊。8年開發時間預計將成為這個遊戲的唯一‘亮點’,可以和育碧的《碧海黑帆》或者是華納的《自殺小隊》相媲美。”
更讓人難繃的是,在遊戲本身質量就讓人難以滿意的情況下,開發者還試圖下場與玩家實時對線,進一步拉低了玩家群體對於《星鳴特攻》的好感。
一名開發者直接在爭吵中表示,討厭這個遊戲的玩家是“一群毫無天賦的怪胎”,這條推文後來被刪掉,但早已有玩家截圖保存。當時就有玩家表示:“毫無天賦的怪胎??我本來是想提出一些建設性批評的,但被罵了。很明顯,根據遊戲來看,才是你沒有天賦。”
另一個讓人有些無語的事實則是,推主Mangalawyer發現索尼旗下多個工作室,包括頑皮狗,Bend,Insomniac Games和Sucker Punch都號召工作室員工遊玩和直播《Concord》這個遊戲。考慮到這個遊戲Steam在線峰值還不到700人,那很可能意味著在這600多人中很有可能有不少是SIE自己的開發者。
當然,一度成為“定番”的IGN評分玩家也同樣引起了玩家群體的吐槽,IGN評分給予了《星鳴特攻》7分的評價,IGN表示:“《星鳴特攻》並不是一款最具創新或內容最豐富的英雄射擊遊戲,但它擁有如此精彩的競技玩法、16個引人注目的角色和12張精心設計的地圖,它具備了在未來數月或數年內大放異彩的實力。
“事實上,儘管它的故事幾乎不存在,而且非常需要一個標誌性的遊戲模式,但我仍然發現自己為它的PvP魅力投入了幾十個小時,這足以證明它的FPS魅力。
“希望其即時服務路線圖能夠發揮作用,給予這款有潛力的射擊遊戲所需的關注,使其成為真正特別的作品。但目前,它至少足夠好,值得我推薦嘗試。”
考慮到這樣的評分比起《黑神話:悟空》的8分評分,只低了一分,並且負責評測《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編輯玩了二週目才知道每個章節都有隱藏地圖和法寶,可以說在完全沒有探索支線的情況下完成了遊戲評測,讓人再次對IGN的評分合理性提出了質疑。
當然,在持續走低的數據和銷量面前,質疑還是次要的。
最終,投資方索尼選擇“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事實上在退款公告前夕,索尼官方社媒已經一反常態地多日不給這款自家遊戲站臺宣傳,其實就已經折射出了某種信號。
按理說即便是遊戲已經失敗,一些公司為了自身臉面可能都會選擇強撐幾個月再去關停,但發售12天后就宣佈“褒姒”,看上去索尼方面的忍耐也已經到達了極限,當然也和如果繼續運營的話,本身遊戲運營和後續內容開發需要花費一定成本不無關係。哪怕據《衛報》報道,索尼為這款開發長達8年的遊戲,已經耗資超過了1億美元。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據分析稱《星鳴特攻》的銷量為 2.5 萬份,而遊戲相關論壇的成員則有 4.5 萬人,甚至超過了遊戲銷量。
此前在科隆遊戲展上,亞馬遜宣佈了一個遊戲主題的全新單元動畫劇集,由《愛,死亡,機器人》製作團隊負責的《秘密關卡》,其中有一集就是《星鳴特攻》為主題,如今它的原作卻在劇集播出前就已經要關服了。

褒姒之後

2024年被視為“遊戲小年”,關於今年的年度遊戲(GOTY)究竟花落誰家,也成為了一個頗具懸念的話題。一個衍生梗由此產生:那就是既然給誰都會被罵,不如給《星鳴特攻》然後讓所有人罵,正好它也足夠“正確”。
但仔細想想,只把這個遊戲的失敗直接扣給“政治正確”,倒也不太“正確”。
曾在TGA獲獎無數的《博德之門3》同樣有許多“政治正確”的因素,但這並不妨礙玩家和媒體對遊戲的高度評價,究其原因恐怕還是施加的方式上。
遊戲不會強迫你做任何事情,而是讓你塑造自己的故事。《博德之門3》在相關元素上可以讓玩家自由選擇,而《星鳴特攻》則是讓玩家選擇英雄的那一刻起就接觸這些元素,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啟發”玩家,這就是成為了兩者之間最為顯著的區別。
有玩家就指出,作為一款以“多元”為賣點的遊戲,本質上《星鳴特攻》在角色塑造上還是充滿了刻板印象,根本沒有真正站在“少數派”的立場上。
也有玩家表示,即便是《星鳴特攻》更符合大眾審美的角色,也不見得會有多麼好的成績,原因自然是和遊戲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
因為英雄類的射擊戰鬥遊戲,本身就已經略顯審美疲勞,《鬥陣特攻》、《Apex Legend》和《Valorant》等遊戲早已佔據了主要市場。遊戲玩法需要有新意,但《星鳴特攻》顯然缺少這一點。
即便是對比《鬥陣特攻》,像“狂鼠”、“路霸”和“大猩猩”這樣的角色都非常有特色,角色本身的美感設計更是一絕,而《星鳴特攻》的英雄設計就沒有這種吸引力,沒有一個吸引人的英雄,這樣的英雄射擊對戰遊戲自然也就不會讓人買賬。
角色是一方面,玩法又是另一方面,《Apex Legend》發售之初其實也比較簡陋,但在玩法上游戲成功的將英雄玩法與大逃殺模式相結合,引起了轟動。相比之下,《星鳴特攻》既不是特別創新,內容同樣也不夠豐富。
問世的時間同樣也是如此,換句話說,如果《星鳴特攻》是在PS5發佈之初就誕生髮售的,也許遊戲的命運和故事會完全不同。但在《鬥陣特攻》已經發布8年後,卻發佈了一款還沒有《鬥陣特攻》做得好的同類型競品,頗有些不合時宜的既視感。
或許《星鳴特攻》的悲劇早在索尼希望押寶實時服務遊戲的決策之下就已經決定了,命運相似的或許還有《自殺小隊:殺死正義聯盟》,該遊戲開發耗時九年。發佈後不久,發行商華納兄弟稱這款遊戲令人失望,讓公司損失了 2 億美元。
本身像《星鳴特攻》與《自殺小隊:殺死正義聯盟》在與競爭對手的發佈時間上,就落後了不少,要麼你需要一個類似APEX那樣的全新遊戲機制,要麼就需要讓遊戲變得有吸引力。兩頭都不佔,暴死命運也早已註定。
對於《星鳴特攻》的失敗,曾經打出7分成績的IGN也分析了其失敗原因:
1. 發佈時機不佳
遊戲在《黑神話:悟空》發佈僅三天後發售,導致《星鳴特攻》在市場熱度和銷量上都被前者掩蓋。
2. 營銷不足
索尼在遊戲發佈前推廣的成效不佳,導致玩家對這款遊戲的認知度和購買意願非常低。而且索尼在實體零售渠道的宣傳也相當有限,尤其是作為一個全新IP,缺乏足夠的營銷宣發。(當然索尼在官方渠道發佈了超過30個《星鳴特攻》的宣發視頻,而《黑神話:悟空》則為4個)
3. 定價過高
遊戲售價為40美元,相較於免費遊戲顯得過於昂貴,導致玩家不願意嘗試。此外,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高昂的價格更讓玩家望而卻步。
4. 缺乏特色
在已經高度飽和的多人射擊遊戲市場中,《星鳴特攻》缺乏明顯的創新或獨特之處。
不過這樣的“馬後炮”似乎並不讓玩家們感到買賬,國內外網友紛紛表示,這顯然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除開眾所周知的相關元素,遊戲工作室、索尼代表的大公司傲慢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有一種多元,叫“我以為自己很多元”。
給玩家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強迫他們你想要的東西。不論做什麼,一個遊戲首先要做到的自然是讓遊戲好玩,這樣才能保證基礎的銷量。如果像《星鳴特攻》這樣本末倒置,再加上商業模式上的判斷失誤,就更加神仙難救了。
沒人希望在《鬥陣特攻》發佈8年後,再花40美元去玩一款角色無趣的《鬥陣特攻》克隆版:在立項誕生之時,一些從概念到執行都在犯錯的種子,就已經埋下;如今暫時的“結局”是退款停服,倒也算是一種體面了。
玩家都知道它要失敗,只有索尼不知道,或者假裝不知道。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