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矚目與眾人期待中,胖布丁遊戲於1月10日發佈了《迷失島》系列的最新作《迷失島4:小屋實驗》。
《迷失島4:小屋實驗》一個周目的遊玩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作為一款解謎遊戲,玩家需要不斷探索,搜尋道具並在合適的位置加以運用,一步一步前進,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場景,同時完成解謎小遊戲,最終解開小屋實驗的秘密。
視聽效果
本作延續了前幾作一貫的美術風格,將遊戲劇情與作者思考隱藏在兒童畫一般的樸素畫面背後,簡單而不潦草,以有限表示出無窮。本作的配樂也同樣精彩,以管絃樂為主,輔以電子合成音,營造出空明靜遠的氛圍。其餘的音效們,也點綴的恰到好處,精彩紛呈,畫龍點睛,錦上添花。整體視聽效果確實很不一般,引人駐足而遐想不止,沉思而神遊萬里。
場景設計
在一開始的房子中,不同房間以不同時代為主題,配合上初始房間的宇航員形象,給人以在不同時代穿梭的感覺。而不同房間的不同人物,所說的話看似意識流而混亂,實則在給予解謎信息的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哲學道理。
遊玩過程中,筆者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隨著遊戲一步步推進,視角從一開始的小房間不斷移動,直至發現屋外的真正的廣闊世界。遠處綠頂小屋兀立於荒野當中,視野中央橫一枯木,更近之處的小道則是雜草與亂石叢生,荒涼感盡顯。配合上BGM的突然轉調,由狹小至廣闊,由壓抑至釋放,由陰暗至遼遠,震撼頗深,雞皮疙瘩一地。
解謎主體
作為一款解謎遊戲,《迷失島4:小屋實驗》的本體解密也延續著本系列一貫的高水準。玩家需要綜合房間中人物的文案對話,以及自身發現並拾取的解密道具,同時觀察周遭環境,留意細微之處的圖案,來不斷破除謎題。隨著宇航員湯姆上校的緩緩降落,從撿起第一個手電筒開始,從最開始的小屋中某一個小房間出發,通過窗子,進入一個又一個新房間,遇見小海軍、實驗員,看見對梵高的《吃土豆的人》的捏他,還有前幾作出現過的小男孩小女孩等等,直至離開小屋,探索小屋外的廣闊天地,搜尋墜毀的外星飛船的遺址,幫助迷失的中年男性找到接下來的方向,解放四隻鳥讓其在大樹上棲息……
幫助其他人的同時,自己也不斷前行探尋,直至打開最後的門,找到最後的無窮標緻,抵達遊戲最後的結局。
遊戲的解謎過程別出心裁,巧妙而妙趣橫生。玩家需要按照要求,不斷收集物品,用這些物品不斷解謎,找到更多物品。道具的運用初看之下無厘頭而沒有邏輯,實則包含在了遊戲的各個角落當中。部分解謎的場景與提示跨度較遠,玩起來頗有前後呼應之感。
《迷失島4:小屋實驗》的小遊戲也很值得說道,不落俗套,有一定難度,在耗費精力過關解決後很有成就感。
總之,作為一款解謎遊戲,《迷失島4:小屋實驗》的解密質量是非常高的,非常值得諸位讀者購買體驗。
其餘細節
遊戲開篇的新手教學,設計極為巧妙。作為一款解謎遊戲,其將“點擊收集物品,再將物品放置在合適的地方,觸發下一階段”的解謎過程,巧妙融合在片頭處,讓人從現實世界進入遊戲世界的同時,讓人學會了遊戲操作,極大增強了遊戲的沉浸感。而片頭遠處的燈塔,以及小船手電小鳥等等要素,也與遊戲劇情相呼應,讓人有迴環往復之感。
正如《迷失島》系列的其它作品一樣,本作依然保留了二週目真結局的玩法。二週目當中,部分解謎和場景發生變化,在保留一週目特色的同時,極大拓展了玩家的遊玩體驗,增加了玩家的遊玩時長。在熟悉的場景中,探索到不熟悉的東西,發現上一週目沒有發現的細節,同時解開小屋實驗的真正真相:《迷失島4:小屋實驗》的二週目體驗是很不錯的。
此外,筆者也找出了不少搖滾樂相關的海報,例如pink Floyd,U2,Nirvana與the cranberries。當然,受限於筆者自身的知識面,遊戲中還可能有除了搖滾樂之外的彩蛋,這點還請諸位讀者下載遊戲,自行探索。
不足之處
當然,沒有什麼東西是十全十美的,《迷失島4:小屋實驗》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首當其衝的是操作。道具欄只有一格,一旦後期所存的道具一多,找出需要的工具就成了一件難事。此外,《迷失島4:小屋實驗》似乎放棄了《迷失島1》等前作的敘事風格,本作大幅度降低了文字量,剩下的文案與動畫也過於意識流,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至少筆者遊玩下來,感覺不太能瞭解本遊戲的故事,前幾作留下的謎團也依然沒有解釋。這裡只能期待胖布丁遊戲的新作了。
總結與展望
必須要強調的是,胖布丁遊戲作為一家老牌解謎遊戲公司,其開發的解謎遊戲不可不畏經典,《迷失島4:小屋實驗》也一樣屬於此列。綜合一致的整體視聽氛圍,值得反覆品味的解謎關卡,意識流而充滿哲思的文案動畫……《迷失島4:小屋實驗》這一款最新作品,表示著胖布丁遊戲在解謎遊戲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期待胖布丁遊戲能為我們帶來新作品的同時,我們也不妨看看它們的最新作品——為什麼不試試《迷失島4:小屋實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