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3-01 16:32:22 作者:DRXI Language

前言:

這篇大概屬於是朝花夕拾,很多內容已經被前輩們總結的差不多了。

所以我就著重講講到了2023年《控制》值不值得遊玩,還有我自己的遊玩感受。

學術方面的內容筆者並非專業,各位請多海涵~

悄悄求個點贊充電關注,以後我還會在這個欄目聊聊更多好玩的遊戲(´∀`)

在厚重烏雲籠罩之下的紐約,穿著皮衣和牛仔褲的傑西•法登站在一幢混凝土墓碑一般的大廈前,大廈深入雲端不見全貌,但路人卻視而不見匆匆走過。

她知道這是她追尋弟弟下落和危機真相數十年的終點。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0張

聯邦控制局(FBC)所在地,太古屋(The Oldest House)

“聯邦控制局”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找他們,而他們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傑西走進了空無一人的大廳,建築內瀰漫著詭異的安靜氛圍,而《控制》(CONTROL)的故事由此開始。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張

總結放在前面:

個人認為《控制》即使在四年後,依然是一款相當值得遊玩的第三人稱射擊冒險3A大作,其有極其獨特的美術風格,優秀的畫面和物理引擎(讚美北極光!);引人入勝的劇情和遊戲氛圍;較為爽快的戰鬥系統;節奏安排舒適的主線和支線任務,是新怪談愛好者,科幻愛好者相當值得一玩的作品(應該也是此類型題材中的翹楚)。

Remedy工作室作為製作了《心靈殺手》(Alan Wake),《馬克思佩恩》(Max Payne),《量子破碎》(Quantum Break)等著名作品的優秀製作組,在《控制》中接著穩定發揮,為愛好者們帶來了這個3A級的“都市傳說體驗項目”,DLC2《AWE》中與《心靈殺手》亮瀑鎮事件相關的聯動更是讓粉絲們期待起了Remedy宇宙的後續發展。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張

怎麼都想不到《心靈殺手》的主角居然狠狠的在《控制》客串了一把

但是,《控制》仍有地圖引導嚴重不足,容易迷路;主角生命值較低,對於部分輕度玩家可能需要官方外掛“輔助模式”才能體驗劇情流程;很多劇情細節都以卷宗、錄音等形式散落在地圖上,不喜歡收集要素的玩家可能會認為劇情是“謎語人”,難以沉浸體驗甚至無法理解劇情。

總結:適合熱愛都市傳說、科幻奇幻電影、新怪談題材愛好者體驗,如果願意接受可能的查攻略指路和細心尋找收集要素,你可以收穫一次詭譎怪誕又精彩紛呈的怪奇視覺盛宴。

(最近打折,真的,試試吧)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3張

講了什麼:神秘部門的異常之旅

為了尋找17年前發生在自己和弟弟身上的恐怖事件的真相,傑西·法登找到了掩蓋真相的“聯邦控制局”的總部,但她走進這棟壓抑的大樓後卻詭異事件不斷:空無一人的大樓、神秘清潔工的指路、目睹了前局長的自殺、在拿起一把神秘手槍後被承認為局長、需要自己和體內的超自然存在“北極星”一起鎮壓總部內發生的“希斯”入侵危機。傑西決定擔起局長的責任,藉此查明17年前的真相,和弟弟的下落。

玩家將扮演主角傑西,利用自己擁有的神秘武器和超能力,探索太古屋中各具特色控制局部門,在擊退入侵控制局的神秘力量“希斯”的同時與收容的異常物品“異化物”打交道,逐步熟悉聯邦控制局的一切,在調查過去的同事踏上成為局長的道路。

遊戲的特色之一便是各種神秘的超自然物品,包括必須盯著看不然後果很嚴重的冰箱、能將一切都吸向自己的磁帶、記錄了一段慘絕人寰的火車事故聲音的列車車廂、月球帶回來的神秘個體等,從這些物品中能感受到製作組奇詭的想象力,並沉浸入這個奇異的世界觀中。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4張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5張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6張

神秘清潔工阿提、收容異化物的環形監獄和希斯入侵危機

視覺美學:“野獸派”建築風格的冰冷之美

野獸派建築(Brutalist architecture )是20世紀中葉非常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尤其是在民間項目和公共建築中。野獸派建築在視覺上多為帶有幾何線條的鋼筋混凝土建築,裸露的混凝土和主要是單色的調色板,讓野獸派建築提倡功能優先於形式,以簡約但極富實用主義衝擊力的線條抓住人們的眼球。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7張

烏克蘭第聶伯的Poplavok咖啡廳,1976年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8張

二戰後由建築師柯布西耶設計的馬賽建築,被認為是野獸派的起源

而受上個世紀和本世紀初風格都市傳說的影響和遊戲內復古設計的需要,《控制》將野獸派這一設計風格完美的發揚光大。

不論是可能致敬紐約市托馬斯街 33 號的 AT&T 長線大廈(AT&T Long Lines Building)的聯邦控制局總部“太古屋”;還是控制局內部沒有任何窗戶陳設,有的高大恢宏,有的狹窄逼仄的混凝土房間;嚴格要求對稱,工整擺放的上世紀風格室內陳設,使希斯危機下控制局內部更有冰冷、莊嚴肅穆之美,那些一根根線條勾勒出的幾何形狀似乎永恆地存在於這片空間中。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9張

AT&T長線大廈,沒有任何窗戶,自身獨立供水電甚至能防核打擊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0張

聯邦控制局入口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1張

研究部入口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2張

行政部門其一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3張

行政部門其二

此外,因為超自然現象的存在,太古屋中也出現了很多怪誕與壯麗並存的超自然空間“閾域”,例如重要存在“委員會”所在的靈界、採集重要材料的黑石採石場等。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4張

靈界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5張

黑石採石場

遊戲整體色調為乾淨明亮的白色,而敵人“希斯”明亮的紅色起到了強烈的對比感,帶來了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黑色金字塔等意象象徵的“規則”感更是奠定了遊戲整體迷人的視覺基調。

(真的,被迷到欲罷不能)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6張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7張

希斯汙染前後的視覺效果對比

遊戲體驗:爽但不是完全的爽

在遊玩《控制》的過程中,我們要做的事情大概有四種:跑圖,戰鬥,解密,找路。

得益於北極光引擎相當優秀的性能表現,《控制》在滿足大部分玩家設備的性能優化後,能展現一個處處皆可截圖當壁紙的遊戲世界,地圖中大部分陳設是可以被移動和擊碎的,例如我對一個辦公桌使用近戰,文件會四散紛飛,而辦公桌會應聲解體。除此以外還有驚豔的體積霧和粒子效果,使在戰鬥過程中的爆炸、物品四散紛飛等細節更加迷人。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8張

而戰鬥方面,製作組提供了多種攻擊和防禦手段,從主角傑西的局長象徵,可變形的“秘力武器”手槍;到她自身擁有的超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將碎石拼起一個保護自己的護盾,抓取並投擲物品(我最喜歡的丟石頭)等;飛行、閃身、下砸等位移攻擊技能也大大增加了戰鬥的有趣程度。

《控制》鼓勵玩家移動攻擊,而非縮在掩體後射擊,因為一味的苟住會讓敵人向你的掩體招呼投擲物,同時需要收集擊殺掉落的道具來回復生命值。

如果你們會嘗試這款遊戲,請務必在“菸灰缸迷宮”這一關卡戴上耳機,你將聽到令你血脈噴張的爽快搖滾樂,在線性戰鬥關卡中大殺四方。

Take!Control!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19張

心靈傳動能力可以抓起身旁的一切物品扔向敵人,升級後更包括重型物品和敵人本身

雖說《控制》中沒有很複雜的解密環節,頂多是把黃色發光的電源模塊送到電源處來打開大門或者接通燈光。

但是,找路卻成了比解密更耗腦子的部分,並且在遊戲流程中持續性的為難玩家。遊戲中有地圖功能,但是平面地圖並不能讓玩家理解立體複雜的太古屋地形,考慮到如果玩家把鼠標指向地圖上隨處可見的路標時會出現中文翻譯,製作組可能是想讓玩家以日常生活中在大廈中找路的方式自行尋路。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0張

但這依然不能解決大部分玩家的思維慣性,搭配上地圖中時不時可見的空間扭曲和視覺死角,尋路成為了這個遊戲最令人詬病的一點。


劇情方面,劇透我不多說,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收集要素的加入,讓玩家需要更多的注意地圖各個角落裡的可互動文件和錄音帶,如果不去尋找並閱讀這些內容,你輕則失去很多樂趣,重則完全看不懂劇情怒刪遊戲。

其實個人認為到處放收集要素並不是一個合理的,符合玩家遊戲體驗流程的方法,但鑑於《控制》世界觀有太多有趣的細節和片段並不是主線相關,收集要素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1張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2張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3張

可以收集的卷宗和文件,是不是挺有內味的?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4張

還有這種有趣的小細節

製作組也製作了相當多的真人短片,確保玩家能沉浸式的代入這個世界。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5張

這位博士在某個片段裡還會熱舞

雖然劇情依然是傳統的發現——調查——解決的過程,但各個角色的形象刻畫,尤其是主角從困惑迷茫到下定決心的過程非常值得一看。

新怪談:來自現實的超現實

每次談到《控制》,就無法忽略其題材所代表的那個獨特的概念:新怪談。

不論是古早互聯網論壇上亦假亦真的靈異故事,曾經風靡一時,現在依然活躍於小圈子討論的各式主題寫作網站(如後室Backrooms、SCP基金會等小社區),還是前兩年給網友帶來詭異衝擊的“規則類怪談”、偽科普錄像等,與傳統怪奇小說相比,新怪談更注重作品中與現實結合,以更具有沉浸感的科學視角探索那些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6張

《控制》中的卷宗和異化物記載也屬於這類範疇

雖然對恐怖小說不是很感興趣,但我卻被新怪談深深吸引了,從一開始瞭解世界秘密一般小心翼翼的探索,到了解創作本質後如參觀美術館一般一個個看過那些創作者們在“現實”這塊石頭上精心雕刻的名為“怪談”的花。看到那些措辭嚴謹,展現超現實現象又不失閱讀樂趣的“調查報告”,在“能創造出基於現實但比現實酷炫的事物”的誘惑下,當年的中二少年心中的創作欲就被激發了。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7張

曾經作為SCP基金會中文分部成員的我(捂臉),也就寫了兩篇文檔

在愛好者們的社區中,你能看到那些可以說不輸大作家的創作者們將自己腦中精緻恢宏的思想揮毫於這個基於現實的框架上。

基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正是因為如此熟悉,所以感到如此陌生。這大概就是新怪談最獨特的魅力。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8張

想起來《新世紀福音戰士:真心為你》中的一段對白

“那我的夢在哪兒”

“那是現實的延續”

“那我的現實在哪兒”

“那是夢的終結”

雖然已經很久沒有關注那個充滿幻想的小圈子的故事,但在看到《控制》的時候,我又確實感受到了那段瑰麗的夢在延續。

趁還年輕,不妨也靜心玩一玩遊戲,做一個屬於你的夢吧。

【最近玩了啥】《控制》:瑰麗的新怪談之夢-第29張

《控制》的推薦就到這裡啦,雖然有些重複但都是真實體驗,之後玩完別的遊戲我也會來寫寫感想或者推薦一些小眾精品

adios!

往期推薦:

【最近玩了啥】《斷鋼》:獨立遊戲的優秀範例


#科幻佳作#     #pc遊戲#    #steam遊戲#   #遊戲推薦#  #單機遊戲#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