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個畫時候,我是看了起碼一分鐘,直接共鳴了,好像見到了多年不見的朋友一樣,有很多事想說,但又不知道說什麼,無聲勝有聲
原著裡的菩提祖師到底何人?按原著來看,菩提祖師乍一看名字,應該是佛門,但內容來看呢,菩提祖師儒釋道三家樣樣精通,本領通天,簡直謎一樣的人物,淺析一下菩提祖師,一些詞語我會找出解釋方便看,感興趣的看看樂呵一下
一、美猴王為何要找菩提祖師?
猴哥從石頭裡蹦出來後還是美猴王,和猴子猴孫在花果山水簾洞快活了三五百載,但有一天,猴哥開始憂慮了:
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
何來遠慮?嗎嘍的中年危機到了?
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嚴,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1.(無常):佛教用語,意思世間一切事物都處在生,滅的變化中,在這裡意思就是死亡。
猴哥中年危機就是怕死,活的這麼快活,死了啥都沒了,有點憂慮,這時候猴群裡面跳出來一隻通背猿猴,高聲叫道:
“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
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
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
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
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躲過閻君之難。”
1.(五蟲):人類叫倮蟲,獸類叫毛蟲,禽類叫羽蟲,魚類叫鱗蟲,昆蟲類叫介蟲。
2.(輪迴):佛教認為眾生在天人、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六道中,生死不已,像車輪旋轉,永不停息。
3.(閻浮世界):出自梵語,閻浮是梵語瞻部的譯,指人類世界
聽了通背猿猴的話,猴哥立馬不焦慮了,直接讓猴群收集食物果子酒水花朵等等,做了個木筏子,拿根竹竿撐著,猿神!啟動!直奔南瞻部洲方向找佛仙神這三者,奔的就是一個長生不老: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1.(元龍):得道的人,道教對於得道的稱呼,後面也指皇帝,同元陽。
二、初見樵夫,好似道教
話說猴哥來到南部瞻洲,輾轉各地八九年餘,忽發現一高山,生的十分秀麗,猴哥想這山這麼好看,登上去看一看,必定有高人在這裡,上山一看果然如此,摘抄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看著呢,突然聽見一個人唱歌,歌詞: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槐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1.(黃庭):出自道教,《黃庭經》又名《老子黃庭經》,是道教養生修仙專著;內容包括《黃庭外景玉經》和《黃庭內景玉經》;兩晉年間,新增《中景經》。作者為老子,由天師道魏華存自創門戶而普傳於世。
2.(觀棋爛柯):指圍棋,圍棋的別名,文中寫的觀棋柯爛,一樣是圍棋
3.(伐木丁丁):出自《詩經-小雅》:形容伐木的聲音,這個丁讀zheng一聲
猴哥一聽這歌,來勁了,趕緊跑過去,近前直接來一句:老神仙!嚇的樵夫斧子都掉了,連忙說不當人不當人,意思不敢當,我不是老神仙,猴哥說你那歌就是神仙唱的:
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一問一答間,有點老神仙菩提祖師影子了,這裡一看,菩提祖師應該是道教,因為這首歌裡面的黃庭確實道家經典,而後引出來菩提祖師的道場:
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
1.(靈臺,方寸):兩個詞的意思都是心
2.(斜月三星):心的意思
3.(須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即從坐起,偏袒右衽,而白佛言——《金剛經》
4.(菩提):梵語bodhi音譯,覺悟的意思,證得最後大徹大悟,頓悟真理,《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挪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須菩提祖師,後面也有菩提祖師,基本電視劇和動畫,還是別的什麼也好,都會叫菩提祖師,這塊不用多想,就是當初的原本問題,原本版本不同叫法也不一樣,但意思都差不多,就是這個大神他就叫菩提祖師或者須菩提祖師,就是個名號,很多解讀都有說菩提祖師是佛陀大弟子的,也有說就是佛祖的,還有說是佛陀弟弟提婆達多的,還有說是太上老君的,各有各的理,比較模糊。
三、菩提祖師道場不一般
猴哥出深林,找到路徑,過一山坡,果然看見了一處洞府,摘抄洞府: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這一看就不一般,直接賽天堂,不知道有沒有任天堂,上面也確實寫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哥是一陣高興,初來乍到的還有點害羞,不敢敲門,跳樹上摘果子吃去了:
少頃間,又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是丰姿英偉,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
髽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1.(髽髻):讀作zhua ji,一聲,古代髮型,類似這種:
類似啊,就是把頭髮挽頭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女的造型設計多點罷了。
2.(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形容這個人,已經是找到了真心自性,本自就清淨,甲子指世間變幻莫測,生生滅滅,合起來這個人已經超凡脫俗了。
這仙童一出來就察覺猴哥了,高聲叫道什麼人在這?猴哥跳下來說明來意,我就是個訪道尋仙的弟弟:
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麼?”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原來菩提祖師已經知道猴哥來了,也是一位知曉過去未來事的大神,猴哥在這整理衣冠,端正好自己的態度,跟著童子進去了:
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臺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
四、菩提祖師登場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1.大覺金仙:《宋史·徽宗紀四》:“宣和 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明 沉德符《野獲編補遺·釋道·廢佛氏》:“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為大覺金仙,佛寺為神霄宮,僧加冠簪為德士。
2.(西方妙相):在佛教中,西方妙相通常用來描述佛的法身清淨無染,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
3.(空寂自然):出自《金剛經》:菩薩於諸佛法,都無染著,亦不捨離,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心境空寂自然清淨,是故佛法非佛法也。
菩提祖師一登場,猴哥直接變為小迷弟,跪下開磕,嘴裡大喊:“師父!師父!”
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到這咱菩提祖師先給猴哥來一巴掌,讓人趕他出去,說猴哥是欺詐之徒,原因無他:
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西遊記一共四個洲,分別東勝神洲、南澹部洲、西牛賀洲以及北俱蘆洲。菩提祖師在這裡說,斜月三星洞這裡距離猴哥的花果山,要跨兩汪大海,再翻過一座南瞻部洲,咱猴哥就是照著南瞻部洲方向走的,從東到南往下走,再往上順過去就是西邊了,現在就剩一個北俱蘆洲和西牛賀州,照菩提祖師這個菩提,加上大覺金仙,加上西方妙相,加上空寂自然,我個人更傾向於菩提祖師屬於靈山那一邊的西牛賀州。電視劇動畫片都會放菩提祖師形象是一個道人,但我覺得還是西方妙相更合理。
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1.(廣大智慧):出自宋代鄭剛中《黎解元莊嚴觀音像見而贊之》
黎解元莊嚴觀音像見而贊之
宋代 · 鄭剛中
端 嚴 淨 妙 , 具 慈 悲 相 。
廣 大 智 慧 , 具 慈 悲 心 。
菩 薩 之 心 , 如 月 在 水 。
水 性 無 邊 , 照 亦 不 已 。
我 同 眾 生 , 恭 仰 相 貌 。
誓 同 一 切 , 行 菩 薩 道 。
這裡十二個字,不是十二個人,是指十二代,參考德雲社,差不多的意思,排輩用的字。
五、菩提祖師教了什麼?
猴哥自從有了名字,甭提有多美,天天是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自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
嗯,乾的差不多都是雜活,也沒啥特別的,但機遇就這麼來了: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1.(天花亂墜):出處《心地觀經·序品》:“六慾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意思說有個和尚講經感動了上天,花瓣紛紛落下,而到了禪宗這裡著實反對這一說法,認為不應該誇大其詞,應該更注重佛法的實際。
還有一種說法,指的是佛陀講經傳法時候
2.(地湧金蓮):佛陀剛生下來就能走路,目光注射著四方走了七步,每步地上都會出現一朵蓮花——《佛陀傳》
3.(三乘教):
在佛教中,時常會提到三乘:聲聞乘(自身)、 緣覺乘和菩薩乘。 聲聞的目標是使自己從這個苦痛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實現煩惱的熄滅; 緣覺是那些通過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質而開悟的人;在菩薩乘中,要幫助所有的人開悟。
咱們國家一般都是菩薩乘,也就是大乘佛法 ,像泰國那邊,就是聲聞乘,即小乘佛法。大乘小乘目的是差不多, 但是區別就是大乘普渡眾生,小乘注重自身修行。
這裡的三乘教,我傾向於儒釋道,也就是說,菩提祖師他精通三家法門,猴哥聽高興了,抓耳撓腮,嗚嗚渣渣,祖師就問他來這多久了,猴哥說吃了七次桃,也就是咱猴哥在這打工七年了,菩提祖師一尋思也到點兒了,開始傳授技藝:
1.術字門,無法長生,猴哥不學
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
2.流字門,無法長生,猴哥不學
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唸佛,並朝真降聖之類。”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麼?”祖師道:若要長生,也似‘壁裡安柱’。
3.靜字門,無法長生,猴哥不學
祖師道:“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併入定坐關之類。”悟空道:“這般也能長生麼?”祖師道:“也似‘窯頭土坯’。”
4.動字門,無法長生,猴哥不學(八戒會採陰補陽)
祖師道:“此是有為有作,採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悟空道:“似這等也得長生麼?”祖師道:“此欲長生,亦如‘水中撈月’。”
5.三更半夜,教了口訣,這回學了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洩。休漏洩,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這裡的口訣,在黑熊精那一回猴哥自報家門中,猴哥管叫大品天仙決,純自創的,我也不知道這口訣叫啥,愛修仙小夥伴可以練起來了,怎麼看都像戒色吧過來的。
6.七十二變和筋斗雲
祖師告訴猴哥,這口訣修行是快,但有三災利害,啥叫三災利害呢?
“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西南北風,不是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猴哥聽完嚇完了,趕緊求祖師教導,祖師有一變化術可騙過天災,但祖師就是不教,理由如下:
祖師道:“此亦無難,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悟空道:“我也頭圓頂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竅四肢,五臟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
啥意思?怎麼少了腮就不能學?其實意思就是說,咱猴哥藏不住事,有啥都想顯擺顯擺,猴哥自始至終就記住了一句話:闖了禍別把師父名字說出去。別的是一概不記,猴哥說自己有素囊,這才學了七十二變躲三災利害,還有一個天罡三十六變,都一樣,數字不一樣的問題,原著沒有說到底哪三十六和七十二變。而後祖師又教了猴哥筋斗雲。
祖師卻又傳個口訣道:“這朵雲,捻著訣,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將身一抖,跳將起來,一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路哩!”大眾聽說,一個個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那裡都尋了飯吃!”
前面剛說完猴哥藏不住事,後面他就給師兄們展示了一把,變了個樹,這一變不要緊,菩提祖師直接讓猴哥變樹哥,趕出去了,最後這句闖了禍不要說出師父名字,猴哥終於記住了。主要這裡菩提祖師說的也非常狠:
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番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以上就是西遊記第一回和第二回,著重描寫了菩提祖師線下親自教學,而且是給猴哥親自開小灶,菩提祖師對猴哥的愛倒是不少,可是讀多了,總感覺專門等猴哥過來,猴哥學了這麼多年,素質是一點沒提高,有了本事更是該搶就搶,該打絕不說回家,回去就降了魔王,給龍宮掀了,生死薄抹了,可以說是想到哪來了興致,說幹就幹絕不含糊,菩提祖師果然知曉過去未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