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4-12 17:27:49 作者:無人區的ROSE Language

第十四集 《齊馬的作品》

   這一集是愛死機第一季當中經過觀眾票選得出來的TOP1,這一集沒有血腥、暴力、情色的賣點,也沒有鉅製的CG動畫,就是用很簡單的平面動畫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關於與“齊馬”的故事。

  但正是這樣一個故事,卻極其打動我,也打動著每一個看得懂這個故事的人。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0張

 故事的背景是一個科技極其發達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實現了所謂的“人機共存”,人類的生命大大延長,因為人類可將合成材料用於自身的修復與完善,不僅身體器官可以被其他生命維持機制取代,甚至連記憶都可以交由如“AM”這樣的機器保管,他們時時刻刻跟隨,甚至可以幫助人類在面臨選擇時,根據對主人的數據分析,得出最優解。(但其實這些內容更多在原著裡才能知道)

 這集短片內容由於有限,視線主要聚焦在一個叫做“齊馬”的藝術家上。

齊馬最初的藝術生涯是從畫肖像畫開始的,後來齊馬覺得這個主題太侷限,於是開始向最為無垠、廣闊的宇宙探索,並開始創作壁畫。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1張

在那個科技新時代,存在著賽博格,(賽博格又稱為電子人、機械化人、改造人,是借用了人工科技來增強和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是混合了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的生物。)而齊馬,起初就被廣泛的認為是一個深度融合的賽博格。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2張

他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呼吸,也不覺得疲憊,所以齊馬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氣呵成。起初,他創作出來的宇宙壁畫,真實、美麗,突然有一天,當他揭曉同樣巨大的宇宙壁畫時,畫面的正中心出現了一個藍色的方塊。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3張

這是一個開始。後來的幾十年來,這個抽象圖形不斷髮生著變化,但是顏色從來沒有改變,而且這種藍佔據畫面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這種藍,也被命名為“齊馬藍”。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4張

藝術就是這樣,當你和別人一樣的時候,當別人能夠理解的時候,你的作品充其量不過就是工藝品、裝飾品,可當突然你的作品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甚至別人無法解釋你作品的意義時,整個作品的價值就瞬間昇華了,而這個時候,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別人反而開始對你產生更多的興趣,認可你為“大藝術家”。

齊馬也是這樣,他這樣奇怪的舉動,觀眾不僅覺得沒有破壞整幅畫面的美感,甚至會更加感興趣,不管懂不懂藝術,都對齊馬產生了興趣,齊馬因此名揚天下,也將齊馬藍繼續發揚光大,甚至創造了齊馬的“藍色時期”,將藍色塗到太空。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5張

儘管齊馬很成功,但是他還是覺得不滿意。他已經極度接近完美,他的皮膚被加壓聚合物代替,他不需要氧氣,能夠抵抗極大的壓力,他可以自如的探索宇宙,他也獲得了難以企及的成功,金錢,名聲,地位,他已經成為世俗眼裡無敵的存在。可當他擁有了這一切之後,他繼續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那就是探尋自我,探尋生命的意義。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6張

最終,他得到了答案。

於是他選擇,自我拆解,回到最初。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7張

齊馬其實並不是所謂的賽博格,他原本就是一個機器人,甚至不過是一個清掃泳池的機器人,因為發明他的主人很喜歡這個泳池機器人,所以在創造其他機器的時候會先在齊馬身上做實驗,齊馬也因此成為最聰明智能的機器人。當主人去世後,其他機器被報廢,唯獨齊馬被傳了下來,代代相傳之下,又有一些善於機器的人為齊馬進行了加工與完善,甚至到最後,齊馬自己就可以對自身進行修復與升級。

齊馬創造的出最完美、最逼真的宇宙級壁畫,但是一次記憶的閃現,一次失誤,卻讓齊馬畫出了他生命最原始的顏色——藍色,這種藍不是天空的藍色,不是海洋的藍色,是當他還是一個泳池機器人的時候所擦拭的泳池瓷磚的顏色。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8張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個最早是由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也被稱為哲學“終極三問”。

我認為,思考當然是有意義的,向內向外探尋自然也是有意義的,但是大部分人其實處於齊馬最初創作畫來謀生的階段,處於齊馬積極創作,想要獲得更多成功的階段。有時候我們被時間裹挾著前進,或許是因為我們身上揹負了很多的東西,比如青年時期你要忙著升學歷,找工作,成家庭,中年時期的你又有家庭需要照顧,有工作需要完成,大家每天忙忙碌碌的為生活奔波,唯一剩下的時間可能就想打打遊戲,刷刷抖音。沒有那麼多時間像齊馬一樣去探尋宇宙,去探尋自我。

這就像“馬斯洛需求理論”裡講的一樣,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但是下面層次的需要是優先於其他需要的。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9張

但是像《齊馬藍》這樣的作品,他給你看了一種可能,也給了你一份答案。齊馬在追求最高層次需求之後得出來的結果是回到開始,回到生命的原始狀態,回到作為泳池機器人時一遍遍執行任務的狀態,享受最純粹的快樂。

其實看到這裡,寫到這裡,我的情緒就有點陷入了。齊馬是機器人,他可以選擇自我拆解,回到最初,忘掉一切,享受最純粹的快樂。但是我們做不到,我們從嬰兒、幼兒、兒童、青少年、成人這樣一路長大,不僅我們身邊的環境在發生著變化,甚至我們自己每一天也都在發生著變化,從內到外,我們不斷接受著新鮮的東西,見識到更多。

所以起初我可能只是一個想要喝糖水的嬰兒,到想要水晶球的女孩,到後來想要學歷、金錢、地位...我們都在說要做自己,但是深處人群,深處社會,又很難不被同質化。所以看到齊馬能夠真正做到迴歸初心,才會發自內心的感動與羨慕,也會在看完後得以機會對世俗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改變做出些反抗,跟自己說,其實我最初想要的不過也是一點點甜而已。

豆瓣有個評價說,那我們要想擁有最純粹的快樂,就滾回到媽媽的肚子裡去,這是一句其實沒大用的廢話,畢竟也不可能真的做到。那現實一點講的話,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去逃離社會賦予我們的一些責任,我們也有義務去承擔。但是我們有時候也可以迴歸一下作為動物的本性,只要能有吃的,還能出門散散步,曬曬太陽,喝喝水,睡睡覺,其實也應該是滿足,是快樂的。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10張


只是,我們太習慣於這種快樂,有時候已經忘了這樣的快樂。


愛死機裡《齊馬的作品》這一集講的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迴歸初心,尋找自我。但是《齊馬藍》這部短篇小說在作者筆下其實講的是記憶的易變性。看完也會感慨,機器最讓人害怕的是完美,而人的不完美又恰恰是人作為人的優勢與浪漫,對於這一點就不細說了...

寫完之後就很想出去給自己買顆糖,享受享受我最初的快樂~

《愛·死亡·機器人》有一種藍叫做《齊馬藍》,寫完後我都想去給自己買顆糖了~-第11張

#神來之作第十期#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