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指南衰亡史
讓我們開動時間機器,重新回到漫遊指南的所有開始的2022年。
我並沒有想到,當時我做出的風格強烈的Notion站點,最終影響了整個Notion生態,最終成為了知識庫頁面搭建的模板和標杆,當其他借鑑漫遊指南的知識庫相繼獲得成功時,作為這波潮流肇始者的漫遊指南,反倒湮沒無聞了。
![漫遊指南消失了嗎,接下來要往哪裡去?-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8/26/725dc2aa799940c74f0d156b46a2fa45/thumb.png)
![漫遊指南消失了嗎,接下來要往哪裡去?-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8/26/4a43c35eec6276c0eeea2eccffe6e5cf/thumb.png)
![漫遊指南消失了嗎,接下來要往哪裡去?-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8/26/176950fcee6b4e44fad420c640500d20/thumb.png)
比如上面這段後來經常被參考借鑑和模仿的這段領航宣言,在漫遊指南的世界中,反而漸漸銷聲匿跡了。
在來自Notion的訪問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2023年五月之前,漫遊指南還保持著不錯的訪問量,而在2023年七月的峰值過後,站點的訪問量就侷限在50訪問以下了;類似地,公眾號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幾乎都重複著幾乎相同的路徑:先是高速增長繼而後繼無力,最終陷於停滯。
在構建了早期的策展自動化流程後,我自信地認為基於這套流程,即使是內容創作的新手,就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持續創作質量不錯的策展內容,在早期我們工具庫存比較充足的情況下,這套系統確實效果驚人,但後續由於我的缺席,團隊的年輕人們在缺乏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確實不能夠識別出對於工作者更有價值的工具和新奇的玩具,而我也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的產生;
再後來,當社區和小程序相繼難以為繼時,為了持續下去,我們選擇將社區的新手入門課程商業化,即效率工具實訓營,並獲得了指南讀者的廣泛支持,這種成功也堅定了我們繼續下去的信心和決心,所以這時候,漫遊指南的內容開始偏向於效率工作流,及實訓營的宣發內容。
🏄 更確切地說,我們可以將上述過程區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漫遊指南錯失機遇的故事可以如此概括: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曾經有一個潛力無窮的品牌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如果重新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對它說:堅持就是勝利,如果要給這份堅持加一份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02
漫遊得與失
從外部視角來看,接近兩年的運營,漫遊指南的成果和數據應當被視作失敗,但從內部的視角來說,情況則稍有不同:
換而言之,在我看來,漫遊指南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千頭萬緒,究其本質,不外乎三個詞:定位、選題和風格,這三者的獨特性和完成度,以及彼此之間的適配性,決定了內容品牌未來的高度,而至於具體而微的日更和周更,一千閱讀還是一萬閱讀,並無本質不同。
能夠意識到以上原則的創作者不多,而能夠做到的,就少之又少,大家總會在質量、流量和數量中的三者之間犯錯,而其中,顯而易見,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質量。
倒也不是說,創作者會主觀地拋棄內容質量,而是內容質量定義有其主觀性,一方面創作者為了質量的努力很容易變成自我感動的吃力不討好,而取悅受眾往往又會得到實惠和即時的好處,其製作成本也相對要低很多,所以,這種選擇並不困難。
然而,當創作者已經習慣於犧牲內容質量,那麼他所構想品牌之處的獨特性就會隨著這種犧牲的日復一日而逐漸消散,變得平庸;獨特很難模仿,但平庸不會,平庸的極致就是新的獨特,但這種獨特是一種對於原有理想和定位的偏離,如果船頭和引擎的方向不一致,一朝傾覆,在所難免。
所以,對漫遊指南來說,我們必須得識別出這種不一致,開放的工具策展和封閉的效率流程並不天然對比,也無高下之分,僅有場景之分和需求之分,我們不應該將兩者混為一談:
前者是是開放的,先鋒的,友好的,後者是封閉的,務實的,專業的。
而這兩者的區分,正是我們接下來所要著力改變的。
03
全網新選題
所以,圍繞定位、選題和風格這三個出發點,為了保證質量、流量和數量這三個關鍵點,漫遊指南將做出如下系統性和連續性的調整,這些調整預計將在九月份之前逐漸完成:
📌漫遊指南的調整和改變
定位調整:更鮮明的品牌定位和形象,迴歸漫遊指南的探索初心;
選題拓展:更明確的選題範圍和專欄結構,突顯全網的完整包容性;
內容深化:更專業的選題創作體系,形成選題-創作-專欄-知識庫的創作流;
創作體系:更持續的內容創作行動和任務管理,引入創作管理系統;
品牌隔離:與實訓營宣發內容的解耦,而將其歸於效率極客品牌
伴隨著如此巨大的調整,想必各位讀者必然會對漫遊指南的選題的廣泛駁雜感到迷惑,但事實並不如此,新漫遊指南選題的核心,在於如何突出「全網」這兩個字:
全即選題範圍的包羅萬千,網即內容選題根植於互聯網,前者求全,而後者求專,再結合「漫遊」和「指南」兩個詞,就指明瞭漫遊指南應當的發展方向:
為浩瀚而又閉塞的互聯網世界樹碑立傳,精心挑選互聯網上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並整合其相關的觀點、線索和事實,為互聯網的訪問者講述一個個歷久彌新的故事,捨棄那些膚淺的、誇張的、拙劣的、極端的元素;
最終,讓互聯網重新變得有趣。
更具體來說,我們將會把全網漫遊指南拆分為如下內容產品:
顯而易見,我們這種結構分明的專欄式的選題體系,對於互聯網時代的暢所欲言的自媒體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反而更接近紙媒時代的雜誌體系;其原因也很明顯,自媒體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更多信息和情緒,但真正的知識卻被解構和稀釋了,這種解構不僅僅是內容上面的注水,更是結構上的垮塌,這絕非是真正喜歡知識和需要知識的讀者所樂見和需要的。
當然,選題上的復古絕非易事,過去的雜誌編輯部之所以衰落,正是由於其「精英」的定位和複雜的創作流程,最終敗給了姿態更低,速度更快,視角更真實地自媒體,我們的復古絕非是還原過去編輯部的精英定位和複雜流程,而是借用數字時代效率工具的力量,而通過知識庫、AIGC、策展和自動化優化紙媒時代的工作流程,同時像自媒體一樣,以更低的姿態和更快的速度,將優質的內容發佈到社交媒體,延伸內容的受眾範圍。
是的,我們又一次毫無保留地分享了我們對於創作模式的新想法,就和漫遊指南當初一樣,儘管當時我們並沒有獲得首倡的紅利,但我們也絕對不曾也不會嫉妒後來者的成功,因為我們也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也曾是跟隨者和學習者,正是因為對於前輩成果的深入學習和借鑑,最終能夠有所創新和有所進步,而後面的衰落,完全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失誤。
所以,這一次,我們將漫遊指南對於內容的想法和模式創新重新分享出來,一方面希望能夠讓讀者對於指南團隊以及我們的創作流程,希望能夠幫助所有身處創作困境的創作者們,如何重新思考定位、選題和風格,找到三者的獨特性和協調性,走出受眾增長的死亡螺旋。
正是因為有《全球概覽》的分享精神,我們有了永遠指引我們勇往直前的指路明燈,而正是因為有你們,所以我們有迎接未來的力量。
👏 舊的旅程已經結束,而新的起點,正在召喚我們,一起走吧,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