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5-19 17:59:15 作者:猫头瀑布 Language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李白或许也没想到,他笔下的「花柳」会成为日后某些私密性极强传染病的代名词。

「花柳病」泛指主要通过性传播,包括但不限于梅毒、淋病、尖锐湿湿疣等引起的疾病,在古时因患病之人常做寻花问柳之事而得此「雅号」。

中国史籍上最早记载或许可追溯至《华佗神医密传》,其中记载了约15种治疗花柳病的药方。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0张

摘自《华佗神医密传》

这次我主要介绍花柳病中名气最大(个人认为)的梅毒。

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的一篇科普提到:人类历史上,梅毒的第一次大规模爆发记录在1494至1495年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这种疾病迅速在法国(?)军队中蔓延,后又被欧洲各国士兵「传播」至世界各地,梅毒因此被称为「法国瘟疫」,而愤怒的法国人则称之为「那不勒斯病」。拿国家来为一种臭名昭著的疾病命名的历史「传统」由来已久,包括后来俄罗斯人称之为「波兰病」,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称之为「基督徒病」,印度人称之为「葡萄牙病」。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1张

直到1530年,欧洲人才以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的拉丁文诗歌《西菲利斯:高卢病》(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cus)的主人公为名,为梅毒正式命名为Syphilus,后英文称为Syphilis。

梅毒的传播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少,不少王公贵族和他们的后代都患有此病。

目前已知描绘梅毒最早的艺术形象可能是1498年杜勒在维也纳创作的版画《梅毒患者》。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2张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3张

野史记载清代同治皇帝就是因梅毒而死

直到1905年,梅毒的病原体才被科学家揪了出来——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但更倾向于细菌的微生物,同样对抗生素敏感。

梅毒感染在临床上被分为后天获得性(绝大多数由不安全x行为感染)和胎传梅毒(又称先天梅毒,生母为梅毒患者)。梅毒感染后,临床会根据感染时常和进展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晚期,感染2年以上)。皮肤上生出密密麻麻的小结节、圆形溃疡是最常见,也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表现,多见于外。梅毒侵犯胃部临床上极为罕见,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原因我不知道。

想放图片,但怕被夹。

先天梅毒不仅极大提高了胎儿的死亡率,而即便或者出生,患儿也会因为梅毒的侵袭而面临着各方面生长发育落后,甚至畸形的风险。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4张

Inheritance 爱德华·蒙克 [挪威]

部分患者会因梅毒螺旋体侵袭神经系统而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偏瘫、失明、失聪等。

根据中华皮肤科杂志的一片流行病学报道数据,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6.68/10万上升到了2023年的37.6/10万,大家感兴趣自行搜索文献,看看哪些地方高发。

梅毒螺旋体的传染性强,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皮肤粘膜有轻微破损即可染病,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也有但相对更少。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困难,不耐高温,40℃下失去传染性、遇开水立刻嗝屁,肥皂水、医用酒精等其他常见消毒剂能轻易灭活。

未经治疗的梅毒有着较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好在随着抗生素的诞生,实现了梅毒的治愈。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然而梅毒导致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害往往难以实现完全改善,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梅毒如今的杀伤力有限,但对声誉的影响却是毁灭性的。

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系列——|梅毒|-第5张

hy们玩游戏之余,要注意身体和健康行为哦!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猫头瀑布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