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3-29 15:02:40 作者:SchlieffenD Language

1.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裝甲戰術自波蘭一役後舉世聞名,新穎的部隊編制和熟練的戰術配合使得德國國防軍不管是大型會戰還是局部戰鬥中都能擊敗比自己強大的部隊。從眾多令人驚歎的宏觀因素到無數不可或缺的細節;從空地協同,戰術穿插,機動突破到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搶,大量攝入的柏飛丁,筆挺的軍裝;從體系化工業,精湛的冶金技術到流水線生產,衝壓技術。正是這些體系化的生產和精湛的設計才使得國防軍的戰術能夠順利的實施。因此今天我將詳細的介紹德國裝甲部隊中細微至極而又無比重要的一條因素,那就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裝甲車輛使用的戰術編號。


2. 簡介

2.1 德國裝甲師編制

在瞭解戰術編號之前有必要先大致介紹一下德國裝甲師編制,以下只以1941年標準裝甲師的理論編制作為參考標準。

1個標準裝甲師中下轄1個裝甲團,2個摩托化步兵團或裝甲擲彈兵團,1個炮兵團和若干支援營支援連等等。

裝甲團下轄3個裝甲營,裝甲營下轄1箇中型坦克連和2個輕型坦克連,共計3個裝甲連。裝甲連下轄3個裝甲排,裝甲排則下轄4-5輛坦克。

因此加上各指揮單位直屬和後備裝甲,一個德國標準裝甲師理論上應該裝備超過200輛的坦克。但實際上在巴巴羅薩行動前德國裝甲師坦克裝備率最高也只有80%,並且往後也只維持在65%左右,可謂無比的寒酸。


2.2 最初使用

三十年代中期,第一批德國裝甲部隊使用各種一位,二位和三位數字來表示每輛坦克在單位組織中的位置。這些被塗在坦克的車體或炮塔上,通常與不同的圖形相結合,以此區分。

裝甲兵會使用羅馬數字I,II代表所屬營,如圖1所示。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0張

圖1. 到1937年時,第2裝甲團已經開始使用3位數編號了。此外使用羅馬數字II塗在方形中間代表2營,數字2塗於方形下方代表2團。 來源:Ankerstjerne (2025)

1938年6月4日 德國陸軍最高指揮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 發佈了一項命令,決定在所有裝甲團和裝甲營中試行標準化坦克識別編號。給出的理由是

“以簡化指揮技術、火力協調和紀律監督...” (Ankerstjerne,2025. Übungs- und Ausbildungsabsichten 1939)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標準化編號並不是噴塗上去的,而是一種菱形鐵牌,數字被噴塗在中間。這些戰術編號盾牌(Tactical number shield) 將被使用蝶型螺母固定在坦克的兩側或者後部(圖2)。偶數團使用黃色數字,奇數團使用白色數字。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1張

圖2. 第1輕裝師Pz.Kpfw.I尾部的戰術編號盾牌。 來源:Ankerstjerne (2025)

在1938年的命令中,識別編號被稱為牌照(Kennzeichen)。後來這些編號在多個來源中被稱為戰術編號(Taktische Nummern)

這些規定雖然看上去很有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問題。1938 年 11 月和 12 月,在吞併蘇臺德地區後,OKH收到了來自第11,第25裝甲團和第6裝甲旅的經驗報告。內容大致如下,

第11裝甲團報告稱,黃色和白色的編號可以區分一個師的兩個裝甲團,但實際卻很容易和其他團混淆。該團與第65裝甲營和第1坦克團在捷克前線混編作戰時卻不符合要求。該團建議每輛坦克在其裝甲盾牌上塗上編號“11”,或者在因為保密原因無法噴塗時,分配一個團徽代表該團。否則,在緊急情況下,部隊會自行選擇此類標誌。

第25裝甲團報告稱,坦克的實驗性識別編號為排長和連長在指揮技術、火力協調和對單位的紀律監管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對營級以上的指揮官來說,這些識別號碼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它們只有在前線作戰的連級部隊中才有作用。不給過可更換式的識別編號和安裝位置總體上是令人滿意的。

第6裝甲旅報告稱,目前的方法比完全沒有識別編號要好。當然,最好在安裝識別編號的同時在炮塔後部增加一個額外表示連級顏色的標記(例如一個點)就更好了。此外,陸軍最高指揮部1938年6月4日的命令應該進行更改,以考慮到一個旅的各個團並不總是通過奇數和偶數來區分。

目前尚不清楚使用金屬鐵牌的命令是否已正式撤銷,但在波蘭戰役期間,大多數師都直接在坦克上繪製了識別號。


3. 坦克戰術編號

3.1 三位數編號

雖然缺乏來源證實大部分德軍遵循1938年的規定使用三位數編號,但一般都默認德軍使用三位數編號。

三位數編號顧名思義就是3個數字組成的編號。從右往左讀,第一位數代表著坦克個體,第二位數代表著“排”,第三位代表“連”。結合上文的編制簡介可以得知,中間數1-3應該所屬1營,4-6應該所屬2營,7-9應該所屬3營,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

舉例說明,坦克編號為543號,從左往右讀,5代表第5連,4代表第4排,3代表第3輛車,連起來就是第5連4排2號車,應該所屬第2營。再舉一個例子,坦克編號321號,意味第3連2排第1輛車,因此應該為排長坐車。

如圖3所示,622應該所屬於6連2排2號車。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2張

圖3. 攝於1941年6月26日,Pz.Kpfw.IV Ausf.B/C 炮塔一側印有白色的戰術編號“622”。 來源: Michulec&Healey (2004)

連部直屬坦克則使用0代替“排”作為中間數,但有時連長坐車不使用1作為起始編號,會使用0開始編號。例如300(圖4),301,302,那300則是連長坐車,301和302則是連部直屬的第1和第2輛車。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4. Pz.Kpfw.IV 來自1939年波蘭的第1輕裝師。雖然3連的第1輛坦克原本應該是301,但這輛坦克被標記為300號。 來源: Ankerstjerne (2025)

3.2 編號變體

3.2.1 總參和指揮變形

三位數編號最常見的變種是兩位數,但也有使用一位數和四位數的。除此之外很多總參,總指揮,戰鬥群所屬坦克編號也有多種變體。

指揮車編號多是在數字前增加字母。營長在兩位數前使用他們的營的羅馬數字,如I,II,III。因此,第1營直屬坦克將是I01和I02(圖5),而第2營直屬坦克將是II01和II02,以此類推。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5. 編號II01示例。 來源:Evan

團級指揮車用“R”標記,標誌為R01和R02(或 R00 和 R01)(圖6)。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6. 編號R01示例。 來源:Evan

不同於其他編號,卻常見於指揮單位排級編號中的字母還有“a”和“b”,例如Ra/RA,Rb/RB,IIa,IIb。“a”代表副官,團副或者營副,“b”代表伴隨坦克。

還有許多裝甲部隊臨時組建的戰鬥群會使用所屬戰鬥群指揮官的姓名首字母作為開頭字母,例如馮·克萊斯特裝甲戰鬥群(Panzer Group von Kliest)各種型號的坦克都會標記一個大的“K”,或者噴塗在裝甲其他顯眼的位置,“K”代表指揮官克萊斯特(圖7,圖8)。這個特徵也出現過在古德里安的戰鬥群中,後來其他裝甲戰鬥群也開始效仿,使用自己指揮官名字的首字母或其他符號作為標識。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7. 車輛尾部有一個大大的字母“K”。 來源:Mr Tretiak, (2015)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8. 隸屬第24裝甲師的Pz.kpfw.III左側擋泥板上標記了字母“K”。 來源:Michulec&Healey (2004)

還有一些較小的裝甲單位,通常是指虎式坦克連,會使用字母和 2 位數字的組合。例如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的第8重型裝甲連,他們使用字母“S”(Schwere,意思是重型),因此連部編號為 S01 和 S02,以及 S11-S14、S21-S24、S31-S34。圖9所示的二號坦克應該是第8重型裝甲連連部直屬的偵察車輛。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9. 黨衛軍第2裝甲師編號S4的Pz.Kpfw.II。 來源:Mr Tretiak, (2015)

當然有的時候還能看見標有其他字母的變體,例如,在獵虎(Jagdtiger)車體上發現的X7,這個“X”的意義不明,沒有記錄在案。又或者圖10所示字母“N”,大寫字母I通常會表示第1營營部的車輛,但“N”意義同樣不明。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0. 1940 年在荷蘭-德國邊境隸屬第4裝甲師編號為IN3的Pz.Kpfw.II。 來源:Ankerstjerne (2025)

3.2.2 單位數,雙位數和四位數變形

通常單位數編號是與三位數編號組合使用的,炮塔一側標有個位數代表連級編號,車體側面標有三位數,但也不排除只使用單位數的情況存在。具體原因下文會解釋。例如圖11所示坦克,炮塔左側的戰術編號“8”被漆成藍色。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1. 第2裝甲師3團所屬的Pz.Kpfw.ll Ausf.C。 來源:Michulec&Healey (2004)

其實雙位數和單位數編號也差不多,直接省去了連級編號。具體原因下文會解釋。例如圖12所示使用雙位數編號坦克。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2. 第11裝甲師1營3排的5號車Pz.Kpfw.III於1941年10月進入一個村莊。 來源:Michulec&Healey (2004)

而四位數編號和以上編號變形的原因恰恰相反,並沒有太過複雜的原因,只是單純因為一個戰鬥區域內所屬裝甲連太多了,因此不得不用雙數代表連級單位,例如圖13所示的1241號坦克,所屬12連。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3. 1943 年在意大利的 Pz.Kpfw.IV車體標有一個四位數的戰術編號。 來源:Ankerstjerne (2025)

3.2.3 變形的變體

使用以上規則進行編號非常簡單的就可以讓作戰單位迅速掌握任何一輛坦克,並立即知道它屬於哪個單位,以及哪輛坦克是指揮官。但是敵人也很快掌握了這套規則,為了避免單位車輛編號為1或者0之類的指揮車輛成為敵軍首要摧毀目標,德軍又對變形編號進行了變體。

上文提到的單位數和雙位數就是最簡單的變體。而為了隱藏團長,德軍有時會在不存在的連級單位中取得一個編號,例如 901 或 902,甚至 001 或 002。

1943 年 11 月 8 日,第1裝甲師更改該師裝甲團指揮坦克的戰術編號,需要注意的是隻有指揮坦克的戰術編號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坦克的編號保持原樣。(Ankerstjerne 2025, Zuteilung von taktischen Nummern.)

而有些單位改變了更徹底,直接改變了整個編號系統,例如黨衛軍第12裝甲師。

1944 年 1 月 4 日,黨衛軍第12裝甲師得到一條命令,該命令指定了該師裝甲團戰術編號的編號方案和樣式,這些編號將在坦克獲得新迷彩後應用。該方案保留了原始三位數編號的某些方面,但也存在一些偏差。(Ankerstjerne 2025, Zuteilung von taktischen Nummern.)

值得注意的是,命令指出新的編號規則規定指揮單位所屬的單個車輛編號避免使用數字1和2。

排級車輛編號的單位編號從 5 開始,用5代替數字1,因此排長坐車的編號為615(第 6連,第 1 排,1號車),然後是616,617,618和619。

指揮車的車輛編號則使用倒數的規律,從連級指揮車開始變更,

  • 連長(Kompanieführer)坐車105,

  • 連隊長(Kompanietruppführer)為104

  • 不同連僅變動連級編號,205,305。

營級指揮車不再使用羅馬數字,改用三位數字,

  • 營長(Abteilungskommandeur)坐車為155

  • 營副(Abteilungsadjutant)為154

  • 信號官(Nachrichtenoffizier)為153

  • 營屬偵察排(Aufklärungszug)則為156-160

不同營參考連級編號變化。

團級指揮車同樣使用三位數編號,

  • 團長(Regimentskommandeur)坐車為055

  • 團副(Regimentsadjutant)為054

  • 執行官(Ordonnanzoffizier)為053

  • 團屬偵察排(Aufklärungszug)為056-060


4. 特種車輛戰術編號

4.1 特種車輛編號的由來

戰術編號的使用規則最初僅適用於坦克。1944 年 4 月 24 日,裝甲兵總監(Generalinspekteur der Panzertruppen)發佈命令,將戰術編號的使用範圍擴大到以下裝甲車輛(Ankerstjerne 2025, Ausbildung und Kampfführung):

  • 裝甲擲彈兵團(Panzergrenadier-Regiment)

  • 所有裝甲偵察營(Panzer-Aufklärungs-Abteilung)的裝甲車輛,

  • 所有坦克殲擊車營(Panzerjäger-Abteilung)的裝甲車輛

  • 所有裝甲炮兵(Panzer-Artillerie)的裝甲車輛,包括突擊炮

  • 所有裝甲工兵營(Panzer-Pionier-Bataillon)的裝甲車輛

當然這不意味著所有的特種車輛在1944年之前沒有編號,基本所有特種車輛都在使用三位數編號,只是1944年後進行了標準化統一。


4.2 半履帶車運兵車編碼

裝甲擲彈兵單位所屬的很多半履帶運兵車很早就開始使用三位數編號,只是這些步兵單位連數量過多,早就超過了9個以上,因此四位編號在這些半履帶車上比比皆是。指揮參謀部的裝甲車輛允許各單位任意選擇連級編號,但指示要求各指揮單位選擇大於20的號碼,以避免與非參謀指揮人員的車輛混淆。例如團長坐車為3701,團參謀為3702,營長坐車為2701等等。


4.3 殲擊車與突擊炮編號

殲擊車的編號比其他的就簡單多了,例如圖14,僅是簡單的三位數編號,不存在變體,只有少數情況一個營存在兩個連時會變動連級編號。

而突擊炮就稍微複雜一點。突擊炮單位最早隸屬於炮兵指揮,並在戰爭初期使用個體名稱標識,隨後發展為使用炮兵營的標識,這些標識通常用字母和數字表示營和炮的編號。一直直到1942年,獨立的突擊炮旅或突擊炮營(沒有配發給裝甲師或裝甲擲彈兵師的)的突擊炮也開始使用相同的三位編號數系統(圖15)。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4. 來自第243步兵師的Marder 38T,1944年7月在諾曼底被擊毀,標有三位數的戰術編號。 來源:Ankerstjerne (2025)

二戰德國裝甲車輛戰術編號-第3張

圖15. 標有232編號的突擊炮。 來源:Evan

5. 總結

本文總結了大量關於德軍多種裝甲車輛的編號,包括了標準要求,各種變體,但仍然有許多並不符合文中闡述的獨特編號。比較標準化編號的目的在於更方便的指揮,因此在戰場條件複雜到標準化編號已經無法滿足其使用要求時,裝甲單位自然會尋求更符合實際,更方便使用的編號。一味死板的使用標準化編號只會讓部隊變得呆板,喪失其靈活性,最終沉溺與混亂的指揮系統。當看到更多獨特的編號時,瞭解更多的細節以後,我更加感嘆德國裝甲兵的靈活應變以及戰爭背後的複雜性,小小的編號也蘊含著常人不曾設想過的內容。


6. 參考文獻

Ankerstjerne, Christian. (2025) ‘German Armor Tactical Numbers’, Panzer World. Available at: https://www.panzerworld.com.

Ausbildung und Kampfführung - Einsatz und Zusammenwirken der Waffen. Generalinspekteur der Panzertruppen. BArch 10/30

Blackwolf, (2011) Beginners Guide to the German 3 Digit Numbering System. Available at: https://bunker3030.blogspot.com.

Evan, (n.d.) German Vehicle Numbering. Flames of War. Available at: https://www.flamesofwar.com/

Michulec, Robert. & Healey, J., 2004. Panzer-Division in Russia. Armor At War Series 7047, p. 4, 12,33,43

Mr Tretiak, (2015) World War 2 German Camouflage and Tactical Markings Part 2. Available at: https://mistertretiakpresents.wordpress.com/ 

Tankzone.co.uk, (n.d.)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German tanks in World War II.Available at: https://www.tankzone.co.uk

Übungs- und Ausbildungsabsichten 1939. BArch RH 39/53.

Zuteilung von taktischen Nummern. SS-Panzer-Regiment 12, 1944. SS-Panzer-Regiment 12 - Ia Is/Schm. Br.Tgb.Nr. 14/44 geh.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