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凝視著自己的影子,無法看到真實的世界。
所謂,洞穴寓言
居於洞中的囚者,解不開的鎖鏈與不能動彈的手腳,他們永遠望著那堵嘆息的牆,身後,熊熊火蛇攀上背沿,眼前,是人、是物,是影子,是組成世界的一切。
不爬出洞窟,就無法窺見一瞬的真相;
不逃出理想的國度,便將一生一世,腐爛在信息的繭房。
請聆聽,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噪點、像素、黑白、漫畫
宛若沒有信號時的電視機花屏,打碎又重組——噪點構成了《洞窟寓言》的整個世界,魔幻的構色,花眼的像素,場景看起來嘈亂,世界卻又如此安靜,除了“我”之外,街道似乎便再無它物,或許這正是作者所期盼的景象,也許它僅是一處被揉碎又再拼合的空間,或許這一切都只是我的臆想。
像從黑白漫畫作品中走出來的角色,誇張得有些滑稽的情感表現——痛哭流涕又驚喜若狂,始終無法弄清,流下的淚到底是原初支配慾望的罪,還是那被撕扯的嘴裡燃燒殆盡的菸灰。
狂氣的演出,無法掩飾筆力的羸弱
黑白相片的轉場,幻燈片般的視覺體驗——交配的動物、令人作嘔不斷湧現的白色液體,到了最後,甚至變成了孩童般抽象的簡筆畫。
狂氣十足的演出,卻又羸弱到能讓筆者感受到尷尬的文筆——我並無批判的打算,卻僅僅對此感到惋惜,《洞窟寓言》本該做得更好,《洞窟寓言》本該擁有與它所想表達的、話語無法闡述的無用之理同等深度的文本——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就像那轟鳴的摩托啟動聲音發出後,五音不全的龐麥郎唱著那對不上調的《摩的大鏢客》,也許作者沉醉於這種向著空無一物吶喊的感覺,好似當年的龐麥郎,在一曲火遍大江南北的《我的滑板鞋》後,便困頓在2012年的互聯網中,再看不清世界這口井的迷茫。
終末:令人又愛又恨的作品
對於《洞窟寓言》,筆者的情感是很複雜的——一方面,它將超現實、meta以及哲學等元素做成了一鍋大雜燴,同時,通過表現手法也能看出開發者是很有想法的一個人;可另一方面,功力不足的文筆卻會讓玩家陷入不可避免的難堪——想要共情,卻因深度不足的文本而無法與作者感同身受,即使明白了作者所想表達的內涵,卻也只能長嘆,為作者不能造就一場完美的第九藝術而可惜。
《洞窟寓言》是一顆包裝精緻的泥丸,僅此而已。
“痴人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