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我就納悶兒,殭屍怎麼偏偏就怕糯米?所以每次看殭屍片,只要一看到糯米,我就忍不住問旁邊的大人:為啥殭屍見了糯米就繞道?而每回得到的答案,能讓我信服的那種——一個都沒有。
有說殭屍因為小時候不愛吃飯,見了米就害怕的;還有說殭屍生前太喜歡吃米,死後怕自己忍不住撲上去——有這麼怕食材的嗎?從小聽這些五花八門的解釋,我還是懵得很,心想這事兒到底有完沒完。
後來長大了,終於有了互聯網,得了,搜索一查,不光我一個人困惑,原來整個網絡上到處都是“糯米克殭屍”話題的討論,彷彿殭屍片是個大家集體的“童年陰影”。當時論壇流行的一個解釋居然是這樣的:糯米長得像蛆,而殭屍怕蛆把它們的肉吃光,所以才避開糯米。這說法實在是耳目一新,讓我真有點信了,可是回頭仔細一琢磨,越想越覺得哪裡不對勁兒——蛆多是白色帶點透明的,而米呢,光溜溜的白色一整顆,看著還挺瓷實,真要說長得像,這也差得挺遠啊。
結果就在我自以為懂了點門道的時候,忽然聽說錢小豪(咱們殭屍片的專業戶)在香港某次採訪裡明確表示,根本就沒有什麼“糯米克殭屍”這回事兒!他們當年拍電影的時候是瞎編的。可我當時還記得特別清楚,錢小豪倒是提到了一句“糯米治木蝨”。這下又戳中我了,原來糯米在香港地區還有個用途——治木蝨(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床蝨)。
在香港這邊,有句俗話叫“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蝨”,這木蝨啊,習慣在木質傢俱縫隙裡潛伏,一到晚上出來找人咬,騷擾得人整夜沒法睡。於是,早年人們就發現,用煮熟的糯米碾成漿糊,然後把這玩意兒填進傢俱的縫隙裡,木蝨見了還真得嚇得沒影兒。
說到這兒,其實糯米還有個非常實用的功能——粘合劑。遇水之後能形成一張像網一樣的凝膠結構,具有極強的黏性。因為這個“超強黏性”,糯米的用途可比普通米要廣得多。比如糕點,做成糰子、年糕,各種甜品都少不了它。除此之外,在一些需要粘合劑的地方,糯米漿也是優先選擇之一,比如過去裱畫、糊窗,甚至粘鞋,還真就是拿糯米漿來當黏合劑的。
那除了這些普通的家常應用,糯米的“建築”用途也不容小覷。古代工匠用糯米漿來提升建築結構的強度,特別是在一些大型建築上,甚至是古墓封閉上。舉個例子,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曾發掘出一處明代墓穴,裡面的磚牆外層塗了厚厚的一層糯米漿,這就是“糯米砂漿”了。這種砂漿因為黏合力強、密封性好,不僅能防水防潮,還能有效封住墓室。
其實糯米砂漿用作墓葬建築材料,還是頗有來頭的。據一些文獻研究,早在明代就有用糯米和黃土、河砂混合成“三合土”的記載,《天工開物》裡還明確寫道“灰一分入河砂,黃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勻,築之堅固,永不隳壞”。這工藝可不是隨便用在哪兒的,因為當時糯米產量有限,這種高級建築材料多半用於墳墓和宮殿之類的重要建築。
所以我就想啊,既然有糯米砂漿這種“防護功能”,要真有殭屍,真怕糯米的話,那可能並不是因為糯米像蛆,而是因為糯米砂漿這種密封技術,把它們封在墓穴裡千年動彈不得,心裡生出陰影了。
所以啊,要說“糯米克殭屍”到底有沒有道理,其實可能都是編劇們的腦洞,或許也只是因為古代墓穴用到糯米砂漿,所以順理成章地演繹成了“糯米克殭屍”。不過,就算當年編劇無心插柳,這麼一編也倒是給大家提供了不少趣味,成了“殭屍片”裡不可或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