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我就纳闷儿,僵尸怎么偏偏就怕糯米?所以每次看僵尸片,只要一看到糯米,我就忍不住问旁边的大人:为啥僵尸见了糯米就绕道?而每回得到的答案,能让我信服的那种——一个都没有。
有说僵尸因为小时候不爱吃饭,见了米就害怕的;还有说僵尸生前太喜欢吃米,死后怕自己忍不住扑上去——有这么怕食材的吗?从小听这些五花八门的解释,我还是懵得很,心想这事儿到底有完没完。
后来长大了,终于有了互联网,得了,搜索一查,不光我一个人困惑,原来整个网络上到处都是“糯米克僵尸”话题的讨论,仿佛僵尸片是个大家集体的“童年阴影”。当时论坛流行的一个解释居然是这样的:糯米长得像蛆,而僵尸怕蛆把它们的肉吃光,所以才避开糯米。这说法实在是耳目一新,让我真有点信了,可是回头仔细一琢磨,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蛆多是白色带点透明的,而米呢,光溜溜的白色一整颗,看着还挺瓷实,真要说长得像,这也差得挺远啊。
结果就在我自以为懂了点门道的时候,忽然听说钱小豪(咱们僵尸片的专业户)在香港某次采访里明确表示,根本就没有什么“糯米克僵尸”这回事儿!他们当年拍电影的时候是瞎编的。可我当时还记得特别清楚,钱小豪倒是提到了一句“糯米治木蝨”。这下又戳中我了,原来糯米在香港地区还有个用途——治木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床虱)。
在香港这边,有句俗话叫“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蝨”,这木蝨啊,习惯在木质家具缝隙里潜伏,一到晚上出来找人咬,骚扰得人整夜没法睡。于是,早年人们就发现,用煮熟的糯米碾成浆糊,然后把这玩意儿填进家具的缝隙里,木蝨见了还真得吓得没影儿。
说到这儿,其实糯米还有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粘合剂。遇水之后能形成一张像网一样的凝胶结构,具有极强的黏性。因为这个“超强黏性”,糯米的用途可比普通米要广得多。比如糕点,做成团子、年糕,各种甜品都少不了它。除此之外,在一些需要粘合剂的地方,糯米浆也是优先选择之一,比如过去裱画、糊窗,甚至粘鞋,还真就是拿糯米浆来当黏合剂的。
那除了这些普通的家常应用,糯米的“建筑”用途也不容小觑。古代工匠用糯米浆来提升建筑结构的强度,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建筑上,甚至是古墓封闭上。举个例子,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曾发掘出一处明代墓穴,里面的砖墙外层涂了厚厚的一层糯米浆,这就是“糯米砂浆”了。这种砂浆因为黏合力强、密封性好,不仅能防水防潮,还能有效封住墓室。
其实糯米砂浆用作墓葬建筑材料,还是颇有来头的。据一些文献研究,早在明代就有用糯米和黄土、河砂混合成“三合土”的记载,《天工开物》里还明确写道“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筑之坚固,永不隳坏”。这工艺可不是随便用在哪儿的,因为当时糯米产量有限,这种高级建筑材料多半用于坟墓和宫殿之类的重要建筑。
所以我就想啊,既然有糯米砂浆这种“防护功能”,要真有僵尸,真怕糯米的话,那可能并不是因为糯米像蛆,而是因为糯米砂浆这种密封技术,把它们封在墓穴里千年动弹不得,心里生出阴影了。
所以啊,要说“糯米克僵尸”到底有没有道理,其实可能都是编剧们的脑洞,或许也只是因为古代墓穴用到糯米砂浆,所以顺理成章地演绎成了“糯米克僵尸”。不过,就算当年编剧无心插柳,这么一编也倒是给大家提供了不少趣味,成了“僵尸片”里不可或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