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会不定期分享一些游戏碎碎念和游戏测评,关注我哦。
感谢小黑盒提供的测评机会。
前言
笔者本人其实是很少接触国产游戏的,对于国产游戏仍然拥有一些刻板印象。这次获得了游玩《暗夜长梦》的机会后,说实话看商店页面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款国产游戏,因为它整体散发的都是欧美游戏的味道。虽然国产游戏的进步空间仍然很大,但其已取得的进步肉眼可见。这款游戏的成色到底如何,接下来就给大家阐述下游玩心得。
“怪”
怪诞的黑暗童话风格是我对《暗夜长梦》的形容。画面整体用黑色和红色来表现,部分场景用黑色的阴影触手作为追击的怪物,比起实体的怪物更加显得古怪。音乐中夹杂着的风铃声,让这本就古怪的画面更加诡异了起来。
画风和音乐都让我想起来另一款游戏《小小噩梦》。不同于《小小噩梦》的是,《暗夜长梦》中的怪物千奇百怪,更偏向于人臆想出的东西。而《小小噩梦》的怪物设定,大多拥有人形,使玩家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暗夜长梦》采用了与《小小噩梦》不同的,将人物放在屏幕中心俯视角设计。这种设计会使玩家能见范围有限,视野大致呈现为由中心向外扩散的圆形,会令人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这对于一款恐怖解密游戏来讲,又怎么不能是一个加分项呢。
但3D建模下的俯视角游戏,带来的弊端就是视野常常会被树木和建筑挡住。
画面,音乐,俯视角,这三点都是为了一个东西而存在的,那就是氛围。游戏整体呈现出的都是压抑的感觉,至于为什么要突出压抑的游戏氛围,是与游戏内容想表达的东西是脱不开关系的。
“躲避与隐藏+解密”
躲避与隐藏可以说是恐怖游戏的经典设定,《暗夜长梦》和《小小噩梦》都运用了这一元素,也都含有被怪物追击的桥段。但不同于《小小噩梦》的是,《暗夜长梦》拥有更多的场景道具去进行隐藏这一设定,例如柜子。而《小小噩梦》则更偏重于借助场景进行躲避。
不知道是不是开发者有意为之,《暗夜长梦》中当玩家在怪物附近躲藏起来后,怪物并不会延续之前的巡逻路线,而是会更加频繁的出现在玩家的周围,虽然有些拖慢游戏节奏,但无疑会让玩家肾上腺素飙升,激发出玩家逃出危险后的精神快感。
众所周知,恐怖游戏能还手和不能还手是两种游戏。《暗夜长梦》虽然重点玩法是躲避怪物,但是梦光球的设定让玩家可以拥有直面怪物的机会。仅仅两个的携带数量,在降低游戏难度的同时,尽量不去破坏游戏的紧张恐怖氛围。
《暗夜长梦》的梦精灵设定也是其独有的元素。梦精灵并不会被怪物所发现,可以离开玩家进行探路,让玩家在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更好的进行躲避怪物。也起到了降低游戏难度,使游戏更加上手的作用。
梦精灵也变相的起到了丰富游戏内容的作用,用其独有的技能,可以发现新的通道和道具。游戏中可以收集到的游戏概念图,也满足了有收集癖的玩家们。
梦精灵还能在游戏另一核心玩法解密上帮助我们,可以帮我们照亮到一些隐藏的关键游戏道具。除此之外,《暗夜长梦》还有着大量的谜题等待着玩家们去挑战,迷宫和诗歌谜题元素丰富。我最喜欢其中的诗歌谜题,因为相对而言脑细胞死的少一点。各位福尔摩斯们,如果有勇气的就尽情来挑战吧,希望不要玩到一半换裤子。
“压抑的童年”
《暗夜长梦》采用了信封和情景再现的方式去表现主角小男孩所经历的一切,这两点就像两把利刃,交替着不断挑动玩家的心弦,令笔者很难不与小男孩共情。
杂乱的画室,阴森的学校,荒芜的街道,游戏的每个关卡都紧扣小男孩不同的内心创伤。这些日常的场景在梦境中以荒诞扭曲的状态再现出来,散发着黑暗童话的诡异味道,也令笔者感受到主角作为小孩子在面对压力和痛苦时的绝望。
暴力其实不仅仅指肢体上的暴力,语言暴力和情感暴力也是暴力的一种。成年人经过了社会的磨练后,内心已不再柔弱,可这些暴力会对一位小男孩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小男孩会把一切都归为自己的过错,压抑的生活。这也是上文提到之所以为什么要突出压抑的游戏氛围,就是能让玩家更好的带入到主角小男孩的情绪当中去。
儿童的心理不同与成人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是需要人去引导的,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但游戏中小男孩父母不和,天天在小男孩面前争吵,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着他,变得更加沉默更加自卑。这种性格到学校后,自然容易受到欺负,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性格成年后,就很难再改变了。
游戏中想去表达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呼声,也是我喜欢游戏的原因之一。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它是可以表达东西的,可以被赋予一定意义的。
总结
这款自2019年加入索尼中国之星计划后,又历经3年开发的恐怖解密游戏,画面和氛围营造上毫无疑问称得上优秀,内容方面也达到了及格分。但是68块钱的定价貌似还是稍微有了一些高。令笔者比较迷惑的是,这样一款优秀的作品,在11月30日发售后并未进行大面积宣发,导致游戏评价虽然良好但是玩家数量并不多。《暗夜长梦》是值得拥有更多玩家的。